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某医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随访6~36个月(平均19个月),按Dienst标准评定:优47例,良10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为95%。结论:单边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复住满意,疗效可靠。同时精心的护理对患者病情及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小明 《现代保健》2010,(35):66-67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3年8月-2007年8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0例。按AO/ASIF分型:C2型14型,C3型6例。结果本组2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测量掌倾角0°~18°(平均13.5°),尺偏角为18°~30°(平均26。)桡骨茎突高于尺骨茎突10~14mm(平均12.5mm),复位质量按沈忆新评分标准:优14例,良5例,可1例,无针道感染。疗效按Dienst标准,优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达85%。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关节面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改善远期关节功能。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概率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0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恢复以及并发症、桡骨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个月掌倾角以及尺偏角变化均较术后2个月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术后4个月掌倾角以及尺偏角变化均较术后2个月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桡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并发症少,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常规治疗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自 2007 年 -2011年行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限6~12 个月,所有病例采用影像评分以及功能评分,优良率达 90%.结论: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沈兵 《中国卫生产业》2014,(18):153-154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所选取的患者均进行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钢板固定技术以及克式针治疗,然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患者骨折的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48例患者的Sarmiento评分结果优良率高达87.5%,复位的评分结果优良率高达83.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钢板固定技术以及克式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在手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雷文学  何乾成  邹正凯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78-2378,2380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加有限内固定再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18例,按照Shea评分。[结果]优1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5%。[结论]手法整复,切开复位加有限内固定,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该类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欧斌 《现代保健》2011,(33):116-11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9月~2011年9月42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其疗效根据Dienst评分系统评定为:优3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9%。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8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89例患者经手法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穿针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结果:随访86例,随诊时间5至48个月,平均26个月。骨折全部1期愈合,根据Dienst评估标准评估,优75例,良8例,一般3例。除4例出现腕关节僵硬外,无针道感染、针孔骨折、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训练伤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防止骨折再移位、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具体效果,指导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治疗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5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掌侧锁定钢板、加克氏针,加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结果:以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为根据,总优良率为90%;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工作,5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经X线片复查,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尺偏角均转为正常,桡骨短缩、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较好.结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显著.为了保证治疗总优良率,可以根据患者具体背侧骨折块情况,联合克氏针、背侧钢板内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常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部分病人为开放性骨折且合并软组织损伤,处理困难,预后较差。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2年10月,对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3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桡骨远端外固定器和传统的石膏固定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将其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二组,即外固定器组19例,石膏固定组19例。(1)外固定器组:男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T形接骨板内固定与背侧双板锁定解剖接骨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56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T形接骨板内固定组(75例,A组)和背侧双板锁定解剖接骨板固定组(81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增均随访4.5(3~6)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B组治疗效果和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A组.结论 背侧双板锁定解剖接骨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的特点,适合用于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病人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结果评定:优24例,良8例,中2例,无患者评定为差,优良率达94%;所有患者外固定时间为6~8周,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结论 外固定支架由于其结构简单所以操作方便,且力学性能稳定,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良好的效果,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能量损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高能量损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15例获得6个月至2年(平均10.2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远期疗效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分,优1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有利于提高关节内骨折复位满意率,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治疗高能量损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手段,避免过度牵引,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型锁定加压钢板(T-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T-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彭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就诊采用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32例。结果术后随访6~14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并发症。结论 T-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裴儒 《中国校医》2014,(12):931-93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5.0%,而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治疗组优良率为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桡骨远端伸直型粉碎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临床治疗相对困难。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17例桡骨远端伸直型粉碎性骨折,应用折顶手法闭合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万晓宏  吴娟  李敏 《现代保健》2010,(26):91-92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9月对2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28例随访3~20个月,平均6.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Dienst功能评分标准对28例Colles骨折手术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后的功能评价:优17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2.1%.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获得稳定的解剖复位,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传统微创外固定架治疗与新兴掌侧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利辛县人民医院骨科2004-12/2010-12收治的75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外固定架组36例,掌侧钢板组39例,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纳入研究的7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3月,平均26月。外固定架组3例钉道感染,7例固定失败。掌侧钢板组1例延迟愈合,2例螺钉松动。影像学及功能评估显示掌侧钢板组临床效果优于外固定架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的治疗效果总体优于外固定支架,故对于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应优先选择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66例,给予其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期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6例,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时间(10±2)个月。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级患者的治疗效果:优41例,良16例,差3例,优良率为95%。2例患者出现皮肤切口感染,未有少年曾感染、骨髄炎、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内固定螺钉松脱等情况出现。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桡骨远端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9年8月间,我院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75例,其中135例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7例行外固定支架治疗,33例行内固定治疗。随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35例均获得随访,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三种方法治疗疗效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固定支架与内固定治疗疗效比差异并无意义(P>0.05);三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掌倾角、尺偏角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应视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相较内固定治疗而言,外固定与其疗效相当,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