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海霞 《国医论坛》2006,21(1):17-17
脾为中宫之土,万物之母;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生理上,脾与肾息息相关,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病理上,脾与肾相互影响,可以共同致病,甚至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从脾论治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的病因复杂,为气、血、水三者相牵连为患,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然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升清降浊.脾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与肝硬化腹水的产生密切相关.故临床上从脾论治肝硬化腹水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肝脾相关角度对急性湿疹的病机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肝脾同调法在急性湿疹内治中的应用.生理上,肝脾二脏在运化水谷、调畅气机、血液运行等方面相互依存;病理上,两者基于五行生克理论而有复杂的传变关系.急性湿疹的病理要素包含风、湿、热等,皆与肝脾失调有密切关系.在急性湿疹的治疗中,应把握肝脾所伤为何,明辨风湿热偏重,兼顾治疗肝脾失调之本与清实邪内蕴之标.  相似文献   

4.
脾与肾先后天相互资生,共司津液代谢,二者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肾系疾病病机多见脾气、脾阳亏虚,寒湿、湿热蕴结或湿瘀互结,皆与脾密切相关,故辨证治疗可从脾入手,健脾祛湿治其本、燥湿运脾治其标;辨病治疗亦可着眼于脾,如基于脾主运化水饮、脾气升清、脾肾共司津液代谢治疗水肿、蛋白尿,基于脾主统血治疗血尿,基于"脾胰...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田军彪主任中医师认为其发生发展与脾密切相关,脾于五脏位置居中,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与其他四脏在功能上关系密切,在治疗上,以脾为中心,同时兼顾四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陈达灿教授从事皮肤病临床工作30余年,总结了"中土为枢,从脾论治"疑难皮肤病的学术思想,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他认为脾与皮肤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是防病治病的核心,岭南地区皮肤病突出脾病为主要矛盾;提出了治疗上祛湿不忘调脾、调理多个脏腑从脾人手,疑难重症慢性皮肤病需补脾,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之证求之于脾,儿童尤须固护脾胃等...  相似文献   

7.
陈士铎对泄泻的认识颇具特色.他论治泄泻多为脾肾同治,并对脾肾同治的理法方药作了阐述.关于脾胃,陈士铎认为当分别对待,脾与肾相关,而胃与心包相关,并创制了相应的治方.因泄泻之病位在肠,故陈士铎除治脾肾之外,注重治肠;泄泻多有伤阴之弊,故陈士铎在立方、制方、用药上处处兼顾.  相似文献   

8.
上下不寧論 第九 [原文]脾病者,上下不寧.何謂也?脾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屬陰;肺者,氣也,屬陽.脾病則上母不寧,母不寧則為陰不足也.陰不足,則發熱.又脾病則下子不寧,子不寧則為陽不足也.陽不足則發寒.脾病則血氣俱不寧,血氣不寧,則寒熱往來,無有休息,故脾[1]如虐也.謂[2]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則如斯耳.他臓上下,皆法於此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能够测量情志因素与脾胃病症状、辨证分型之间关系的调查问卷.方法:根据问卷设计的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制定情志与脾胃病关系调查表,收集510例脾胃病患者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统计方法,研究脾胃病与量表各因子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10例脾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高于男性),脾胃病的病程及严重程度与情志因素呈显著性相关,各证型的脾胃病患者心理障碍的分布权重基本一致.结论:情志与脾胃病有密切关系,治疗当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  相似文献   

10.
"脾主五脏之气"反映脾对机体的整体与系统调控,体现以脾为核心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整体上,"脾主五脏之气"在生理观、病理观、发病观与治疗观、养生观等体现脾在五脏中的核心与主导地位。系统上,从脾-心、脾-肺、脾-肝、脾-肾、脾-胃、脾-脑等系统阐释脾与脏腑的相关性及其主导地位,为"脾主五脏之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上热下寒证形成机制,从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角度分析,认为上热下寒证形成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心肾不交及肝肺功能失调有关.在此基础上,从脏腑辨证角度对上热下寒证进行分型辨证,可以分为胃热脾寒证、心热肾寒证、肺热脾寒证及胆热脾寒证4个基本类型,并指出各证型相应的代表方剂,为临床辨治上热下寒证提供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中医文献探讨“脾”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有关中医文献中均把中医"脾"叫做"膵",膵就是现代解剖学的胰.到底中医的脾在中医解剖学上指的是哪一个器官?又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上的哪个器官?这是研究中医脾的学说、研究脾的病理生理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下面从古代中医文献中探讨一下.现存中医最早著作之一《内经》中已出现脾的概念,但未见描述它的解剖部位,仅在该书《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提供一条线索:"脾与胃以膜相连".从该书《灵枢·经水篇》"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看来,该书所述脏腑一定有其解剖学根据,从现代解剖学材料看,胃与其周围若干器官相接触,在胃的各邻接面上,有由系膜构成的肝韧带与肝相连,胃结肠韧带与结肠相连,胃脾韧带与脾相连,唯独没有韧带(系  相似文献   

13.
吴娇  李刘生  吴煜 《吉林中医药》2021,41(11):1401-1404
中医认为癌痛的发生与气滞、痰凝、血瘀、热毒、癌毒及正气亏虚关系密切,病变脏腑与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可导致气滞血瘀,脾失运化可产生血阻痰凝,肾失温煦常导致寒凝血瘀.而脾肾作为先后天之本,正气不足与之关系密切,故治疗上应理气疏肝、健脾化痰、温肾活血等.  相似文献   

14.
续系统论与藏象学说(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三、脾系统脾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脾、胃、肉、唇、口、意等.(一)对脾系统中主要脏腑的解剖认识1.脾的解剖位置及外部形态结构:《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耳."《难经》也说:"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更明确地指出:"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当十一椎下."据这些记载,可知脾位于胃的左侧,与胃相连,是一个形如刀镰的扁广器官.从解剖的角度看,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脾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刘耀武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0):627-627
脾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输精气,上贯于目则目能明视万物.笔者根据中医理论从脾论治眼病,取得一定效果.现举案例4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伤寒论》疾病治疗及组方的分析,发现脾与五脏密切相关,心、肺、肾 ,肝病变时可以从脾论治。脾与心,心系疾病常从脾治,如小建中汤、炙甘草汤的运用;脾与肺,生理上,土生金,病理上,母病及子,如肺疾以麦门冬汤培土生金;脾与肾,肾虚通过补脾益气以温肾;脾与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气充实则肝病自愈。  相似文献   

17.
张召杨  孙增涛  刘南飞  王霖  郭思佳 《陕西中医》2020,(11):1623-1626,1631
肺与脾生理病理关系紧密。生理上,脾与肺在五行中母子相生,它们共同维持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输布全身津液,它们经脉相联; 病理上,脾与肺相互影响。病机上,饮食不节、痰湿内生、内外合邪、脾胃不和均影响到肺或脾,进而肺脾均病。临床上常见肺脾症状相兼出现的疾病,并且相互影响加重病情,西医对此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中医根据肺脾相关理论,治疗上采用肺脾同调的治疗原则,理肺时不忘补脾,补脾时还须理肺。经典名方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麦门冬汤、参苓白术散、升降散均采用了肺脾同调的组方原则,疗效甚佳。本文将从中医肺脾相关理论出发为治疗肺脾相兼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浅述肝郁脾虚证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萍  郭蕾 《光明中医》2011,26(9):1943-1945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的论述.古人对肝脾的相关性已有足够的重视,不仅提出其病理上的相互联系,而且更进一步提出了治疗中对肝脾相关性的应用.肝与脾的研究一直是各代医家和现代医学研究的热门,它不仅涉及“治未病”的范畴,也对更进一步揭示“证”的内部作...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治疗尿路结石的方药多偏于苦寒通利,疗程较长,至不少病员脾肾受损,正气先伤,结石反而难以下行外排.本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用补脾益肾法为主治疗尿路结石,常获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杨  黄立芳 《江西中医药》2021,52(12):21-22
黄立芳认为伴有抑郁、焦虑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病机主要以郁为主,肝郁化火致使肝木克脾土,中焦健运失司,脾弱湿热内生上扰口舌而生疮,与肝、脾、三焦关系密切.黄立芳治疗此病以疏肝解郁为主,疏利少阳三焦为辅,加以调和脾胃,自拟柴芩合剂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