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穴位敏化是指腧穴由"沉寂态"向"激活态"的转化过程,是对机体功能状态的实时反应,具有动态性、多样性、普遍性、特异性及功能性等特征;穴位敏化有其自身的物质结构基础及敏化机制,穴位敏化的研究是对腧穴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有利于腧穴本态的认识;同时,穴位敏化还能指导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支点。本研究将从这几方面对穴位敏化加以浅析,以期为腧穴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机体在病理状态下时,腧穴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会增强,此时腧穴的反应性较高,呈现一种相对敏感的状态,即为"敏态"腧穴,敏态腧穴所具有的这种高反应性即为敏化性,主要表现为腧穴的痛敏化、热敏化、电敏化和光敏化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初步总结和探讨腧穴的敏化性,认为敏化状态下的腧穴具有传递物质能量以及信息调控等重要作用,故具有生物学特性。深入全面地认识腧穴的敏化性,对掌握腧穴现代研究、丰富腧穴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岐伯归来——论腧穴"敏化状态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RX  Kang MF  Chen MR 《中国针灸》2011,31(2):134-138
从<内经>对腧穴的原始定义与定位方法及热敏灸临床证据入手,论述腧穴"敏化状态说".腧穴具有状态之别,即"静息"与"敏化"两种功能状态,敏化态腧穴是疾痛在体表的反应部位,也是治疗疾病的最佳针灸部位,即腧穴是与疾病过程相关的体表特定的敏感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较佳功能.因敏化态腧穴具有动态变异性,临床上只能应用<内经>中粗定位与细定位(探感定位)的二步定位法才能准确定位,而不能仅仅依靠骨度分寸定位或体表标志定位的一步到位法.腧穴的本质属性具有功能状态之别,而不仅仅是固定部位之别.  相似文献   

4.
腧穴敏化是指在病理状态下,穴位从"静息态"到"激活态"的动态转化过程。然而既往对腧穴敏化的判断基本凭借医患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评判标准。近年来对腧穴敏化过程中的生物物理特性变化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研究从腧穴电敏化、光敏化、热敏化、微循环敏化、压痛敏化、声敏化6个方面入手,综述了当前腧穴敏化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进展。文献回顾表明腧穴敏化具有疾病特异性,表现形式多元且携带有多种疾病相关信息,是与疾病状态相关联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把握腧穴敏化动态过程中基础性规律,并着力构建和明确腧穴敏化的生物物理特性评判体系与标准。  相似文献   

5.
腧穴敏化是指腧穴从生理状态转化为病理状态时表现出新的状态和性质。敏化腧穴的分布形式多样,且具有经穴-脏腑-疾病相关性,明确敏化腧穴的分布规律能为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选穴等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有关穴位敏化现象的分布规律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仍存在缺乏统一判定方法和标准等问题。本研究从敏化腧穴分布与脏腑、经络、阿是穴等相关性入手,概括总结了当前敏化腧穴分布规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阿是穴是局部反应点,临床表现为或痛或快然或有特殊感应之处,并不仅仅局限于痛感。腧穴是动态的,生理状态下腧穴处于"静息态",病理状态下腧穴处于"激活态",这是腧穴特异性的功能属性,即穴位敏化。敏化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多种,如热敏、压敏、痛敏、电敏、光敏、温敏等。笔者认为,阿是穴属于穴位敏化现象当中的一种形式,敏化腧穴的定位方法是阿是之法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陈日新  康明非 《中医杂志》2006,47(12):905-906
探讨临床腧穴热敏化现象,阐述腧穴热敏化的特征及其与l临床疗效的关系,提出了腧穴敏化的概念。认为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可能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类型,“热”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灸热刺激,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感传,表明灸法仍然是气至而有效。  相似文献   

8.
浅论腧穴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霞  刘阳阳  赵雪  李中正  郭义 《河北中医》2011,33(7):1039-1041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布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反应点和传导点。人体腧穴存在"静息"与"敏化"2种状态,静息态即生理状态下的腧穴状态[1]。病理状态下,脏腑相关腧穴可发生敏化,腧穴敏化的形式主要有功能改变和形态改变。功能改变如腧穴痛敏化、热敏化、电敏化、  相似文献   

9.
腧穴小议     
目的:理解腧穴的蕴义,提出几点对腧穴的认识,为临床医师准确取穴以及为研究学者科学设计实验提供依据。方法:参阅与腧穴相关历史资料和当代文献,结合中医学理论思想,回顾经典著作。结果:在腧穴的本质概念、腧穴与经络的关系以及现代对腧穴敏化研究方面得出对输穴的三点认识。结论:腧穴的本质概念为"神气之所游行出入,非皮肉筋骨",腧穴是经络形成的基础,并不隶属于经络,其存在"寂静"到"激活"的敏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5,自引:9,他引:55  
陈日新  康明非 《中国针灸》2007,27(3):199-202
目的:阐述腧穴热敏化的规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从腧穴的热敏化特征与规律入手,论述腧穴热敏化新灸法及其临床应用。结果:(1)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类型,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2)热敏化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热,也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疗效远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3)热敏化态腧穴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结论:腧穴热敏化的提出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  相似文献   

11.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其主要存在“静息”和“敏化”两种状态。在临床上,本课题组依据腧穴在疾病状态下的力敏效应来选取针刺穴位,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对患者进行经络诊察的过程中,应用“循、按、扪、切”等操作手法刺激到人体某一个部位时,会即刻引起患者寸口气口九道脉中的病变经脉脉象发生改变,且该脉象的变化可随刺激的停止而消失,继续而重现。本课题组根据《易经》中“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理论观点,再加上理论上医源于易,医易本属一家,所以就二者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临床可类比应用。本研究结合自身对该理论观点的理解,通过临床经络诊察刺激患者在疾病状态下的敏化腧穴,引起寸口气口九道脉中病变经脉脉象发生改变的临床实践方式,选取针刺穴位,收效颇著。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依脉定腧”的新型取穴方法,指明了引起脉象变化的特殊部位即为患者在生病状态下的敏化腧穴,是针刺治疗起效的关键穴位。  相似文献   

12.
探讨阿是穴与“阿是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是穴是无固定部位和具体名称,按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确定的针刺穴位。孙思邈在不断继承前人的理论知识、收集总结社会实践经验并在反复临床的基础上,首创"阿是"之名,立"阿是之法",其在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作了记载。"阿是之法"源于《内经》穴法,是精确揣穴之法,确定腧穴的准确位置,提高临床疗效,应该成为临床中准确取穴的普适性方法。阿是穴是典型意义上的疾病反应点,是敏化态腧穴,"热敏点"属于阿是穴的范畴。在"热敏点"上施灸容易激发经气感传,实现气至病所。文章对阿是穴和"阿是之法"的由来、"阿是之法"是精确揣穴之法、阿是穴是敏化态腧穴等内容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穴位敏化是腧穴由"静息态"向"激活态"转化的生理病理过程,是特定腧穴对机体脏腑功能的实时、动态反映。穴位敏化研究是继经络研究之后针灸领域的又一原创性重大科学命题,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对穴位临床应用的横向推广和穴位本态研究的纵深推进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穴位敏化的多样性、普遍性、规律性、功能性、特异性、动态性及其敏化的中枢机制和外周机制入手,论述了目前关于穴位敏化特性与敏化机制的研究情况,以期丰富和完善穴位本态的具体内涵,同时为腧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穴位敏化理论探讨敏化状态腧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敏化状态腧穴诊断界值的128例患者分为穴位敏化组96例、穴位非敏化组32例,因2组一般资料不均衡而重新匹配,最终纳入23例为穴位敏化组、23例为穴位非敏化组.2组均采用针刺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A)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12)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VAS评分、CASCA评分、SF-12评分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针刺相同穴位的情况下,穴位敏化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优于穴位非敏化组.  相似文献   

15.
查阅"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关于腧穴病理反应研究的文献,显示研究者在此期间发现腧穴的电阻、伏安特性、红外辐射的变化均可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内部的病理信息;腧穴面积的大小和功能的强弱随机体的不同状态而变化,疾病状态下腧穴由沉寂状态转为敏化状态,腧穴的敏化具有一定的组织形态学特征;而腧穴病理反应研究在仪器选择和数据测量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类型,热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热刺激,且疗效优于静息态腧穴,热敏化腧穴的敏化程度高低不同。强壮穴位的持续性艾热刺激、督灸、浮针疗法、刺络放血及微针刀疗法可提高处于疾病状态下热敏化程度低的腧穴的敏化程度,高效激发热敏灸。  相似文献   

17.
安鑫 《江西中医药》2011,42(1):77-78
陈日新教授创立热敏新灸法,腧穴敏化思想贯穿始终,通过还原腧穴本貌,探查腧穴热敏状态,激发灸性感传,施足灸量,于临床中达到"气至病所"的良好疗效,成为中医继承发展之典范.  相似文献   

18.
从热敏灸技术对施灸穴位的要求、探查及刺激手段与腧穴敏化类型的严格匹配等角度探讨热敏灸技术对针灸临床的启示。热敏灸技术注重穴位状态的选择、用艾灸法准确定位热敏化腧穴,根据机体的需求,用艾热刺激热敏化腧穴,故而疗效显著。由以上的探讨可知动态地把握腧穴的状态,按机体的客观需求施治,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穴位敏化是经络腧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腧穴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有利于正确认识腧穴的本质。穴位敏化形式多样,但穴位痛敏是目前针灸临床应用广泛、研究较多的敏化类型,也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之一。穴位敏化研究将以循按为特征的探查压痛点归于“以痛为腧”,并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从“以痛为腧”的溯源到现代对穴位敏化的认识以及穴位痛敏的探查和机制探讨,进一步揭示穴位敏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姜劲峰  余芝  徐斌  王玲玲 《中医杂志》2012,53(20):1714-1716
腧穴以敏化态反映机体的病理变化.腧穴敏化反映机体功能变化具有普遍性、特异性和动态性,腧穴敏化动态过程包涵病理的信息量变内容.探讨腧穴敏化态的科学内涵对于腧穴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