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手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微创手术和改善围术期急性疼痛的管理能够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本文旨在针对乳腺手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提高对乳腺手术后慢性疼痛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体压缩性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PVP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效果,术前术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经PVP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患者疼痛情况术前较术后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结论]围手术期疼痛的有效管理,减轻了患者痛苦.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及时准确的疼痛评估与管理,是减轻患者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痛风性膝关节炎并不少见,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但部分患者单纯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对这类患者辅助进行外科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可以采用微创的关节镜手术方式减少痛风沉积,对于晚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良好选择,精细手术操作和良好围手术期管理可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几率。手术不能去除所有的痛风结晶,手术后需要继续坚持长期内科降尿酸治疗。  相似文献   

4.
背景 乳腺癌为女性患者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乳腺癌术后疼痛具有独特的疾病特点,并且可以成为一种慢性疼痛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的 阐述乳腺癌术后疼痛及镇痛方法的研究进展,为疼痛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内容 综述乳腺癌术后疼痛及其镇痛方法的研究现状. 趋向 进一步探讨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以明确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背景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约有0.69亿吸烟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数百万患者围术期出现呼吸和心血管并发症. 目的 就吸烟对手术患者围术期结局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内容 吸烟患者围术期发生肺炎、非预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脏骤停、心肌梗死、中风、切口深部或浅部感染、败血症、器官腔隙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机率增加,术后阿片类药物需要量增加. 趋向 研究烟草危害对围术期患者并发症和疼痛敏感性影响的机制,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心血管风险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病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时,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出现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如果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已经得到充分评估,管理措施的重心就应该是了解心脏缺血机制,熟悉病人心血管系统所存在的病理损害和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选择适宜的麻醉技术,运用药物和监测等综合措施来降低这种风险。围术期心肌缺血,特别是术后缺血,常常与心血管的不利结局如心肌梗死关系密切。因此对这类患者处理主要在于改善围术期心脏的血液供应,以避免出现长时间严重缺血所致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7.
正围手术期镇痛,尤其是术后镇痛越来越受到医患的关注与重视。安全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主要组成部分。术后疼痛管理的有效性,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疼痛,而且有助于患者早期活动及功能恢复,达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和提升住院满意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有效避免术后慢性疼痛等相关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 应用植入性药物输注系统(implantable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是目前治疗慢性难治性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临床应用中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疗效. 目的 总结国内外近期关于慢性疼痛患者IDDS镇痛治疗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内容 选择合适的患者、镇痛药物以及良好的管理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导管尖端的位置取决于患者的疼痛平面,药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疼痛的性质,药物的半衰期、输注模式、手术因素以及患者及其家庭等多种因素也均影响IDDS镇痛的疗效. 趋向 对于慢性难治性疼痛,疼痛三阶梯治疗并不能完全有效镇痛,采用IDDS将是慢性难治性疼痛治疗不可替代的方法之一.随着对脑脊液药代动力学的不断认识,鞘内新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原有药物剂型的改进,优化围手术期管理,IDDS的临床效果将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与不接受正规药物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行手术治疗合并帕金森病的患者82例,男45例,女37例,49~89岁,ASAⅡ—Ⅳ级。收集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就医并遵照医嘱参考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用药分为治疗组(n=38)和非治疗组(n=4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后镇痛泵的使用率,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一般情况、术后镇痛泵的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和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治疗组(P0.05);术后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胃肠道反应,认知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未经正规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在围术期更容易发生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且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老年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胃肠外科使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治疗108例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老年男性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围手术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50~105 min,术中出血5~20 mL,血氧饱和度均正常,术后病人给予普食,未出现尿潴留。有8例患者出现血清肿,其中5例予以抽吸后好转,无切口感染。术中血压上升有12例,心率增快有10例。术中出现疼痛共16例。术后 6 h、12 h、24 h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在3分以下。术后慢性疼痛、感觉异常有2例。结论 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老年腹股沟病人局麻下行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病人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