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后伪膜性肠炎,常发生于腹部大手术应用抗生素之后,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致肠道菌群失调,造成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异常增生,产生毒素,而引起肠道黏膜急性炎症,在坏死的黏膜上形成伪膜,故又称为“抗生素肠炎”,“手术后肠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性肠炎”等。现在由于手术后的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滥用,临床上时有发生。作者曾收治15例,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梁乐生 《临床荟萃》1990,5(7):303-304
伪膜性肠炎(Pscucbrar.ous Colitis,PMC),随着老年患者增多,慢性感染性疾病长期反复治疗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现已证实,伪膜性肠炎几乎全部与使用抗生素有关,其临床病情严重,并有肠膜伪膜形成为特征。近年来,本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很大的进展。本文复习有关文献简述如下。 一、病因 所有抗生素均可诱发PMC。以青霉素类、(主要是氨苄青霉素)最为常见,约占50%。其次为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及氨基甙类SmZco,二性霉素B,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致肠梗阻一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sociated colitis.AAC)是指应用抗生素不当或不合理滥用所致的一种肠炎。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且有研究表明AAC的发生与三线抗生素的使用存在明显同步性。部分患者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可引起中毒性休克,病死率较高。我院近期收治1例AAC合并肠梗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三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的发生情况以及甲硝唑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疗效。方法:统计我院ICU病区2003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7~30d的患者使用三线抗生素的人次、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人次、使用甲硝唑治疗的人次、有效人次,计算三线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发生率及甲硝唑治疗的有效率,并逐年进行比较。结果:三线抗生素的使用率逐年上升,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发生率同步上升,甲硝唑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有效率在90%以上。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发生与三线抗生素的使用有明显的同步性,甲硝唑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5.
近6年来,我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 associated colitis,AAC)的发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引起了我们高度重视,现对我科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颅脑术后出现的38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伪膜性肠炎及1例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膜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并覆有伪膜。此病常见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后,故为医源性并发症。又名抗生素性肠炎(antibiotic associated enteritis)、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重点讨论发病前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时伪膜性肠炎住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结果:1996年3月—2006年5月,16例住院患者诊断为伪膜性肠炎,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7.1±15.2(32.0~87.0)岁。13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所有患者在发病前均曾应用抗生素,10例患者先后或同时应用多种抗生素。所有患者出现腹泻,其他症状包括腹痛、发热、呕吐、腹胀、里急后重等。腹部压痛是最常见的体征。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白细胞,5例患者B超检查发现肠壁弥漫增厚。结肠镜检查发现多数患者伪膜呈连续性分布,但有2例呈间断分布。结论: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老、住院、抗生素、免疫力低下。在健康成人中应用单一、常用抗生素亦有可能造成伪膜性肠炎。目前,肠镜检查仍是诊断伪膜性肠炎的主要方法。难辨梭状杆菌培养及毒素鉴定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应停用相关抗生素,用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有效,应尽量选择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女,46岁。因腹泻、消瘦2个月而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自服黄连素、呋喃唑酮14d,症状反复。后入某医院治疗,给予头孢唑啉钠3.0g,2/d,静滴。7d后出现泡沫稀便。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细菌培养有真菌生长,确诊为真菌性肠炎。经口服制霉菌素15d,症状消失,大便细菌培养3次阴性,随访1a无复发。2讨论真菌性肠炎是真菌引起的肠道炎性病变。本例系抗生素应用不当而引起。因此,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必须诊断明确,有针对地应用抗生素。有条件的医院应做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因,选用最有效的抗生素,并应对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9.
周胜利 《现代护理》2006,12(11):1006-1006
目的临床在使用抗生素时,预防性的给予油性保护剂及电子膜保护肛周皮肤,可以减轻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所致腹泻带来的肛周皮肤损害。方法护士在患者每次应用抗生素时实验组给予10%鞣酸软膏外涂肛周,腹泻时给予电子消炎止痛膜外用隔离肛周皮肤,至腹泻停止。对照组不采取保护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腹泻所致皮肤破损在发展程度及发生速度上所占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内减轻了发生损害的程度,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减缓了发生损害的速度。实验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具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护士在自主护理行为中,预防性地阻止了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带来的肛周破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在使用抗生素时,预防性的给予油性保护剂及电子膜保护肛周皮肤,可以减轻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所致腹泻带来的肛周皮肤损害.方法护士在患者每次应用抗生素时实验组给予10%鞣酸软膏外涂肛周,腹泻时给予电子消炎止痛膜外用隔离肛周皮肤,至腹泻停止.对照组不采取保护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腹泻所致皮肤破损在发展程度及发生速度上所占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内减轻了发生损害的程度,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减缓了发生损害的速度.实验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具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护士在自主护理行为中,预防性地阻止了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带来的肛周破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抗生素所致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的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教训,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该院1994~2005年73例临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PMC患者从年龄、合并疾病、抗生素的使用种类、时间、发病时间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PMC多发于合并有长期慢性疾病、年龄大、体质差、手术后及抗生素应用不规范的老年患者。结论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是引发PMC的主要原因,对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老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时,结合结肠镜的特征表现首先应考虑有无PMC,及早停用抗生素,使用足量和足疗程的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是治疗PMC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霉菌性肠炎是指继发于身体其它疾病的肠道霉菌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发生率不断增高,近几年来,对小儿腹泻病采用微生态疗法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兴趣和关注。促菌生是大连医学院研制的一种微生态制剂,近年发展很快,治疗小儿肠炎治愈率达94.5%。但在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方面鲜见  相似文献   

13.
霉菌性肠炎多见于老年体弱患者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患者,临床常用制霉菌素片、酮康唑、氟康唑等治疗,副作用大,病人不易接受.近2年来,笔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霉菌性肠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白家英  冯景艳 《天津护理》1998,6(4):165-166
伪膜性肠炎又名抗生素肠炎,是由艰难梭菌所致。我科两年来有4例胃肠道手术后的病人并发此症。经过停用抗生素,口服酸奶等治疗,病情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要加强对术后病人的护理,认真观察大便的次数和性质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确保术后病人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伪膜性肠炎(PMC)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该院5年来的18例PMC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内镜检查轻度5例、中度7例、重度6例。所有患者停用抗生素,口服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后,全部治愈。结论 在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应警惕PMC的发生。一旦出现腹泻应尽早做内镜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经过。误诊率29%,死亡率7%,痊愈病例无一有后遗症。腹痛,且进食后加剧并伴发热、便血是本病的特征。治疗上应以禁食、支持、激素为主,抗生素仅起到预防感染作用。用维生素K1代替阿托品作为解痉止痛剂,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当有手术指征时,不应迟宜。  相似文献   

17.
由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的发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已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引起AAC的主要病原菌是艰难梭菌(CD)[1],CD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约占正常人肠道菌的3%,为革兰阳性厌氧杆菌,易产生耐药性.国内外很多学者做了相关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学研究,探索了一些效价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刘恒耀  余东黎 《临床荟萃》1996,11(3):129-130
真菌性肠炎属深部真菌感染,既往认为较少见,但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发现有增多的趋势。1993年6月~10月我院收治与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甙类抗生素应用相关的真菌性肠炎1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真菌性肠炎诊断标准 参照有关文献拟定以下标准:①腹泻用多种抗生素不能控制,或反而加重,或一度控制后又再起;②针对性抗真菌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⑧大便镜检2次以上发现大量真菌丝及孢子或大便培养多次分离到真菌。本组12例均具备以上3条。 1.2 一般资料 12例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成人9例,小儿3例,年龄2岁~62岁,平均31.4岁。腹泻1天~10天,平均2.8天入院。入院时大便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癌术后并发假膜性肠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5年来收治的18例胃肠癌术后并发假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在术后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发生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采取停用原有抗生素、调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后症状缓解。结论假膜性肠炎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密切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经抗生素治疗的急性婴儿感染性腹泻182例,33例出现霉菌性肠炎,感染率为18.13%,其中先锋必抗炎106例中并发26例,发病率24.53%;其他抗生素抗炎76例并发7例,发病率9.2%,P<0.01,差别有极显著意义;先锋必联用其他抗生素46例,并发16例,发病率34.78%;单用先锋必60例,并发10例,发病率16.76%;0.01<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抗炎5天以上68例,并发23例,发病率41.18%;抗炎5天以下114例,并发5例,发病率为4.39%;P<0.01,差别为较显著意义。提示消化二重感染的发病率与抗生素类别、疗程密切有关,合理选用抗生素,尽量采用针对病原的高效窄谱抗生素,以免在杀灭病原体的同时破坏其他菌群是防止二重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