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某市36起毒蕈中毒事件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长沙市毒蕈中毒发生情况,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统计了湖南省从1994-2000年的36起毒蕈中毒事件,并测定了主要毒蕈的毒素含量。结果:在中毒事件中,共有210人食用,205人中毒,中毒率为962%,83人死亡,死亡率为39.52%,引起中毒的主要毒蕈为:灰花纹鹅膏,鳞柄白毒鹅膏,亚稀褶黑菇,中毒多发生在6月至8月。结论:中毒原因主要是食用者缺乏对毒蕈的认识,中毒后死亡率高的原因是因为毒蕈含毒素量高,中毒后就诊确诊太晚和缺乏特效解毒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桂阳县1996-2002年发生的四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了解导致中毒死亡的毒蘑菇种类,以防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采用宏观形态和显微观察鉴定蘑菇。结果:在这四起毒蘑菇事件中,中毒人数93人,死亡16人,死亡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占13人,说明年龄小和年龄大的中毒者对蘑菇毒素的抵抗力明显低于身强体壮的中青年人;导致中毒死亡主要由两类蘑菇所引起,一类是鹅膏菌,主要由灰花纹鹅膏菌所引起剧毒蘑菇,由于它们与一些可食的种类极为相似,毫无识别毒菌经验者不要采食是预防毒菌中毒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万一发生误食中毒要尽快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条纹毒鹅膏菌形态分析河北省卫生防疫站(保定071000)钟辉王跃进周爱文郭智慧郝玉琦1994年河北省平山县发生一起野生毒蘑菇中毒,一家6人中毒5人死亡。中毒菌系条纹毒鹅膏菌,该菌及该菌引起的中毒经查新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未查到相同菌名的报道,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4.
鹅膏毒肽对大鼠心肌细胞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误食含有鹅膏毒素蘑菇而中毒死亡事件在世界各国普遍发生,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为鹅膏菌中的鹅膏肽类毒素。鹅膏毒肽中毒可导致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的升高。我们以大鼠为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其心肌酶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心肌细胞病理改变的关系,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鹅膏毒肽中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蘑菇毒素及其中毒治疗(Ⅰ)——鹅膏肽类霉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毒蘑菇中毒事件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频频发生,主要是由鹅膏属中的一些种类所引起。本文对鹅膏肽类毒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产生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种类、毒素分析检测方法、中毒症状和机理以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为鹅膏菌中毒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起毒蘑菇中毒发生情况,掌握导致中毒死亡的毒蘑菇类型,确定致死毒素,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对本起中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7人误食毒蘑菇,中毒7例,其中死亡3例。由淡玫红鹅膏菌导致中毒死亡,毒素主要为α-鹅膏毒肽,损害人体肝脏。[结论]淡玫红鹅膏菌是一种剧毒蘑菇,致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7.
蘑菇毒素及其中毒治疗(Ⅰ)--鹅膏肽类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蘑菇中毒事件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频频发生,主要是由鹅膏属中的一些种类所引起.本文对鹅膏肽类毒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产生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种类、毒素分析检测方法、中毒症状和机理以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为鹅膏菌中毒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云南省澜沧县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蘑菇中毒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合毒蘑菇标本物种鉴定和毒素检测判定中毒原因。结果 该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食者4人全部中毒、死亡1例;中毒潜伏期为15~20 h;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头晕为主(均为3例)。死者临床特征以急性肝脏损害为主;毒蘑菇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拟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蘑菇子实体中检出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事件为一起误食拟灰花纹鹅膏菌引起的中毒。结论 该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为误食拟灰花纹鹅膏菌引起。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以及对毒蘑菇标本进行种类鉴定和毒素检测,是明确毒蘑菇中毒原因和事件有效处置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一起野生菌食物中毒事件,确定毒菌类型。方法对2014年6月15日贵州省沿河县2例因腹痛腹泻及多器官衰竭入院治疗患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分析临床救治资料,对可疑野生菌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毒素检测,确定毒菌种属。结果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在患者描述地点采集到可疑野生菌,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序列鉴定,结合中毒者的临床症状,判定为淡红鹅膏菌,其子实体中α-鹅膏毒肽(α-amanitin)含量达到4.13 mg/g干子实体。此类中毒事件在贵州省尚属首次报告。结论该事件是一起村民误食淡红鹅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提示今后应在农村地区加强宣传教育,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两起灰花纹鹅膏蕈中毒,进食12人,中毒12人,死亡8人。分析了鹅膏蕈的主要致病成份——鹅膏毒肽的化学结构与性质,毒性机理,以期提高鹅膏蕈类中毒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鹅膏菌多肽毒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鹅膏菌多肽毒素是野生毒磨菇产生的主要毒素,常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与死亡。由于鹅膏毒肽对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Ⅱ具有专一性抑制作用以及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具有束缚作用,它们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拟综述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使人们进一步提高对毒菌中毒的认识,掌握预防措施,必免中毒事故发生。方法对1984-2003年日照市50例毒菌中毒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毒菌中毒以胃肠型为主(54%),同时存在精神型(14%)和神经型(32%)。由于及时抢救治疗,胃肠型和精神型全部治愈。神经型死亡3例,其余也全部治愈。结论制定本地区食菌类和毒菌图谱,技术人员指导组织采集野菌类,广泛宣传,新菌种必须是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无毒后方可食用等是预防中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 2 0 0 3年 5月 2 3日~ 6月 15日在四川省德阳市发生的 81例毒蘑菇中毒事件并进行标本鉴定和毒素分析 ;方法 :现场采集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蘑菇子实体、病人血液、病人透析液进行鹅膏肽类毒素检测 ;结果 :调查表明导致中毒的是鹅膏属中的异味鹅膏 (AmanitakotohiraensisNagasawa&Mitani) ,异味鹅膏子实体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两种主要致死毒素 ,即α -鹅膏毒肽 (a -amanitin) ,β -鹅膏毒肽 (β -amanitin) ,其含量分别为196 4 2、 6 2 76 μg/g干重子实体 ,被检的 3个病人中有 1个病人的血液检测出含有 β -鹅膏毒肽 ,被检病人的透析液中未检测到毒素 ;结论 :异味鹅膏为有毒蘑菇 ,采食时要注意区分 ,不要误食。  相似文献   

14.
某些真菌在食品中繁殖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某些含有有毒成份的天然真菌引起食物中毒叫真菌性食物中毒,后者又称毒蕈中毒,也有时把毒蕈中毒列入植物性食物中毒的范畴。进食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食品导致的人和动物中毒谓真菌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一起毒蕈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方法 对2018年7月山东省某地发生的一起毒蕈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同时对2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本事件是由于居民误食毒蕈后引起的中毒事件,经鉴定本次事件中的毒蕈为鳞柄白鹅膏。2例中毒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后期出现肝脏损害。经积极抢救与治疗,1例患者痊愈出院,另1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栓塞,经介入溶栓及后续治疗后痊愈出院。 结论 本次事件系居民误食以鳞柄白鹅膏为主的毒蕈引起,经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毒蕈俗称毒蘑菇,其外观与食用蕈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成分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缸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因每种毒素的毒性和毒理作用各不相同,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上表现各异,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重者导致肝、肾、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我院于2005年8月收治误食毒蕈中毒患者11例,现将其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是鹅膏菌属类蘑菇中的2种有毒环肽,是引起致死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鹅膏毒肽引起的食物中毒易误诊且缺乏针对性治疗,早期诊断对于鹅膏毒肽中毒的救治尤为重要。鬼笔毒肽虽不会引起食物中毒,但对鬼笔毒肽的分析有利于蘑菇种类的鉴定。本文对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的提取纯化和分析鉴定方法进行综述,为研发更加简便快捷的提取鉴定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9~2010年云南省毒蕈中毒发生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预防毒蕈中毒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省食物中毒调查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2009~2010年毒蕈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云南省2009~2010年毒蕈中毒共报告42起,中毒254人,死亡70人,病死率27.56%,年均死亡35人,分别占云南省2009~2010食物中毒总起数、总中毒人数和总死亡人数的30.43% (42/138)、5.73% (254/4430)、54.69%(70/128).毒蕈食物中毒好发于6、7、8月份;主要分布于文山、楚雄、和西双版纳所辖的山区县(区);中毒场所主要发生在家庭,病死率41.67% (50/120),分别占同期毒蕈食物中毒总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73.81%、47.24%、71.43%.结论 毒蕈中毒是食物中毒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6、7、8月份是毒蕈中毒的好发时间.家庭是毒蕈中毒的好发场所.根据毒蕈食物中毒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预防毒蕈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提出预警、预报,避免误采、误食毒蕈是减少毒蕈中毒的有效措施,能有效减少毒蕈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血清和尿液中4种鹅膏肽类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测定方法,考察和分析4种鹅膏肽类毒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特征,为中毒样品的采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血清样品用乙腈+0.1%TFA二氯甲烷提取,残渣用流动相溶解;尿液样品则直接过0.22μm微孔滤膜;样品溶液经HSS T3色谱柱分离后用ESI-QTOF MS进行测定;选取SD健康大白鼠分别用4种鹅膏肽类毒素染毒,按需收集不同时间段的尿液和血液进行分析。结果血清和尿液样品的检出限分别为10 ng/ml和5 ng/m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7.4%~95.6%和73.8%~103.8%,相对标准偏差在3.0%~18.0%和1.2%~25.4%。大鼠染毒尿液中均检出4种毒素,鹅膏毒肽的含量明显比鬼笔毒肽的含量高,大鼠染毒血清中仅14%检测到毒素的存在。结论检测方法适用于中毒事件生物样品中4种鹅膏肽类毒素的检测和确证分析,采集中毒8 h内的尿液对检出鹅膏毒肽的几率最大。  相似文献   

20.
毒蕈中毒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蕈又称毒蘑菇,食用后可导致中毒,常易群体发病,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因毒蕈所含的毒素种类不同,中毒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脏器损害的程度也不尽相同。2006年7月我院收治的集体误食毒草中毒后导致多脏器损害的患者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