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47例胆总管壶腹部梗阻患者,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2 2岁。胆总管扩张分轻度(9mm≤管径<10mm)、中度(10mm≤管径<15mm)及重度(管径≥15mm)。肝内胆管扩张的形态分软藤状、残根状和不典型3类。结果 胆总管轻度扩张17例,其中3例为炎症性狭窄,14例为结石; 中度扩张18例, 15例为结石, 3例为壶腹癌;重度扩张12例,均为壶腹癌。肝内胆管软藤状扩张15例,均为壶腹癌;残根状扩张19例,均为胆总管结石;不典型肝内胆管扩张13例,其中3例为炎症性, 10例为结石。壶腹癌中9例可见“双管征”, 5例可见“双环征”, 3例可见“半月征”,8例可见乳头状软组织结节影。29例结石在梗阻部位可见点状略高密度影。3例炎症性狭窄显示梗阻端胆管逐渐变细。结论 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11例以球囊导管经皮经肝扩张Oddi氏括的肌排除胆管结石的经验。除2例外都做过胆囊切除术,未放置T型管。女6例,男5例,年龄52—87岁。均有胆管结石症状,并有梗阻性黄疸或胆管炎。8例曾做内窥镜治疗不成功,3例同时存在胆管狭窄,不能用内窥镜治疗。结石直径3-18mm,8例大于10mm。用22G针做经皮经肝胆管造影,仔细研究肝内胆管解剖,选择最宜插管的胆管插入一根聚乙烯环型导管(8.3F)后,做3~5天外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了使用未经改良的Dornier尿路碎石器治疗2例胆总管结石的放射学表现。例1,男,54岁,胆囊切开取出胆总管内1.5cm的环形结石后7周。曾试图经T型管用Dormia网篮和Mazzari ello-Coprini钳取石未成功。由于壶腹周围存在十二指肠憩室,也不能行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使用1500激波的Dornier尿路碎石器,使结石部分碎裂,减小为1×1.2cm直径的不规则四边形碎片。碎石前,使用一24F Gruntzig导管扩张Vater氏壶腹以便结石碎片通过。碎石期间注射造影剂由双向透视观察。碎石后经T型管插入膀胱镜可直接观察遗留下来的较大的结石碎片,但已移入左肝管开口处。插入一Fogarty导管到膀胱镜灌注的管腔以操纵碎石自肝管中移出。剩下的碎屑由膀胱镜经壶腹推入十二指肠腔。经膀胱镜与胆系造影胆道内已  相似文献   

4.
CT在诊断Vater氏壶腹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 Vater氏壶腹癌的 CT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 1 990~ 1 997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CT资料完整的 2 6例Vater氏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降部腔内充盈缺损 ,腔内软组织肿块 ,壶腹段胆总管腔截断及肝内胆管中、高度扩张、胆总管扩张、胆囊增大、“双管征”是壶腹癌的直接和间接 CT征象。这些征象的显示与扫描技术和设备有关。本组诊断准确率为84.6%。结论 :CT诊断壶腹癌是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CT对钩突、十二指肠的早期侵犯及局部淋巴结的检出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作者回顾了四年半期间用预成型成角导管经皮清除的96例肝内结石,男39例,女57例,年龄26~70岁。肝内单发结石20例,其余为多发结石(大多数有5个以上)。结石局限于肝的一叶者52例,多个肝叶结石44例,肝内结石伴胆总管结石28例。依据病人个体的胆管解剖预先制成几种类型的前部预成型成角的易弯曲的9 F聚乙烯导管。术后至少4周后拔除T型管,沿T型管通道插入导丝和导管,经此导管行胆管造影获得所有胆管的影象,以估价胆管系统情况和结石的部位。然后把导管插入结石远端的外周胆管,再经导管插入Dormier网篮并张  相似文献   

6.
常见 1.胰腺癌,胆总管癌或壶腹癌;2.胆管结石;3.慢性胰腺炎;4.狭窄(手术后、外伤性、或炎症性) 少见 1.先天性〔胆管闭锁、肝内胆管交通性窦状扩张症(Carol氏病)、胆总管囊肿、肝管隔、十二指肠憩室(压迫)、肝纤维变伴胆管扩张、狭窄〕;2.炎症性〔穿入性十二指肠溃疡、肝脓肿(包括包虫囊肿)、肝管梗阻综合征(Mirizzi综合征)、乳头炎或俄狄氏括约肌纤维变、寄生虫(分支睾虫病、瓜仁虫病、蛔虫病)、类肉瘤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ater氏壶腹癌的C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Vater氏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羟螺旋CT增强扫描,螺距为1.0,图像重建层厚为5mm,层间距5mm,结果:十二指肠乳头部局限性强化的充盈缺损影,腔内软组织肿块,壶腹段胆总管截断,胆总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及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双管征”。结论:CT是诊断Vater氏壶腹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壶腹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进一步提高CT对壶腹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壶腹癌的螺旋CT图像。结果12例壶腹癌中有9例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区充盈缺损,明显强化,12例有胰管扩张,8例有“双管征”,双管紧靠,11例扩张的胆总管长度环影数为7~9 cm。11例肝内胆管呈软滕状重度扩张,11例肝内、外胆管成比例扩张。结论螺旋CT扫描对壶腹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例胃切除毕Ⅱ式手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复发,经十二指肠镜取石失败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扩张胆管,用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后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的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 3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术后放置内外引流管,1周内再次造影未见胆管残余结石影.结论 经皮肝穿刺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对不宜手术且内镜取石失败的胆管结石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MRCP对诊断良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良恶性胆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恶性胆道梗阻包括胆囊及胆道结石10例,单纯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囊肿合并结石1例,壶腹及胰头癌6例,肝门癌3例,以及胆囊癌2例的MRCP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MRCP检查是以PHILIPS GYROSCAN NT 1.0磁共振成像仪并用3D-FSE序列和常规SE序列进行的。结果在所有病人中成功地进行了MRCP检查。其表现随病变性质与部位不同而异,如肝内胆管明显扩张且呈软藤状见于肝门癌。胆总管横行截断,断端形态规则见于胆管上段腺癌。胆总管明显增宽呈壶腹状,胆囊明显增大见于胆总管囊肿。结论MRCP应成为诊断良恶性胆道梗阻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告6例采用可弯曲的碎石钳子在透视下经皮经肝胆总管碎石术(PTCL)。结石径>15mm,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66~79岁。PTCL前需作PTC,为使碎石钳子插入胆管内,通常在硬膜外持续麻醉下扩张PTCD瘘孔,将内瘘导管用导管置换后,在胆总管内从最细的导管开始依次插入5根同轴直接导管,扩张瘘孔,然后拔去其内侧的4根,仪留最外侧的一根导管,作为插入钳子的套管。作者常用的是同轴直接导管,其最外侧导管直径为18F,以此种导管作为套管易于操作,而且这种管子呈微弯曲状,碎石钳子也易于操作,且较安全。结石位于胆总管远端时,为使钳子容易取出结石,套管前端应尽量接近结石,为此,常选用血管  相似文献   

12.
李莉  郭少冰  何卓南   《放射学实践》2010,25(4):417-419
目的:探讨肝吸虫性胆管炎的CT表现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本组48例临床表现急性胆管炎的肝吸虫病例行螺旋CT检查,并对照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加内镜下奥狄括约肌切开术和胆总管探查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扩张48例,末梢胆管囊状扩张38例;肝外胆管扩张32例和胆总管壁增厚12例,胆总管内高密度影6例;胆囊增大20例,胆囊内団状软组织影2例。本组15例术前CT误诊,其中误诊为胆管结石8例,因胆总管壁增厚并有强化而误诊胆总管下端癌4例和壶腹癌1例,误诊为肝内周围型胆管癌2例。结论:在肝吸虫疫区,当CT表现为胆管炎征象并伴有肝包膜下小胆管囊状扩张时,需要考虑吸虫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管造影在Ⅱ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96例手术后T管引流患者,经T管注入30%泛影葡胺,动态、多角度观察肝内胆管的影像特征并摄取点片.结果:96例患者中39例未见异常,拔除管后治愈.余57例有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狭窄与扩张,残余结石17例,肝内胆管不显影5例,变异15例,胰管显影16例.全部结果均经US、CT、胆道镜及手术证实.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术后行T管造影简单易行,能清晰显示结石有否残留以及在肝胆管的分布、肝胆管的狭窄与扩张以及胆管的变异等,从而为外科Ⅱ期手术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的病理、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培中  邓国兴 《人民军医》2004,47(12):742-744
梗阻性黄疸是由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肝胆管、肝总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梗阻所致。因梗阻部位不同,可分为肝外黄疸和肝内黄疸,前者常需手术,故又称为外科黄疸。梗阻性黄疸分:Ⅰ型(完全性梗阻):常见于结石嵌顿,手术损伤以及胰腺癌,壶腹周围癌和胆管癌;Ⅱ型(间歇性梗阻):常见于结石及壶腹周围肿瘤,  相似文献   

15.
病例 女,36岁,住院号460163,因反复上腹痛10年,于2009年6月24日收住我科.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腹部彩色B超:左肝内胆管扩张,左肝管多发结石.胆总管不扩张,胆囊正常.MRI加MRCP示:左肝萎缩,左肝内胆管多个结石伴左肝内胆管扩张,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未见明显异常.术前诊断:左肝内胆管多发结石伴左肝萎缩.经术前准备于2009年6月29日在全麻下行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后复发率和残留结石率较高 ,治疗十分棘手。 1997~ 2 0 0 0年我院共实施联合整治术 -左肝外叶切除加广口肝胆管吻合术 30例 ,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0例中 ,男 11例 ,女 19例 ;年龄14~ 73岁 ,平均 4 0岁。胆道病史 3个月~ 30年。既往有 1~ 3次胆道手术史者占 4 6 2 %。术前均经B超、CT、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 (PT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或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而确诊。胆道病变 :胆总管、左肝管、左肝外叶胆管、右肝前后叶胆管结石 2 2例 ;胆总管、右肝管、右后叶胆管、左内外叶支胆…  相似文献   

17.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玲 《放射学实践》2000,15(2):153-154
图1 a)胆总管结石:梗阻以上肝管、胆囊管均扩张,肝内胆管呈“枯树枝”状,完全梗阻。 b)胆总管结石:梗阻端呈凹面向上的弧形杯口状充盈缺损。 图2 胆总管中下段癌:梗阻为不完全性,胆总管中下段呈不规则线条状,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PTC不但可明确胆道梗阻部位、范围,而且对于胆道梗阻的原因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收集了经PTC检查并手术证实的26例病例,对其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提出PTC检查在胆道梗阻诊断上的优越性,同时指出PTC检查的局限性。材料与方法 本文26例包括胆管癌12例、胆总管结石8例、胆总管炎症粘连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间16 3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情况。 结果  16 3例其中行肝叶切除 5 9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5 3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U形管引流 5例 ,胆肠吻合 肝叶切除或胆总管取石 92例。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整形 6 6例。术后残留结石 31例 ,术后经胆道镜取石 16例 ,其余 15例中有 7例再次手术行肝叶切除治愈。有 18例术后常有上腹隐痛或发烧。 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常需要联合手术治疗 ,去除病灶 ,解除梗阻 ,畅通引流是外科的治疗原则。三者缺一不可 ,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常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叶纤维化、肝萎缩和肝胆管狭窄并存。手术必需切除病变肝叶 ,狭窄整形及胆肠内引流联合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对内窥镜不能探查的胆管系统 ,症状性胆总管结石经皮肝穿经十二指肠乳头清除术的价值。方法 :在 1996年1月~ 2 0 0 0年 8月 ,4例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结石清除术。由于所有患者过去均行胃切除手术 (B Ⅱ式 ) ,技术上不能成功施行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 (ERC)。 4例患者均有黄疸 ,其中 2例还有胆管炎或胆绞痛。通过经皮肝穿刺通道行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后 ,使用气囊闭塞导管和Dormia篮清除胆总管结石。手术成功的指征是结石完全被清除。临床治愈是指胆汁郁积消失及炎症消退。随访行腹部超声检查及监控胆汁郁积参数。结…  相似文献   

20.
纤维胆管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石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运志 《人民军医》1998,41(3):133-133
1992年12月~1997年6月,我院应用日产CHF-P20型纤维胆管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石64例,结石除净率95.3%。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8~70岁。均经T管逆行造影及胆管镜证实有残石。残石分布:总胆管、肝总管10例,级肝管6例,~级肝管8例,~级肝管18例,~级肝管22例;结石合并蛔虫6例,合并肝管狭窄18例。1.2 方法 术后6周开始取石,拔除T形管后常规消毒铺巾,经T形管窦道插入纤维胆管镜;先检查胆总管,后检查肝内胆管,在镜下用取石网将结石逐一取出,结石多者分次取石;术中需均匀地滴入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胆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