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外科病区退药原因,以规范退药行为和减少退药次数。方法利用计算机库存管理系统查询医院外科药房2008年7月至12月退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8个病区退药,耳鼻喉科二病区退药金额最多,各病区退药总金额占使用药品总金额的0.54%。结论个别病区退药金额占其使用药品金额的比例较大,药房应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严格退药制度,减少病区退药。  相似文献   

2.
曹剑波 《海峡药学》2012,24(9):209-211
目的 统计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我院药房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各科室病区2462份退药药方,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为参考,统计退药原因、退药科室、退药品种,分析我院退药特点.结果 退药原因中主要为医生修改医嘱而停药(67.02%)、出院退药(20.06%)、患者欠费(3.98%)、患者拒用或要求出院(1.87%)、医嘱错误(2.52%)、患者转科(2.84%)、患者死亡(1.30%)、其他原因(0.41%);退药的主要品种为抗生素类、消化系统类药物、心血管系统用药等;不同病区退药有较大的差异,消化内科、普内科、神经外科的退药占据医院各科室的前3位.结论 医院制定严格的退药制度,强化医德医风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药房与临床科室密切联系,加强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的力度,改善住院药房退药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本院病区药房退药情况,找出退药原因,为临床减少退药情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本院病区药房退药申请单的相关资料3600份,对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退药品种以及退药原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院各病区均存在严重退药情况,给药品质量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为医疗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导致退药的原因:患者拒绝不依从14.44%、死亡2.86%、患者临时出院8.57%、药房缺药4.58%、录入错误23.33%、停医嘱19.44%、过敏2.36%、修改医嘱22.50%以及不良反应1.92%。结论医院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努力完善制度,对于退药情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也要加强提高,病区药品退回制度也要足够规范。  相似文献   

4.
曾美燕 《北方药学》2017,(12):156-157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病区药房退药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收取我院2015年1~12月各科退药处方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干预对策.结果:2015年退药总金额162.83万元,占同期消耗药品金额的4.09%,平均每月退药金额13.57万元.病区药房退药共6987例次,退药原因以更改医嘱为主,占29.48%,其次为病区录入错误与患者临时出院、转科,分别占26.62%、20.61%.结论:病区药房退药是医院各科室均较为常见的现象,医院应重视退药情况,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同时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技能及专业素养,尽可能减少退药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该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退药原因,加强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2年3月份住院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内科退药发生率最高,退药金额最多,退药原因多见于出院停药、调整医嘱、电脑录入错误、患者出院、患者拒绝等.结论 医院各病区均有退药,并且退药量大,应制定相应措施,加强住院药房退药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减少患者退药。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7~12月电脑中临床各病区的退药数据,对退药原因、退药种类、退药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多为更改医嘱、患者出院或转科、电脑输入错误、药房缺药、患者拒用或死亡、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依次为抗感染药、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心血管系统药;退药科室中 ICU 和外科退药次数较多,ICU、呼吸科、消化科在退药金额上排名向前。结论医院临床各病区都存在一定的退药现象,需加强医院药品规范化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开展"降低病区退药率"品管圈活动,提高药房对药品质量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升圈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医院药学服务的持续改善.方法 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收集、统计和分析病区退药的相关数据,查找出导致退药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应对策,遵循"PDCA循环"开展各项工作.结果 住院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退药率、退药金额比和退药人数比均有所下降,相应的退药管理制度和退药流程标准化.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降低病区退药率,提高药房药品质量,提高圈员的自我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芳  付婷  陈安进 《中国药师》2011,14(12):1831-1833
目的:查找住院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优化工作流程,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医院病区2011年1~6月退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利用帕累托图对本院主要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退药的前2项(医师调整医嘱和患者出院停止执行医嘱)为主要因素,药品不良反应和患者拒绝用药为次要因素,其余为一般因素.结论:针对造成退药现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医院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优化药房摆药流程.  相似文献   

9.
黄敏怡 《北方药学》2015,(1):147-147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退药原因,提出减少退药对策。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2014年上半年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住院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医嘱调整(32.6%)、患者出院(14.8%)、患者拒绝用药(11.9%)、患者转科(11.7%)、药品不良反应(9.5%)、患者死亡(8.3%)、处方电脑输入错误(7.1%)等。结论:制定严格的退药制度,加强病区退药管理,加强医护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改善住院药房退药情况。  相似文献   

10.
刘金虹 《天津药学》2010,22(6):34-35
目的:分析本院儿科病区退药现状及原因,促进住院药房合理化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儿科病区2009年1月1日—2009年5月31日退回住院药房的药品金额、品种、原因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儿科病区退药品种主要是注射剂,占30.99%,其中以抗感染药物较多,占16.82%;主要退药原因是停药,其次是医师修改医嘱、变更药品药量。结论:建议医院加大合理用药的宣传,强化用药的严谨性,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减少退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医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退药原因,加强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住院部各科病区2011年1月1日至7月18日4028份退药申请及电脑数据库病区退药条数据,分析退药特点。结果退药原因多见于医嘱停药、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死亡或出院、转科录入错误等。医院药品退回主要集中在内科,其次为小儿科;在4028例次患者退药统计中,所退药品共计342种,其中抗感染药物为退药之首位。结论医院病区均有退药情况,并且退药量大,加强药品退药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石敬 《首都医药》2014,(2):43-44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减少临床退药,以加强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各病区2012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的退药申请单,按退药科室、退药品的品种及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各病区从2012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退药申请共1626例,其中退药主要集中在呼吸科及神经科,分别占全院退药的15.13%和13.59%。按所退药品种统计,调节水电解质和心脑血管药据前2位。退药原因以医嘱停用和患者出院居多。结论我院各病区均有退药情况,并且个别病区退药量很大,建议加强药品的管理,合理用药,退药必须严格执行退药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高凤 《首都医药》2013,(24):57-58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患者退药管理规定对住院药房退药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住院药房2011年12月与2012年12月退药登记表,调取同期病案室各病区住院人数,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管理规定实施后(2012年12月),退药人数占同期住院人数比例下降了23.5%,退药金额占同期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下降了3.9%,退药笔次减少了3617笔,退药单医生职称变化不大,根据药敏调整抗菌药物和死亡原因退药比例分别升高了12.3%、0.9%,其他原因退药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完善的退药管理制度,可有效遏制住院患者随意退药现象。但医务人员对特殊储存药品、高危药品保管不当导致药效的降低,甚至用药差错相关知识不足,需要临床药师加强对医务人员药品质量与药效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相似文献   

14.
陈华彪 《中国药房》2013,(9):802-804
目的:探讨病区多余药品的管理方法,加强医院药品管理。方法:分析我院住院部各病区因存放多余药品导致的相关问题,通过在住院部药房医院信息系统中建立"药品银行"模块,实施将病区多余药品交由药剂科管理存放但能从"药品银行"存入和支取的制度,同时评价该方法的管理成效。结果与结论:病区存放多余药品存在存储条件不适宜、无法进行效期管理及药品外流等隐患;建立的"药品银行"模块包括病区退药、病区发药和银行台账3部分。自实施该制度后,实现了病区多余药品的存入、合理支出及收支管理,保证了多余药品的有效储存,减少了药品的质量安全隐患和浪费,促进了医院药品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我院在住院药房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以"减少病区退药笔数"为主题,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使病区退药笔数大幅度下降,确保了流通环节中的药品质量,提高了药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谢静  常翠  李瑶  饶曼妮  林山鹰 《中国药业》2010,19(20):50-51
目的调查医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以加强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各科病区2009年8月2 720份退药申请及电脑数据库病区退药条数据,分析退药特点。结果退药原因多见于医嘱停药(67.28%)、出院退药(20.11%)、其他原因(3.93%)、患者拒用或要求出院(2.83%)、用药错误(2.46%)、转科(2.17%)、患者死亡(1.21%)等;退药品种为抗微生物药126种、消化系统用药62种、心血管系统用药44种,位列前3名;不同病区的退药情况差异较大,消化内科(8.51%)、介入科(7.34%)、神经外科(6.80%)在退药科室中排在前3位。结论医院各病区均有退药情况,且退药量大,加强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该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分类统计该院住院药房2010年1~6月份各病区退药情况.结果 退药主要集中在内科、外科和ICU.退药原因主要为护士因素和医师因素.结论 建议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完善信息系统管理和加强沟通,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以减少病区药房退药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住院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减少退药量的相应对策。方法:收集各病区2011年1月-2012年2月的退药处方及退药金额和发药金额,从退药金额、退药原因、退药病区、退药品种等方面分析住院患者退药情况。结果:在所收集的49 782张退药处方中,月退药金额高达170万元。每月退药处方数和退药金额中,换药退药与出院退药之比约是1∶3,其中换药退药的原因多见于医嘱调整、患者转科、电脑录入处方错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减药、患者拒用、药房缺药等。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脏科、神经外科、肿瘤科、消化科是所有病区月平均退药处方数的2倍以上。普通外科月退药金额居首,急诊监护室和血液科分别居第二、三位。退药品种排名前5位是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结论:退药造成药品极大隐患,医院急需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药品规范管理,避免用药差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住院药房贵重药品的管理进行交流,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方法 对我院住院药房贵重药品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及有效解决方案.结果 通过一细列的整改和规范措施的实施,住院药房贵重药品的管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结论 完善贵重药品的领用制度、储存及有效期管理、严格的核对制度与退药制度等措施是保证住院药房贵重药品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而实际上,许多医院每天都要处理大量患者退药事件,尤其是在住院部中心药房,每天都要接待多起.这样,不仅浪费了医院人力资源,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综合分析本院中心药房退药情况,探讨其应对措施,力求减少和规范病区退药,以确保住院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