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铭  王海萍  余曙光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54-55,i001
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是影响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不良因素,亦是中风康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环节.综合近10年来针灸在治疗本病中的运用情况,发现针灸及其综合疗法对本病均有良好的疗效;并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是影响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不良因素,所以对痉挛的研究已成为中风康复的重点。综合近5年来针灸在治疗本病中的运用情况,发现针灸包括毫针、电针、头针及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等综合疗法对本病均有良好的疗效;并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广西中医药》2015,(4):12-14
<正>偏瘫痉挛状态是中风病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将2010年以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体针1.1针刺夹脊穴王琳晶等[1]随机抽取6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巨刺法针刺夹脊穴及常  相似文献   

4.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风病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死亡率随之降低,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有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中风偏瘫后出现的肢体痉挛现象是中风后的常见临床表现,发生痉挛时会引起相应的异常运动模式和(或)关节的僵硬畸形,严重阻碍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肢痉挛对提高偏瘫肢体运动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影响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不良因素.近年来针灸治疗在缓解中风后肢体痉挛方面有良好的疗效,现将近10年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合近十几年来针灸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中的运用情况,认为针灸及其综合疗法,对本病均有良好的疗效;指出了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现状,归纳针灸治疗规律和效果,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手检的方法收集近7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归纳不同针灸手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包括毫针传统针刺法、头针、电针、灸法、颅针以及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等综合疗法对本病均具有良好疗效;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是中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临床工作的难题之一。通过查阅近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文献资料,笔者发现针灸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运用十分广泛,且疗效显著;其中综合疗法研究最多见,而以单纯针刺或灸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研究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3,(3):588-591
临床上中风病又叫脑卒中,根据流行病调查,在我国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且年龄趋向于低龄化[1],发病快,病死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发病后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可以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其中的偏瘫痉挛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医疗上面临的一项主要难题。中医针灸推拿作为中医中特色疗法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发挥了显著优势,在偏瘫痉挛期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改善预后的作用也非常明显。通过临床实践,文献研究,从针灸部位(头针、体针、夹脊针、督脉针、跷脉穴针刺等特殊针法等),推拿手法(扌衮法、点穴法、掌擦法、捏法、运动疗法、逆推足三阴经法等),综合疗法等方面对用以针灸推拿为主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优势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10年来临床应用体针、头针、腹针、电针、芒针、粗针、艾灸等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是中风后遗症中较难解决的问题,针灸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学者们在该领域的探索认识及针灸在治疗中的运用情况,并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中的一些问题,以期探索规律,开拓思路,提高针灸对该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治疗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干预.比较2组下肢功能改善率、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联合组下肢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穴位敷贴对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78个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B组),观察组38例(A组),B组行常规西药对症治疗与针灸相结合的疗法,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观察各中医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情况;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均改善,但A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未发现头晕、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穴位敷贴对中风偏瘫的疗效显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蜂针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蜂针组、Bobath疗法组和联合组(蜂针+Bobath疗法治疗),各30例,蜂针组用蜂针进行治疗,每隔3 d进行1次治疗,每周进行2次治疗,连续治疗4周;Bobath疗法组予Bobath疗法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休息1天后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4周;联合组采用蜂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治疗方法及疗程同上。[结果]治疗28d后,三组Ashworth痉挛评分降低,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升高,但联合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蜂针组和Bobath疗法组(P<0.05)。[结论]蜂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可改善患者痉挛程度,提高神经功能、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康复训练:强化护理服务,保证患肢位于正确位置,选床上抗痉挛体位,促使其患肢位于功能位,并强化抑制患肢痉挛模式锻炼,鼓励床上健肢的被动或主动锻炼,双手交叉上举运动,下肢进行桥式运动,骨盆平衡,直至患肢自主运动。强化日常生活能力,配合中医康复按摩,根据患者病情引导相应主动运动及速度运动,与此同时抑制患肢痉挛模式锻炼。治疗组65例取患侧肢体穴位:足三里、太冲穴、阳陵泉、解溪、申脉、太溪、承山、照海。每天选4个穴位,消毒,选提插捻转手法毫针深刺穴位操作,留针15~20min,1次/d,6次/周。康复训练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功能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6.15%。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63.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功能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对脑卒中偏瘫本质的认识及其在针灸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滨  丁德谦  杨芳 《中国针灸》2002,22(12):15-23
脑卒中偏瘫是中枢性瘫痪的一种,它的本质是运动模式质的改变,因此它的康复过程也就是运动模式质变的过程。本文将偏瘫康复过程分为3期,探讨了各期针灸治疗的目的及原则,并指出传统的肌力练习并不适合于痉挛期,而应以抑制痉挛、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发展、促进分离运动的形成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6.
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针灸医学与康复医学在适应症上有相同的疾病谱,治疗的切入时机也相同;两者在治疗方法和学科理论上有极强的互补性,针灸医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康复医学的康复评定、运动疗法等颇具特色。 它们有机结合将加快针灸医学的现代化和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为中西医结合酝酿新思路,开辟新纪元。本文认为中风偏瘫的治疗需要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醒脑开窍针刺法并夹脊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54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们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并夹脊刺治疗54例中风偏瘫伴不同程度痉挛有较好作用,能使患侧肢体的肌力和活动能力在短时间有较大的改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脑卒中偏瘫下肢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6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脑活素片10~30mL+5%葡萄糖或250mL生理盐水稀释,缓慢滴入,60~120min滴完,1次/d。治疗组36例针灸,头针、体针相结合。头针取患肢对侧头部运动区,选1.5寸毫针,常规消毒后,进针0.8~1寸,快速捻转行针。体针主穴取阳明经穴,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上肢:肩隅、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口眼歪斜:迎香、颊车、地仓、太冲。每10min行针1次,1min/次,共行针3次,1次/d。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1.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脑卒中偏瘫下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病程在2周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易化技术为主的康复运动治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技术治疗,均辅以常规必要的药物治疗;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指数、Barthel指数为评定标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12周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康复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改善偏瘫患者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浩 《中国民间疗法》2003,11(12):15-15
中风后 ,痰瘀痹阻舌本脉络 ,气血运行不畅 ,舌体失濡而致的失语 ,为中风的常见症状之一 ,也是其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笔者用舌下针治疗本症 1 2例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 2例患者中男性 8例 ,女性 4例 ;年龄 56~ 72岁 ;病程 6个月~ 1年 ;CT检查显示为脑梗塞者1 0例 ,脑出血者 2例 ;1 0例患者为完全性失语 ,2例患者尚能讲单个词。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 ,张口 ,舌尖上卷 ,不能上卷者 ,可由医者以棉签拨之助其上卷。医者立于患者右前方 ,左手持无菌镊子夹取适量干棉球 ,抵住舌体 ,右手持 2 6号 4~ 5寸毫针 ,在舌根与下腭之间由舌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