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早产近视小鼠视网膜的凋亡情况以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早产近视的发病机理.方法 选取实验用新生C57BL/6J小鼠共60只,随机分成3组(P6开睑组、P10开睑组和自然开睑组),每组各20只.P6开睑组和P10开睑组分别于新生6d龄和10 d龄处理右眼,使其睁眼接受提前光照,左眼为自身对照不作处理,自然开睑组小鼠眼睑待P14时自然睁开.所有小鼠于P15检影验光获得双眼屈光度数,采用电子数显千分尺测量眼轴长度,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P6开睑组小鼠形成了(-7.55±0.15)D的相对近视,P10开睑组小鼠形成了(-5.25±0.10)D的相对近视,自然开睑组小鼠未形成相对近视,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开睑组右眼眼轴长度(2.49±0.08) mm及P10开睑组小鼠右眼眼轴长度(2.51±0.03)mm均明显短于自然开睑组右眼眼轴长度(2.58±0.04)mm,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aspase-3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P6开睑组和P10开睑组小鼠视网膜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TUNEL结果显示,P6开睑组和P10开睑组小鼠视网膜视神经节细胞层可见棕黄色凋亡细胞.Western-blot结果显示caspase-3蛋白P6开睑组(灰度值52.70%)和P10开睑组(灰度值35.76%)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量上调.结论 提前光照刺激可诱导小鼠形成相对近视,接受光照的时间越早,小鼠形成的相对近视度数越高;提前光照刺激小鼠近视形成过程中,神经节细胞和内核层细胞发生凋亡,caspase-3蛋白参与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生期视网膜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前速激肽原mRNA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参与视网膜神经细胞发育成熟过程。方法昆明系小鼠在出生后10d(睁眼前)、20d(睁眼后)、30d(睁眼后)分别取材双侧眼球,利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对视网膜全层组织细胞的前速激肽原mRNA表达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前速激肽原mRNA阳性表达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胞浆呈现靛蓝色,散在分布于视网膜各个层区,主要见于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10d龄新生小鼠前速激肽原mRNA阳性表达细胞数最多;而与10d龄时比较,20d龄小鼠前速激肽原mRNA阳性细胞数目在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显著减少(P〈0.05),30d龄时前速激肽原mRNA阳性细胞数目分别较10d龄时、20d龄时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发育早期,前速激肽原mRNA阳性表达水平最高;随着个体生长发育至成熟,前速激肽原mRNA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减低或消失,提示前速激肽原参与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前光照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小鼠模型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发育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C57BL/6J小鼠.随机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随机分为高氧模型组、提前光照组和高氧联合提前光照组。每组各12只小鼠。高氧模型组:将出生后第7天(P7)的小鼠置于舍75%高浓度氧的氧箱内,5d后取出,再置于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提前光照组:取出生后第4天(P4)未开睑新生小鼠。手术提前开启右眼睑裂。让右眼提早接受环境光及视觉刺激,左眼为自身对照:高氧联合提前光照组:取P4小鼠提前开启右眼睑裂.在P7时放入高浓度氧箱内饲养,5d后取出。各组均于小鼠生后第27天(P27)取材,应用HE染色、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及视网膜新生血管计数等方法观察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结果在P27时,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提前光照组小鼠视网膜均无显著新生血管生长;高氧模型组内皮细胞计数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提前光照组明显增加,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该组存在显著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在高氧联合提前光照组,双眼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该组的提前光照眼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较单纯高氧作用眼有所减少(P〈0.01)。结论对于小鼠,高氧可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提前光照可削弱高氧所致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提前视觉刺激及高浓度氧对小鼠屈光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前视觉刺激和高氧是否为拟早产儿近视的原因及两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74只C57BL/6J小鼠被随机分为以下4组:提前开睑接受视觉刺激诱导产生近视模型组20只,通过吸高氧形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模型组18只,提前开睑联合吸高氧组16只,正常对照组20只。定期检查各组屈光状态。结果第Ⅰ组小鼠右眼较左眼可形成(-9.77±0.09)D的相对近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Ⅱ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第33天可形成最高相对近视[(-7.17±0.10)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Ⅲ组小鼠右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第33天时可形成更高的相对近视[(-16.18±0.13)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三组近视均可逐渐恢复。结论提前视觉刺激和高氧均可诱导小鼠形成可逆性相对近视,且两种因素可产生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趋化因子主要的受体之一β趋化因子受体1(CCR1)在视网膜变性模型小鼠(rd小鼠)的视网膜变性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在感光细胞凋亡中的病理作用。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出生后8、10、12、14、16及18天的rd小鼠各10只(共60只)及同龄C57BL/6N对照小鼠各10只(共60只)。方法小鼠断颈处死,取双眼眼球制作冰冻切片或分离新鲜视网膜组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鼠龄rd小鼠及对照鼠视网膜CCR1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CR1蛋白在各鼠龄rd小鼠视网膜的定位表达。CCR1在感光细胞及凋亡细胞中的表达由免疫荧光双标法确定。主要指标视网膜CCR1mRNA及蛋白的表达、CCR1的细胞定位及与凋亡细胞的关系。结果CCR1mRNA在对照组及各鼠龄rd小鼠视网膜中均有表达,但在出生后12、14天rd小鼠视网膜中表达明显升高(光密度值分别为0.986±0.17和1.152+0.22,P=0.010和0.008)。CCR1阳性染色细胞开始出现于出生后8天的rd视网膜外核层,并于12及14天达到高峰。对照组视网膜外核层无CCRl阳性染色。CCR1与视紫红质、CD11b或TUNEL染色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CCR1表达于感光细胞而非小胶质细胞中,部分CCR1表达于凋亡的感光细胞中。结论在rd小鼠视网膜中CCR1表达于感光细胞并随其变性程度加重表达升高。CCR1的活化可能在rd小鼠感光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Hu J  Zhou XD  Gong HH  Liu K  Wang J  She ZY  Zhou GM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0):896-899
目的探讨提前光刺激作为诱导动物近视模型方法的可行性及不同实验性近视超微结构的异同。方法12日龄C57BL/6J纯系小鼠右眼眼睑缝合,饲养7d后拆除缝线,4日龄小鼠提前人工开启右眼眼睑饲养10d至自然开睑,分别设立同龄无处理小鼠为对照组,验光确定实验组近视形成后,摘出眼球,进行测量及光、电镜检查。结果与对照眼比较,缝合眼睑组诱导出-7.63D的相对近视,眼轴较左眼延长(0.06±0.03)mm,眼球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前光刺激组诱导出-9.83D的相对近视,眼轴较左眼缩短(0.04±0.04)mm,眼重较左眼平均减轻-0.0004g。电镜下见缝合眼杆视细胞外节膜盘紊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质内吞噬体减少,提前光刺激眼视杆细胞外节膜盘排列整齐,与对照眼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提前光刺激可作为一种建立动物近视模型的方便、有效的方法,与对照眼相比提前开睑眼眼轴偏短,眼重偏轻,其诱导近视形成的机制不同于形觉剥夺所诱导的轴性近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Rd1小鼠视网膜上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出生后14 d、21 d、28 d的Rd1小鼠和C57BL/6J小鼠各5只,摘出眼球进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学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CNA蛋白和基因在不同鼠龄小鼠中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PCNA蛋白均在两种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表达;C57BL/6J小鼠视网膜结构完整;与C57BL/6J小鼠相比,Rd1小鼠视网膜发育随着鼠龄的增加,发生进行性退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CNA蛋白表达仅局限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免疫阳性信号出现在第14天和第21天,而在第28天未检测到。PCR 实验结果显示:与C57BL/6J小鼠相比较,鼠龄21 d时Rd1小鼠PCNA基因表达水平增高,是C57BL/6J小鼠的2.23倍;鼠龄14 d和28 d时 Rd1小鼠PCNA基因表达均低于C57BL/6J小鼠(均为P<0.05)。结论 PCNA基因参与了Rd1小鼠视网膜发育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制剂对rds小鼠感光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对先天性视网膜变性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黄芪等药组成复方制剂1。对先天性视网膜变性动物模型rds小鼠,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方法及组织病理学技术,观察复方制剂1作用后,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数量及感光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仔鼠2周时,中药组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核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两组感光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及6.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4周时中药组感光细胞核数目较对照组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感光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及8.5%,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复方制剂1可以延缓rds小鼠视网膜色素变性过程中感光细胞凋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斑马鱼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发育和视蛋白的表达,明确利用斑马鱼研究视网膜和感光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斑马鱼视网膜感光细胞视蛋白(视杆细胞视紫质、视锥细胞紫外线视蛋白和视锥细胞蓝色视蛋白)的RNA探针。收集受精后72,96,120h的斑马鱼眼球组织进行切片、电镜观察和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斑马鱼的神经视网膜分层排列,包括3个细胞层和2个丛状层。随时间发展,视网膜的发育逐渐成熟,3个细胞层的细胞排列更加整齐,感光细胞的外节盘发育更加成熟,3种视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范围扩大。结论利用斑马鱼进行视网膜和感光细胞的研究是可行的,视蛋白可作为感光细胞的标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小鼠发育过程中视网膜Acin1基因( apoptotic chromatin condensation inducer 1,凋亡染色体凝聚诱导1)表达的变化及差异,探讨先天性白内障小鼠与正常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差异及晶状体与视网膜发育的联系。
  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小鼠和正常C57 BL/6小鼠各15只,其中雌性各10只,雄性各5只,两种小鼠各随机按1雄2雌合笼正常饲养,雌鼠受孕后单独饲养,待其分娩后将对应幼鼠分为先天性白内障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于1,5,9,14,17,21,26,60d 分别处理5只幼鼠,取左眼球4%中性甲醛固定行免疫组化检测ACIN1蛋白( ACINUS )表达,右眼取视网膜行PCR检测Acin1 mRNA表达。
  结果:Acin1在两组幼鼠视网膜各日龄均有持续表达;随着视网膜各层细胞的分化,ACIN1蛋白从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至外核层逐渐表达,以神经节细胞和内核层为主,神经母细胞层未见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P1~P14 d ACIN1阳性细胞逐渐增多, P17 d开始减少, P21 d之后各层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先天性白内障组整体变化趋势同正常对照组类似, P1~P14 d 阳性细胞数低于正常对照组, P17~P21 d阳性细胞数持平且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日龄两组比较,除P17, P26, P60 d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先天性白内障组内不同日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先白=295.07,P<0.01),两两比较除P1与P5d, P17与P21 d外其余各日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组内不同日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正常=214.21,P<0.01),除P1与P5d外其余各日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白内障组P17d表达量低于正常组 P14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Acin1 mRNA变化趋势与蛋白相似,两组同日龄比较,除P17,P21,P60d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日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先白=522.29,P<0.01;F正常=472.05,P<0.01);两两比较先天性白内障组除P21与P26 d外其余各日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各日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小鼠视网膜发育过程中存在Acin1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表达,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发育障碍可能会影响视网膜细胞Acin1的表达及视网膜细胞的凋亡及发育。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ipRGCs)是哺乳动物视网膜上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节细胞,它能表达一种视网膜色素蛋白即黑视素蛋白,因此具备自主对光产生反应的能力。ipRGCs本质上是光敏细胞,参与成像和非成像视觉过程。本文对ipRGCs的细胞分类、信号转导、中枢投射、生理功能以及其在疾病研究中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作Sprague-Dawley (SD)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损伤模型,探讨腹腔内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急性RIR损伤所致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热休克蛋白72(HSP7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房灌注的方式建立RIR损伤模型,灌注压110 mm Hg(1 mm Hg=0.133kPa),缺血时间1h;腹腔注射rHuEPO.78只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组6只,EPO组、EPO+槲皮黄酮组、RIR组各24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大鼠再灌注24h、48 h、72 h和1周视网膜中HSP72及凋亡细胞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病理学改变.结果 ①正常组大鼠视网膜中HSP72表达微弱,各实验组大鼠视网膜中HSP72表达自再灌注12 h开始增强,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弱,72 h时表达稍高于正常.再灌注后各时间段,EPO组大鼠视网膜中HSP72表达均高于RIR组、EPO+槲皮黄酮组(P<0.05).②正常大鼠视网膜中几乎没有凋亡细胞.再灌注后12 h,各实验组大鼠视网膜中可见凋亡细胞,24 h达高峰,48 h后凋亡细胞数逐渐减少;再灌注后各组大鼠视网膜中凋亡细胞数比正常组多(P<0.05).③再灌注后,RIR组,EPO+槲皮黄酮组大鼠内层视网膜明显水肿,炎性细胞侵入,膜结构逐渐破坏;EPO组大鼠视网膜结构保持相对完整,炎性细胞相对较少.结论 ①HSP72在正常大鼠视网膜中表达微弱,RIR损伤后表达增多.腹腔注射EPO可以明显诱导大鼠视网膜中HSP72的表达增多.②EPO可以减少大鼠RIR损伤后视网膜细胞凋亡,减少视网膜内炎性细胞的浸润,保护视网膜结构,对视网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使HSP72表达上调有关.(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2,12:30-35)  相似文献   

13.
徐金华  林琳  王育良  柏玉洁 《眼科研究》2012,30(11):994-998
背景 Cry2存在于哺乳动物视网膜上,是生物钟振荡器环路中重要的调控因子. 目的 探讨光照节律改变对大鼠视网膜中Cry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健康无眼疾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个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在自然昼夜光线照明下喂养,实验组大鼠饲养在光照控制室内,大鼠活动平面光照度为(533±16) lx,设定每日光照明(6:00 ~24:00)、暗(24:00 ~6:00)循环交替时间为18 h/6 h,持续时间为3个月.于实验后3个月时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Cry2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ry2mRNA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正常对照组大鼠喂养3个月时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而实验组大鼠视网膜萎缩变薄,排列紊乱.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明,正常对照组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外节膜盘结构清晰,内节线粒体嵴连续,外核层细胞核形态规则,但实验组大鼠光感受器内外节结构紊乱,外节膜盘间隙增大,出现溶解、空泡变,光感受器内节线粒体空泡变,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核染色质浓集,部分出现核碎裂、边集,核膜皱缩、内陷.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2个组大鼠Cry2蛋白均在视网膜节细胞及内核层部分细胞的细胞质和核膜阳性表达,实验组大鼠Cry2蛋白表达评分为(0.833±0.197)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700±0.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Cry2 mRNA表达量为0.962±0.125,实验组为0.615±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533 lx的光照强度长期节律性照射可导致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视网膜中Cry2的表达下调有关,调整Cry2的表达是否是临床上稳定生物节律的一个重要环节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本课题组先前的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慢性高眼压模型小鼠视网膜星形胶质细胞和Müller细胞中表达增加,这一改变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改变及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水通道蛋白4(AQP4)在视网膜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中,青光眼发病过程中AQP4与GFAP表达的关系尚不清楚. 目的 研究慢性高眼压状态下AQP4基因在慢性高眼压情况下是否能够调控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探讨AQP4基因在青光眼RGCs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小鼠巩膜外静脉烧烙法(烧烙静脉3~4支)建立雄性小鼠AQP4基因敲除(AQP4-/-)小鼠及其同背景雄性野生型(WT)小鼠左眼慢性高眼压模型,均取右眼作为对照眼.选择造模成功的两种小鼠各30只,分别于术后1、3、7、14和28 d各取6只小鼠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小鼠眼压,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分离取小鼠视网膜,通过Western blot 法检测AQP4-/-小鼠及WT小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GFAP水平的变化,用t检验、三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造模后1、3、7、14和28 d,AQP4-/-小鼠实验眼眼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9、16.02、13.77、14.34、12.40,均P<0.05);上述各时间点WT小鼠实验眼眼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5、14.91、15.97、13.41、12.53,均P<0.05).正常情况下AQP4-/-小鼠与WT小鼠视网膜组织中均有GFAP表达,WT小鼠对照眼、实验眼造模后1、3、7、14和28 d,视网膜中GFAP的表达量(GFAP/β-actin)分别为1.00±0.00、1.99 ±0.29、4.05±0.69、4.47±0.48、3.21±0.35、3.25±0.53;AQP4-/-小鼠对照眼、实验眼术后1、3、7、14和28 d视网膜中GFAP相对表达量(GFAP/β-actin)分别为1.00±0.00、1.69±0.31、2.27±0.55、2.79±0.39、1.93±0.31和1.54±0.40;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视网膜中GFAP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4,P<0.05),WT小鼠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视网膜总GFAP的表达量逐渐升高,而AQP4-/-小鼠视网膜中总GFAP的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情况下WT小鼠与AQP4-/-小鼠视网膜组织中GFAP/β-act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T小鼠术后3、7、14和28 d视网膜中GFAP的表达值均显著高于AQP4-/-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1、7.95、6.12、5.76,P<0.01). 结论 慢性高眼压状态下AQP4基因可以上调小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从而引起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导致RGCs的损害.AQP4可能成为治疗青光眼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张彩  王大博  房姣  商卫卫 《眼科研究》2010,28(12):1129-113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剂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10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穿刺组10只、模型组40只及模型+中药组40只。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加压法升高眼压至66mmHg,制作急性高眼压模型。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1、3、7、14d处死动物,模型+中药组在造模后即刻给予2mL活血化瘀方剂灌胃,每日2次,并分别在给药后1、3、7、14d处死动物。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视网膜的形态学改变;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DNF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BDNF mRNA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模型组造模后1d视网膜全层高度水肿,7~14d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目减少,视网膜萎缩变薄,模型+中药组视网膜组织的病理损害程度较相应时间点模型组轻。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急性高眼压后BDNF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在1d时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其在模型+中药组中的表达均高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P〈0.05)。Real-time PCR半定量结果显示,高眼压后BDNF 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与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一致,BDNF mRNA在模型+中药组中的表达均高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剂对急性高眼压造成的视网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视网膜内源性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A rare type of rodent retinal ganglion cell expresses melanopsin (Opn4), the majority of which project to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i. Many of these cells are directly light sensitive and appear to regulate the circadian system in the absence of rod and cone photoreceptors. However, the rodent retina contains no overt regions of specialization, and the different ganglion cell types are hard to distinguish. Consequently, attempts to distinguish the distribution of melanopsin ganglion cells in relation to regions of retinal specialization or subtype have proved problematic. Retinal cells with a common function tend to be regularly distributed. In this study, we isolate cat melanopsin and label melanopsin expressing cells us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 The labelled cells were all confined to the ganglion cell layer, their density was low, and their distribution was random. Melanopsin containing cells showed no clear center-to-periphery gradient in their distribution and were comprised of a relatively uniform cellular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7.
18.
韩真  王大博 《眼科研究》2012,30(5):424-427
背景 青光眼导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进行性死亡是导致患者视功能损害的主要病理基础,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ERS)参与此过程,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是内质网中的特异性标志物,检测GRP78在高眼压诱导视网膜中的表达对青光眼患者视神经功能保护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检测GRP78在大鼠急性高眼压后不同时期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ERS在急性青光眼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6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前房穿刺组、急性高眼压12h组及急性高眼压1、3、7、14 d组,每组8只眼.急性高眼压模型的制作采用前房穿刺灌注生理盐水法,眼压提高至66 mmHg.分别于造模后12h及1、3、7、14 d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的GRP78蛋白表达的变化;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视网膜中GRP78 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急性高眼压后12h视网膜水肿增厚、细胞核肿胀,1d时视网膜形态学异常改变达到高峰,3d后水肿减轻,视网膜变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前房穿刺组大鼠RGCs层和内核层GRP78蛋白呈弱阳性表达,A值分别为0.195±0.006、0.196±0.005,急性高眼压12h组大鼠GRP78在视网膜的表达明显增强,A值为0.293±0.011,造模后1d时GRP78表达强度达到高峰,A值为0.499±0.039,造模后3d时GRP78表达明显降低,A值为0.268±0.017,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98、0.304、0.073,P<0.05),但造模后7d和14 d时GRP78在大鼠视网膜RGCs层和内核层中的表达量接近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002、0.001,P>0.05).实时定量RT-PCR检测表明,GRP78 mRNA在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的相对表达量( 2-△△CT)为1.011±0.013,眼压升高12 h快速上调,为1.536±0.145,1 d时达高峰,为2.141±0.171,3d时迅速降低,为1.420±0.2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525、1.130、0.409,P<0.05),而造模后7d及14 d GRP78 mRNA在大鼠视网膜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20.0.004,P>0.05).结论 GRP78参与大鼠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损伤的发生机制,提示通过对ERS过程进行干预可能达到保护急性高眼压眼视神经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