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产后抑郁症“补虚祛瘀,颐脑醒神”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应用中医药针对本病的防治已成为目前医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课题。文章对古籍医典中有关产后抑郁的论述进行总结,阐述其"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强调调整脑神在本病论治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现代医家对本病治疗用药的特点,阐释现代基础研究中中医药对本病有关神经递质及激素的影响作用。提出"气血亏虚,瘀浊闭阻,脑神失司"为产后抑郁症的基本病机,"补虚祛瘀,颐脑醒神"乃本病的根本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卢永兵医师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经验。卢永兵认为脑动脉硬化症的病机归纳起来旭风、火、痰、虚、瘀、强调重视“老年多瘀”的病理特点,并注意本病常是虚实相见。  相似文献   

3.
《四川中医》2021,39(8):31-3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属于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本病病损部位为皮肤,火毒邪气瘀留于皮部、气血运行不畅是本病的发病因素,气血亏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针对毒邪瘀滞,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亏虚这一病因病机,在治疗上可使用祛瘀通络三法:即傍针刺法通瘀、梅花针扣刺散瘀、拔罐排瘀散结相结合的方法,并配合补益脾胃,临床治疗本病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总结吴华堂教授从痰瘀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经验。吴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在于肾精不足,髓海亏虚;标实在于痰浊、瘀血蒙蔽脑窍,闭阻脑络,痰瘀贯穿本病始终。故吴教授对于痰瘀互结型痴呆常用加味癫狂梦醒汤治之,以活血化瘀、祛痰开窍为法,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5.
闫东升 《河南中医》2005,25(12):38-3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ral Basilarartery Insufficiency VBI)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吐、共济平衡失调等为主要症状,因受累血管供血范围的不同,可发生中枢、桥脑、延髓或小脑的症状或体征.本病多由痰浊内蕴、瘀血阻络所致,痰瘀互结,阻于脑窍,脑府失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为眩晕.笔者采用健脾化痰祛风,补气活血通络之法,以祛痰活血止眩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同向性偏盲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本病常以视物模糊、视物缺损等眼部症状为首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造成心理障碍。中医学称本病为"暴盲",始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平日素无他病,外不伤轮廓,内不损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1]本病多因暴怒惊恐、脾虚湿蕴、外感邪热、肝肾亏虚等致脉络瘀阻,猝然出现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急性期西医治疗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及脑循环等基本治疗方法为主,对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是常见的脑系疾病之一,中医药采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来治疗有着独到的优势。痰、瘀二毒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之关键所在,而逐瘀安脑方是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经验方,能够逐瘀解毒利水。通过从历代医家及导师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逐瘀安脑方的组方原理及组方中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探索其机理,为逐瘀安脑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荨麻疹(CU)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笔者从痰瘀立论采用祛痰瘀方治疗本病40例,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常见证候,以期为卒中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高血压CA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本病常见危险因素,并运用前期研制的证素诊断量表进行证候调研,探讨临床常见证候。结果:高血压CAS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早于女性(P0.05);超重/肥胖率较高(59.2%),常见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最多见,吸烟/被动吸烟及饮酒存在性别差异(P0.01);痰、瘀为高血压CAS最常见证素,痰瘀互结为最常见复合证候,痰或瘀+其它一种证素为本病最基本的证候表现形式。结论:高血压CAS危险因素众多,综合因素的长期作用推动疾病进展。痰瘀互结为最常见证候,痰、瘀组合其它证素构成本病复杂证候。  相似文献   

10.
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位主要在脑,亦涉及肝、肾、心、脾诸脏;在其病机变化中,肾精亏虚是发病的病理基础,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因素;肾精亏损、脏腑虚衰以致痰瘀内生、痹阻脑窍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共性机制;痰浊、瘀血既是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本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脑动脉硬化症是指由动脉壁变性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脑组织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本病多发于 5 0岁以上 ,在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 ,且是产生脑萎缩、老年痴呆症、多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及TIA等的“基础疾病”。祖国医学对其治疗用药有其独特的经验 ,除沿用传统方药外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大批中药新药 ,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笔者就近年来中医对脑动脉硬化症的用方研究概述如下。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中药复方大致可分为以下 6类。1 活血化瘀复方认为脑脉瘀滞是本病的病理基础。冯氏[…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由神脏(脑)亏虚,形脏(五脏)内生风火,挟浊挟瘀上攻所致畸毒性闰位在脑而不在脏腑。急性期属阴入阳证,气机逆乱,浊瘀积聚脑中是死亡主要原因,治以阴通阳,恢复期属正虚邪恋证,髓海空虚,瘀浊留滞而后遗诸证,法特扶正祛邪。本病预防着眼安正和慎养三宝(异精、养气、守神)。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痴呆从瘀辨治的体会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颜乾麟 《中医杂志》1995,36(9):527-528
老年性痴呆症是当今较常见的老年难治病,近年来笔者从瘀论治本病,取得一定疗效,兹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从老年性痴呆症的精神异常、行为改变、记忆丧失等表现分析,似归属中医的“癫狂”范畴。目前,国内多宗“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之说,以养精填髓法补之。但临床所见,本病并非仅见虚象,不少患者具有颜面四肢老年斑迭出、巩膜瘀丝累累、肌肤甲错、舌紫或见紫斑等瘀血指征,投以活血化瘀法,每获良效,实践表明,老年性痴呆症的病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1977~1991年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综述于下。一病因病机研究中医没有脑动脉硬化病名,类似本病的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健忘、不寐等症之中,目前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 (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贝氏等认为本病主要病理是以肾亏衰老、瞄髓空虚为本,以脂瘀阻着、脑络不畅为标。于氏认为本病之本为血虚,其标为血瘀。顾氏则认为本病主要是心肝脾肾等脏器功能的衰减,阴阳失调,气血亏虚,并因之产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滞留脑脉,使脑脉血流失畅,脑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痰瘀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故本文通过梳理痰瘀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的致病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从痰瘀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复杂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关系的和谐,本病的病因病机多为肾虚痰湿瘀阻,其中肾虚为本,痰湿瘀阻为标,故临床多从补肾化痰祛瘀的角度论治疾病,以期为本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老年痴呆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渐进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记忆、认知能力衰退,社交障碍、行为异常及性格改变等为主要特征.本病病位在脑与肾,致病因素分虚、痰、瘀三个方面,虚为本,痰、瘀为标.因年老肾衰、脑髓失养致神志不明,选药以补益为主,治疗以"补肾益精填髓"为基本原则,常用鹿茸片3 g、败龟板15 g、牛脊髓1条煮汤服,用以填髓补脑,改善脑肾功能,长期服用后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为临床中药治疗老年痴呆症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自拟三虫熄风活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8例观察王刚,李秀芳(天津市静海县独流分院301600)急性脑血管病为目前临床常见急症,尤其是缺血性中风,发病急,致残率高,笔者自1994年始根据本病瘀浊痹阻脑脉的病理特点,采用自拟三虫熄风活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8例...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一般指自发性高血压性脑实质内出血。本病发病急,变化快,且多危重症。急性期治疗成功与否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我们采用具有逐瘀化痰、益气固脱作用的逐瘀化痰汤,与西医常规保守疗法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褐斑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笔者认为本病多为瘀,故自拟理血消斑汤从瘀论治黄褐斑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