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的降压作用及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以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2级高血压病人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0例(非洛地平缓释片组),B组30例(厄贝沙坦组),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同时选择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C组.治疗前采用超声测量A、B、C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作对比,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心率、血压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A组与B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功能减退,P<0.01.非洛地平缓释片组与厄贝沙坦组在降低血压及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方面作用相同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平稳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可延缓高血压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脂汤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hsCRP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降脂汤方(配方颗粒),1剂/d,口服,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疗程8周.观察血脂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内皮素(ET),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的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治疗后组间差异不明显;两组ET-1和hs-CRP明显降低,NO和FMD明显升高;治疗组ET-1和F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降脂汤能改善患者高脂状态,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hs-CRP水平,这可能是其降脂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 B(镁盐)对高脂血症兔受损的内皮结构以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用新西兰纯种雄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及治疗组,通过血管多普勒的方法测定兔髂总动脉内血流平均峰值速度(APV)的变化以评价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取胸主动脉标本分别送电镜、光镜检查以观察各组动物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结果形态学检查显示丹参多酚酸 B(镁盐)可减轻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壁结构的损害;血管多普勒检测显示注射乙酰胆碱后正常组、高脂组、治疗组的 APV 比值分别为1.10±0.20、1.65土0.69、1.15±0.37,治疗组与高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丹参多酚酸 B(镁盐)可改善异常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论丹参多酚酸 B(镁盐)可改善高脂血症所致的内皮结构以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5例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实验组25例予常规降压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TNF-α、IL-6、hs-CRP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常规组和实验组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收缩压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LDL、TC和TG均明显下降(P均0.05),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亦获得明显改善(P0.05);2组TNF-α、IL-6和hs-CRP水平较前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均较常规组更大(P均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口服降压药物的同时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血压,并明显降低血脂、抑制炎症因子及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合并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4例合并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以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记录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心悸、胸闷、胸痛、气促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OD、TAC及NO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MDA、LPO及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FMD、EID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PWT、LVDd、IVST及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口服麝香保心丸能够明显改善及抑制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此类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观察了降脂抗氧化合剂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入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心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氨氯地平(5 mg·d-1)+缬沙坦(80 mg·d-1);试验组36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中药降脂抗氧化合剂(20 mL·3d-1)。2组均治疗2月,分别测量治疗前后hs-CRP,ET-1,NO水平。结果发现2组治疗后hs-CRP,ET-1水平均降低(P<0.05),试验组hs-CRP,ET-1水平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治疗后,NO水平均升高,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研究表明,中药降脂抗氧化合剂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s-CRP和ET-1水平,提高NO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调脉平肝方应用于轻中度肝肾阴虚并痰浊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周口市中医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8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脉平肝方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脂质代谢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皮素-1(ET-1)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GTN)以及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脉平肝方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调节脂代谢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且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对高血压病(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保护作用的机制,将5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采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和西拉普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各组患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存在FMD失调,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治疗后患者的FMD明显改善;NO水平升高(P<0. 05)。结论:化湿利水泄浊合剂对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瘀浊清颗粒治疗高血压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从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存在的降压机制.方法 将12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以依那普利为基础用药.治疗组服用瘀浊清颗粒,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90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压效果、临床症状及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2组治疗后FMD及N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高于治疗前,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 瘀浊清颗粒能安全有效地降压,并且能够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骆洁恒  肖波 《新中医》2013,(1):17-19
目的:观察丹田降脂丸对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探讨丹田降脂丸对合并高脂血症CH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合并高脂血症C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丹田降脂丸。观察2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与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脂水平及脂蛋白α[Lp(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指标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服药4周后,2组血脂指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T-1和血清NO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丹田降脂丸可有效调节合并高脂血症CHD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