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肝豆灵片结合西医疗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低铜饮食的基础上予以二巯丙磺钠排铜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肝豆灵片,2组均以8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10)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尿铜含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评分、SSA评分、EAT-10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24 h尿铜含量显著升高(P均<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均<0.01)。结论 肝豆灵片结合排铜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神经系统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豆灵片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痰瘀互结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肝豆状核变性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和葡萄糖酸锌片],观察组加用肝豆灵片,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两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Goldstein分级,24 h尿铜(urine copper,u-Cu),游离铜(non-ceruloplasmin plasma copper,nCP-Cu)水平、肝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0.53%,观察组为81.5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为84.2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 CP-Cu水平明显降低(P0.05),u-Cu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BIL,AST和ALT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豆灵片能显著改善肝豆状核变性痰瘀互结证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替扎尼定(tizanidine)联合肝豆灵治疗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 WD)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年龄在15~45岁之间的30例痰瘀互结型WD肌张力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各15例和治疗组各15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给予替扎尼定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肝豆灵口服。总疗程均为3周,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肌张力障碍量表(BFM)、中医证候积分和血常规指标。结果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68%、治疗组为84.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改良Ashworth量表、BFM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内比较均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替扎尼定联合肝豆灵治疗痰瘀互结型WD肌张力障碍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中医证候,且疗效优于替扎尼定单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豆灵(GDL)对肝豆状核变性(WD)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及肝脂肪变性预测模型与WD脂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6例WD脂代谢异常患者,统计治疗前患者24 h尿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汁酸(BA)、γ-谷氨酰转移酶(GGT)、肝脂肪变性预测模型[肝脂肪变性指数(HSI)、浙江大学指数(ZJU指数)]、超声衰减系数成像(ATT)及中医证候积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探讨TG、TC、LDL-C、ApoB、ALT、AST、ALT/AST、BA、GGT、中医证候积分及ATT与HSI及ZJU指数的相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肝豆灵联合二巯丙磺钠(DMPS)治疗,对照组仅给予DMPS作为对照。经6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尿铜、TC、TG、LDL-C、ApoB、HSI、ZJU指数、ATT、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有效率,并分析HSI、ZJU指数与血清TC、TG、LDL-C、ApoB、ALT、AST、ALT/AST、BA、GGT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ATT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WD脂代谢异常患者血清TC(r=0.811)、TG(r=0.826)、LDL-C(r=0.802)、ApoB(r=0.820)、ALT(r=0.497)、ALT/AST(r=0.826)、中医证候积分(r=0.716)、ATT(r=0.736)与HSI呈正相关(P<0.01),AST、BA、GGT与HSI无明显相关性。TC(r=0.718)、TG(r=0.765)、LDL-C(r=0.667)、ApoB(r=0.699)、ALT/AST(r=0.403)、中医证候积分(r=0.666)、ATT(r=0.684)与ZJU指数呈正相关(P<0.01),ALT、AST、BA、GGT与ZJU指数无明显相关性。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37/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31/4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Z=-2.301,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24 h尿铜显著增加,TC、TG、LDL-C、ApoB水平显著下降,HSI、ZJU指数、ATT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优(P<0.05,P<0.01)。结论 肝豆灵能够有效改善WD患者铜、脂代谢水平,临床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肝脂肪变性预测模型可有效地反映WD脂代谢异常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豆灵汤对痰瘀互结型Wilson病患者肝脏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收治的Wilson病痰瘀互结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二巯丙磺酸钠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护肝片,治疗组予以肝豆灵汤口服,治疗共6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肝脏功能血清酶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胆红素代谢指标[总胆红素(TBIL)],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肽(PⅢP)],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相关指标评估。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 11%(31/36),对照组为63. 89%(23/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ALT,AST,AKP,TBIL水平均显著改善(P 0. 01),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显著改善(P 0. 01),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治疗后凝血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 0. 05,P 0. 01),其中在降低PT,APTT,TT水平,提高FBG水平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肝豆灵汤能显著改善Wilson病痰瘀互结型患者的肝脏功能,具体表现在改善血清酶学及胆红素指标,逆转肝纤维化,促进凝血因子产生,减轻出血倾向,从而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梳理总结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新安特色制剂肝豆灵片的相关文献资料,以期为肝豆灵片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收载的国内外有关肝豆灵片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肝豆灵片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等相关信息。结果显示肝豆灵片具有改善WD患者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认知记忆损害和抑郁障碍等;有效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DRS-24)分值;促进W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肾功能恢复。肝豆灵片改善抑郁症状的功效可能与升高血清中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0(IL-10)、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等水平有关;WD合并抑郁障碍的病机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神经可塑性调节和免疫炎症反应等多方面有关。肝豆灵片具有清热解毒、化瘀软坚、利胆排铜等功效,能有效改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神经功能、肝肾功能和认知记忆损害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中成药肝豆灵片治疗肝豆状核变性32例,6d1个疗程,治疗9~10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32例显效率34.38%,有效率50.00%,无效率15.62%,无死亡病例.且治疗后ALT、AST、TBA、TBIL、DBIL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P<0.05或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肝豆灵治疗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豆灵联合DMPS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PVFV、SVFV的影响.方法:4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DMPS组(A组)、肝豆灵组(B组),A组予以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B组予以二巯基丙磺酸钠联合肝豆灵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PVFV、SVFV及肝功能部分指标,24h尿排铜,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PVFV水平均显著下降,以B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SVFV水平2组下降均明显(P<0.01);治疗后2组24h尿铜量均有显著增加(P<0.01),且B组>A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30%.结论:肝豆灵联合DMPS治疗能较好改善HLD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增加24h尿排铜量,不良反应较少,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以铜代谢转运障碍为致病机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HLD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是逐渐加重的肝损害、肾损害、锥体外系症状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肝损害患者病情会逐渐进展至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该文基于HLD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阐述运用肝豆扶木汤治疗HLD的思路和临床应用经验,旨在为今后HLD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豆灵及谷胱甘肽口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二巯基丁二酸胶囊及青霉胺相比较。方法将患者167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接受谷胱甘肽口服及常规药物(肝豆灵片及葡萄糖酸锌片)治疗,B组接受二巯基丁二酸胶囊口服及常规药物治疗,C组接受青霉胺片口服及常规药物治疗,D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12周。结果A、B、C组疗效相近,均优于D组。结论谷胱甘肽合肝豆灵口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与二巯基丁二酸胶囊、青霉胺同样具有确切疗效,其安全性更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豆汤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对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245例,其中治疗组125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为中药肝豆汤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对照组选择单独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globleassessment scale(GAS)评分,并观察24 h尿铜、肝功能、肾功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GAS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以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驱铜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对照组出现明显白细胞减少,治疗组无变化,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20例不良反应,对照组42例,主要为神经系统损害、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肝豆汤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具有明显的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肝功能、提高驱铜疗效作用,并可有效防止单独西药驱铜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豆汤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治疗对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85例,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中药肝豆汤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对照组为单独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的患者;治疗共进行4个疗程,每个疗程为8 d,DMPS驱铜治疗6 d后间歇休息2 d,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并检测认知功能相关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胺酸(Hcy)水平的变化,观察24 h尿铜的改变,并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白细胞、血小板等相关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MoCA评分总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以治疗组改善最为明显;治疗后两组间子项目的评分比较,其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学指标SOD水平组均改善明显,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cy水平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驱铜效果均较为显著(P0.01),两组组间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豆汤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可显著改善Willson病认知功能,血清SOD,Hcy水平显著改善,驱铜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展数字化目诊信息研究,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肝型患者目络特征及肝豆灵(GDL干预研究,以期为肝豆灵治疗WD肝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82例WD肝型患者(WD组)和健康志愿者68例[正常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应用目诊仪采集眼部图像,进行目络特征的数字化提取。分析WD组的重要目络特征与NC组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探讨WD肝型患者目络特征与肝损害血清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及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将82例WD肝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巯丙磺钠(DMPS)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肝豆灵片,共6个疗程(8 d为1个疗程)。评估肝豆灵干预治疗对ALT、AST、ALB水平及目络特征积分和Child-Pugh评分的影响。结果:(1)与NC组比较,WD组在目络特征“丘”(P<0.05)和“血脉”(P<0.05)积分更高。(2)WD肝型患者的ALT、AST水平、Child-Pugh评分与目络特征“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胆胰宁(DYN)对慢性胰腺炎(CP)大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进而探讨该方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L-精氨酸的方法制造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柴胡汤丸组,胆胰宁低、高剂量组,观察胆胰宁治疗4周后大鼠血清及胰腺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胆胰宁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提高大鼠血清及胰腺组织中SOD活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胰宁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降低大鼠血清及胰腺MDA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胰宁能够有效地提高慢性胰腺炎大鼠血清及胰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其血清及胰腺组织MDA的含量,能够有效地对抗慢性胰腺炎形成过程中的胰腺组织损伤,从而对慢性胰腺炎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痰瘀互结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状硬化患者心率变异性、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内科收治的痰瘀互结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状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二甲双胍0.25 g·d-1,阿卡波糖50 mg·d~(-1)或注射胰岛素。对照组予以消心痛及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减,200 m L·d~(-1),分早晚2次温热后口服,每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心率变异性,血脂,血糖,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比率(PNN50)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DNN,RMSSD,PNN50水平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PG,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CRP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C,LDL-C,TG水平较低,CRP,HDL-C水平较高(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对痰瘀互结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状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调节心率变异性,下调CRP水平,安全性高,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柏崇新 《光明中医》2021,36(1):9-11
目的 探讨对气虚痰瘀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治疗的110例气虚痰瘀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临床传统常规方法;试验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第1秒...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肾炎患者54例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磷酸川芎嗪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5天。测定两组患者疗前、疗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LPO降低、SOD升高的程度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