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灌注、透明等方法,观察了166例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的动脉供应.第一掌骨的滋养动脉均来自拇主要动脉,从该骨中1/3段的掌侧入骨.骺与干骺动脉分别来自位于该骨近、远侧端的近、远侧动脉环.大多角骨的动脉来自桡动脉及其掌浅支,从该骨的背侧、桡侧和掌侧入骨.本文试就某些临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用注射和透明法,观察166侧不同年龄尸体标本头状骨的动脉供应.头状骨的血供主要来自腕背弓和掌深弓,分别从该骨的背、掌侧入骨.头状骨头部的血供仅来自骨内的逆行供血系统.该供血特点与头状骨骨折后不连结与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髋臼血液供应及其旋转截骨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游离险自截骨术是否会造成够自的缺血性改变,学者们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研究,意在证实其危险程度。现就够白血供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其旋转截骨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技术及治疗进展综述报告如下。1髓白血供研究1979年,Purath[‘]首先报道了儿童。hiari截骨术后使够自发育受到影响。1980年,Soini和Ritsiul‘]描述了够自上缘楔形截骨术后可诱发够自发育不良。九十年代末有人发现股自旋转截骨术后引起了髓留缺血性坏死(’·“’。1984年,Kasseh(‘)等,选择幼犬做Salter截骨模型,用氢冲洗法(hydrogenwashedouttechiquJ和四环素标记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时经大多角骨进钉的方式,以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并提出安全、明确的手术操作。方法:对腕部大多角骨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行多平面重建成像(multi-planer reconstruction,MPR),对大多角骨三维平面反映大多角骨的各项数值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值分析在大多角骨的钉道优化设计与可行性。结果:总计测量60例正常大多角骨的CT数据值,其中男女各30例,平均年龄42.3岁,测得其桡侧宽度为(13.46±1.13) mm,高度为(11.43±1.18) mm,减深距为(7.38±0.98) mm,矢状长度为(14.59±1.63) mm,根据测得的值定位钉道。结论:大多角骨骨体的大小能满足钉道优化设计的需求;大多角骨的测量值能评估钉道的安全范围,指导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6.
在解剖一具50余岁的男尸时,发现肝胆动脉供应明显异常:肠系膜上动脉发出肝动脉右支,肝固有动脉缺失,胃左动脉发出肝动脉左支.肠系膜上动脉发出肝动脉右支:在胰颈的后方,距肠系膜上动脉根部 17.42 mm 处,发出一支长 57.18 mm、直径 4.08 mm 的分支,著者暂称肝动脉右Ⅰ支,该动脉走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门静脉的右侧、胆总管的后方,经胆囊管后方进入胆囊三角,在胆囊三角内分出胆囊动脉后进入肝右叶.  相似文献   

7.
探讨距骨血管的分布,为治疗距骨骨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由中国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实验室提供已知无临床血管疾病的成人足踝部新鲜尸体标本18例,有色乳胶血管灌注后行踝关节分层次解剖,测量供应距骨主要动脉起点的口径,观察距骨血液供应的血管来源、走行、分布结果:距骨的血液供应来自胫前动脉发出的足背动脉,后者发出内、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胫后动脉发出的后结节支、跗骨管动脉和三角动脉供应距骨,腓动脉发出的穿支和跟支,同时还发现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所发出的分支之间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各分支之间的血管吻合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动脉血管网。结论对于距骨骨折手术治疗选取踝关节前内侧入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9.
10.
舌黏膜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中医舌诊和外科舌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6具新鲜的胎儿尸体经血管铸型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 舌深动脉长支和舌背动脉终支在舌黏膜下形成一完整的致密动脉网,跨越舌中线,成为一整体。由动脉网发出微动脉支进入舌黏膜内,形成黏膜内的毛细血管网和各种乳头毛细血管丛。结论 舌黏膜两侧血管吻合丰富,可选用舌黏膜肌瓣修复创面,并为舌诊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方旭  陆生林 《医学综述》2013,(16):3041-3042
目的探究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分型的收治方法。方法将广西民族医院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24例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患者按照其骨折类型分为三组:克氏针联合微型钢板固定88例(A组),其中35例为Rolando骨折、29例为Bennett骨折、24例为基底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27例(B组),均为关节外骨折;微型指掌骨钢板9例(C组),均为骨骺分离型骨折。观察三组的最终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优36例、良49例,优良率为96.6%;B组优9例、良16例,优良率为92.6%;C组优6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0%,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均令人满意。结论对于Bennett骨折、Rolando骨折及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宜采取克氏针联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法,关节外骨折宜采取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法,而骨骺分离患者宜采用微型指掌骨钢板固定,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自1997年来,我科应用第一背侧掌骨动脉双叶皮瓣修复因握持热器及电灼伤而造成拇指指腹及虎口缺损病人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应用解剖桡动脉深支经外展拇长肌及伸拇短肌的深层到达鼻咽窝并发出腕背动脉。其主干经伸拇长肌深层,在进入第一背侧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7例外伤性手指部分缺损病人,施行了掌骨植骨加长内固定术,治疗10个手指,平均延长1.5cm,恢复了一定的手部功能和美观,保持手指残端皮肤的正常感觉,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腭部动脉供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掌骨短小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的6例先天性掌骨短小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掌骨均恢复正常长度,延长骨痂完全钙化,延长长度为1.8~2.4 cm,平均(2.05±0.25)cm;延长比率为30%~37.5%,平均(32.9±3.85)%;骨延长指数(延长1 cm需要的时间)为20.8~22.6 d/cm,平均(21.7±0.71)d/cm。按照TAM系统评定方法,6例为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术后手指屈曲畸形,1例钉孔感染,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掌骨短小畸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160侧不同年龄的头部标本,做解剖观测和腭部动脉造影,研究了正常人腭部的动脉供应。发现腭部有六对动脉供应。腭升动脉腭支循腭帆提肌降至软腭,是供应软腭的主要动脉。咽升动脉腭支不是循咽腭肌至软腭,而是从颅底发出,沿腭帆提肌后内侧降至软腭鼻腔面。  相似文献   

18.
陈映 《中外医疗》2010,29(4):145-145,147
本文分析探讨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血液的供应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肝癌血液供应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林  官泳松  周翔平 《四川医学》2006,27(5):464-465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介入治疗在肝癌非手术疗法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对肝癌血液供应的研究不仅是肝癌介入治疗的基础,而且对选择介入治疗方法和提高疗效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肝癌血液供应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