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醒喷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寻求治疗中风的安全、高效、便捷的中医急症新剂型,研制了脑醒喷鼻剂(以川芎、石菖蒲为主药),经临床初步验证效果良好。为进一步证实该药经鼻给药可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和改善脑循环的作用,将28只豚鼠随机分为脑醒喷鼻剂组(A组)、尼奠通腹腔注射组(B组)、川芎嗪腹腔注射组(C组)。注射用水组(D组)进行观察。给药4d后,用夹闻双侧颈总动脉并低血压法造成动物急性脑缺血,缺血45min后,抽血测一氧化氮(NO),取皮层脑组织测自由基3项,取右侧海马脑片作电镜现察。结果:A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各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高于D组(P<0.001),过氧化脂质(IPO)、NO低于D组(P<0.001),均与B、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结果也表明A组的神经元、胶质细胞、毛细血管的受损程度明显低于D组,而与尼莫通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①经鼻腔给药的途径可取;②脑醒喷鼻剂的药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脑醒喷鼻剂对缺血性脑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醒喷鼻剂(主要由川芎、石菖蒲等中药组成)对缺血性脑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脑醒喷鼻剂高、中、低剂量组,尼莫通注射液组,溶媒喷鼻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左大脑中动脉(LMCA)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脑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性。[结果]脑醒喷鼻剂能降低MDA、TNF-α、IL-1β含量,增强SOD、GSH-Px、NOS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脑醒喷鼻剂通过促进自由基清除、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增加保护性一氧化氮(NO)合成,从而减轻自由基损伤、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改善脑血流灌注,对缺血性脑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脑醒冲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液流变 …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以活血化瘀、化痰开窍为主组成的自制中碾经脑醒冲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情况,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观察法对89例AIS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中中药脑醒冲剂治疗组57例,西药尼莫通对照组32例。 相似文献
4.
脑醒冲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醒冲剂(活血开窍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AIS)的临床疗效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观察法将200例AIS患者分为2组,其中脑醒冲剂组(治疗组)150例,屁莫通组(对照组)50例。观察脑醒冲剂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由基、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比值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和76.0%,显效率分别为62.0%和4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实验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脑醒冲剂能降低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抑制TXA2生成,促进PGI2合成。[结论]脑醒冲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尼莫通;并显示该方能促进自由基清除,减轻自由基损伤,保护脑细胞;能纠正TXA2/PGI2失衡,对抗血栓形成,缓解脑缺血。 相似文献
5.
脑醒冲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以活血化瘀、化痰开窍为主组成的自制中成药脑醒冲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ischemicstroke,AIS)的疗效情况,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观察法对89例AIS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中中药脑醒冲剂治疗组57例,西药尼莫通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4.91%)和总有效率(96.49%)优于对照组显效率(40.63%)和总有效率(75%),经χ2检验,分别为χ2=4.91,P<0.05,和χ2=7.46,P<0.01。同时观察到脑醒冲剂有较好的改善AI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从而推测其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脑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醒喷鼻剂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即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酷暑喷鼻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即时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12例,分别给予脑醒喷鼻剂和模拟空白(生理盐水)喷鼻剂喷鼻,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5,30,60min经TCD检测其脑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变化,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给药后15min至60min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Vd)均明显提高,PI明显降低,与给药前相比肯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药后60min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0.01,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7.86%,结论:脑醒喷鼻剂治疗VBI具有安全,速效且疗效确切的特点,经鼻腔给药的治疗途径可取。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讨活血开窍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的影响。方法 遵循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原则,纳入9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AIS)患者,治疗组65例、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活血开窍方和尼莫通治疗3周,观察疗效并检测血栓素/前列环素、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素。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显效率为7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显效率为57.6%,两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活血开窍方能可能通过纠正血栓素/前列环素、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素的失衡,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缓解动脉痉挛,增加脑血流,对缺血性脑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脑脉通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脉通口服液( 由制大黄、水蛭、川芎、三七、瓜蒌、石菖蒲、枳实、川朴、葛根等组成) 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有效制剂。为探讨其药理学机制, 观察了不同剂量组脑脉通口服液对结扎大鼠双颈总动脉造成的不完全性脑缺血实验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脑脉通可以减轻大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脑水肿( P<0 .05 或P< 0 .01) ; 延长断头小鼠脑功能维持时间( P< 0 .05 或P< 0.01 ) ; 对二磷酸腺苷(ADP) 诱发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及血栓性死亡呈拮抗作用( P< 0.05 或P< 0.01) 。本研究结果为脑脉通口服液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药脑栓康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客观评价益气活血化瘀复方脑栓康( 由黄芪、水蛭、葛根等中药组成) 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脑血栓形成) 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将111 例急性缺血性中风( 脑血栓形成)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6 例接受脑栓康和基础治疗, 安慰剂组55 例接受安慰剂和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西药脱水药( 甘露醇和/ 或速尿) 、支持疗法, 不用抗凝及扩血管药。疗程为4 周。结果:①试验组和安慰剂组显著进步分别为24 .08% 、5.77 % , 进步分别为72 .22 % 、88 .46% , 无效分别为3 .70 % 、5 .77% , 总有效率分别为96 .30 % 、94.23 % 。两组总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 两组预期治疗(intention-to-treat) 的组间比较, 总疗效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5) , 提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②试验组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症状的改善比安慰剂组好( P< 0 .01) 。③未发现脑栓康的不良反应。结果表明: 脑栓康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脑血栓形成) 气虚血瘀证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法抗急性脑缺血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合并血压下降法,造成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益气活血法对急性缺血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自由基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益气组、活血组和益气活血组海马组织NO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3个用药组大脑皮层脑组织过氧化脂质(LPO)生成减少(P<0.05,P<0.01,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P<0.05,P<0.001,P<0.01),活血组、益气活血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均为P<0.001)。提示益气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脑组织中NO的生成,减轻NO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对缺血性脑组织损伤起保护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 4 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 2 4例 ,两组均按中医辨证处方用药 ,每日 1剂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窍胶囊 (每粒胶囊含人工麝香0 0 4g ,冰片 0 1g) ,每次 1粒 ,每日 3次。对照组不用开窍药。疗程 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 80 0 % ,总有效率为95 0 % ,对照组显效率为 5 4 2 % ,总有效率为 91 6 % ,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识障碍的改善比较 :治疗组的愈显率为 80 0 % ,对照组为 35 3%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的平均起效时间是(2 5 4 0± 2 3 10 )h ,而对照组为 (44 30± 2 5 30 )h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早期配合芳香开窍法能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 ,尤其在改善意识障碍、药物的起效时间上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建立中风病证侯诊断标准的方法,观察了10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瘀证患者,对其证侯指标:舌、脉、症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提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辩病和辩证两上方面。辩病可见半身不逐、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CT检查符合缺血性中风改变;辩证必须有肢体瘫软、倦怠嗜卧、口唇紫暗,脉沉细等主症,并可兼见头痛而痛处不移、汗出 相似文献
16.
在辩证用药基础上,重用涤痰祛瘀剂治疗混翕生中风20例,结果基本痊愈13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认为痰瘀阻滞脑脉是混合性中风的重要病理基础,痰瘀交结是混合性中风急性期的主要矛盾之一,痰阏同治乃是混合性中风生期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