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重建是骨骼的自我更新过程,包括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两者失衡时可导致骨质疏松,因此研究骨重建过程对了解骨质疏松病变十分重要。1973年Berg和Carlson等首次发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adorosine monophosphate,AMP)活化蛋白激酶(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AMPK是蛋白激酶链中的关键激酶,可感应细胞能量代谢状态变化并经多种途径调节细胞能量平衡[1],被称为真核细胞的“燃油量表”或“能量感受器”。AMPK可通过磷酸化多种代谢酶和调控基因转录与表达直接或间接影响骨代谢。因此,AMPK与骨重建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现就AMPK对骨重建影响的近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露文 《广西医学》2002,24(7):1007-1010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 ,骨质疏松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出问题。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骨重建过程有关。骨重建过程包括骨吸收和骨形成两部分 ,受多种因素调控。骨局部因子对骨重建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s)是重要的骨调节因子之一 ,对维持骨量起重要作用。本文将概括IGFs的结构和功能及生理性骨重建的关系 ,以探讨IGFs在骨质疏松病人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1 IGFs概述IGFs系统包括IGF Ⅰ、IGF Ⅱ和 6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IGFBPs)、IGFBPs蛋白酶及两个IGF受体等。IGF Ⅰ…  相似文献   

3.
周彪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2):137-139,143
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多种因子参与调节。CGRP通过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影响骨折局部的血液供应、诱发损伤局部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参与骨折愈合的调节。骨折愈合仅仅是骨修复、骨重建中的一个方面,虽然已经认识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骨修复及骨重建中的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了。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通过墨汁血管灌注法和显微血管造影技术,对33只日本种大耳白兔短期糖皮质激素应用条件下,新鲜异体骨移植的血管重建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异体骨髓腔侧的血管重建主要是通过邻近宿主骨源性血管的向内生长而实现的。而皮质骨则主要是通过骨内,外膜侧血管的向内穿透及对原哈佛氏血管的再占据而实现的。同时有早期少量与原哈佛氏血管再通的情况存在;②在短期免疫抑制条件下,新鲜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的血管重建速率基本接近、③血管重建是骨形成的先导、血管浸润先于骨生成发生,并调节了成骨过程.不同来源,不同条件下的血管浸润,对骨的生成与吸收可能有不尽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及LC-DCP治疗锁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重建钢板及LC-DCP治疗锁骨骨不连,重建8例,LC-DCP10例,根据复位质量、骨愈合时间、术后ASES评分和DASH评分等情况评定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LC-DCP组优9例,良1例;重建钢板组优5例,良2例,可1例.LC-DCP组骨愈合时间8~15周,平均12周,未出现骨不连.重建钢板组骨愈合时间10~22周,平均18周,未出现骨不连.两组患者ASES评分与DASH评分平均分比较,P<0.05.结论 LC-DCP组治疗锁骨骨不连优于重建钢板组.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对骨代谢有调节作用,不仅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和成熟,还影响骨重建。部分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因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影响骨的正常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促甲状腺激素的外源性抑制治疗对骨代谢亦存在不利影响,尤其对绝经后妇女,应定期追踪骨密度变化,审慎调整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家腓骨、髂骨移植及L-梯形钢板,按力学原理组成金属及骨组织双重桁架结构重建,此种方法可一次性迅速重建骨结构,恢复关节活动及肢体负重功能。本文着重从生物力学和骨愈合方面对股骨远端骨结构重建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破骨细胞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骨形成,骨重建失衡,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基本病理机制.许多对骨重建具有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均可通过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上的相应受体将调节信息传人细胞内,激活转录因子,后者可进一步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是进行骨重建的两个关键细胞,近年来大量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二者的生成及信号转导过程,已有报道c-fos原癌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对骨重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创伤、运动伤和交通事故伤致韧带断裂发病率较高,交叉韧带一旦损伤难以自愈,常常需要手术重建交叉韧带,而修复重建后腱骨不愈合和愈合不良,严重影响术后疗效。如何促进腱骨愈合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腱骨愈合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技术因素有:移植物与骨隧道的嵌合程度、移植肌腱在隧道内的位置、机械应力、移植物的预张力、移植物的固定方式、腱骨接触面积及残端的影响等;外在因素有:骨膜包裹、生物活性因子注射、磷酸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强度超声波、体外冲击波及基因工程等。笔者试对促进腱骨愈合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OPG/RANKL/RANK系统调节骨重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调控骨性关节炎骨重建的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以“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骨重建”、“osteoarthritis”、“subchondralbone”、“remodeling”、“OPG/RANKL”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文献,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纳入29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资料显示在骨组织的动态骨重建中,OPG/RANKL/RANK系统是调控骨吸收与骨形成最重要的分子系统之一。软骨下骨重建失衡、重建模式异常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实验证明双膦酸盐类等骨吸收抑制剂、锶制剂等骨形成促进剂及中药,可通过调控OPG/RANKL/RANK系统,来调整骨重建速率,抑制骨吸收,而在延缓骨性关节炎病理进程中起防治作用。结论OPG/RANKL/RANK系统能调控软骨下骨骨重建,可成为研究治疗早中期骨性关节炎的新靶点,应用该系统探讨中医药防治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将为今后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对小鼠颅骨的局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小鼠颅骨骨形成和骨重建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洛伐他汀组,分别在小鼠头皮下右侧颅骨表面注射PBS、辛伐他汀(15mg/ml)、洛伐他汀(15mg/ml)50μl,连续4天,饲养1月后取出颅骨,测量颅骨的平均厚度,并观察颅骨结构。结果:辛代他汀和洛伐他汀分别使颅顶骨厚度增加73%和115%,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他汀药物组右侧颅骨厚度较左侧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左右两侧颅骨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辛伐他汀组编织骨及新生血管增加,内外板结构发生重建,而洛伐他汀组骨膜下成骨增加,外板结构重建。结论:局部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促进小鼠颅骨的骨形成,并使颅骨结构发生重建。  相似文献   

12.
探讨64排螺旋CT标准算法及骨算法薄层重建技术在颅底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可疑颅底隐匿性骨折患者300例,利用标准算法及骨算法薄层重建分别对颅底是否有骨折进行评判,如有骨折,对骨折部位、范围、周围窦腔及软组织情况做出客观的判断。结果 30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厚层扫描未见明确骨折,仅可见部分间接征象。骨算法薄层重建较标准算法薄层重建得到骨折诊断阳性结果高(95.3%比58.4%,P<0.05),标准算法联合骨算法薄层重建骨折诊断阳性率高于标准算法薄层重建(100.0%比58.4%,P<0.05),标准算法联合骨算法薄层重建与骨算法薄层重建骨折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比95.3%,P>0.05)。结论 GE64排螺旋CT骨算法薄层重建在评价颅底隐匿性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标准算法薄层重建,联合两者对颅底隐匿性骨折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喜凤  梁杰 《医学综述》2014,(12):2129-2131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骨质疏松均是老年人中常见病和多发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TH)有调节骨代谢的作用,不仅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和成熟,还影响骨重建。TH水平异常,促甲状腺激素的外源性抑制治疗及血脂代谢紊乱可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该文就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分析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锁骨蝶形骨块固定对锁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甲组(43例)、乙组(43例),甲组以重建钢板固定锁骨联合螺丝钉固定蝶形骨块来治疗,乙组以重建钢板固定锁骨联合可吸收缝线捆扎固定蝶形骨块治疗,对比两种固定方式对锁骨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甲组固定方式治疗效率为97.67%,而乙组固定方式治疗效率为86.05%,两组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重建"S"型钢板固定+螺丝钉固定移位蝶形骨块对治疗锁骨骨折有显著疗效,复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加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重建钢板加植骨治疗跟骨骨折14例,最终随访时进行评分。结果14例均获随访,时间8~26个月,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7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应用重建钢板加植骨能有效重建及固定后关节面,有利骨折愈合,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61-164
骨折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指骨的力学完整性丧失,同时也包括局部软组织与血管的损伤。骨折愈合是指对骨组织创伤局部的修复,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面清除破坏,一面再生修复,其本质就是骨折断端发生的骨重建塑型过程。由成骨细胞主导的骨形成与由破骨细胞主导、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共同调控的骨吸收在骨重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有关两者与骨折愈合的关联性未见系统报道。本文以细胞生物学功能为出发点,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对骨形成、骨吸收的影响入手对成骨/破骨细胞与骨折愈合的关联性做系统性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促进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法获取兔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扩增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只,每只兔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生物蛋白胶混合注入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的肌腱和骨道间隙内,对照组只注射生物蛋白胶,分别在2、4、8周各时间点每组处死3只兔子取材。组织学观察腱骨界面的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8周在腱骨界面之间为瘢痕组织,腱-骨结合较紧密,有类Sharpey纤维成分。实验组,术后2周腱骨结合部位已经出现未成熟的类软骨细胞,术后8周为较成熟的软骨细胞,排列较整齐,从肌腱向骨道逐渐移行,类似于正常前交叉韧带的止点结构。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腱骨界面,形成类似正常前交叉韧带止点样结构,有利于促进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试图通过序贯使用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分别干预骨重建的吸收期和形成期,达到通过干预骨重建全过程来实现骨重建正平衡。方法将12只雄性大鼠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于实验第1、2日每日肌肉注射益钙宁1U/100g,于实验的第4、5天肌肉注射重组大鼠甲状旁腺激素(rrPTH)30μg/100g;对照组同期肌注生理盐水和溶媒。于实验第6天取腰椎椎体,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定量观察腰椎椎体松质骨骨组织学静态参数的变化,采用电镜定性观察各种骨重建表面上细胞的超微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组序贯应用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后,骨小梁成骨细胞表面积相对百分比、类骨质平均厚度、单位成骨细胞骨形成表面的成骨细胞数、骨小梁类骨质相对体积分别为19.9%±6.2%、3.4μm±0.4μm、37.6个/mm±4.6个/mm、1.8%±0.6%,均大于对照组,P<0.05;活性骨形成表面中骨构建形成部位的增加超过骨重建部位;电镜结果序贯应用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后成骨细胞成骨功能增加。结论序贯应用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刺激骨形成,骨构建形成部位的增加大于骨重建形成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维重建成像在骨与关节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螺旋CT对 1 0 4例骨与关节行容积扫描 ,包括骨折 57例 ;肿瘤 2 2例 ;结核及其他 2 5例。利用工作站对容积数据进行多维重建、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多层面重建 (MPR)、多层面容积重建 (MPVR)、RaySun重建。结果 CT重建技术能显示骨与关节表面结构、内部细微结构 ,可以多角度、多平面观察骨与关节的密度、形态、大小变化 ,发现相邻肌肉、软组织改变及空间关系。结论 螺旋CT多维重建成像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 ,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 ,临床应用价值大 ,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20.
骨重建在维持骨强度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Xia W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6):363-365
骨重建(bone remodeling)是指去除骨骼局部的旧骨代之以形成新骨的过程,是成熟的骨组织的一种重要替换机制,能够预防骨组织疲劳损伤的积累从而保持生物力学特性的稳定。适当的骨重建水平对维持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中监测骨重建水平有助于判断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危险性及其对抗骨疏松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