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瘤(IBCA)的诊疗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中心治疗的连续1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IBCA,分析其流行病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和预后特点。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8.9(16~73)岁。无症状、轻微症状和明显症状的患者分别为4、4、2例。影像学检查均为多房性囊性肿块,平均直径为(13.3±4.9)cm。内部分隔、乳头或结节样增生、钙化的显示率分别为90%,60%,20%。病理检查大体均为多房性肿块,镜下检查囊内壁均被覆立方或柱状上皮,基质类型为卵巢样(50%)或纤维样(50%)。10例患者中完整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平均随访55.3(12~164)月,所有患者均生存。完整切除者均无复发;部分切除者均已复发,且其中1例已恶变。结论IBCA是一种少见的肝内囊性交界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诊断主要依据。应完整切除肿瘤,以期获得良好生存。  相似文献   

2.
朱泽卫 《中原医刊》2006,33(19):17-18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影像、病理及外科治疗特点,探讨该病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例病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7.5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肿物,上腹部胀满不适,上腹痛,黄疸,发热等;B超、CT表现为肝内囊性或囊实性占位。镜下囊壁内衬粘液柱状上皮,其中3例上皮下伴有卵巢样间质。肿瘤均全部切除,术后随访至2006年5月,病人全部存活,肝内肿块无复发。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多见于女性,上腹部不适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案,可有效防止其复发。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囊腺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肝脏囊性肿瘤,女性占多数,发病年龄多在40~80岁,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该肿瘤生长缓慢,可长期无临床症状,待瘤体长到一定程度时,对周围组织或器官可产生压迫症状,如腹痛、腹胀及黄疸等,术前常误诊为肝囊肿。回顾性分析1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成人肝内胆管囊腺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腺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先天性肝腺瘤多见于婴幼儿。我院收治l例成人病例,十分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沈华 《浙江实用医学》2012,17(3):196-198,237
目的 提高对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5年来收治的11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2例为体检发现,其他9例均有不同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囊性占位性病变.11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均获得手术切除,2例腹腔镜下完成.结论 术前确诊肝内胆管囊腺瘤较为困难,需同其他肝内囊性病变鉴别,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评估,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案,对经过选择的病例,腹腔镜肝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瘤(1BCA)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IBC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9例患者术前表现为中上腹部疼痛4例、黄疸2例、无症状体检偶然发现者3例.5例CA19-9升高,影像学检查皆提示肝内囊性病变.均行手术治疗,8例完整切除者术后未见...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乳头状粘液型囊腺瘤(intrahepatic biliary papillary mucinous cystadenoma, IBPMC),是临床上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我院于2008年7月收治1例女性患者.现对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胆管囊腺瘤(biliary cystadenoma,BCA)是一种较少见的具有潜在恶变倾向以及较高的复发率的良性肿瘤,其起病缓慢,早期临床症状常无特异性,易误诊为肝囊肿。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一例经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女,59岁,因"皮肤瘙痒1周,尿黄、身目黄染5天"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慢性胰腺炎病史;查体:全身皮肤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 .采用Cox回归分析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9 例患者中男4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9.9岁.患者以腹部不适为主要表现,有4例出现黄疸.影像学检查确诊5例(26.3%).7例患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异常,19例患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正常.19例患者中有15例行根治性手术,其中11例行肝叶切除手术,4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联合胆总管取栓术;4例行姑息性手术.病理结果 提示胆管囊腺瘤15例,其中4例伴局部不典型增生,2例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肝内胆管乳头状囊腺瘤3例;胆管浆液性囊腺瘤1例.术式与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有相关性(β=4.174,P=0.014).结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以成年女性多见,多表现为腹部不适;影像学检查确诊率低;行根治性手术对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影像、病理特点及其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至2006年收治的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为上腹痛、黄疸等,治疗采取在B超、CT及MRCP影像学精确定位下分阶段胆道引流及肝叶切除术。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症状不典型,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胆道引流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而且可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有效帮助。精确定位对于肝内胆管囊腺瘤治疗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案,可有效防止其复发;全肝多发囊腺瘤可以通过分期处理得到较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肝胆管囊腺瘤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表现对照分析。结果:7例CT扫描均表现为单发囊性病变,均为多房,囊壁及分隔厚薄一致,无1例出现囊壁结节,6例伴有肝内胆管广泛扩张,胆总管显著扩张,1例仅显示肝左叶胆管局限性扩张。结论:胆管囊腺瘤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MRI、PTC造影可以作为检查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肝腺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且误诊率较高,先天性肝腺瘤多见于婴幼儿,近年来有关肝腺瘤的报道有所增多。我院收治一例并误诊为肝包虫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粘液性囊腺瘤的外科诊疗分析(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影像、病理及外科治疗特点,探讨该病的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6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7.5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肿物、上腹部胀满不适、上腹痛、黄痘、发热等;B超、CT表现为肝内囊性或囊实性占位.镜下囊壁内衬粘液柱状上皮,其中3例上皮下伴有卵巢样间质.肿瘤均全部切除,术后随访至2006年5月,患者全部存活,肝内肿块无复发.结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多见于女性,上腹部不适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案,可有效防止其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超声及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超声及MRI表现。结果: 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均呈多囊状,8例囊壁及分隔纤细、光整,4例囊壁及分隔增厚,3例囊壁可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超声显示肝内多房性囊性占位,形态规则,边界清,囊内可有多个小囊及细弱点状回声漂浮,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见部分囊壁细条状彩色血流信号。MRI示肝内囊性部分呈均匀液性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附壁结节可强化。结论: 超声及MRI能清晰地显示肝内胆管囊腺瘤的特征 。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5 4岁。反复上腹部疼痛 2年余 ,近 3月来上述症状加重 ,伴畏寒、发热、黄疸 ,体重下降 ,大小便正常。入院体检呈慢性病容 ,皮肤黝暗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巩膜黄染。上腹偏右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 ,莫非氏征阳性可疑。  影像学表现 :①B超示肝实质回声密集 ,左肝内胆管呈不规则囊性改变 ,内壁上可见乳头状及条状中等回声突起 ,相互融合 ,最大范围 2 0cm× 1 8cm。胆总管扩张 ,最宽处内径 2 6cm ,末端明显变细。初步诊断 :梗阻性黄疸、左肝内胆管囊性扩张 ,其内团块倾向于新生物 ,右肝内胆管扩张。…  相似文献   

16.
17.
Sang XT  Wu WM  Mao YL  Lu X  Yang ZY  Zhong SX  Huang J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66-1268
目的探讨少见的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患者男3例,女5例。囊腺瘤2例,囊腺癌6例。3例患者无症状,5例主要表现为腹痛,可伴有发热。超声检查适用于筛选和随访,对于可疑病例可结合CT检查。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彻底切除肿瘤是根治疾病、提高生存率和预防肿瘤复发的关键,经过彻底手术切除的患者长期随访效果好。结论提高对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率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彻底切除肿瘤是保证生存率、减少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临床及螺旋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行上腹部平扫和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均为阴性,癌胚抗原(CEA)增高3例。肿块型胆管细胞癌8例为单发,肿块境界欠清;管壁浸润型胆管细胞癌2例,局部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远端肝内胆管不规则扩张7例;肝包膜内陷3例;病变处肝叶萎缩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钙化1例;肝门、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线样或网隔状强化3例管壁浸润型增厚胆管壁有强化。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及早检出病灶,对病灶作出准确诊断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9.
有人统计,青少年肝内胆管结石约占肝内胆管结石病的3%。回顾我院1990~2002年间共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发现该群体的肝内胆管结石病,有其特殊性,现分析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0.
胆管良性肿瘤十分少见,文献报告以乳头状瘤、腺瘤较多见。临床常并发胆管炎及胆管梗阻症状,手术前不易作出诊断。我们曾遇总胆管囊脉瘤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