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与帕金森病之间有关系吗?来自意大利的E.Cereda等人研究了这个问题,发表在2012年5月8日neurology杂志上。近期文献表明,糖尿病可增加帕金森病的患病风险。我们调查了糖尿病患者发生原发性帕金森病(IPD)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评估颅内电极重建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刺激术(DBS)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 月~2017年12月接受双侧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27例,基于本研究中颅内电极重建技术,根据植入电极与STN的位置关系,将病例分为3组(A组:双侧电极最佳DBS刺激触点均位于STN内;B组:仅一侧电极最佳刺激触点位于STN内;C组:双侧电极最佳刺激触点均不位于STN内)。统计分析3组病例在基线水平、术后6月、术后12月的Hoehn-Yahr分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 Ⅲ)分值、Schwab & England 日常活动评分(SE-ADL)、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基于重建电极与标准开机程控两种方式筛选的最佳刺激触点的吻合度以及触点坐标的差异,判断该项技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 STN-DBS术后3组病例在药物-关期的H-Y分期、UPDRS Ⅲ分值、SE-ADL分值及LEDD均不同程度改善,但在术后12月,仅有组A病例的上述分值改善仍是显著的。基于重建电极与标准开机流程两种方式筛选的最佳触点的吻合度达77.78%(42/54),二者的触点空间坐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电极重建技术有利于研究颅内电极植入位置与DBS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符合术后程控最佳DBS触点筛选的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华 《右江医学》2008,36(1):108-109
1817年,英国学者Jams Parkinson首先描述了帕金森病,1892年,此病正式命名为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它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僵直、行动迟缓,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及认识改变。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程进展缓慢、持续,并逐年加重,一般经过长短不一的时间后,终因全身僵直而行为困难,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成颅高压动物模型,探讨颅高压状态下颅内容积代偿及颅内顺应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15条狗安置硬膜外球囊并注液制成颅高压模型。通过改变球囊内液体量来改变颅高压的程度和颅内容积。通过压力传感器持续记录脑室内压力(VICP)和腰椎管内压力(LICP)。结果 VICP和LICP的自然对数转化值与时间变化呈现负性线性相关;其中颅内容积增加<3 ml数据段的平均线性斜率绝对值明显大于颅内容积增加>3 ml数据段的平均线性斜率绝对值;颅压升高实验第一阶段中数据段的平均线性斜率绝对值明显大于第二阶段中数据段的平均线性斜率绝对值。结论 颅内容积增加后,颅内压下降趋势呈指数关系,其下降速度随着颅内容积的增加而减慢,3 ml的颅内容积增加量为颅内容积代偿的转折点,此时颅内顺应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周雁 《英国医学杂志》2006,9(6):346-347
深部脑刺激术是在局麻下通过双侧立体定向术在丘脑底核置入一个永久性电极及一个脉冲发生器来完成的。对于年龄小于75岁的进展性鑫森病患者。以及左旋多巴治疗产生严重运动并发症者,深部脑刺激术能增加最佳药物治疗的疗效吗?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年龄及病情程度在不同的人身上有所不同。发病年龄50~60岁居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帕金森病的治疗只能靠药物或手术控制症状,尚无法根治,除了自身痛苦之外,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为了延缓病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及生活训练指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以老年患者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据医学资料显示,我国帕金森病的总人数高达200万以上(2010年).随着我国人口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不少并发PD,今后将会更多的PD患者面临临床手术麻醉.有效合理的麻醉管理对于PD患者围术期安全非常关键.目前国内外文献较少关于PD患者麻醉的研究报道,本文回顾新近国内外文献,总结性阐述PD患者的麻醉处理特点,为临床上PD患者的麻醉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哲 《伤残医学杂志》2013,(11):480-481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以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头摇肢颤为首发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病人突发的震颤症状,加重了心理负担。因此如何因人制宜地做好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恢复自信、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1帕金森病的心理特点1.1帕金森病的普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沮丧、恐惧紧张、行为退化、冷漠孤僻等。因帕金森病感到身体康复无望,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表现为容易哭泣,从而否定自身价值,并为自身给家庭带来负担、影响了家人的生活而感到内疚、自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帕金森患者的护理经验,改善患者的悲观心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患者采取相应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及家人的精心护理,在药物治疗帮助下使患者提高最大限度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兔急性颅高压时颅内容积与压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以往的颅高压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容积-压力的关系为-S 形曲线。通过数学推导,提出颅内容积-压力关系的方程式:p=b/(1+Ce~(-Mv))(其中 C 和 M 为常数,b 为颅内压的峰值)。然后通过对8只免采用侧脑室持续灌注生理盐水的方法,引起急性颅高压,考察其容积-压力变化,结果符合上述方程式表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饮食原则 食物多样,愉快进餐;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经常适量吃奶类和豆类;限量肉食,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用植物油烹调食物.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有助于防止因饱和脂肪和胆崮醇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是发生于黑质和纹状体通路上的变性疾病。临床以肌强直、运动徐缓、震颤为主要表现 [1 ]。本病好发于 5 0岁以上中老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 ,起病缓慢 ,逐渐增剧 ,药物和手术治疗只能改善症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科 1995~ 1999年共收治 5 2例帕金森病患者 ,经过科学系统对患者进行语言、进食、走路、动作以及各种日常生活的训练指导和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2例 ,男 40例 ,女 12例 ,年龄 5 1~ 79岁 ,平均6 5岁 ,病程 2~ 14年 ,住院时间半年至 3年。2 护 理2 …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易发于老年人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缓慢进展的变性疾病。康复治疗是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的重要部分,本文对一些康复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吴水群 《吉林医学》2006,27(6):636-636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以震颤、肌张力增高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此外尚有面目呆滞、发音低、书写字过小、唾液增多、皮脂外溢、体温增高、出汗增多、便秘、疲乏、手脚痉挛性疼痛,以及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虽然该病的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延缓病情,但此病是一种进行性特异性疾病,不能阻止其发展[1]。因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显得十分重要。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我科对36例患者及34例家属进行了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成效,现将…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患者体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体质特征,研究体质与证候的关系.方法 采用脑内移植评分(CAPIT)以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和Hoehn-Yahr(H-Y)分级标准诊断、评价PD.中医师专人定式问卷调查症状和体质,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诊断证候,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并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 125例PD病人中,阴虚质占52.8%,气虚质占18.4%,湿热质占12%,阳虚质占8.8%,痰湿质占8%.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r=0.366, P<0.001)、脾肾阳虚证(r=-0.347,P<0.001)呈显著性相关;阳虚质与阴阳两虚证呈显著性相关(r=0.225, P<0.05);气虚质与脾肾阳虚证(r=0.228, P<0.01)、痰热动风证(r=0.202,P<0.05)、肝肾阴虚证(r= -0.225,P<0.05)显著性相关.结论 阴虚质和气虚质为PD易患体质.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正相关;气虚质与脾肾阳虚证、痰热动风证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本病基本上属于中、老年疾病,性别一般男性略多,男女之比为5:4.40岁以前发病者甚少,而60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达1%.单纯老年化并非病因,但老年化进程可助长发病.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洁  严思敏  陈小沁 《四川医学》2002,23(1):107-108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发病高峰在 5 5~ 60岁。便秘是困扰帕金森病患者的一大难题 ,特别是病程较长、年龄较长的患者。便秘会导致生活质量低下 ,甚至可诱发严重的并发症 ,如 :颅内压增高、脑出血等 ,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于 2 0 0 0年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