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5例报告陈汝伟,刘剑(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滨州市,256610)关键词肿瘤;淋巴肿瘤;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扫描;头颅近几年来,我院收治5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较为少见。我院自2003年5月~2006年2月收治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1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提高对此类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2年(1992~2004)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儿童颅内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儿童颅内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及颅骨淋巴瘤,前者多以颅内压增高症状起病,影像学表现为脑内等高信号、明显强化病灶;后者临床症状以头皮下肿物多见,影像学表现为颅骨破坏伴大块软组织肿块,伴明显强化;通过手术、放疗、化疗,但治疗效果不佳。结论儿童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需手术或活检才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非常少见 ,影像学表现复杂 ,笔者收集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分析CT表现 ,进一步认识淋巴瘤的CT改变 ,以期能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42~ 6 9岁 ,平均 5 8 7岁 ,病程 1周~ 1年。CT装置是Elscint2 40 0全身CT扫描机 ,轴位扫描 ,层厚 10mm ,间隔10mm ,冠状位扫描层厚 5mm ,间隔 5mm。 5例平扫 ,7例平扫后加做增强扫描。造影剂用Ominipaque2ml/kg静脉注射 ,注射完毕后立即扫描。结 果本组 12例中 ,…  相似文献   

5.
原发于颅内的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师晓秋(贵州省毕节地医院毕节551700)恶性淋巴瘤首发于淋巴结以外的任何组织或器官,称为原发性结外型恶性淋巴瘤。它可以原发于许多组织和器官[1],但原发于颅内的淋巴瘤罕见,预后极差。笔者于1995年在上海收治一例原发于...  相似文献   

6.
罗秋红  程敬亮 《中原医刊》2007,34(14):27-28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3例均有MRI平扫和增强资料,其中2例有CT平扫和增强资料,3例仅有CT平扫资料),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例中9例为单发,4例多发,共有19个病灶。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5例CT平扫表现为等或略高于脑组织密度影,无出血和钙化:13例MR平扫中,T1WI上11个病灶呈等信号,8个病灶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12个病灶呈等信号,7个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显示12个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性明显强化,7个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心囊变坏死区无强化。病理上肿瘤细胞均呈弥漫密集分布,胞质及水分少,核大,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纤维结构较丰富。结论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MRI表现特征,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高晋健  唐文渊 《四川医学》1996,17(5):311-312
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附7例报告)达川地区医院(635000)高晋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文渊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肿瘤,仅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0.3~1.5%[1],我院自1980年至今仅收治7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现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  相似文献   

8.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刘惠萍张秀兰赵文薇患者女,53岁。头痛、头晕2年,加重1周,伴恶心呕吐。以颅内占位病变入院。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回答切题,思维定向正确,双瞳孔等大。眼底双侧视乳头轻度水肿,边界清晰,动静脉比例正常。CT检查:大脑镰后部左侧可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2例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扫描,并结合文献讨论了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平扫肿瘤常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边界清楚,瘤周有不同程度水肿,常累及脑的深部结构:基底神经节、丘脑、胼胝体,脑室周围白质及小脑蚓部。增强扫描肿瘤多为均匀强化,亦可为环状强化,偶尔可为脑回状强化。CT扫描上,脑原发性淋巴瘤易误诊为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及脑脓肿。本文讨论了脑原发性淋巴瘤与它们之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凡  樊长姝 《铁道医学》1996,24(5):271-272
对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怀颅内恶生淋巴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后,认为对发生在中线区表现为均匀高密度,边缘清楚具有分叶征象的病灶,可作为CT的表现的特点,在放、化放过程中出现肿瘤时隐时现的情况,也可作为CT诊断的特异征象。appen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和MR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资料齐全的颅内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CT和MR表现。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偏瘫、肢体麻痹、视觉障碍等。肿瘤常常位于脑表面或近中线部位,CT扫描大多表现为等或稍高均匀密度肿块,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为低、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为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多呈“类圆形”或“团块状”。所有病灶都有占住效应,水肿程度不一。结论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影像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CT、MR扫描有助于该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的X线、CT表现及特征,以提高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淋巴瘤患者的X线及CT表现,归纳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胃淋巴瘤的X线表现及特征有: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混合型。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特征有:弥漫或局限性胃壁明显增厚,周围脂肪间隙存在。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强化。结论胃淋巴瘤有较明显的X线、CT表现及特征,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些征象有助于对胃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CNSML)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资料齐全的颅内恶性非霍杰金淋巴瘤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MR表现。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偏瘫、肢体麻痹、视觉障碍等。18例患者单发肿瘤13例,多发肿瘤5例,肿瘤常常位于脑表面或近中线部位,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为低、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为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多呈“类圆形”或“团块状”。所有病灶都有占位效应,水肿程度不一。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影像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MR扫描有助于该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00例颅内肿瘤的CT表现作了分析。认为CT诊断颅内肿瘤,除了掌握各类型颅内肿瘤CT的共性外,还必须掌握同类颅内肿瘤CT表现的不同特性。并指出,CT对星形细胞瘤的定性诊断限于Ⅱ级为界,Ⅱ级以下为良性,Ⅱ级以上为恶性。本组资科与手术结果对照,定位正确率为99%;定性正确率为79%。  相似文献   

15.
CT对颅内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对颅内肿瘤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的CT影像资料,包括星形细胞瘤1例、颅底脑膜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鞍区肿瘤2例、转移瘤1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小脑畸胎瘤1例、听神经瘤4例.结果边缘规整12例,不规整3例.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钙化、新鲜出血、血管组织囊液、液化坏死和脂肪.结论 CT检查在颅内肿瘤的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有明显的优越性,可对良、恶性肿瘤作出定性诊断,在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与颅内脑组织的关系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普通放射线及脑电图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6.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鼻腔鼻窦癌20例,多为密度不均匀肿块(14/20),直接侵犯腔内(34/20)及腔外结构(20/20)并形成软组织肿块;18例骨质破坏明显,可见骨壁碎裂、缺失,鼻面部软组织肿胀不常见(2/20).T细胞性淋巴瘤16例,多起源于鼻前庭(11/16),以混合表现为主(11/16),多数密度均匀(12/16),主要累及腔内结构(36/18),但鼻面部肿胀常见(8/16);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2例B细胞性淋巴瘤表现与癌肿相似.1例骨肉瘤病灶内可见骨样组织影.4例恶性黑色素瘤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CT能有效观察鼻腔鼻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良、恶性进行鉴别,对NHL等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肿瘤能进行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单侧异常CT影像与术中所见的关系.方法:对55例CT显示单侧鼻腔鼻窦病变并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比较,评价其影像诊断的意义.结果:38例慢性鼻窦炎手术前后诊断一致;真菌性鼻窦炎10例,1例误诊;3例恶性肿瘤均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其中2例术前误诊.此外,CT检查不能完全反映组织学改变.结论:慢性鼻窦炎各窦腔病理改变不一致,但CT仅显示窦腔均匀密度增高.CT检查能良好地显示真菌性鼻窦炎病变与程度.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早期CT影像无明显骨质破坏,缺乏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性淋巴瘤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与MRI表现。结果:单发8例,多发4例,共计15个病灶,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实质性肿块,无钙化,瘤周水肿相对较轻,占位效应轻,增强后瘤体呈均匀性中度强化,无囊变及环形强化。MRI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结论:脑内原发淋巴瘤少见,影像学表现与颅内其他肿瘤互相重叠,CT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应用有助于脑内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腮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腮腺肿瘤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腮腺混合瘤10例(共18个病灶),黏液表皮样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瘤1例。结论 CT征象可以为腮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位于浅叶、边界清楚、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腮腺肿瘤多为良性肿瘤;反之,多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