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浓度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成骨细胞系(ROS17/2.8)中骨唾液酸蛋白(Bonesialoprotein,BSP)基因表达和转录的调节作用,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转导途径阻断剂(U0126)对此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0.01mg/LP.g·LPS作用ROS17/2.8细胞0h、3h、6h和12h后,用Northern杂交观察BSP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的表达;再将ROS17/2.8细胞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LPS(0.01mg/LP.g·LPS)组、U0126(5μmol/L)组、U0126+LPS组(U0126预刺激细胞30min后,U0126与P.g·LPS共同作用),各组持续作用12h后,用瞬时转染法分析BSP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0.01mg/LP.g·LPS作用ROS17/2.8细胞12小时后BSP和OPN的mRNA杂交条带增强;0.01mg/LP.g·LPS使BSP基因启动子(pLUC3)转录活性值与空白载体活性值的比值升高1.582(F=5.734,P〈0.05),U0126使其降低2.693(F=11.500,P〈0.01),U0126使LPS对比值的升高变化降低2.242(F=6.204,P〈0.05)。结论低浓度(0.01mg/L)P.g·LPS增强ROS17/2.8细胞BSP基因表达和转录,而且其对BSP基因转录活性的上调作用是经由ERK1/2信号转导路径介导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通过研究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牙骨质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EMP促进牙骨质形成的机制.方法 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对照组)、50、100、200、300 mg/L的EMP作用于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在培养的第1、3、5、7天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培养的第7天用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细胞牙骨质附着蛋白(cementum attachment protein,CAP)和牙骨质蛋白23(cementum protein-23,CP-23)mRNA表达量.结果 EMP质量浓度在50 ~ 200 mg/L范围内可以促进人PDLC增殖,在300 mg/L时抑制细胞增殖;EMP质量浓度为100、200 mg/L时可以显著促进CAP mRNA(分别为4.661 ±0.154、5.923±0.788)和CP-23mRNA的表达(分别为1.222±0.089、3.795±0.640)与对照组(CAP:1.006±0.062,CP-23:1.012±0.16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200 mg/L EMP的促表达效果最佳.结论 EMP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人PDLC增殖及CAP和CP-23基因表达,提示EMP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牙骨质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牙骨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骨化三醇(1,25D)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hPDLCs)白细胞介素(IL)-8、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3例患者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牙周膜,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DLCs,分别用0.1%无水乙醇(对照组)、10 μg/mL Pg-LPS(单纯Pg-LPS组)、10-10 mol/L 1,25D(低浓度1,25D组)、10-8 mol/L 1,25D(高浓度1,25D组)、10-10mol/L 1,25D+ 10 μg/mL Pg-LPS(低浓度1,25D联合Pg-LPS组)、10-8mol/L 1,25D+ 10 μg/mL Pg-LPS(高浓度1,25D联合Pg-LPS组)处理第5代细胞。24和48 h后收集培养基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PDLCs IL-8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1)10 μg/mL Pg-LPS处理hPDLCs 48 h时,其IL-8表达水平最高,为对照组的38.86倍(P<0.001);处理hPDLCs 24 h时,其IL-6表达水平最高,为对照组的 6.19倍(P<0.001)。(2)1,25D 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hPDLCs IL-8的内源性表达。10-8 mol/L 1,25D 处理hPDLCs 48 h时,其IL-8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49.94%(P<0.001)。(3)1,25D 显著抑制Pg-LPS诱导的hPDLCs IL-8和IL-6的表达。处理48 h时,高浓度1,25D联合Pg-LPS组hPDLCs IL-8的表达水平为单纯Pg-LPS组的71.98%(P<0.001);处理24 h时,高浓度1,25D联合Pg-LPS组hPDLCs IL-6的表达水平为单纯Pg-LPS组的84.51%(P = 0.003)。结论    1,25D可以抑制hPDLCs IL-8的内源性表达,并抑制Pg-LPS诱导的hPDLCs IL-8和IL-6的表达,从而可能抑制牙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它通过特殊的白细胞介素-8受体(IL-8R)在牙周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IL-8及IL-8R在牙周组织中的定位和与牙周炎的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它通过特殊的白细胞介素-8受体(IL-8R)在牙周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IL-8及IL-8R在牙周组织中的定位和与牙周炎的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反复刺激细胞,诱导产生的内毒素耐受对人牙龈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HGECs)分泌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8的影响。方法:采用1mg/L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LPS或1mg/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LPS刺激HGECs 24h,洗涤细胞后,分别采用相同的LPS再次刺激24h,构建内毒素耐受模型。采用ELISA技术检测细胞条件培养液中IL-1β、IL-6和IL-8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P.gingivalis LPS或E.coli LPS刺激HGECs 24h后,3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均较刺激前明显增高(P<0.05)。2种LPS重复刺激,诱导细胞耐受后,IL-6和IL-8的分泌水平较第1次刺激后明显降低(P<0.05),但P.gingivalis LPS重复刺激后,IL-1β的分泌水平与第1次刺激后无明显差别。结论:内毒素耐受能抑制HGECs分泌细胞因子IL-6和IL-8,进而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及其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0.2、0.5、2、5、10 mg/mL)处理P. gingivalis W83(实验组),用未加药物的P. gingivalis W83作对照(对照组),采用荧光法检测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的作用。5 mg/mL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作用于P. gingivalis W83,Real-time PCR法检测毒力基因fimA、fimR、fimS、kgp、rgpA和rgpB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当其质量浓度为0.2、0.5、2、5、10 mg/mL时,对唾液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11.4%、32.23%、40.21%、73.54%、84.3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5 mg/mL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处理)的fimA、fimR、fimS、kgp、rgpA和rgpB基因表达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可有效抑制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其抑制作用会降低细菌毒力基因表达,有望成为预防及治疗牙周炎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短期高浓度氟对小鼠磨牙成釉细胞形态及骨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表达的影响,探讨氟牙症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4d龄的ICR小鼠共3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再分实验动物和对照动物各半。实验动物单次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10mg/kg和20mg/kg的NaF,对照动物单次腹腔注射等剂量的NaCl,注射量均为10μl/g。24h后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高浓度氟对小鼠磨牙不同分化阶段成釉细胞形态及BMP-4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泌早、晚期和过渡期的成釉细胞对短期暴露高浓度F-敏感,实验动物分泌晚期和过渡期的成釉细胞中BMP-4的表达明显弱于对照动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成熟期成釉细胞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短期高浓度氟可抑制BMP-4在分泌晚期和过渡期成釉细胞中的表达,影响釉质发育。  相似文献   

10.
《口腔医学》2013,(6):366-370
目的研究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法从猪恒牙胚中提取釉基质蛋白,取3周龄雄性SD大鼠胫骨和股骨骨髓体外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EMPs(0、25、50、100、200 mg/L)进行培养,MTT法检测BMSCs的增殖,用RT-PCR测定成骨相关基因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的细胞增殖大于对照组(P<0.05),并且EMPs的浓度在100 mg/L时增殖作用最强;实验组骨相关基因(BSP、COL-Ⅰ)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但是实验组与对照组OPN mRNA的表达没有区别。结论 EMPs通过调节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促进大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牙龈卟啉单胞菌分泌的牙龈蛋白作为牙周病的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一方面通过降解骨保护蛋白(OPG)及促进核因子-κB(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释放激活OPG/RANKL/NF-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进而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增强破骨细胞功能;另一方面,牙龈蛋白可通过线粒体依赖性内在程序性细胞死亡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介导的外在程序性细胞死亡通路诱导成骨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抑制成骨细胞功能,最终导致牙槽骨丧失。本文就近年来牙龈蛋白及其对破骨和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革兰氏阴性菌及其胞壁中携带的脂多糖成分 (LPS)会引起骨吸收,从而导致种植失败。但由于存在许多临床因素的干扰,对这些失败的种植体周围的骨再生过程仍然难以预测,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种植体表面存在诸如LPS等的污染。本课题旨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脂多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脂多糖(LPS)与COX-2的关系。方法:使用不同浓度LPS刺激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COX-2蛋白表达,灰度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LPS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LPS浓度越高,COX-2表达越强。结论:LPS能够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COX-2表达上调,随着LPS刺激浓度增高,COX-2表达逐渐增强,这一机制很可能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成骨细胞产生白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mRNA表达的影响及此过程是否有p38MAPK、ERK1/2、NF-κB和SIRT1蛋白的参与.方法:以不同浓度P.e-LPS(0~50 mg/L)刺激MC3T3-El细胞和以20 mg/L P.e-LPS作用细胞不同时间(0~24 h)后,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IL-34 mRNA的表达.以同样方法检测NF-κB抑制剂BAY 11-7082、p38MAPK抑制剂SB203580、ERK1/2抑制剂PD98059、沉默调节蛋白1(sirtuin1,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和SIRT1抑制剂EX-527对Re-LPS刺激MC3T3-El细胞后IL-34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 t检验.结果:不同浓度P.e-LPS (0~50 mg/L)刺激MC3T3-El细胞后,IL-34 mRNA的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20 mg/L P.e-LPS作用MC3T3-El细胞24 h时,IL-34 mRNA的表达量最大;48 h时,IL-34 mRNA的表达量有所下降.10 mol/LBAY-117082、SB203580、PD98059预处理细胞1h,可以降低P.e-LPS诱导的IL-34 mRNA的表达水平.50 mol/L RES下调P.e-LPS诱导小鼠成骨细胞表达IL-34 mRNA,而10 mol/L EX-527则上调IL-34 mRNA的表达.结论:Re-LPS可诱导成骨细胞表达IL-34 mRNA,其机制可能是激活p38MAPK、ERK1/2、NF-κB和SIRT1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6.
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具有较强的骨诱导能力,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其在骨修复和骨再生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单纯BMP在体内扩散太快,易被蛋白酶分解,且不能提供支架作用,因此需要研究可充当BMP的载体的生物材料.载体的作用是:1)典型的缓释系统,控制BMP的迅速扩散;2)由于骨形成仅发生于载体的表面,因此载体也是细胞分化的支持结构;3)影响BMP的成骨方式.为了使BMP的成骨作用发挥的更持久和稳定,近来一些学者研究载体的理化性质和几何结构对于BMP的影响,以探索载体在BMP诱导骨形成的作用机理,本文就近年来这些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1 载体引导血管化的几何结构影响BMP诱导骨形成的方式骨形成过程包括软骨成骨和膜内成骨,软骨成骨以软骨作为支架,最终被骨取代,膜内成骨不需要软骨,直接在间叶组织中发生骨化.传统的观点认为BMP诱导骨形成依赖软骨化顺序,最近一些学者发现,载体的结构和性质、植入部位以及BMP的来源和剂量均可影响BMP的骨形成方式,BMP与一些载体  相似文献   

17.
骨形成蛋白(BMP)具有很强的成骨能力,目前常将BMP与载体复合用于骨缺损的修复。然而载体本身亦会对BMP的生物学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载体对骨形成蛋白成骨作用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载体对骨形成蛋白诱导成骨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成蛋白(BMP)具有很强的成骨能力,目前常将BMP与载体复合用于骨缺损的修复。然而载体本身亦会对BMP的生物学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载体对骨形成蛋白成骨作用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测特定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1,TGF-β1)对钛表面成骨细胞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和I型胶原蛋白(collagen-I,COL-I)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钛表面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接种于钛片表面,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0.5ng/ml的TGF-β1刺激细胞增殖和分化,收集第1d、3d、7d培养的细胞。通过RT-PCR检测不同培养时间OCmRNA、BSPmRNA和Col-ImRNA表达情况,对照组不加TGF-β1。结果:浓度为0.5ng/ml的外源性TGF-β1加入到接种于钛片表面的成骨细胞中后,均可显著增加几种细胞因子(OC、BSP和Col-I)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浓度为0.5ng/ml的外源性TGF-β1对钛片表面的成骨细胞成骨相关因子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骨形成蛋白对牙周膜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目的:了解骨形成蛋白(BMP)剂量变化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噻唑盐比色测定(MTT)和酶动力学方法。结果:BMP作用后的实验组PDLC的增殖和ALPase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且有一个合适的剂量范围。PDLC的增殖和ALPase活性受BMP浓度梯度影响的变化幅度并不完全一致,表现在所需BMP用量不同。结论:可以认为BMP能够促进人PDLC的增殖和ALPase活性功能,但各自的影响机制可能还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