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线远程中央监护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线远程中央监护系统克服了传统有线医疗监护技术的局限,将生理和病理的监护扩展到任何有网络覆盖的时间和地点。概述无线中央监护系统的相关技术和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实现医院病区护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减少陪护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利用Zigbee技术在医院病房布置无线传感器网络,患者佩戴集成各种生理信号传感器的无线监护腕表,通过监护主机实现对患者的实时智能化监护和管理。结果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医院病区的护理智能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生理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系统分为病房监护端和医生监护端两部分,由生理多参数采集电路模块、无线射频电路模块和计算机组成,通过射频通讯实现生理数据的无线传输。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利用病房监护端可实现生理参数的床边实时监护;利用医生监护端可实现生理参数的无线遥测。该系统特别适用于高危传染病人生理多参数的实时监护。  相似文献   

4.
基于ZigBee的ICU病房实时监护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ICU病房实时监护系统。方法: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设计,阐述了生理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模块、监护基站和监护中心站的功能设计.并介绍了实现该系统的开发环境及关键技术。结果:该系统采用ZigBee无线技术,可方便患者的治疗,且监护基站和中心站可有效辅助医生诊断治疗。结论:该系统以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生理参数采集的通讯技术。非常适合组建ICU病房监护的前端无线传感网络,可以大大减少危重患者身上的电缆连线,便于对患者进行各种治疗,且该系统的监护基站和中心站可全面、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医疗、护理情况,方便监察病情的进展,提供医疗、护理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病区内布置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护住院患者的生命体征,实现护理的智能化,减少陪护需求,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法患者统一佩戴集成传感器的无线监护腕表,利用Zigbee技术在病区内布置无线传感器网络,连接服务主机实现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智能化监护和管理。结果基于Zigbee的无线护理监护系统实现了对患者的实时、主动监测,使医护人员随时掌握每个患者的相关数据,用做诊疗的依据。结论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微型无线收发器在中央监护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央监护系统能够实现对病人的生理或生化参数连续、长时间、自动、实时监测,并经分析、处理后实现多类别自动报警、自动记录及对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等。传统的多参数生理监护系统主要是通过各种专用电缆来实现网络化,在增加产品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施工的难度。本文在分析了无线收发芯片XE1201的工作原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应用其开发无线收发模块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此模块构建了无线中央监护系统,继而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该系统已在实验室中实现,并对心电(ECG)、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等多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护,将信息提供给医院内的网络,以供访问使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XE1201的无线中央监护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线收发芯片——XE1201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无线中央监护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原理和实现方法。该系统可实现对心电(ECG)、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等多生理参数的实时无线网络监护,并将信息提供给医院内的网络,以供访问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充分利用社区医疗和医院的医生资源,提供远程监测诊断,为患者和医院提供更便利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方法:设计专用新型无线保真(WiFi)技术的多参数遥测监护系统,包含专用新型WiFi模块、佩戴式多参数遥测监护仪盒、无线中继网络和医疗监视软件等,使用无线网络对心电、血氧及呼吸等进行检测及数据传输。结果:患者能够在正常生活的状态下进行监护,随时随地将电生理数据发送到医院,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电生理数据进行远程诊断及做进一步的治疗。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各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严格的测试,数据传输准确率达到了98%以上。结论:该系统通过临床试验反馈良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ZigBee的多参数监护仪无线组网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基于ZigBee无线传输的多参数监护系统无线组网设计技术。方法:使用集成电路CC2430的异步串行接口接收多参数监护仪的监护数据,控制CC2430的ZigBee无线传输通道将监护数据发送到中央控制系统。结果:成功实现了8台6参数监护仪的监护数据实时传输,测试表明无线传输电路没有对监护数据产生干扰。结论:ZigBee无线组网技术可以成功应用于无线组网的多参数监护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家庭远程监护系统,使患者无需到医院就诊,方便医生远程监护患者,提高就诊效率。方法: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采用嵌入式网关服务器将被监护对象的生理参数(比如血压)通过互联网从客户端传输至医疗中心,医生通过数据分析,从而实现远程监护。结果:建立了一个家庭远程监护系统,使患者方便有效地得到了良好的监护,使医生方便有效地提高诊断效率。结论:监护系统可以运用在将来的医疗设备中,为患者提供方便,同时也能为医生及时地提供有效的数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基于GPRS的无线移动医疗设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的无线移动医疗设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GPRSModem,将具有RS232接口的数字医疗设备(如数字心电图机、监护仪等)以无线的方式接入Internet网,最终与医疗监控中心相连接,构成具有无线移动通信功能的可移动医疗设备系统。  相似文献   

12.
多参数无线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套无线多参数监护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的软硬件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将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Internet技术与医疗服务相结合,实现了对用户进行远程医疗监护.  相似文献   

13.
穿戴式社区医疗健康监护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穿戴式社区医疗健康监护系统。方法:系统由穿戴式生理信号检测、无线数据传输和中央信号处理等3部分组成,采用了穿戴式检测、Zigbee无线通讯等新式研究技术。结果:把采集到的信号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上传至社区医疗监护系统终端,进行信号的处理、显示和预诊断,并具备紧急报警的功能。结论:实验表明.此系统能够对人体的生理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同时通过Zigbee无线网络进行实时、安全、可靠的通信.适用于健康运动监测、医院移动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婴儿尿床无线监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实时监测婴儿尿床的信息,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性价比的医用数字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的硬件以MSP430超低功耗微控器和nRF905单片无线收发为核心,通过该无线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到婴儿尿床,既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婴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社区医疗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它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了人类的健康需要。远程监护是社区医疗监护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目前社区远程监护主要有基于电话网、Internet网以及无线网等几种,本文主要介绍社区医疗监护系统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浅谈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多参数监护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茂岭 《医疗装备》2010,23(4):17-20
多参数监护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无线网络的多参数监护仪也在高速发展,体积小、功耗低的便携式监护仪产品也不断增多。监护仪作为网络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医院或者社区医疗系统,从而对患者的多项生理参数进行随时随地的监测和分析,根据监测分析结果,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智能家居的医疗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医疗监测与智能家居技术相结合,构建具有医疗监测服务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医疗场所由医疗中心转移到家庭,使普通大众享受贴身、专业和舒适的医疗服务。方法:利用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构建家庭网络的医疗监测系统,实现人体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参数的连续、实时、动态检测,研究智能家居的综合健康管理模式,与智能家居的安防报警、智能监控、家居控制相结合。结果:为用户提供独立、健康、安全、方便、持续的人性化健康保健服务。结论:智能家居的医疗监测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均已试制,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呼吸、脉搏异变及跌落的实时监测与报警的关键技术研究”为背景,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支持WiFi/3G/LTE协议标准中继传感节点构建的一个无处不在的实时医疗健康监测系统。在项目研究中,可穿戴式医疗传感设备是用来测量人类生命体征(如温度、血压、跌倒监测等),设备中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公用无线通信网络定时传输到实时医疗监测及分析系统。本文研究的架构是借助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和优势,采用无线中继低功耗技术,自动计算最短路径进行测量数据传输,提高传输效率,降低功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