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段、职业、学历的人群对无偿献血宣传方式的选择倾向,探讨如何提高宣传效果。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从在昌高校和街头献血点随机选取200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认为最有效果的宣传方式是典型事例报道(48.73%),其次是严谨的政策宣传(44.38%)和生动的媒体广告(38.59%),最后是名人示范(29.61%)。献血者选择"严谨的政策宣传"(47.85%)与"生动的媒体广告"(41.52%)的比例高于未献血者(分别是41.36%和3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愿意再次献血者和愿意献血但未献血者受典型事例报道影响的比例显著高于不愿再次献血者和不愿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人群认为最有效果的无偿献血宣传方式不同,18~35岁人群认为典型事例报道的宣传效果最好,36~60岁人群认为严谨的政策宣传效果最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典型事例报道对居民产生献血意愿有积极影响;依据宣传对象不同合理选择宣传途径和方式,有利于提高献血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比较献血者影响圈和关注圈的献血行为对其参加无偿献血的影响,为无偿献血的招募、宣传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城区的1 585名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1%的献血者是通过身边的献血者了解无偿献血,其中11.2%的献血者能够参与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是"身边有人参加了无偿献血"。献血者影响圈内朋友参加献血的最多,同时朋友献血对献血者参加献血影响也最大。献血者对影响圈献血行为的知晓情况与献血行为能够影响献血者参加献血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51.4%的献血者认为明星献血对献血宣传有一定效果,但明星献血对献血者参加献血影响最小。结论影响圈比关注圈对献血者的献血行为影响更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影响圈和关注圈的作用,提高招募、宣传的效果,不断扩大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驻香港部队无偿献血情况和广大官兵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将来献血意愿,为军队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 610名驻港部队无偿献血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献血动机、了解献血知识的渠道等信息资料,通过调查发现,奉献爱心方面多次献血者(67.3%)高于初次献血者(54.1%),对于是否影响健康的顾虑未献血者(71.8%)明显高于献血者(29.8%)。结果驻香港部队无偿献血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8~35岁年龄层,占献血者总人数的87.6%。"奉献爱心"是军人献血的主要原因,初次献血和多次献血者分别为54.1%、67.3%,"部队宣传"是无偿献血者了解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70.4%),通过感受献血现场氛围或参与献血,愿意下次继续献血的分别占60.0%、98.1%。结论应有长期坚持无偿献血宣传,不断完善采血服务保障措施,强化采血现场的氛围布置,加大人文关怀与沟通交流,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89-5490
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短讯、网络微博、街头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联合发布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等方式进行宣传,统计2014年1月~9月六次大型采血活动血液采集情况,并对参与的4368位献血者进行宣传前后的统计分析。统计学分析发现在采用多种媒体宣传方式前后献血人群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种媒体宣传,对血库告急的情况进行及时宣传后,有效增强献血者献血积极性,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5.
无偿献血者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及献血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城区无偿献血者献血原因和对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献血招募政策,提高2次献血率。方法对600名无偿献血者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对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都较低;献血者了解无偿献血的主要途径是献血车工作人员的宣传(54.1%),其次是献过血的同事或朋友的宣传(43.9%)。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人际传播和对注意事项的宣传,将有利于扩大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南京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多元化宣传干预手段对无偿献血大学生献血意愿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2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南京市10所高校的1 0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无偿献血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第二阶段针对第一阶段中大二、大三班级进行多元化宣传干预(网络宣传、专家讲座、宣传册、已献血者现身说法等),比较干预前后献血意愿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南京市无偿献血大学生中,男生的献血率(29%)高于女生、大三的献血率(37%)高于其他年级、医学生的献血率(28%)高于其他专业,具有统计学差异;无私奉献、回报社会(27.4%)是主要的献血原因;害怕感染疾病、损害健康(26.3%)是主要的未献血原因;网络信息(20.9%)是主要的获取信息途径;干预后研究对象献血知识知晓率、献血意愿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应加大高校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采取多元化宣传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和献血意愿,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自愿无偿献血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无偿献血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同时对比分析未献血人群的特点,探讨上海市合理有效的血液募集管理策略。方法利用网络信箱和人工调查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5 620份,其中无偿献血者3 494名(62.2%),未献血人员2 126名(37.8%)。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了解途径、献血动机和献血满意度等。结果对无偿献血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全面了解的共有363名(占6.5%);对无偿献血相关内容有明确了解和积极认识的有398名(占7.1%);受访者知晓无偿献血的主要信息途径为:公益广告牌宣传,电视,流动采血车、固定采血小屋;献血过程整体满意度的权重排序依次为:献血互动服务>采血技术>献血安全性>献血环境>献血方便性。结论目前上海市自愿无偿献血工作还有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未来血液募集管理策略应结合社会营销理论,扩大"爱心流动血库",建设"应急流动血库",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公司职员无偿献血认知情况,分析公司职员对献血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促进献血招募和社会参与提供思路。方法根据知信行理论自行设计《公司职员无偿献血知识调查表》,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采取无记名方式随机调查北京地区10家大型公司3 000名职员,并整理出2 521份内容完整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对无偿献血的认识、献血参与度和获得献血信息的途径等方面。结果被调查公司职员中的献血人数占41.9%(1 056/2 521)。献血者与未献血者之间比较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献血相关知晓率较高的见于可以免费用血(67.5%)、奉献社会(78.9%)、有益健康(67.5%)等方面,但有76.7%(1 933/2 521)职员不了解"献血不会传染疾病"。公司职员中支持无偿献血的占77.4%,被调查人群中献血一次占32.6%,献血两次及以上的仅占9.3%。公司职员了解献血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和广播,从网络获得的知识占10.9%。结论公司职员对无偿献血认知不平衡,应针对不同的献血意识和需求细分宣传方式,改进招募策略,努力建立长效的无偿献血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RhD阴性献血者无偿献血认知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改进献血招募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999~2009年献血后经确认为RhD阴性的218名海南省献血者进行调查。结果 218名献血者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50名(68.8%),献血者从流动采血车获取无偿献血知识92名(42.2%),献血地点不便影响再次献血82名(37.6%),献血是为帮助有需要的病人160名(73.4%),献血者对RhD阴性血型知识不甚了解23名(10.6%)。结论流动采血车宣传无偿献血作用显著,电视广播等媒体无偿献血宣传仍待加强,增加采血点方便公民就近献血,增强献血者对RhD阴性血型的知晓程度及切实提供输血、生育方面的咨询帮助,为其家人免费检测RhD血型等可减少RhD阴性血型献血者的流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莞市医务人员无偿献血的知晓率、态度和行为现状,以便更好地推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为无偿献血发展新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市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的医务人员对各项调查大部分有显著差异(P0.05),排序大致相同;重复献血的医务人员献血率高,学历高,年轻献血者多,血液及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远远高于一般人群,但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指征的知晓率较低,不同学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献血信息的首要途径是"本单位宣传",全部医务人员表示会继续坚持无偿献血,有91.0%的医务人员表示会向病人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结论东莞市医务人员对无偿献血的热情及支持力度高,有必要采取措施,使之成为无偿献血的宣传者和倡导者,让更多的人主动参加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和献血动机。方法 2013年9-11月根据KAP理论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抽取3 100名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务工人员中献血者占24.6%,其中年龄为20-30岁者占78.6%,在京居住6个月以上者占74.3%;了解献血相关常识的主要渠道是医院(28.1%);"对献血后自己和家人可享受用血优惠政策"不了解的占43.0%,"认为献血会传染疾病"者占4.0%;支持献血者中31.7%为未献血者,"很高兴献血可以救人"中37.0%为未献血者;"出于方便自己或家人日后用血目的"而献血的比例最高,占58.5%,其次是因为"父母的支持"占19.0%。结论对外来务工人员加大献血政策法规内容的宣传,将其发展成为固定献血者,有利于稳定无偿献血队伍,解决首都临床用血紧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佛山市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抽取2014年参与该市中心血站献血的无偿献血者1170人,并向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或进行电话回访,分析各调查项目的满意度,并分析2012~2014年献血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献血现场发放调查表1050份,收回调查表970份,回收率为92.4%,电话回访献血者200人。献血者对血站的综合满意率为97%;2012~2014年献血者对献血宣传材料和献血纪念品的满意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献血后检测结果反馈的满意度有缓慢下降的趋势。结论客观公正地开展无偿献血满意度调查能有效改进献血工作流程,提高献血服务质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献血适龄人群对无偿献血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及献血参与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干预其献血行为,制定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选取苏南,苏北及苏中6个代表城市开展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3份,其中献血者196人(41.4%),未献血者277人(58.6%)。江苏地区居民对于无偿献血的了解以街头献血屋、献血车的宣传为主;"享受免费用血政策"和"告知血液检测结果"是较多人感兴趣的献血激励措施;非献血组和献血组中对于终身免费用血条件的知晓率分别为17.9%和44.3%,对于2次献血间隔时间的知晓率分别为33.3%和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近40%的人认为临床用血收费偏高,而有近30%的人建议200 m L血液用于临床治疗的收费在200-400元,与现行临床用血收费一致;学生群体的献血意愿高于非学生群体。结论公众缺乏对采供血管理现状的认识,献血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高于用血返还政策。现阶段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血液成本、用血激励等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群体的招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影响成都地区献血大学生的献血因素,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模式和固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提高大学生重复献血率,保证临床用血需求。方法自行设计电子调查问卷,让学生在电脑或手机上填写问卷表,内容包括受调查者的一般情况、满意度、社会支持度,血液知识等,单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对有关献血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2016年5月8日-2016年6月8日,共收到759份参与过献血的大学生问卷,有效问卷742份,有效率97.8%。重复献血者的比例为24.8%,其中,男性(30.6%)高于女性(19.8%),农村(26.5%)高于城市(19.7%),重复献血者的年龄(21.08±1.23)高于初次献血者的(20.10±1.24)年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献血者心理状态、献血环境的舒适度、母亲的支持度和对献血反应是否由精神因素所致的认知是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结论电子问卷方式能有效节省人力和财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信息。成都市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情况较好,建立相应科学、有效的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模式,并采取相应措施在高校开展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发展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行为的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募和保留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样本含量估算以献血者实际参与调查率60%,容许误差3%计算不少于1 066人(次)的横断面调查。使用自行设计、匿名、献血者自我报告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5项指标25项子指标的多维度调查。按自愿初次、应急招募初次、自愿重复、应急招募重复献单采血小板4种献血方式细分献血者市场,建立数据文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种单采血小板献血方式的献血者以下调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际献单采血小板的量2治疗量:A 235(76.8%)、B 262(73.8%)、C 668(89.1%)、D 141(86.5%),1治疗量:A 71(23.2%)、B 92(26.2%)、C 80(10.9%)、D 22(13.5%),P0.05;献血后自己和家人有免费用血保障A 218(71.2%)、B 277(78.0%)、C 529(70.5%)、D 140(85.9%),P0.05;血站工作人员宣传动员招募A 290(94.8%)、B 298(83.9%)、C 691(92.1%)、D 145(89.0%),P0.05;担心损害身心健康或感染疾病A 36(11.8%)、B 75(21.1%)、C 54(7.2%)、D 15(15.3%),P0.05;"无偿献血"实质是"无偿献血有偿用血"A 26(8.5%)、B 44(12.4%)、C 46(6.1%)、D 29(17.8%),P0.05;工作忙没有时间献血A 143(46.7)、B 210(59.2%)、C 314(41.9%)、D 92(56.4%),P0.05;单采血小板献血知识掌握水平■、■、■、■。结论单采血小板不同献血方式献血者的献血动机不同,影响献血行为的因素各异,应依据献血者市场细分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募和保留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市献血的相关信息,以制定有针对性地宣传招募策略,提高固定献血者的比例。方法以无记名问卷调查表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涉及献血目的、获得献血信息的渠道、影响献血的因素和献血感受等4大类问题。发放调查表1 000份,有效答卷659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6.6%初次和74.0%的重复献血人群表示其献血目的为"挽救生命"和"社会责任",男女献血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2)男、女性重复献血人群因"无意间看到献血站(车)"而获得献血信息的分别占64.7%和47.8%,从"新闻媒体"得知献血消息的占47.0%和35.4%,且男女性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选择"朋友推荐"的则分别占26.9%和27.5%。3)男、女重复献血人群选择"没有时间献血"的分别占68.9%和43.4%,"担心献血医用品安全"的占20.5%和25.3%,和"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占16.3%和20.7%(P0.05)。16.9%的女性重复献血者易受到"朋友或媒体的负面宣传"的影响。4)重复献血人群献血过程中和献血后积极感受与不良感受的比例分别为36.9%和8.4%,初次献血人群分别为10.6%和2.5%,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深圳无偿献血"挽救生命、社会责任"的宣传已经获得广泛认同,而今后的无偿献血的宣传发动的重点内容包括:应针对性地在人流大的闹市区域增加献血点,延长时间;继续加强"献血安全、无碍健康"的宣传;和发挥献血志愿者自身的宣传作用,带动亲朋好友参加献血,不断扩大献血人群队伍,提高献血者中固定献血者(含骨髓志愿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保山市无偿献血的现状,为今后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动员和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知信行(KAP)的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向受调查人群随机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对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对无偿献血知识、危险行为、无偿献血的态度、参与无偿献血的动机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受调查人群的3个年龄段中,18-30岁年龄段占59.5%,31-45岁年龄段的献血率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段(P0.05);性别方面,男女献血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职业方面,以工人(其中大部分是企业的农民工)、农民、民工、事业人员和学生为主,占83%;人群的学历分布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占75%。知晓率最高为82.5%,最低为64.9%;献血者和未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常识知晓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献血知识获取渠道方面,以朋友介绍和血站宣传为主(68.2%);在关于血液安全和危险行为方面,知晓率均在90%以上,献血者和未献血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动机以帮助别人(51.4%)和有益健康(37.1%)为主;在对待献血的态度方面,占73.6%的受访者愿意1年至少献1次血;不愿献血的原因以没时间(34.5%)、身体不适合献血(20.7%)、怕痛(18.4%)为主。结论只有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宣传、动员、招募策略,同时不断改进服务,才能使更多人献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滨海新区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特征及影响其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为改进献血者招募策略、提高对献血者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度在滨海新区献血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献血者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的感受从可靠性、响应性、有形性、保证性及移情性5个维度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可能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本区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主体为20-35岁,占调查总数的64.24%(14 637/22 786);职业以工人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5.15%(10 288/22 786)和35.24%(8 030/22 786);初中文化程度占比最高,达到总献血人群的49.09%(11 185/22 786):献血动机以"奉献爱心"者占30.67%,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途径主要以街头宣传、电视和报纸为主,分别为22.94%、22.37%及12.14%;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最主要因素是怕影响身体健康,占受调查者的24.24%。献血过程中的满意度水平:被调查者对献血点的工作环境干净、卫生及宣传资料简单易懂两项最为满意,最不满意的是工作人员着装不整齐、解决献血者献血过程中的问题不积极和服务态度有欠热情。而这些要求关系到献血者服务满意度和无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结论滨海新区的无偿献血工作应着力加强工作人员对献血服务方面的培训,积极工作,热情服务,改善服务质量,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提高人群献血率,以确保临床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桂林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情况,探索相应的宣传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 627名桂林市不同民族居民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总体上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高于未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情况,市区与县级居民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民族的居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在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献血顾虑的前3项分别是比较忙、怕痛和担心献血会传染疾病,"献爱心"占了献血动机的68%。结论应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力度,壮大桂林市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市城区公众无偿献血认知-态度-行为。方法应用自设问卷,对995名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一般资料、无偿献血知识、动机、行为等。结果公众无偿献血知识总知晓率偏低(34.7%),有献血经历者知晓率(60.7%)高于无献血经历者(13.6%)。奉献爱心以及自己和家人享受用血优惠政策是公众无偿献血的主要动机;有献血经历者不愿意献血的原因主要是献血不方便、献血出现不适、工作人员态度或技术差,而无献血经历者则主要怕传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公众认为媒体宣传(92%)、举办大型讲座(55.8%)、血站自己宣传(51.8%)更能引人关注。结论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行为有待提高。应广泛深入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提高血站服务水平,以使无偿献血工作全面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