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阳化气汤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阳化气汤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EOS、IgE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EOS、IgE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EOS、I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阳化气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并能改善EOS、IgE水平。  相似文献   

2.
湿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炎症反应性疾病。中医学认为心脾两虚、风热湿搏结为特点的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风邪贯穿其病因病机的演变,"治风"是其主要的治疗原则。临床善于取其风药之燥湿胜湿、透邪解表、通阳化气、搜风通络、引经报使等功效用于治疗湿疹,常可取得良好疗效。周媛媛魏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阳化气汤加减治疗膀胱咳(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收集门诊膀胱咳患者30例,使用通阳化气汤加减口服治疗,每日1剂,早晚各1次,7d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CIQ-SF评分比较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治疗前后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阳化气法治疗膀胱咳显效率73.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P0.05)。结论:使用纯中药通阳化气汤治疗膀胱咳疗效可靠,有广泛的临床运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郑岩博 《中医研究》2009,22(11):42-43
通过面包发霉的现象解释炎症与湿热的关系,提出要重视通阳化气在清热解毒化湿法中的灵活运用,指出祛湿犹在清热之上;通阳祛湿,通阳更为祛湿之要;并指出取类比象思维方法在现代中医的治疗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五苓散原载于《伤寒杂病论》,书中共有7条原文阐述本方的运用。具有利水化饮、通阳化气之功,是治疗水饮停聚、气化不利的主方,临床广泛应用于水饮内停的水肿、泄泻、呕吐、痰饮、小便不利、眩晕、水心病、心悸、黄疸、湿疹、水疝、汗证、黄褐斑等病证的治疗。然五苓散具有利水化饮与通阳布津的双重功能,在临床上可治疗泄泻与便秘、尿崩与癃闭、多汗与闭汗等多种表现相反的疾病,体现了经方双向调治的临床特点。现举验案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桂枝在《金匮要略》中的九种用法。说明桂枝一物,配伍不同,功效迥异。其作用可归纳为发汗除邪、调和营卫、通阳行痹、通阳化饮、通脉消淤,平冲降逆、化气行水、温补阳气等。  相似文献   

7.
津液分布异常证治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津液分布异常病症之特点 ,提出临床当根据病因、病机分别采用升阳布津、通阳化气布津、温阳化气布津、宣肺布津、运脾除湿布津、益气健脾布津、和解利枢布津、清热利水布津等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阳化气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9例脾肾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给予两周的基础治疗,对照组29例予口服厄贝沙坦片;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阳化气汤加减,疗程为两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阳化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气滞型F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通阳化气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0%(45/50),对照组为74. 0%(3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阳化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FD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峰 《陕西中医》2004,25(1):26-27
目的 :观察通阳化气、降逆类中药配伍治疗贲门癌术后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2例贲门癌术后反流患者采用自身对照 ,第 1周用奥美拉唑、多潘立同治疗 ,第 2周用反流安 (桂枝、白芍、甘草、瓦楞子、茯苓、白术等 )治疗。结果 :反流安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32例全部有效 ,1 2例显效 ;西药只有 5例有效。提示 :本方具有通阳化气 ,降逆益蜀饮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是一个通阳化气,温化寒痰的良方.笔者运用该方加减,疗效颇良,现举例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经方苓桂术甘汤通阳化气、健脾利水,依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谨守病机,治疗多种病证,收到异病同治之效。  相似文献   

13.
五苓散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通阳化气之功,临证将其变通化裁用于治疗皮肤科多种疾病,疗效颇好。  相似文献   

14.
辨证论治酒精性脂肪肝187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庄千友 《陕西中医》1999,20(4):155-156
采用清利湿热、利湿化痰、通阳化气、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补益气阴等法则,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87例,总有效率85%,提示通过辨证论治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五苓散是《伤寒论》中治疗膀胱气化不行,饮停膀胱的有效方剂。诸药相合共凑通阳化气行水之功。笔者常采用温肾通阳化气行水之法,以五苓散加附片为主方,治疗小便失常诸病,效果满意。列举四例,以示鳞爪。病例一:陈××,男,42岁,干部。患者因腰痛,小腹痛,小便频急而痛,到市某院急诊,摄腹部素片,诊断为“输尿管远端结石”,约1.5×1厘米。经对症处理部份症状有所减轻。但仍腰痛,小腹痛,小便频急。舌淡体胖,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常,气机郁滞。拟温阳化气行水兼理气。方用:  相似文献   

16.
韩杰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6):425-426
五苓散出自《伤寒杂病论》,由猪苓三分、泽泻一两三分、白术三分、茯苓三分、桂枝二分(去皮)五味药组成,具有健脾利水、通阳化气、解表之功。方中桂枝甘辛而温,入膀胱及肺经,辛甘可通阳化气,气行水亦行。《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认为:“用桂之辛温,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也。”茯苓、猪苓甘淡,淡渗利尿,为利水除湿要药;泽泻甘寒,利水渗湿;  相似文献   

17.
王孝东 《河南中医》2012,32(12):1600-1600
应用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调和营卫,疏达表邪,治疗荨麻疹;柴胡桂枝汤加味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治疗肌筋膜炎:五芩散加减通阳化气,畅达三焦,治疗蓄水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阳化气法联合督脉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维D钙咀嚼片联合利塞膦酸钠片治疗,治疗组予通阳化气法联合督脉灸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VAS、ODI及中医症状评分,骨密度、骨代谢指标(PINP)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ODI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畏寒、小便频数)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股骨颈骨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阳化气法联合督脉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骨代谢和骨密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桂枝在《伤寒论》中应用十分灵活,不拘一方一法,非单解肌发表、温经通阳,关键在于配伍,配伍不同则具解肌发表、平冲降逆、温经活血、化气行水、通阳化饮、温通心阳、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之功,必须掌握其处方原理及药物间的配伍关系,不可只看单味药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苓桂术甘汤通阳化气,健脾利水,恰中心功能不全的基本病机:心气亏虚,水湿内停。只要谨守病机,选用该方治疗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心悸、气促、水肿等症,确有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