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迈-格-姬(MGG)染色在隐球菌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4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细胞学MGG染色检查结果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48例隐脑患者首次脑脊液常规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33例,首次检出率为68.8%;MGG染色发现46例,首次检出率为95.8%.MGG染色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敏感度高于墨汁染色,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MGG染色检查对隐球菌的检出率可达95.8%,且可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时一次完成,无需特殊染色,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隐球菌性脑膜炎78例脑脊液细胞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脑脊液标本细胞学检测资料,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总结近6年(2003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CNM的临床资料、脑脊液诊断情况。结果共78例患者,常规涂片墨汁染色首检阳性者48例(61.5%),26例(33.3%)重复送检时发现隐球菌,余4例(5.1%)墨汁染色始终呈阴性,靠隐球菌培养确诊。55例(70.5%)行细胞学检查的患者首次送检即直接找到隐球菌。结论脑脊液细胞学较常规涂片墨汁染色首检隐球菌阳性率更高。CNM的诊断有赖于脑脊液墨汁染色、细胞学检查、隐球菌培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以提高其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比较脑脊液细胞学染色、墨汁染色、乳胶凝集实验检出隐球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以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总结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确诊的23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与同期住院的23例非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及脑脊液细胞学资料并予以分析。结果脑脊液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检测灵敏度91.3%,明显高于墨汁染色灵敏度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细胞学瑞氏吉姆萨染色检测特异度100%,明显高于乳胶凝集实验法特异度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比传统的墨汁染色法及乳胶凝集实验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且更直接,是一种先进快捷便利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的检测及识别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隐球菌的检测最佳方法。方法 :对 2 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 ,应用瑞氏染色、阿利新兰染色 (Alcian Blue)、细胞计数器直观察、墨汁涂片等实验室方法检测、比较。结果 :瑞氏染色可在光镜下直接观察到隐球菌。阿利新兰对隐球菌有特异性 ,阳性率高 ,隐球菌被染成蓝绿色而背景的炎细胞不着色。墨汁涂片 ,假阳性率高 ,且涂片不均匀时 ,不易计数。结论 :我们通过实验证明 ,瑞氏染色法是一种首选的快捷便利的方法 ,瑞氏染色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时的脑脊液常规染色 ,并能同时检出隐球菌 ,可先于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当隐球菌少不能确定时 ,可做阿利新兰染色确诊 ;用细胞计数器精确计数 ,为临床病情判断及药物疗效提供依据 ;墨汁涂片易受涂片不均匀、杂质污染等影响 ,可造成计数不准确 ,故我们不主张采用。脑脊液中隐球菌的检出率低 ,我们认为另一原因与对隐球菌识别的经验不足有关 ,有些固缩的隐球菌似淋巴细胞大小 ,染色深 ,不易与红、白细胞区别 ,我们建议瑞氏染色片应保持潮湿时观察 ,并用阿利新兰染色鉴别。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发现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目的 回顾本实验室3922例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发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984年4月至2003年4月CSF细胞学检查3922例,CSF标本经自然沉淀法或玻片离心法制片,常规采用迈一格一姬染色,部分标本行.PAS染色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观察。结果 CSF细胞学特异性发现包括感染性病原体与恶性肿瘤,共55例,占全部CSF细胞学检查的1.40%。其中感染性病原体包括新型隐球菌5例,镰刀菌1例。恶性肿瘤49例,包括转移性癌26例,转移性淋巴瘤/白血病7例,脑生殖细胞瘤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CNSL)4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来源未明的肿瘤6例。PAS染色对新型隐球菌的形态显示良好。转移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上皮膜抗原(EMA)和(或)细胞角蛋白(CK)阳性,淋巴瘤细胞可见LCA,CD20或CD34等标记物阳性。结论CSF细胞学对临床有重要意义,其特异性发现所见的肿瘤细胞以转移癌多见,病原体以新型隐球菌多见。CNS镰刀菌病是罕见的霉菌感染,CSF细胞学可检出镰刀菌。CSF免疫细胞学方法有助于鉴别肿瘤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26岁。以头痛、发热发病,多次脑脊液检查蛋白定量、葡萄糖和氯化物异常但未发现明确的病原菌生长。MRI检查显示右侧小脑及第四脑室、侧脑室后角呈片状异常信号。外科手术探查可见右侧颞叶囊性变,脉络丛呈灰黑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呈双折光之卵圆形和(或)圆形隐球菌菌体,伴异物巨细胞反应及淋巴细胞浸润,巨细胞中亦可见隐球菌菌体,部分菌体似有芽孢生成。高碘酸.雪夫(PAS)和六胺银(PASM)染色隐球菌呈阳性反应,明确诊断为脑膜脑炎型隐球菌病。结论隐球菌病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真菌感染性疾病,由新型隐球菌致病,以脑组织或相应脑腔隙内出现大量隐球菌菌体为其特征性病理改变,脑脊液特殊染色(PAS、PASM染色)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及脑脊液改变特点.方法 对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病人均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1例在入院后首次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另1例反复多次检查才发现新型隐球菌.死亡1例,痊愈1例.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除脑膜炎的表现外,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墨汁染色查见新型隐球菌是确诊的依据,但需多次检查才能发现新型隐球菌,导致诊断困难,不能及时抗真菌治疗,本病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及脑脊液改变特点。方法 对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病人均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1例在入院后首次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另1例反复多次检查才发现新型隐球菌。死亡1例,痊愈1例。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除脑膜炎的表现外,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墨汁染色查见新型隐球菌是确诊的依据,但需多次检查才能发现新型隐球菌,导致诊断困难,不能及时抗真菌治疗,本病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进展。方法对2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头痛、发热,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其中21例脑脊液墨汁染色可见新型隐球菌生长。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氟康唑治疗,总有效率达76.92%(20/26);4例早期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的患者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高,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可减少误诊率。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均为一线抗真菌药物,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CSFC)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玻片离心法收集脑脊液细胞,经瑞-姬染色后在显微镜油镜下观察。结果:总结分析1727份CSFC检查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207例(其中包括新型隐球菌感染6例),脑出血7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淋巴瘤1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0例。结论:CSFC检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刊2013年第1和第2期报道专题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专辑,重点内容包括: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思路;神经变性疾病脑脊液中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新型边缘性脑炎及临床思考;玻片离心沉淀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规范化治疗;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脑脊液细胞内外结核杆菌;抗NDTSPOT.TB  相似文献   

12.
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其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脑脊液的相关检查和隐球菌抗原胶乳凝集系统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本院78例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或脑炎患者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和脑脊液检查进行归纳、分析,并进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胶乳凝集系统的检测。结果78例患者中有69例(88.5%)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9例(11.5%)为急性起病,64.1%以上的患者有头痛、发热;第1次腰穿隐球菌抗原胶乳凝集检查阳性者为97.4%。结论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起病形式各异,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隐球菌抗原胶乳凝集对早期诊断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现今能有效的治疗,因此迅速确诊是很有必要的.鉴定CSF中病原菌的古典方法是印度墨汁染色.此方简单,但不一定可靠.阳性率只占50%,而且常出现假阳性.隐球菌抗原抗体血清学检查使诊断的准确性增加,但当有陈旧性抗血清和类风湿因子存在时,也可出现假阳性.隐球菌培养需一周的时间才能得到结果.作者采用的CSF常规细胞学检查法能迅速而准确的作出诊断.方法:对6例隐球菌性脑膜  相似文献   

14.
脑膜癌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学改变。方法:对1998年9月到2004年12月收治的20例 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可伴脑神经和 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不同程度增高,另外还可表现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细胞学 检查均发现癌细胞,其中有四例经丫啶橙荧光染色结果阳性。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 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隐球菌性脑模炎的脑脊液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进行了研究,结果为:(1)从血球计数板上直接找隐球,菌以及从墨汗涂片和细胞学染色片上找稳球菌的阳性率均很高,(2)对脑脊液中隐球菌的形态学及炎症细胞反应进行了动态观察。(3)二性霉素B只达到治疗量时,脑脊液中隐球菌的生长才被抑制。  相似文献   

16.
隐球菌脑膜炎时即使反复作腰椎穿刺,取脑脊液作培养,并不都能获得新型隐球菌。作者报告两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在治疗前腰穿脑脊液培养阴性,而小脑延髓池穿刺脑脊液经用印度墨汁染色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例一:主诉无力、间或意识模糊。六个月前由于戒酒引起谵妄和发作性抽搐。内科与神经系统检查  相似文献   

17.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脑脊液的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将我院2004-2008年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 cryptococcal neoformans,CM)50例,分别做细胞学、墨汁染色、乳胶凝集试验、真菌培养,通过几种方法比较,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新型隐球菌感染临床特征。方法:对 6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者脑脊液呈无色浑浊、白细胞升高、其中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质升高、葡葡糖和氯化物减低,墨汁染色及苏木素-伊红染色均可发现新型隐球菌。几乎所有的患者有头痛、90%有发热、73%有呕吐、65%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偏瘫、约半数还有听力减退、双目失明和抽搐。结论:脑脊液墨汁或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查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101例临床特点及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诊断。方法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101例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或脑炎患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95例(94.1%)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85.0%以上的患者有头痛、发热,72例(71.3%)患者出现呕吐,另外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发作性抽搐、视力、听力损害也较常见。97例脑脊液涂片发现隐球菌;2例多次涂片阴性,隐球菌培养阳性;1例经脑实质穿刺活检病理确诊;1例小脑囊肿术后病理确诊。大部分病例确诊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大多数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或脑组织病原学检查发现隐球菌为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经验。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102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颅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神经损害症状,累及脑实质者可出现癫发作、偏瘫、精神障碍、共济失调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误诊率较高,尤其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对疑似患者,反复多次脑脊液细菌涂片、乳胶凝集试验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诱导治疗后联合氟康唑维持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疗效,外科手术(如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合并脑积水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的有效方法。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对于疑似患者,应反复多次行脑脊液细菌涂片,结合乳胶凝集试验和影像学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应采用联合、长期抗真菌治疗方案,必要时积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