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寻求桡骨远端解剖型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anatomicinferiorextremityofradiusNi-tinolmemoryconnector,AIER-NTMC)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虚功原理及莫尔方法,计算AIER-NTMC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时在骨折断面及周围所产生的应力并构建应力场。结果桡骨远端AIER-NTMC环抱支受力和环抱支端点处位移δ之间的关系:当接骨器产生8%的弹性变形时,由几何条件δ=4.17mm,P=24N,产生的压强为2.00~2.67MPa。结论AIER-NTMC在骨折线周围的应力分布合理,轴向持骨有利早期骨折端的固定,加压支纵向加压可明显降低骨折线吸收后的应力遮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解剖型记忆聚合器(anatomic distal radius Nitinol memory connector,DRMC)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三维建模及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DRMC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时在骨折断面及周围所产生的应力并构建记忆应力场。结果:桡骨远端DRMC持骨支产生轴向持骨力为14.66MPa,持骨支最大主应力值为40~70MPa,最小主应力值为3~7MPa,而加压支应力值相对较大,为20~40MPa。结论:DRMC在骨折线周围的应力分布合理,轴向持骨力有利于早期骨折稳定,加压支纵向加压及记忆效应的存在,可将被固定的废用段转化为生长段,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解剖型记忆聚合器(anatomicdistalradiusNitinolmemoryconnector,DRMC)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三维建模及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DRMC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时在骨折断面及周围所产生的应力并构建记忆应力场。结果:桡骨远端DRMC持骨支产生轴向持骨力为14.66MPa,持骨支最大主应力值为40~70MPa,最小主应力值为3~7MPa,而加压支应力值相对较大,为20~40MPa。结论:DRMC在骨折线周围的应力分布合理,轴向持骨力有利于早期骨折稳定,加压支纵向加压及记忆效应的存在,可将被固定的废用段转化为生长段,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桡骨远端解剖型记忆聚合器的记忆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解剖型记忆聚合器(anatomic distal radius Ni-tinol memory connector,DRMC)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记忆生物力学基础。方法 20根湿桡骨尸体标本分别制作桡骨远端骨折模型,以DRMC及普通钢板(common plate,CP)固定,采用生物力学测试及电测方法进行测试。结果 DRMC环抱支产生的最大轴向环抱力为:12.82MPa,DRMC组与CP组相比,虽然屈服载荷相近,但是应变值明显小于CP组;CP组的屈服扭矩高于DRMC组(P<0.05),前者为(1.8&;#177;1.3)N&;#183;m后者为(1.4&;#177;1.1)N&;#183;m,两者之比为1:1.3,比较接近。结论 DRMC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是:轴向环抱持骨有利于稳定,纵向加压及记忆效应的存在,可显著降低应力遮挡率,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解剖型记忆聚合器(anatomicdistalradiusNi-tinolmemoryconnector,DRMC)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记忆生物力学基础。方法20根湿桡骨尸体标本分别制作桡骨远端骨折模型,以DRMC及普通钢板(commonplate,CP)固定,采用生物力学测试及电测方法进行测试。结果DRMC环抱支产生的最大轴向环抱力为:12.82MPa,DRMC组与CP组相比,虽然屈服载荷相近,但是应变值明显小于CP组;CP组的屈服扭矩高于DRMC组(P<0.05),前者为(1.8±1.3)N·m后者为(1.4±1.1)N·m,两者之比为11.3,比较接近。结论DRMC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是:轴向环抱持骨有利于稳定,纵向加压及记忆效应的存在,可显著降低应力遮挡率,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T型)钢板,普通钢板加螺钉,骨外固定架,克氏针和或螺钉加石膏外固定。四种手术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结果:四种手术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式方法及随诊疗效差异显著。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方法固定牢靠,复位满意,可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恢复快等优点。普通钢板加螺钉治疗方法固定牢靠,复位满意,也可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缺点其本身厚度大置于桡骨远端背侧本组出现2例拇伸肌肌腱炎,对背侧移位难以整复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有一定的限制性。骨外固定架治疗方法固定相对牢靠,复位满意,缺点外固定器置于皮外影响生活,外固定针道易感染等并发症,需要长时间护理,本组出现2例针道感染。克氏针和或螺钉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方法,对于简单的易整复的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相对牢靠,复位满意。缺点固定制动时间长,不能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克氏针出现松动,旋转,骨折再移位和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且对于相对复杂的整复困难的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及整复有很大的限制性。结论: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良率达100%,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9例。按AO分类为C1型6例,C2型11例,C3型2例。其中7例因骨缺损同时植骨。结果:随访6~1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无腕关节僵硬及骨折再移位,疗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4.47%。结论: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腕关节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3例,患者仰卧,臂丛麻醉生效后,在C型臂透视机帮助下完成骨折初步复位,然后安装外固定支架再复位。其中如骨折粉碎不稳定者,给予加用经皮钢针固定,或开放复位螺丝钢板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其中单纯外固定支架固定14例,经皮钢针加外固定支架固定7例,开放复位螺钉或钢板加外固定支架固定2例,一期植骨2例。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6~16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5~10周去除外固定支架,平均7周。关节功能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到91.3%。结论:外固定支架可较好地维持挠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天鹅型记忆加压接骨器记忆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通过对天鹅型记忆加压接骨器(swan—like memorycompres-sion.connector,SMC)进行力学测定,分析相关记忆生物力学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成人尸体湿肱骨,制作骨折模型,包绕压敏胶片后以SMC固定,测定加压支和环抱支固定骨折时的应力值。结果 环抱支与肱骨接触部位的应力范围是2.42~22.68N,而SMC加压支在骨折断面产生的应力较大区的压应力为13.6MPa左右。结论 SMC的环抱支应力有利于固定骨折两断端,加压支在骨折断面形成的应力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腕关节活动范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6-20(平均12)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优良率91.4%。结论: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骨畸形愈合,减少腕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和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51例,均采用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14.3个月(4~24个月),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所有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7例,良22例,可2例,优良率96.1%;所有病例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2月使用LCP内固定术治疗的37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平均8.5个月的随访,优31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5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结果经过3~36个月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较好,Shea评估优良率为93.1%。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固定牢固、可抗旋转、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以掌侧或背侧入路,切开复位AOT形钢板或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按改良Mcbride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8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91.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使用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8例.按AO分类标准:B2型4例,B3型7例,C1型6例,C2型9例,C3型2例.均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结果 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平均12.5个月(4~20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4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2.9%.结论 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特点,适合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12月120例经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20例患者中,105例采用掌侧入路掌侧钢板固定,5例用联合入路掌侧钢板固定,10例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Dine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80例(66.67%),良25例(20.83%),优良率为87.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固定方式。骨缺损时应积极植骨,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综合分析2000年4月-2003年4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32例患者根据AO原则进行分类,按不同类型骨析相应采用钛板螺钉内固定、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其中7例患者术后加中药外敷。结果:随访了全部患者,功能满意者26例,占81.25%;功能尚可者5例,占15.62%;功能不满意者1例,占3.13%。加敷中药者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结论:经合理的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锻炼,可以使腕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加敷中药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植骨方法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8年10月~2004年10月,对1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植骨方式,加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状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4.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Mcbride评分及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9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通过应用自体骨植骨支撑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植骨方法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或断端骨缺损治疗中的支撑作用。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5月年10月,对1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植骨方式进行支撑,加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Mcbride评分及腕关节评估标准:优9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81.9%。结论 通过应用自体骨植骨支撑的方法,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填补骨缺损。促进骨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降低创伤性骨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近年来,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强调后期的功能恢复,外固定支架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3—01/2005—08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章,检索词“distal radius fracture,external fix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01/2005-08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献.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历史、原理的研究。②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证、临床疗效研究。③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收集到129篇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章,3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92篇为重复或内容陈旧,37篇文献中,涉及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历史、原理及适应证的文献24篇,涉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防治的文献13篇。资料综合:自将外固定支架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以来,外固定支架不断得到改进,这种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了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证,并认为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类型的外固定支架。对外固定支架、钢板内固定和石膏固定3种方式的疗效,绝大多数报道显示外固定支架的术后功能评分和影像学评分优于其他两种疗法。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外固定支架术后的功能恢复和影响学评分优于石膏、夹板外固定和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粉碎性、涉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支架的优势更为明显,可作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