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对门诊人工流产女性立即避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该院进行人工流产的育龄女性1 03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现有常规人工流产服务,观察组在常规人工流产服务的基础上,根据标准化的人工流产服务流程进行流产后关爱干预。结果:两组人工流产女性流产后"立即避孕"的意识、避孕方法的落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后立即要求避孕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5.0%,高效避孕方法立即落实率为99.7%高于对照组的15.9%。结论:流产后关爱可以明显提高门诊人工流产女性"立即避孕"的意识,即时选择和落实避孕措施,促进高效避孕方法的使用,从而减少重复流产,尤其是1年内的"高危流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服务和流产后关爱(PAC)服务的城市户籍女性的高效避孕措施落实情况,探讨PAC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普陀区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门诊人工流产女性787例,其中接受人工流产的同时给予PAC服务女性400例为观察组,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服务的女性38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女性高效避孕措施术后立即使用情况和6个月后续用情况。结果:女性高效避孕措施术后立即使用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6个月COC使用率均低于术后COC立即使用率(P0.01),而术后IUD使用率无差异(P0.05)。结论:PAC可有效提高女性流产后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但随着时间推移,使用COC的女性明显减少,应加强COC的宣传,探索更有效的PAC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在女性有效避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因计划生育于我院行人工流产的患者857例为实施PAC前的对照组,其中621人完成术后1年回访;选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人工流产患者904例为实施PAC后的研究组,其中867人完成术后1年回访。对比分析她们1年避孕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对照组避孕知识知晓评分(4.24±0.86),知晓率31.24%;研究组避孕知识知晓评分(8.28±1.62),知晓率9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正确使用避孕方法者134例(占21.58%),再次意外妊娠者173例(占27.86%);研究组正确使用避孕方法者676例(占77.97%),再次意外妊娠者46例(占6.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C服务通过向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爱服务对人流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关爱服务实施后)收治的人流术患者1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研究组;另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关爱服务实施前)的人流术患者149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关爱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内妊娠率、重复流产率以及避孕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半年内妊娠率及重复流产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优良率)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人流术的患者给予关爱服务,可预防术后再次意外妊娠,有利于妇女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611例计划行人工流产终止早孕妇女,其中304例妇女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服务(对照组),307例妇女在接受人工流产服务同时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干预组)。术后随访半年。随访内容为2组对术后避孕方法的可接受性、续用率以及重复流产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尤其是术前避孕咨询)后,35.50%流产女性选择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而对照组仅有1例(0.33%)选择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干预组对即刻宫内节育器放置的接受性大于对照组(χ2=125.695,P=0.000)。354例流产女性在术后6个月中接受了随访(干预组173例,对照组181例)。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续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0% vs. 100.0%,χ2=0.000,P=1.000);干预组对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的接受性大于对照组(19.08% vs. 8.84%, χ2=6.936,P=0.008),但续用率则低于对照组(24.24% vs. 87.5%, χ2=14.966,P=0.000)。对照组对避孕套的接受性高于干预组(73.48%vs. 37.57%, χ2=44.828,P=0.000),但2组的避孕套续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3,P=0.881)。2组发生的重复流产均与使用避孕套相关的避孕失败有关,重复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4,P=0.453)。干预组发生1例术后即刻放置的宫内节育器脱落。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咨询可促进妇女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的763名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PAC组375例在接受人工流产服务的同时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对照组388例接受传统的人工流产服务,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及术后3、6、12个月高效避孕方法的使用率、续用率以及术后1年内重复流产率。结果:PAC组术后即刻及术后3、6、12个月高效避孕方法的使用率优于对照组(P0.05),PAC组术后1年内重复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服务可促进女性术后选择高效避孕方法,提高短期内续用率,降低1年内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流产妇女避孕知识及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流产手术患者6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流产后接受常规服务;观察组患者流产后接受关爱服务.结果:观察组正常避孕措施的正确使用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正确使用率(60.00%),P<0.05;观察组患者避孕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流产后患者接受关爱服务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对避孕的认知,减少再次意外怀孕的概率,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知识图谱软件对我国近10年发表的人工流产后关爱研究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目前本领域相关研究进展及探究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以流产后关爱为研究主题,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自2010年1月-2021年12月发表的文献,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通过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方法对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546篇,主要机构有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等,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人工流产、人工流产后关爱、重复流产率、效果评价、影响因素、避孕知识和行为、心理健康等。结论:目前人工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开展规范化,且能够有效减少重复流产发生,此外,研究团队间的交流与合作应得到加强,继续探索和制定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流产后关爱服务质量,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的干预效果。方法:在福建省3家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选取愿意参加本研究的625例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内容相同的"避孕及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干预组术后发放专门针对人工流产妇女编印的《避孕及相关知识宣传手册》,同时采取知情选择的原则指导落实一项"高效"(除外安全期、体外排精和紧急避孕药)的避孕措施,免费提供3个月的避孕药具,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进行跟踪随访,填写《干预随访表》;对照组常规处理。随访6个月后,两组妇女均填写统一的"6个月随访表"。结果:①术前两组的基本情况、"避孕及相关知识"分值、术前6个月的避孕措施使用率、"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非意愿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术后6个月干预组避孕措施使用率、避孕知识分值、"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坚持使用率和正确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非意愿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1)。③术前与术后6个月自身比较:知识分值均有提高,但对照组提高幅度低于干预组(P0.01);避孕措施使用率对照组术前(59.3%),干预组术后6个月(90.7%),干预组术前(66.4%),术后(96.3%)两组均有提高,但对照组提高的幅度低于干预组(P0.01);非意愿妊娠率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6个月低于术前(P0.01)。结论: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PAFPS可以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优势进行培训、宣传、指导和随访,显著提高人工流产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和避孕效果、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干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对患者流产后避孕方法选择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人工流产的患者154例,对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按来院顺序编号并按奇偶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7例.在流产前,对干预组患者提供流产后关爱服务,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接受人工流产后,通过返院咨询和电话咨询等形式,对其避孕方法和是否再次意外妊娠情况于流产后1、3、6、9个月共进行4次随访.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采用的避孕方法主要是不安全避孕法(干预组占71.4%,对照组占61.0%)及常规避孕法(干预组占27.3%,对照组占3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3、6、9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常规避孕率由干预前的27.3%迅速降低到2.6%,并在之后的随访中逐渐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的常规避孕率由干预前的39.0%增加到81.8%,并维持较高水平.干预组患者的高效避孕率由干预前的1.3%显著增长到97.4%,并保持较高水平;对照组患者的高效避孕率缓慢增长到5.2%.干预组患者的不安全避孕率由干预前的71.4%显著降低到1.3%,并保持较低水平,而对照组患者的不安全避孕率由干预前的61.0%缓慢降低到15.6%.两组患者的3种避孕方法在1、3、6、9个月随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138.45,均P<0.05).结论 流产后关爱服务能提高患者的高效避孕率.经过流产后关爱服务咨询,在后续的随访中,需要巩固女性的科学避孕知识和强化其意识,维持避孕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有一位年轻的女工程师,周末做了人流,周一就去上班,奔波在工地上。我劝她应按医嘱休息,她却说做的是“无痛人流”,手术时就没感到很难过,何必大惊小怪。无独有偶,一位在研究所工作的女同志,做了“药物流产”,马上就上班了,觉得没啥了不起,还说要是避孕失败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4年9月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促进生殖健康”作为政府和全社会的发展目标之一,人工流产作为评价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一个较为客观的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殖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化流产后关爱(PAC)对女性避孕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人工流产患者15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人工流产术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规范化PAC服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心理状况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术后即刻与术后3个月时避孕行为的执行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即刻与术后3个月时避孕行为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PAC服务可以有效改善人工流产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其避孕行为的执行力,保障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进展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自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人发)大会以来,世界各国都把“人人享有生殖健康”作为政府和全社会的目标。人工流产水平是评价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客观指标,是一个重要的生殖健康问题。每年,全球约有4000~6000万例人工流产,即全球妊娠的260k,以流产结局。2001年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为3.5亿,处于20~29岁生育旺盛期的妇女有1亿,而该年全国已婚育龄妇女中.27.3%的人曾经做过人工流产,其中曾经做过2次以上人工流产的已婚育龄妇女占到了38.1%。  相似文献   

16.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5月孕 11- 14周自愿要求药物流产联合无痛人流术者 ,无两种并发症和禁忌者共 10 0例 ,平均年龄 2 3.5岁 (17~ 30岁 ) ,孕次 1~ 5次 ,产次 0~ 1次 ,孕龄 11~ 14周 ,B超确诊宫内妊娠胎儿双顶径 2 .2~ 3.6cm作研究组。与同期单一无痛人流术 10 0例作对照组进行比较 ,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手术操作人员无显著差异性。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所用的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片选用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 ,第 1天晨服 5 0mg ,晚服 2 5mg ,第二天晨服 2 5mg ,晚服 5 0mg ,第 3d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策略与效果。方法: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之前对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服务实施1年后再次调查接受服务的妇女。内容包括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避孕措施实施情况以及再次流产等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 441份,其中服务前对照组1 132份,服务实施组1 309份。实施组和对照组的避孕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9.57±0.64)分和(6.39±0.39)分,实施组明显高于对照组(F=645.34,P<0.01)。实施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比例(86.93%)高于对照组(5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05,P<0.01)。对照组重复流产率为23.85%,服务实施组1年后重复流产率为5.57%(χ2=254.42,P<0.01)。结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有利于提高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相关知识水平,提高避孕措施使用比例,降低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未育青少年人工流产及避孕现状,探讨流产后关爱(post-abortion care,PAC)服务对未育青少年女性避孕措施选择及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未育青少年女性患者,通过PAC咨询和随访,比较手术前后避孕及重复人工流产等状况。结果: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和术后即时避孕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前瞻、对照、单盲方法,将120例进行初次无痛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流产服务模式,观察组接受PAC服务模式。评估术后即时避孕的使用情况,并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不同服务模式下行人工流产术前后患者焦虑程度的差异。结果:手术前,对照组SAS评分为(47.8±8.3)分,观察组为(47.6±8.2)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h,对照组SAS评分为(45.6±6.1)分,观察组为(28.2±4.7)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01,P=0.000)。对照组流产后立即落实避孕措施的比例为11.67%,观察组为78.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流产后服务模式有助于缓解初次人工流产未婚女性的负性心理,同时对有效、即时落实避孕措施,改善女性生殖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流动人口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寻求人工流产的年轻流动妇女避孕、流产相关情况以及流产后获得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探讨对流动人口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必要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08名25岁以下的人工流产妇女进行横断面调查。对其中624名流动人口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流动人口中77.1%为未婚,≤19岁占11.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2.9%,工作不稳定占23.2%,月收入≤1000元占46.5%,16.5%的人经历过高危流产;本次流产原因是未避孕及不知道避孕方法的比例分别为64.1%和11.8%,与户籍妇女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后没有接受任何避孕宣教服务的占35.1%,没有接受计划生育咨询服务的占84.1%,5.47%的人表示医生向其提供了避孕药具,10.42%的人表示医生向其建议转诊(获得药具或宣教)。结论与户籍妇女相比,流动人口中人工流产妇女的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工作不稳定、收入低,避孕知识欠缺,避孕方法使用率低,高危流产比例高,而现有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提供的数量和内容有限,应针对其特点加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