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其汉  蔡和宋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52-1354,1362
-目的通过对2006~2012年三明市麻疹流行特征及麻疹防控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三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2年三明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399例,年平均发病率2.17/10万。〈15岁病例占58.90%,年龄别发病率以0岁最高,为21.85/10万;9岁、10~14岁次之,发病率分别为10.38/10万、10.13/10万;病例以学生、散居儿童、农民居多。399例病例中,无免疫史80.20%,免疫史不详5.51%。2009年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后,人群IgG抗体阳性率、GMT水平显著升高,麻疹年平均发病率较强化前下降97.83%。2006—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排除发病率由0.91/10万上升2.48/10万,血清标本采集率由33.03%上升100%,实验室确诊比例由16.49%上升100%。结论扩大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海南省麻疹监测结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统一的麻疹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Epiinfo软件分析监测结果。结果海南省21302~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550例,确诊麻疹病例2130例,确诊率为83.5%,年均发病率为5.3/10万,病死率为0.05%。监测系统报告病例数均大于大疫情报告数,采集疑似病例血标本1121例,采集率为44.0%,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1.1%,风疹IgM阳性率15.6%。发病以散发为主,局部暴发点同时存在。3~7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以15岁以下少年儿童为主,占85.3%,其中8月龄~6岁占48.0%,7~15岁占37.3%;无麻疹疫苗(简称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儿童占83.3%。结论海南省2002~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保持较高敏感性,21302~2006年海南省麻疹发病处于低流行水平,无MV免疫史的少年儿童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全市麻疹发病动态,对当前麻疹监测系统及防洛睛况进行评价。方法对全市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共报告确诊病例407例,报告发病率为18.19/10万;病例分布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模式,爆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18.18%;全年以5月和12月高发;病例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0.09%;流动人口165例,占40.54%;73.22%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麻疹发病主要与常规免疫接种不够及时及接种质量不高有关。应对全市0~7岁组儿童开展一定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4.
胡建国  李十月  陈建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48-549,554
目的:了解麻疹疫苗在湖北黄石市应用以来,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黄石市1998-2004年麻疹国家法定疫情统计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市1998—2004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41例,发病率为0.80/10万-10.7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4.23/10万,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在发病者中男女发病之比为1.23:1。发病年龄以4-7岁为高发年龄组,累积发病244例,占发病总数的32.93%。职业分布以中小学生为主,共343例,占发病总数的46.29%。每年发病高峰集中分布在4—7月,冬季发病人数较少。全市三个地区都有病例报告,以C区发病率最高,为5.40/10万,其发病人数占总数的49.52%。结论:黄石市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亦有成人病例;麻疹发病季节性高峰向春夏移动。  相似文献   

5.
2000年-2007年玉树藏族自治州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玉树藏族自治州2000年-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及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玉树州2000年-2007年共报告麻疹272例,平均发病率为12.49/10万。发病人群以儿童为主,8月龄~15岁病例数占66.18%。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27.78%,无免疫史的占27.78%,免疫史不详的占44.44%。全年麻疹发病高峰在(3~6)个月。结论: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的自然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以及强化免疫、监测和实验室诊断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评价海南省疟疾联防机制对控制疟疾疫情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1991。2010年海南省14个疟疾联防市县疟疾疫情报表、流动人口报表、血检登记表和疟疾监测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海南省14个联防市县20年共报告疟疾病人94314例,死亡34例,年平均发病率92.4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03/10万,占全省疟疾发病病例的98.58%,占全省疟疾死亡病例的94.44%。疟疾发病从1991年的8920例下降到2010年的74例,降幅为99.17%。海南省疟疾联防区本地居民发热病人血检3319846人次,检出疟疾阳性62369例,阳性率为1.89%。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643468人次,检出疟疾阳性29144例,阳性率为4.53%,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占病例总数的31.85%,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明显高于本地居民(X2=16787.07,P〈0.01)。结论海南省通过连续20年的疟疾联防,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客观评价宁夏麻疹监测系统现状,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宁夏2004—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监测、实验室检测、采取控制措施和进展宝与果进行分析。结果我区麻疹发病率由2005年的38.2/10万降至2008年3.34/10万,地区呈现北高南低现象;年龄发病呈现8月龄婴儿和15岁以上人群上升趋势的“双向移位”现象;流动人口病例中无免疫史和不详者占比例较大为78.57%;麻疹疑似病例各项监测指标提高到95%以上;实验室检测50株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全部为H1基因型。结论宁夏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应继续加强对麻疹病例监测和流动人口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铁路地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的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来共报告麻疹病例4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06/10万,以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36.44/10万;4~6月为发病高峰,共发生病例30例,占总病例的71.43%,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学生发病率最高,占总病例的52.38%。结论在确保麻疹高水平基础免疫的同时,做好重点人群的强化免疫工作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红  黎景全  杨华可  黄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36-1637,1639
目的了解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预防控制麻疹的策略,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2~2006年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583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4/10万。每年5—8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5年发病总数的54.3%。2006年统计外地儿童占发病人数的70.0%,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57.6%(731/1268)。2005年麻疹-IgC,抗体水平监测儿童组和成年组保护率分别为62.1%和51.5%。结论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上升之势,呈小年龄组发病模式。外来青年工人和外来儿童是麻疹发病的易感人群.故应加强麻疹痘苗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规律,为制定乙脑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监测报告病例,采集监测病例血清标本,在国家乙脑监测点东方市进行媒介和宿主监测,人和宿主血清标本均用ELISA法分别检测疑似病例乙脑IgM抗体和宿主IgG抗体;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查全省乙脑疫苗接种率。监测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南省2009年共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111例,市县区报告疑似病例的有19个,覆盖率86.36%;采集病例血清标本110例,脑脊液标本33例,经血清学和脑脊液确诊病例11例,发病率为0.12/10万,疑似病例24h及时报告率为92.79%,病例分布在7个市县区,占总市县数的31.82%,病例呈高度散发;6月上旬峰值最高,占病例总数45145%;病例以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为1.85/10万,病例男女比为4:7;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72.73%。媒介监测显示三带喙库蚊的密度最大,为40.96只/人工.h,三带喙库蚊以畜房密度最高,为72.13只/人工.h。宿主猪血清阳性率30.91%。抽查乙脑基础免疫接种率97.80%,高于2008年的95.68%,(X^2=18.27,P〈0.001),加强免疫接种率98.68%,高于2008年的93131%(X^2=41.01,P〈0.001)。结论海南省仍为乙脑流行区,媒介和宿主广泛存在,确保适龄儿童乙脑疫苗高接种率、高抗体水平,以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佛山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佛山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的控制对策。方法对2005—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佛山市2005—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72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09/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顺德区、南海区和禅城区,发病数占全市总病例数的94.97%;4—8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67.53%;小于15岁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70.36%;散居儿童病例占51.49%;流动人口病例占62.00%: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者占88.33%。结论佛山市近年麻疹发病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以流动儿童为重点的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加强麻疹的监测和控制,适时对重点人群实施强化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南省2008年网络直报手足口病7992例及其中完成个案调查的760例(83例重症病例)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海南省手足口病年发病率为94.58/10万,病死率为0.04/10万,全省18个市县均有手足口病报告,男女发病率比为1.8:1。患者年龄最小1d,最大86岁,5岁以下发病占总数的95.58%,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海南省手足口病在5~6、10~11月份出现两个流行高峰。53.29%患者发热,手、足、口部同时出现皮疹占61.45%。235例患者标本病原学检查,病原阳性率为54.74%(128/235),其中EV71(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35.74%(84/235),其它肠道病毒阳性率18.72%(44,235),83例重症患者EV71检测阳性率为30.12%(25/83)。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疾病,加强对重症病例及其病原(特别是EV71)的监测,及时识别重症和转运及救治病人,减少死亡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2006年乙型肝炎病例报告质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海南省影响乙肝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制定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样本,根据《海南省2006年医疗机构乙肝病例报告调查方案》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9个市县(区)44家医疗机构,总计查录到乙肝初诊登记病例1369例,其中已经网络报告的有595例,经现场核实为确诊病例的有421例,网络报告病例中符合调查诊断标准的确诊病例有347例,将病原携带者报为确诊病例的有124例,误报率20.84%,将疑似病例报为确诊病例的有101例,误报率16.97%,总误报率37.82%;2006年调查地区乙肝报告发病率为90.76/10万,估计实际发病率为52.93/10万,报告准确率仅为58.32%,实际估计发病率明显低于报告发病率,低于41.68%。结论我省乙肝病例报告误报率高,导致误报的主要原因是将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例作为乙肝确诊病例进行报告,提示对医务人员加强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培训,确保乙肝病例报告质量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韶关市2004~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韶关市2004-2008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年间,监测报告麻疹734例,其中临床诊断343例,血清学确诊391例,年均发病率4.62/10万,2005年发病率为7.47/10万,为5年中最高。发病模式为散发和暴发共存,流行季节主要在3—7月份,共643例(87.60%),发病年龄主要为1—10岁,共625例(85.1%),全部病例中439例(59.8%)麻疹疫苗(MV)免疫史不详,179例(24.4%)无MV免疫史。流动人口发病96例,占13%。结论MV接种是控制麻疹的基础。应继续巩固和提高MV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并及时查漏补种,以消灭免疫空白人群和低免疫区,同时注意加强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MV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甘肃省麻疹发病状况,给今后控制麻疹工作提供依据,对2003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631例.确诊病例1612例,报告发病率为6.24/10万,连续2年发病率呈下降。但麻疹发病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模式,爆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34.18%。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55.09%,无免疫史者占10.86%,免疫史不详者占34.00%。发病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麻疹常规免疫工作未落实,爆发疫情不能及时报告、及时检测。应在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同时.在重点地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同时提高接种质量,加强疫情报告。各市(州)要逐步开展麻疹IgM检测.提高检测灵敏性,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宁安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控制对策。方法对2005—2007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宁安市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0.71/10万,2006年发病率为16.82/10万,2007年1月到8月发病率为12.79/10万。5岁以下儿童麻疹发病占46%,15岁及15岁以上人群发病占46.88%,且免疫史大多不详。结论近年来宁安市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麻疹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我市与美国CDC/WHO合作开展麻疹监测项目以来的麻疹发病情况,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市1999—2002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我市的麻疹监测系统比较灵敏,1999—2002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885例,确诊病例108例;报告发病率为0.88—11.12/10万,确诊发病率在0.27—0.58/10,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以散发为主兼有局部小爆发,成年人发病率较高。结论 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的加强免疫以及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2006~2009年湖南嘉禾县麻疹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嘉禾县近年麻疹流行情况,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实现卫生部提出的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嘉禾县2006~2009年麻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共有麻疹病例112例,年发病率最高为2007年(15.58/10万),最低为2009年(1.62/10万)。4—6月高发。绝大部分乡镇都有病例发生,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7.86%。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占总数的90.18%。112例麻疹病例中有MV免疫史的64例,占57.14%;无免疫史的33例,占29.46%;其他的为免疫史不详。结论要做好麻疹基础免疫接种工作,同时要加强麻疹监测和强化免疫工作,以提高整个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才能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1951-2001年麻疹发病情况。方法收集海南省1951—2001年麻疹疫情资料,采用EPI info及Exe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自然感染阶段麻疹发病2—3年一个流行高峰,年均发病率为437.9/10万,1967-1977年年均发病率为438.3/10万,计划免疫阶段年均发病率为61.0/10万,与前两个阶段年均发病率差异非常显著;1951-2001年海南麻疹发病呈冬春季节高峰,计划免疫阶段发病高峰削平;海南省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5.08%,其中10岁以下儿童占91.14%。结论实施儿童计划免疫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流行,加速麻疹控制阶段,采取以加强麻疹病例监测和强化免疫提高接种率等策略,证实海南省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定兴县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8年麻疹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08年共报告麻疹153例,实验室确诊147例,年均发病率为3.38/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0.54、0.36、0.18、0.53、4.60、11.80、3.84、2.07。2007年发病较多,无麻疹爆发。〈8月龄和〉20岁的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17.96%和25.23%。麻疹发病波及全县,以城郊结合部和与容城县、易县交界的北南蔡乡和张家庄乡发病较多呈聚集性。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重点是流动人口的免疫,同时应加强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及2剂次免疫率;加强麻疹监测,开展成人麻疹疫苗加强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