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 NSCL C患者血清 IL - 8、IL - 12的浓度 ,研究 IL - 8、IL - 12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实验分 NSCL C组 (A组 )、肺良性疾病组 (B组 )和正常健康组 (C组 )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 ) ,测定血清 IL - 8、IL - 12浓度 ,并收集 42例 A组和 16例 B组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A、B、C三组 IL - 8浓度分别为 5 6± 33.6 (pg/ml,下同 )、2 9.6± 2 9.3和 2 9.3± 15 .7,A组 >B组和 C组 ,B组和 C组差异无显著性。 A、B、C三组 IL - 12浓度分别为 49.8± 46 .2 (pg/ml,下同 )、33.2± 12 .3和 81.5± 33.3,C组 >A组和 B组 ,A组与 B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NSCL C患者血清 IL - 8浓度升高 ,IL - 12浓度降低 ,可能存在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因子的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IIuIar carcinoma, HCC) 患者外周血中MIF、IL-17、IL-10的含量,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48例HCC和36例肝硬化(LC) 为实验组, 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 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IF、IL-17及IL-10的含量。   结果  HCC组和LC组MIF和IL-17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IL-10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HCC组和LC组MIF、IL-17和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MIF、IL-17及IL-10的紊乱可能与HCC及LC密切相关,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詹飞  何倩 《实用癌症杂志》2017,(12):1946-1948
目的 观察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80例,其中初发27例、缓解25例、复发28例.同期纳入体检健康者50例患儿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IL-2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与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的年龄、性别、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FAB分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急性髓性白血病初发和复发组患儿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与缓解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急性髓性白血病初发与复发患儿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变化明显,与该病的预后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胃癌病人血清IL—2R、IL—10、IL—12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胃癌病人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A组(正常对照组)12例,B组(胃癌带瘤组)22例,C组(胃癌术后半年内无复发组)20例,D组(胃癌术后半年以上无复发组)21例,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2R、IL-10、IL-12水平。结果 与A组相比,B组的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05),B、C组的IL-12组的IL-12水平明显降低(P<0.005)。与B组相比,D组的IL-2R水平明显降低(P<0.005),IL-12水平明显回升(P<0.05)。IL-12水平与IL-2R、IL-10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胃癌病人血清IL-2R水平长高;IL-12水平降低,根除肿瘤后IL-2R、IL-12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12的含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森  陈孝平 《癌症》1999,18(4):429-429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目前人们研究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IL-12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我们对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12的水平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6.
肺癌患者外周血IL-2和IL-10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在肺癌患者中的价值,并探讨肺癌患者的Th1/Th2免疫反应状态及与肺癌分期、病理类型及临床K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71例肺癌患者和3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IL-2、IL-10水平并以1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肺癌组IL-10水平及IL-10/IL-2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而肺癌组IL-2水平则低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小细胞肺癌(SCLC)组IL-2水平较其它病理类型组低,较腺癌组明显下降(P<0.05).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清中IL-10水平及IL-10/IL-2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KS评分<60组血清中IL-10水平及IL-10/IL-2显著高于KS评分>60组(P<0.05).结论肺癌组呈现明显的Th2强势表达,NSCLC患者Th2强势表达的量与肺癌的分期密切相关,且与肺癌患者临床KS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IL)-17和IL-10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52例术后HCC组织及其周围肝硬化组织和20例正常肝脏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织中MIF、IL-17和IL-10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52例HCC组织中MIF、IL-17和IL-10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76.9%、28.8%,相应的癌旁肝硬化组织中分别为75.0%、73.0%、32.7%,20例正常肝组织中分别为20.0%、25.0%、70.0%。HCC和肝硬化组织中MIF和IL-17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肝组织,而IL-10的阳性表达率则低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中MIF、IL-17、IL-10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癌栓形成及Child Pugh分级均无关;HCC组织不同MIF、IL-17、IL-10表达与1年生存率相关。结论 MIF、IL-17及IL-10的表达与HCC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IL-12具有强大的抗瘤活性,在肿瘤生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IL-12基因疗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各国学者采用不同的治疗途径及基因联合方式进行了大量尝试,以求其最佳抗瘤效果,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IL-12与IL-1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正宝  马韬  黎皓  金晓龙  许海敏 《肿瘤》2006,26(7):672-67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白介素-12(IL-12)与白介素-18(IL-18)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胃癌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检测IL-12与IL-1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微血管密度。结果:IL-12与IL-18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22/50)和26%(13/50),IL-12与病理分化(P=0.029)、浸润深度(P=0.002)、淋巴结转移(P=0.002)、远处转移(P=0.003)和TNM分期(P=0.005)相关,IL-18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IL-12、MVD和T分期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IL-12和IL-18阳性表达与肿瘤进展和转移有关,IL-12是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血清IL-2、IL-1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生物化疗对原发性肝癌 (PLC)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IL -2、IL -12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PLC患者 ,随机分为 2个组 ,即单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组 (以下简称TACE组 ) 3 5例 ,生物化疗 (BIO )组 (以下简称BIO组 ) 2 5例。BIO组于TACE后第 3天开始接受IL -2 (IL -2 10 0万U /天× 10天 ,静脉点滴 )及IFN -γ(5 0万U /天× 10天 ,肌肉注射 )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 -2、IL -12水平 ,同时观测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BIO组用药后血清IL-2、IL -12水平显著高于TACE组 (P <0 .0 1)。 43例不能手术的患者中无完全缓解 (CR )者 ,BIO组 18例中部分缓解 (PR ) 4例(2 2 .2 % ) ,无变化 (SD) 11例 (61.1% ) ,进展 (PD ) 3例 (16.7% ) ,有效率为 83 .3 % ;TACE组 2 5例中PR 2例 (8.0 % ) ,SD 15例(60 .0 % ) ,PD 8例 (3 2 .0 % ) ,有效率为 68.0 % ;BIO组疗效 (83 .3 % )优于TACE组 (68.0 % ) (P <0 .0 5 )。 2组PR和PD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SD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生物化疗是治疗PLC的 1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可作为不能手术PLC患者的可行性治疗方法 ,也可作为PLC术后的 1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IL -2和IFN -γ的联合应用是 1种较好的生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0例口腔癌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口腔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临床分期有关;手术后血清sIL-2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4例复发者血清sIL-2R水平又见增高。因此,血清sIL-2R水平的动态观察有助于口腔癌患者预后判断,并可监测复发与转移。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细胞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06月至2016年06月初治的NHL患者278例,回顾性分析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NHL患者外周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1(IL-31)和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为观察组,选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以及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56例为癌前病变组,选取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3组患者的IL-31和IL-33水平,同时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水平,分析比较各组患者IL-31、IL-33水平变化及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IL-31、IL-33水平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IL-31、IL-33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IL-31的诊断阈值为113.10 pg/ml,AUC为0.973;IL-33的诊断阈值为98.42 pg/ml,AUC为0.929;IL-31和IL-33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CEA、CA-125和CA19-9.结论 IL-31和IL-33水平升高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31和IL-33对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娟  路滟  徐耀初 《中国肿瘤》2009,9(4):322-32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2B)基因3’UTR(A1188C)位点多态性与江苏地区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检测1045例胃癌新发病例和1100例与病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的IL-12B基因1188A/C位点多态性。[结果]IL-12B基因1188A/C位点基因多态性在正常人群和胃癌患者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饮酒的人群中,携带1188C等位基因可降低患胃癌的危险(OR=0.69,95%CI=0.47~0.99)。[结论]IL-12B基因1188A/C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江苏地区饮酒人群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py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3201医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60例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Spy1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py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免疫组化评分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3.25 ±0.31) vs (1.34±0.23),P<O.01;Spy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Spy1在胃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表达,提示Spy1的异常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pidemiologic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roteinuria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GC).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frequency of proteinuria in patients with GC and analyze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GC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and survival.RESULTS Proteinuria incidence in GC patients was 24.0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ound in a control group (P<0.01); the frequency of proteinuria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n advanced disease stage(P<0.01). We also found that the post-treatment mean value of proteinuria was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e pre-treatment value (P<0.001). KaplanMeier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roteinuria and survival of GC patients (P<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NM stage, lymph node status and proteinuria may serve as independent prognostic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GC (P <0.01).CONCLUSION A high prevalence of increased 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was observed in GC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nephritis. Proteinuria may be used as one of the prognostic markers for patients with G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lipoxygenases,LOXs),包括5-LOX、15-LOX-1/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的石蜡包块做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分析5-LOX、15-LOX-1/2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两者表达的差异,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LOX表达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相反的,15-LOX-1和15-LOX-2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表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P<0.01);5-LOX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5-LOX-2与胃癌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5-LOX-1与胃癌临床特征未见明显相关。结论:5-LOX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15-LOX-1和15-LOX-2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LOXs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闻辉  王舒宝 《癌症进展》2005,3(6):602-604,527
目的探讨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上皮-钙粘附素(E-cad)在38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E-cad在所有正常胃粘膜上皮组织中均见表达;而在胃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则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包括保留表达、异质性表达,消失表达;且与胃癌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生长方式、癌的侵袭深度,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存在着相关性.结论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减弱,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