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凝血三项水平变化及血气分析的变化.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COPD患者30例,及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三项、血气分析两方面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COPD加重期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增高(P均<0.05),治疗后APTT、FIB下降(P均<0.05),并达与对照组相近水平(P>0.05).且治疗后随着FIB的下降,COPD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 凝血功能的异常在COPD患者身上有所体现,提示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法有可能改善COPD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及30例对照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并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临床应改善缺氧、通气及适当的抗凝治疗对控制病情有益。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凝血与纤溶相关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探讨纤溶活性增强与COPD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来酉阳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20例COPD患者,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70例、COPD稳定期患者150例;另外同期选取酉阳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50例健康正常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1)COPD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T、APTT和TT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与D-D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E-COPD组分别与COPD稳定组和对照组比较:PT、FIB、APTT、TT和D-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COPD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FIB和D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和TT有较显著变化(P<0.05);而APTT值略有降低,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监测COPD患者体内的PT、FIB、APTT、TT及D-D水平,为COPD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亢进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早期预防血栓形成采取必要干预措施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死亡率在我国位居第三,它也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此病由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强调COPD的康复治疗,认为药物治疗只是一种被动治疗,只能奏效一时,而康复治疗可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变化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浆Fbg及35例对照组的血浆Fbg分别进行测定。结果: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Fbg明显增高(P〈0.001),动脉血氧分压与血浆Fbg水平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浆Fbg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bg可作为COPD急性期反应的指标,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其增高密切相关,在COPD患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β-内啡肽(β-EP)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呼吸衰竭发生机制关系。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3例,分为呼吸衰竭组41例,非呼吸衰竭组42例,分别监测两组治疗前后β-EP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衰竭组β-EP值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呼吸衰竭组血浆β-EP值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并随呼吸衰竭的改善而下降。结论:β-EP是一种内源性呼吸抑制剂,影响呼吸功能,参与了呼吸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代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生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9例COPD患者血液MDA,SOD,ET-1,ACE,并进行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COPD患者MD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C组)增高,而肺动脉高压组(B组)患者MDA又较非肺动脉高压组(A组)明显增高(F=25.30,P&;lt;0.01);B组患者SOD活性较A组和C组明显降低(F=4.56.P&;lt;0.05),所有COPD患者肺动脉血SOD均较桡动脉血和周围静脉血明显降低(F=6.33,P&;lt;0.01)。B组患者ET-1和ACE均较A组和c组明显增高(F=9.251-13.96.P&;lt;0.01);所有COPD患者肺动脉血ACE均较桡动脉血和周围静脉血明显增高(F=10.95,P&;lt;0.01)。肺动脉血中MDA与mPAP,PVRI呈正相关,与:PaO2呈负相关;ET-1与mPAP,PVRI,TPRI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DA和ET-1分别作为独立因素影响mPAP,其中MDA对mPAP的影响力大于ET-1。结论:COPD患者体内常处在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的氧化胁迫状态。氧自由基通过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功能失调,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与健康对照组人群对比,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COPD患者血液流变指标中有多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除给予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等措施外,可以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出发,合理加用活血化瘀、抗凝、降低血黏度的药物,将对COPD的治疗及预防COPD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铁军  罗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58-1259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营养状态对呼吸肌力的影响。方法 对40例COPD患进行营养学评价,同时测量COPD组及健康组的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并用直线回归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组的MIP、MEP,显低于同龄健康组(P<0.01);最大呼吸肌力与多个营养参数呈显相关(P<0.05-0.01),尤其肌酐身高指数。结论 COPD患的呼吸肌力显下降,而呼吸肌力的下降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子肽(PⅢP)、透明质酸(HA)及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水平。结果表明,COPD患者血清PⅢP、H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浆Fn则显著降低,提示PⅢP、HA及Fn在COPD患者的致肺纤维化中具有一定作用。是反映COPD肺纤维化倾向的一种敏感指标,对判断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血浆Fib的含量,同时进行动脉血气测定。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Fib含量较缓解期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缓解期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血清CRP、血浆Fib含量均呈负相关(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血清CRP、血浆Fib含量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监测CRP、Fib的含量对于COPD患者的病情、疗效判断、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不同分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并探讨动脉血气分析与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COPD患者88例分为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选择4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动脉血气,测定各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COPD缓解期组与急性发作期组p(O2)/Fi 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缓解期组患者p(O2)/Fi O2显著高于急性发作期组(P0.01),而p(CO2)显著低于后者(P0.01)。COPD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组患者上述3指标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结论 COPD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联合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发展情况,便于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气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 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 3 6例 )和对照组 ( 3 4例 )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NAC( 60 0mg ,每日 1次 ,连用 2月 )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 2月后观察两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 :2月后 ,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 ( P >0 .0 5 )。结论 :COPD体内存在氧化 -抗氧化失衡 ,治疗加用抗氧化剂可提高机体的氧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因素引起支气管狭窄,使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肺内空气不易排出,肺泡过度充气,肺泡壁破裂并相互融合所致。COPD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病程长,病情反复,患者易产生焦虑及沮丧等心理,应根据病情及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使他们放心、安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我科自2001年8月-2004年8月收治COPD患者87例,男48例,女39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对3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康复期进行呼吸锻炼,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46-2447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AT评分和MMRC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6月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常规肺功能和支气管扩张试验,完善COPD评估测试(CAT)及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评价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FEV1%预计值的减少,CAT分值逐渐升高、MMRC评分的级别也明显提高;CAT评分与MMRC评分相比,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CAT评分与COPD严重度分级呈正相关(r=0.65,P<0.01);MMRC评分与COPD严重度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0.56,P<0.05);两者与肺功能(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1);CAT与MMRC呈正相关(r=0.49,P<0.05)。CAT评分和MMRC评分在COPD患者中具有相关性,可同等反应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COPD病情的评估和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气水平与血AST、LDH、HBDH、CK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1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及血AST、LDH、HBDH、CK水平,探讨其相关性,并比较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病例组不同分组之间四种酶水平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四种酶水平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重度缺氧组与轻度缺氧组相比LDH有显著性差异,HBDH、CK有高度显著差异,HBDH中度缺氧组与轻度缺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CK值重度缺氧组比中度缺氧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H<7.30时LDH水平较pH正常时有高度显著性升高,pH<7.35时CK水平显著高于pH正常时。PaCO2对四种酶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死亡病例组和存活病例组相比除AST外LDH、HBDH、CK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结论不同缺氧程度时COPD患者LDH、HBDH、CK的升高有显著差异,pH值低于正常对酶水平有一定影响,PaCO2则无显著影响,四种酶的升高预示病情危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