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肺癌大体肿瘤体积、放疗剂量与预后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ⅢA或ⅢB)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9例,三维治疗计划由同一名医师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原发病变定义为GTV-P,纵隔淋巴结定义为GTV-N,大体肿瘤体积为GTV-P加GTV-N,定义为GTV-T。对放疗剂量和GTV-T分别进行预后分层分析。结果全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26%。GTV-T≥110cm^3组预后明显差于〈110cm^3组(P=0.031),放疗剂量〉60 Gy组生存有优于≤60 Gy组的趋势(P=0.091)。GTV-T≥110cm^3组中放疗剂量〉60 Gy亚组预后优于剂量≤60 Gy亚组(P=0.037),GTV-T〈110cm^3组中放疗剂量与预后无关。放疗剂量〉60Gy组中GTV-T大小对预后无明显影响,而≤60 Gy组中GTV-T≥110cm^3亚组预后明显差于GTV-T〈110cm^3亚组(P=0.005)。结论放疗剂量〉60 Gy可改善肿瘤体积≥110cm^3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的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使食管癌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减少了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但5年死亡率仍不理想.目前对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割方式、靶区勾画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且综合治疗仍然是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与目的: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其局部控制率较低,在适形放疔技术下可以采用大分割放疗,有望提高其局部控制率,但合适的分割剂量和毒性还需要深入研究。本研究前瞻性评估采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V20(受到20Gy以上照射的肺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比例)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治疗:①低V20组(V20≤20%组),②中V20组(20%〈V20〈30%组),③高V20组(V20≥30%组),每5例患者为一组依次进入上述3个V20水平进行试验,放疗方法为三维适形放疔,每次3Gy,总剂量57~66Gy,4~5周完成。最大耐受剂量定义为10例患者中有至少有8例患者能耐受剂量限制毒性(≥Ⅲ级的放射性损伤)。放射毒性分级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早期和晚期损伤标准。所有患者不进行同期放化疔。结果:低V20组,共10例患者完成试验,无≥HI级的放射性肺炎发生;中V20组,先5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Ⅲ级放射性肺炎,再增加5例患者后无发生≥Ⅲ级的放射性肺炎;高V20组,5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Ⅲ级放射性肺炎,1例发生Ⅳ级放射性肺炎而死亡。没有≥Ⅲ级的放射性食管炎:25例患者中有8例达到完全缓解(32%),13例达到部分缓解(52%).3例稳定(12%),1例进展(4%)。结论:进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时,把V20控制在30%以下是可行的,当V20≥30%时应改为姑息性放疗。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初步结果.方法 84例NSCLC患者术后接受3DCRT,其中肺叶切除65例(77.4%),全肺切除19例(22.6%);完整的R0切除54例(64.3%),镜下切缘阳性的R1切除15例(17.9%),肉眼残存的R2切除15例(17.9%).术后病理分期为Ⅰ B期1例,ⅡB期7例,ⅢA期52例,ⅢB期24例.全组术后中位放疗剂量为60 Gy(40~70 Gy,2 Gy/次).术后37例患者接受中位3个周期的辅助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5.5个月.结果 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8.6%,4年生存率为43.9%.有43例(53.1%)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胸内复发8例(9.9%),远处转移38例(46.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下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分期与预后无关.接受R1、R2切除的患者预后较差.随访中,有9例(11.1%)患者出现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结论 NSCLC患者术后采用3DCRT放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肺剂量预测方法和应用于计划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剂量预测。首先,建立专家计划库,提取计划库中的几何特征信息、照射野角度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在几何及照射野特征和DVH之间建立相关模型;其次,提取专家库外10例患者的几何和照射野特征信息,利用模型预测可实现的DVH值,并将其与实际计划结果比较。结果 10例患者肺平均剂量和V20外部验证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91.95 cGy和3.12%。对肺受量高于预测剂量的2例计划进行修改,修改后肺剂量均有所降低。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制定立体定向放疗计划前,可根据相关数学模型提前预测肺DVH曲线作为计划评估标准,从而保证治疗计划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肺剂量预测方法和应用于计划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剂量预测。首先,建立专家计划库,提取计划库中的几何特征信息、照射野角度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在几何及照射野特征和DVH之间建立相关模型;其次,提取专家库外10例患者的几何和照射野特征信息,利用模型预测可实现的DVH值,并将其与实际计划结果比较。结果 10例患者肺平均剂量和V20外部验证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91.95 cGy和3.12%。对肺受量高于预测剂量的2例计划进行修改,修改后肺剂量均有所降低。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制定立体定向放疗计划前,可根据相关数学模型提前预测肺DVH曲线作为计划评估标准,从而保证治疗计划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放疗的疗效、失败模式及副反应.方法 分析3年余接受术后放疗的ⅠB~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2例,其中86例采用3DCRT,76例采用常规放疗.结果 总随访率91.5%,3DCRT和常规放疗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9.4个月和33.8个月.3DCRT和常规放疗的1、2、3年无局部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7.5%、83.2%、83.2%和84.3%、76.0%、65.6%(χ2=5.46,P=0.019),总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无远转生存率均相似;总局部区域失败率分别为14.5%和33.3%(χ2=7.70 P=0.006),远处转移率两组相似.2~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DCRT显著低于常规放疗(11.6%:23.7% χ2=4.10,P=0.043).结论 术后放疗采用3DCRT技术比常规放疗技术能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放疗相关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和序贯化放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65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成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组(同步组,33例)和化疗后再放疗组(序贯组,32例)。同步组在化疗的第1周期开始放疗,序贯组化疗4~6个周期后再进行放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疗,1次/d,2 Gy/次,5次/周,共25~32次,总剂量50~62 Gy。照射野包括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化疗方案均为EP方案。结果同步组和序贯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1%,其中CR率分别为33%和9%(P=0.006)。同步组和序贯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66%和73%、33%(P=0.041)。同步组和序贯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9%和31%,同步组低于序贯组(P=0.026)。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均以白细胞减少、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为主。同步组1~2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79%、82%与序贯组的75%、78%相仿(P>0.05)。无3、4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3~4级血液反应发生率同步组和序贯组分别为9%和13%(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适形放疗肺损伤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2年11月至2006年3月符合入组条件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Ⅱ期12例(切缘阳性),ⅢA期53例,ⅢB期25例.术后均接受了中位剂量60 Gy的3DCRT,38例接受了中位3周期术后化疗.观察指标为CTC 3.0 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RP).应用ROC曲线分析健侧、患侧和双肺接受x Gy剂量的相对体积(Vx)和绝对体积与RP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9例患者出现有症状的RP,RP发生率为10%.接受全肺切除的20例患者中无RP发生.RP中位发生时间在放疗开始后101 d,其中2级7例,3级2例.双肺V30、V35在RP组明显高于未发生RP组(19%∶14%,U=-2.16,P=0.030;15%:11%,U=-2.65,P=0.007).以患侧肺接受30 Gy照射的绝对体积作为分界点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57,对RP预测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70%.患肺接受30 Gy照射的绝对体积>340 cm3的RP发生率明显高于体积<340 cm3的(29%∶3%,x2=9.75,P=0.003).结论 对于肺叶切除的NSCLC患者接受术后放疗,患肺接受30 Gy照射的绝对体积与RP相关.对全肺切除患者,单肺V20限制在10%以下,接受术后放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IMRT降低了肺V 5 ~V 60 、平均剂量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以及食管V 55 和平均剂量.两套计划的心脏V 40 、脊髓最大剂量相似.IMRT比3DCRT靶区适形性提高但异质性也增加.IMRT治疗时的机器总跳数比3DCRT多.应用IMRT平均可提高靶区剂量(5.1±4.6)Gy.结论 在NSCLC中应用IMRT可以减少正常肺和食管照射,具有剂苗递增的潜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疗效及其预后因子。方法接受3DCRT的178例NSCLC中男136例,女42例,中位年龄65岁。放疗剂量2~3 Gy/次,6次/周,总剂量60~75Gy。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用预后指数模型综合评价放疗疗效。结果中位随访期16个月(14~3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2.4%、39.7%,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疗前体重下降、病理类型、T分期、原发肿瘤最大横径、GTV体积、照射总剂量对生存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前体重下降、病理类型、GTV体积和照射总剂量为独立的预后因子,综合以上4种因素的预后指数模型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的预后亚组。结论疗前体重下降、病理类型、GTV体积及照射总剂量是NSCLC患者3DCRT的独立预后因子,预后指数模型比单个因素能更好地反映3DCRT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2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先采用6/15MV X线常规外放疗DT38-40Gy,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2.5—3Gy/次.1次/d,累计量70—74GY。结果1、2年生存率分别为69.2%、46.1%,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5%、76.4%。结论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并未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立体适形放疗的Ⅰ期临床剂量递增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u K  Jiang G  Liao Y  Wang L  Qian H  Yang H  Zhang Z  Hu C  Zhao S 《中国肺癌杂志》2000,3(5):322-325
目的 建立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技术,试图获得患者适形放疗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并观察其即期疗效。方法 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38例Ⅱ~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常规放疗42Gy后用适形放疗做肿瘤剂量递增。根据接受20Gy照射的总肺体积面分比,计划的肿瘤剂量递增水平分别为69、72、75、78和81Gy。大于RTOGⅢ级放射性肺损伤为停止剂量递增的标准。结果 已完成放疗计划者有  相似文献   

14.
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靶体积确定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目的 尽可能合理地确定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计划靶体积。方法 用透视法观察59例不同解剖部位肺部原发病灶(非小细胞肺癌)随生理活动的移动幅度;用射野片(portal film)测量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射野不同方向的移动幅度,计算其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总误差;由5位放射治疗科医生单独在治疗计划CT上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比较其中心层面与原计划勾画的吻合性,比较辐射线状测量差异(RLMV)值。结果 以肺下野肿块在头脚方向的移动幅度最大,为14.3mm;肺中野肿块为7.1mm;而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移动范围在4.0mm之内。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移动误差在左右方向为4.2mm,头脚方向为4.6mm;随机误差为3.4mm,系统误差为6.0mm,总误差为6.9mm。与原治疗计划GIV相比,单个放射治疗医生勾画GTV的体积最大相差1.5倍,GTV中心层面与原计划的中心层面无一例完全吻合;RLMV值以向着肺门淋巴结方向的值最大。结论 确定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GTV边界值时应该采取个体化原则,计划靶体积(PTV)应该由一组放射治疗医生共同确定。目前常用的真空体模固定法的误差仍较大,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同步化疗加后程适形放射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64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适形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先采用6/15MV-X线常规外放疗DT40Gy后,适形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2.5Gy~3Gy/次,1次/d,累计量68Gy~72Gy;对照组采用常规外放疗2Gy/次,累计量64Gy~66Gy。化疗采用EP方案(足叶乙甙和顺铂)。结果:适形组与对照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56.3%和65.6%、34.4%(P<0.05);局部制率分别为90.6%、81.3%和65.6%、53.1%(P<0.05)。结论:同步化疗加后程适形放射治疗可提高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并未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合并化疗的可行性。方法共60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NP方案化疗(治疗组)2~4个周期,另外30例单纯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分割剂量3~6Gy/次,5次/周,放疗总量D,63—72Gy。靶区仅包括肿瘤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5%、81.2%和100%、78.6%、56.5%。治疗组疗效较好,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0.O%,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3级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结论3DCRT治疗对于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与手术治疗相比有近似的疗效,副作用可以耐受,配合化疗可以减少因远处转移引起的死亡,提高生存率,但因病例数较少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外照射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可行性,观察近期疗效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00年10月至2001年2月,12例非小细胞肺癌疗后复发病例,由美国CMS公司2.6.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优化放射治疗计划,体部固定装置及多叶光栏技术实施适形放射治疗。计划靶区为临床所见肿瘤区外放1.0-1.5cm,计划照射剂量为40-60Gy,2.5-3.0Gy/次,1次/d,5d/周。照射方法为固定野、非共面野或旋转弧。计划靶区体积(PTV)中位体积为295cm^3(76.4-512.4cm^3)。按美国放射肿瘤学协作组(RTOG)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观察急性放射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初次放射治疗至再放射治疗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9个月(12-32个月),再放射治疗肿瘤中位剂量51.2Gy(42.0-67.5Gy)。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8.3%(1/12),部分缓解(PR)66.7%(8/12),无变化(NR)25.0%(3/12),进展(PD)0%(0/12),总有效率为75.0%(9/12)。根据PTOG分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2级16.7%(2/12),3级0%(0/12);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2级16.7%(2/12),3级0%(0/12);骨髓抑制发生率1-2级8.3%(1/12);3级0%(0/12);心脏损伤发生率1-2级16.7%(2/12),3级0%(0/12)。12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5个月(3-7个月),随访率为100%。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早期并发症较低,能为患者耐受,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4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适形放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放疗采用6/15MV 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2.5 Gy次/,1次/d,5次/周,DT66~76 Gy。治疗组同步口服吉非替尼,从放疗第1天开始,连服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85.0%和60.0%(χ2=3.33,P>0.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70.0%、35.0%和45.0%、20.0%(χ2=2.56,1.13,P>0.05)。吉非替尼组痤疮样皮疹发生率为55.0%,多为轻、中度,腹泻多为轻度。结论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副作用和治疗后的美容效果。方法106例患者中,62例常规放疗(CR),46例三维适形放疗(3DCRT)。放疗范围根据肿块大小、部位、腋淋巴结是否受累而定。应用直线加速器6 MV X线照射,处方剂量50 Gy5周,瘤床追加6~9 MeV电子线10~15 Gy1.0~1.5周。结果CR组复发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2例;3DCRT组复发1例,远处转移4例,死亡2例。两组放疗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R组中11例发生了放射性肺炎,3DCRT组无放射性肺炎发生(P<0.01)。放疗后0.5、1.0年美容效果达优良者CR组分别占90%、93%,3DCRT分别占92%、94%(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3DCRT在近期疗效和美容效果等方面与CR相似,但前者可明显降低放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放疗与适形放疗结合治疗Ⅲ期肺鳞癌的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自1996年10月至2002年10月对118例Ⅲ期肺鳞癌患者常规放射治疗40~50 Gy(平均44.6 Gy)后的残留病灶再行适形放疗.肿瘤边缘单次处方剂量平均为6.8 Gy,间隔1~2 d,总照射剂量平均为39.4 Gy.肿瘤靶体积(GTV)0.8~148.6 cm3,平均36.6 cm3;计划靶体积(PTV)3.6~213.5 cm3,平均51.4 cm3.结果近期CR率30.5%(36/118),PR率53.4%(63/118),NR率11.9%(14/118),PD率4.2%(5/118),总有效率(CR PR)83.9%.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6%(81/118)、35.6%(31/87)和12.2%(6/49),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4%(109/118)、85.1%(74/87)和79.6%(39/49).急性放射性肺炎Ⅰ~Ⅱ级32例,Ⅲ级4例,Ⅳ级0例.晚期放射毒副反应:放射性食管损伤Ⅲ级1例,放射性肺损伤Ⅱ级1例.结论对Ⅲ期肺鳞癌常规放疗后再行适形放疗局部加量照射,患者可耐受,疗程短,可提高肿瘤控制率,延长生存期,是局部剂量升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