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急诊科作为医疗特殊抢救之地,病人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危急,抢救机率大,护理操作频繁,工作预见性难;患者家属情绪激动,容易有过激行为;护士人员缺乏,护患比例不合理;时间仓促,来不及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等问题,所以急诊科属于高风险科室,时有护患纠纷发生和出现护理缺陷.若处理不慎,轻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更有甚者造成社会矛盾.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急诊工作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急诊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002-08~2004-09我院急诊科应用了风险管理,提高我科护理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医疗风险管理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通过对医疗风险的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护理风险管理是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衡量、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5个阶段,这5个阶段周而复始,构成了一个风险管理的周期循环过程。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对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识别、评价,制订紧急预案、运用预案预防与处理救护工作中的护理风险,提高救护质量与效率。现将我院在成批烧伤患者救护中的风险管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当今,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护理安全是影响护理过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邱葵丽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103-104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分析急诊科容易发生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通过健全和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进行相关技能与业务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水平,建立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监控体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急诊科护理风险,并对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抢救物品完好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抢救物品得到完善,护理人员更加重视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提高了患者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是减少医疗护理风险事件、保证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防范措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急诊科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而了解有关急诊护理风险因素、管理难点、管理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甄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理在外科术后患者管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而护理工作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临床风险事件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外科患者术后常留置多种治疗管道,如护理不当而引起非计划性拔管,  相似文献   

7.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病人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现对我院2006年-2007年年度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差错,保证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服务。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荣  刘志英 《护理研究》2008,22(24):2240-2241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病人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  相似文献   

9.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急诊输液室工作具有中间环节多、工作量大、治疗时间相对集中等特点,加之面对的患者多且流动性大,病种复杂,文化程度、性格、年龄各不相同等,故突发事件多,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医疗差错或事故,甚至危及生命,引起护理纠纷及投诉.2010年7月以来,我院急诊输液室实施风险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风险后果严重并存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等特性[1]。急诊科是救治生命的绿色通道,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科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2]。因而护理风险管理更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现有和潜在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可有  相似文献   

11.
武俊香 《护理研究》2009,(10):2701-2702
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即从事护理服务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风险,它包括对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造成损害或被投诉的事件。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医疗风险的分析,寻求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精神病院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避免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2.
王继红  武瑞芳 《护理研究》2006,20(2):545-547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医院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用于避免和减少医疗过程中病人、工作人员和探视人员受到损害,以保证医疗安全。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对护理管理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院是一所企业基层医院,护理部自2004年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注重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通过确认和识别护理风险,进一步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质量改进,较有效地避免了护理风险,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风险管理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的风险和法律诉讼为目的。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产科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姣  段丽娜丁洁 《现代护理》2007,13(30):2925-2927
在医疗服务行业中,风险被定义为医院内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通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2]。产科新生儿护理工作除了具有一般风险的特征外,由于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还具有风险水平高、类型复杂、危害严重等特点。因此,加强组织管理及风险管理,将高风险因素降低,是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保证。我科针对产科新生儿的护理活动中存在现有和潜在的问题,将风险管理的程序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  相似文献   

15.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在急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找准风险发生的原因,把握风险发生的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乃至杜绝护理风险的发生,有利于提升急诊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安全,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医疗风险管理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通过对医疗风险的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护理风险管理是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衡量、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5个阶段,这5个阶段周而复始,构成了一个风险管理的周期循环过程[2]。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对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识别、评价,制订紧急预案、运用预案预防与处理救护工作中的护理风险,提高救护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7.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前线",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病种多,涉及面广,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为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就要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针对风险发生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晓云 《现代护理》2005,11(23):2045-2046
通过分析目前社区护理风险和社区护理差错高危因素,提出社区疾病的护理风险预见,通过护理风险干预管理,使社区护理管理者重视加强质量过程管理,发现错误和偏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做到防微杜渐。通过护理风险干预管理效果评价,社区护理风险管理体系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运用风险管理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过程质量活动,对防范社区医疗护理纠纷,确保医疗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工作中的实施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平 《护理研究》2007,21(12):3367-3368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急诊护理面临各种创伤,车祸伤、殴打伤以及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突发伤,成批伤员的救治,伤情危重凶险,病人在存活与死亡之间的时间宽限度非常狭小,护理工作预见性差,使急救护理风险加大。鉴于此,我院急诊科重新识别和确认护理风险,2006年1月开始将风险管理运用于急诊护理中,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今,“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在护理工作中一切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因素,以及医院环境、设备、卫生学因素,组织管理因素等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同时医院和医务人员将承担经济、法律、人身的风险[1]。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我院护理部在护理风险管理中通过系列组织管理措施,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发生率,取得一些经验。现将做法介绍如下。1树立护理风险意识1.1外出学习选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