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标本的分析是临床实验诊断中必不可少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的保证工作是保证提供的检验信息对临床医师进行诊断、治疗时利用此信息的有效  相似文献   

2.
3.
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验。因此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在今日的医疗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  相似文献   

4.
赵冬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51-3151
在检验工作中,要想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标本采集是分析前阶段最关键的一步。标本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正确可靠,它反应患者当前的病情,需要医师、护士、患者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采集标本的质量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血液标本最好在晨起空腹采集。患者进食后一定时间内可使血液中许多成分改变,特别饱餐后,标本常出现乳糜状,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但并非空腹时间越长越好,延长空腹时间患者可处于饥饿状态,会使血糖、蛋白下降,胆红素升高。因此控制这一现象的最好办法是空腹12h左右。采血前应使患者减少运动以保持平静。因运动后可使血中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白蛋白、血糖等成分改变,干扰医生判断。特别在抽取脑脊液以及胸、腹水时要注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其能够配合采集,从而提高采集标本的质量。采集时应注意规范操作,尽量避开皮肤损害部位处采血。采血时,不要挤压皮肤,要让血液自然流出。避免压迫时间过长,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缺氧引起血液成分变化而影响检验结果。要避免一些药物对检验结果和检验方法产生影响。药物的毒副作用会影响白细胞、血小板和肝肾功能,对临床起误导作用。为减少这种干扰,应在暂停药物后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血液标本的采集(动、静脉采血)及运送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密切相关。目前,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主要由护士操作,而护理管理体系未按检验质量管理要求对这一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采集及运送的血液标本有时存在一定的质量偏差,这种偏差会导致检验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血液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2011年,我院对患者血液检验前血液样的处理、保存、运输等实施传统方式;2012年初,我院组织各个涉及血液样本收集的科室指导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记录2011年、2012年我院血液样本检查不合格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2011年我院24456份血液样本中有625份出现质量不合格情况,所占比例为2.56%,2012年,我院对相关人员采取培训后,30867份血液样本中仅有131份出现质量不合格情况,不合格比例为0.42%,且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011年、2012年我院血液样本不合格原因均主要为发生溶血。结论:凝血、溶血、血量不足以及稀释是临床常见的血样不合格原因,对采血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可显著降低血液样本不合格率,保障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颢  黄珍花 《吉林医学》2014,(9):1932-1932
目的:研究影响血液细胞检验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影响血液细胞检验标本质量的几个因素为切入点,将60例志愿者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血液标本的采集、抗凝、存储、检测时间等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血液标本分析前进行的处理以及分析中使用的仪器、分析后的结果审核都会对血液细胞的检验标本质量产生影响,不同放置时间、不同检测环境温度、不同抗凝血剂配置比例下的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细胞标本的每一个检验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是降低检验误差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分3个环节,即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开出检验申请单、护士执行医嘱、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的保存和运送等多个环节[1].临床检验以血液标本居多,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因而实验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室误差显得尤其重要[2].本文就血液标本的采集在常规、血凝、生化实验前质量保证中的影响因素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士在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质量的保证,是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的前提,其中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有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等。由于血液是临床检验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标本,因此正确地、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临床护士在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也就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很多因素会影响到血液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凝血检测结果影响的分析,探讨基层医院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从检验科退回的溶血标本17份、未及时送检标本21份、血量不足标本27份、抗凝剂选择不当4份、疑问标本14份,对上述患者均再次采血,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溶血、未及时送检、血量不足等问题标本与重新采血后标本的PT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 严格准确、规范操作凝血检测项目,可减少溶血、采血部位不合适、血量不足或标本未及时送检等不合格标本的产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为临床提供最佳、最可信的化验报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怎样进一步做好血液标本检测实验前坏节质量控制工作.方法 收集检验科近期血液标本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格率为5.87%.结论 做好血液标本检测实验前环节质量控制仍很必要.  相似文献   

13.
<正>血液标本的全程质量控制是采供血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标本采集、标本标识、标本交接、标本核对、标本检验、标本保存、标本处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辐射了体采、成分、检验、质控、总务等诸多科室的工作,贯穿采供血工作输入与输出的若干子过程,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3个阶段的质量控制。1实验前阶段1.1留样试管的选取  相似文献   

14.
15.
实验质控涉及标本的收集、处理、贮存和运输等,能否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标本,是实验前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1]。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是应用最多的生物体液,标本因素是影响临床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1血液标本的采集1.1采取部位静脉采血:是应用最多的采血方式。常用的静脉为肘前静脉、腕背静脉,小孩儿有时用颈静脉。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常用的动脉为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1.2标本类型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分为血清、血浆和全血3种。血清和血浆为临床常用,除前者不含纤维蛋白原外,其余多数化学成分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浅谈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冬  张瑜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9):718-719
<正>卫生部颁发的(2006)73号文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有分析前质量保证措施、制定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储存、标本运送、标本接收等标准操作规程,并有医疗机构组织实施。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国内外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热点,是我国质量管理最薄弱的环节,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国外文献报道,在可分析出原因的不准确的检验报告中,有60%~70%来自于分析前。据卫生部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无偿献血工作中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确保血液标本质量安全、可靠。方法 采集血液标本使用配有 7号针头的一次性 5ml注射器或配有 1 6号针头的一次性采血袋 ,盛装于内加 4 ?TA钠抗凝剂 0 .2ml的一次性硬试管 ,放在试管架中 ,用贮运箱存放 ,汽车运回血站。从静脉选择、正确绑扎止血带、提高静脉穿刺技术、保持血流畅顺、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 ,避免昆虫、粉尘污染等方面 ,防止血液标本溶血、凝血 ;从避免洗板不洁或血液外溅等方面防止血液标本交叉污染 ,从保持适宜温度、湿度 ,防日照等方面防止血液标本发生理化反应。结果 在 1 5992 0份血液标本中 ,正常标本 1 59864份 ,占 99.96 % ;56份标本出现质量问题 ,占 0 .0 4 % ,其中出现凝固 2 5份 ,溶血 2 1份 ,错型 3份 ,假阳性结果 7份。结论 通过采取防溶血、凝血 ,防污染、防振、防晒、防高温等措施对血液标本从采集、运送到检测 ,做好质量控制 ,可以有效地保证血液标本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检验结果直接影响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治及疗效判断、预后评估。大量资料报道,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的误差占总误差的70%左右。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包括病人准备、标本采集及标本运送、保存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血液标本采集与送检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玉品 《北京医学》2005,27(5):311-313
在医学检验中,受试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技术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正确认识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及尽量减少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对保证检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检验分析前质量的控制,保证检验质量.方法:分析检验前标本采集、运送及病人生理性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临床医护人员对影响检验质量的分析因素应有系统、全面的认识,这对积极消除影响因素及正确评价检验结果至关重要.结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工作,应建立和健全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