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恶性肺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报告新疆阿克苏农一师医院放射科孙明辉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肿瘤,多发生于皮下组织及横纹肌组织内,在肺组织发生者更为少见,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一例报道如下:男性,45岁。因右胸痛不适,咳嗽加剧、痰中带血2个月,在当地医院...  相似文献   

2.
胸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平片与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和CT表现,并与8例胸壁结核作了对照。结果:按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分型,Ⅰ型:由胸壁突向肺野的软组织肿块。有滑膜肉瘤、Askin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纤维瘤、软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各1例,神经鞘瘤2例。Ⅱ型:以肋骨为中心的梭形软组织肿块。有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转移瘤3例,骨髓瘤2例,软骨瘤1例,结核3例。Ⅲ型:肋骨外方胸壁软组织肿块。有脂肪瘤、脂肪肉瘤各1例,结核5例。Ⅳ型:单纯肋骨膨胀性或密度改变。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9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骨瘤各1例。结论:CT对Ⅰ、Ⅱ、Ⅲ型病变的诊断较常规X线明显优越。影像学方法对鉴别胸壁肿瘤的良恶性有肯定作用,也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3.
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脑膜血管外皮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脑膜血管外皮瘤的CT和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脑膜血管外皮瘤的CT和MRI表现类似脑膜瘤,但具有恶性征,无颅骨增生和硬膜强化(硬膜尾征),与脑膜瘤不同。结论 CT和MRI表现类似脑膜瘤的颅内肿瘤,具有恶性征,没有颅骨增生和硬膜强化者要考虑脑膜血管外皮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颅内原发性血管外皮细胞瘤非常少见,因其具有侵袭性,术前正确诊断十分重要。本组6例仅1例术前考虑本病,5例诊断为脑膜瘤,其中待排除脑原发性淋巴瘤和神经鞘瘤各1例。笔者总结手术证实的6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对其CT、MRI表现报道如下。主要临床症状为:头...  相似文献   

5.
原发腹膜后肿瘤起源于腹膜后间隙器官之外。作者复习90例的CT扫描、病理标本与临床病史,并作了相关性研究。其中恶性者59例,占66%,计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6例,脂肪肉瘤11例,平滑肌肉瘤10例,神经纤维肉瘤5例,成神经细胞瘤及成神经节细胞瘤4例,恶性胚芽细胞瘤4例,恶性副神经节瘤3例,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未分化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良性肿瘤31例,占34%。计有副神经节瘤9例,神经纤维瘤  相似文献   

6.
肺原发性巨大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原发性巨大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报告山东省立医院任德印,崔允峰,郑京强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肺原发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极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6岁。胸闷、右胸痛2月余,胸痛加重并少量咳血20d。体检:浅表淋巴结不大,气管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 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血管外皮瘤的CT、MRI表现。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肺内单发的巨大肿块 ,CT平扫示密度不均匀 ,强化扫描示肿块实质明显强化 ,并可以见到其中异常强化的血管影。MRI平扫示肿块信号不均匀 ,并可以见到血管流空征象。结论 肺内单发的巨大肿块 ,CT强化扫描见到异常强化的血管 ,MRI扫描见到血管流空征象 ,可以高度提示肺血管外皮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颈部肿块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部肿块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共对颈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8例颈部肿块患者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血管性肿块13例,其中假性动脉瘤7例,静脉瘤3例,动脉迂曲3例,非血管性肿块15例,其中颈部动脉瘤9例,神经鞘膜瘤4例,海绵状淋巴管瘤2例,分析其血管造影表现,并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3例血管性肿块和9例颈动脉体瘤因有典型的造影表现与病理一致,其余6例因缺少肿瘤血管或典型表面而  相似文献   

9.
纵隔血管性肿瘤:(附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8例纵隔血管性肿瘤,其中血管外皮瘤4例,良恶性各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纤维血管瘤1例。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22~64岁,平均42.9岁.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这些肿瘤的临床、X 线表现和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韩月东  宦怡  激扬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2):1273-1275
目的 分析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MRI表现。方法 对6例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良性4例,恶性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其部位、信号、大血管移位和转移情况。结果 6例肿瘤中,4例位于上颈部,中、下颈部各1例;右颈部病变4例,左颈部2例;肿瘤类似纺锤形或不规则形;6例信号均欠均匀,其中4例出现“盐和胡椒征”,以“胡椒”表现最为显著;6例病变均有明显强化。对4例病变行MR血管造影,见颈动脉均向前、内移位,颈内静脉向后、外移位。2例恶性肿瘤中,1例破坏颈静脉孔区域骨质并颈部淋巴结和双肺内转移,1例出现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结论 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有其特定的部位和MRI信号,手术前可以进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组织学证实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的CT(9例)和MRI(7例)资料,并分析其中3例动态增强扫描的TIC.结果 血管外皮瘤位于鼻腔5例、上颌窦3例,蝶窦1例;病变呈梭形4例、类圆形3例,不规则形2例,病灶最大径18~52 mm,平均31 mm,边界清楚7例,模糊2例.CT表现:与脑灰质比较,平扫病变呈等密度6例,略高密度3例,2例增强后呈较均匀的显著强化;邻近骨质受压、吸收7例,骨质侵蚀破坏2例.MRI表现:与脑灰质比较,T1WI呈较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T1WI、T2WI均呈等信号4例,其中2例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显著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3例.3例TIC均为持续上升型.病变侵犯眼眶2例,侵犯海绵窦、前颅底脑膜及翼腭窝、颞下窝1例.5例随访3~8年,其中2例复发.结论 MRI增强后显著强化、持续上升型TIC是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较典型的影像表现;骨质表现有助于良、恶性判断;影像检查能够准确显示病变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黄色瘤骨损害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瘤骨损害一例宋志巍,叶立娴黄色瘤是高脂蛋白血症的并发症,可发生于皮肤、肌腱、血管及腹腔内脏器,而骨损害却极罕见,迄今为止国外文献仅有11例,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8岁。1岁时发现左上肢黄斑样肿块,逐渐扩展至双上、下肢及颈部...  相似文献   

13.
谭晓虹  徐冠杰 《武警医学》1999,10(6):358-359
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很少见的来自血管外皮细胞的肿瘤,发生在副鼻窦的血管外皮细胞瘤更是罕见,我们收治3例报告如下。1病例病例1:男性,50岁,工人。病史为右鼻阻及流浓血性涕1a,此间后期出现右面颊部肿胀及牙痛。行76┼齿拔除时发现创面处有肉芽组织脱出,...  相似文献   

14.
李平  孔宾  杨晓滨 《西南军医》2012,14(2):267-269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经外科手术后再联合伽马刀放射治疗2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结合文献复习,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检查,预后不理想,且受较多因素影响。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术前确诊困难,治疗仍以外科手术联合伽马刀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终生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报告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放射科雷武昭女,11岁,以右肩背部肿疼活动困难2月余入院。2月前因外伤右肩背肿块约鸡旦大,疼痛明显,在外院穿刺出少量血性液体。查体:神清,发育营养差,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右肩背部软组织肿胀,见有...  相似文献   

16.
血管外皮细胞瘤较为少见,是一种起源于小血管外皮细胞的潜在恶性肿瘤。好发于大腿、盆腔和后腹膜的软组织内,很少发生于肺组织。据文献报道发生于肺组织内的血管外皮细胞瘤不超过100例。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一例肺原发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报告如下,并作文献复习。病例患者,男,34岁。因阵发性咳嗽伴痰中带血丝,突发咯血30ml入院。胸片及CT示左肺上叶后段46mm×47mm团块状软组织影,密度尚均匀,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无钙化及空洞(图1、2)。痰找脱落细胞阴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支气管腔内新生物,CT引导下肿块穿刺活…  相似文献   

17.
腹膜后恶性血管外皮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膜后恶性血管外皮瘤一例李雪松侯俊闪张纯朴患者男,34岁。中腹部不适3天。体检:左中腹部触及一直径约10cm的包块,质软,活动度可。尿糖及血、尿淀粉酶测定无异常。B超示左中腹胰尾下方,胃与左肾间可见一10.6cm×9.6cm类圆形混合回声区,包膜完整...  相似文献   

18.
颅外颈动脉瘤二例崔世民,陈俊华,陈林根,李庆彬图1男,37岁。右上颈部搏动性肿物半年。血管造影示右颈内动脉起始部巨大囊性动脉店,其内血栓形成。手术及病理:右颈内动脉瘤。图2男,30岁。左上颈部搏动性肿物半年。血管造影示左颈外动脉瘤伴血栓形成。手术及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颈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在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颈部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情况,其中5例行造影及栓塞术。结果 6例颈动脉体瘤(CBT)中4例未行动脉造影均诊断不明确或误诊,2例行颈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行术前栓塞,术中出血平均140ml,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有一侧瘤体仅行栓塞术随访半年肿瘤未见增大。6例颈静脉球瘤(JP)中5例行外科全部或大部分切除,其中1例恶性者术中出血500ml,未完全切除后行介入栓塞残留瘤体,2例经造影明确诊断并行栓塞术,后行切除术中平均出血125ml,明显少于未行栓塞者。患者随访期间症状未见加重。结论 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断中常规行颈动脉造影,必要时予以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降低手术的风险,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谢爱民,施子廷,王平囊性淋巴管瘤是颈部第二个常见的先天性囊性肿块[1]。然而,国内有关其CT征象报道不多,为了提高对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认识,本文分析11例该病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本组11例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均经病理证实或经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