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EB病毒(EBV)属人类疱疹病毒,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联。目的 本研究探讨EB病毒感染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法检测38例血液肿瘤性疾病患儿骨髓细胞EBV-DNA。结果 38例患儿骨髓EBV-DNA阳性检出率61%(23/38)。5例恶性淋巴瘤患儿均为阳性,急性白血病(A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阳性率较高,其余病例均为阴性。对照组10例非血液病发热患儿仅1例阳性。结论 EBV感染与血液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关系密切。EBV感染可促使病情恶化或难治。同时对伴有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除考虑肿瘤性发热外,应警惕因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EBV易感因素,尽早动态检测EBV-DNA,及时合理治疗。由于病人免疫力低下,对EBV病毒的免疫应答功能降低,抗体反应法作EBV常造成假阳性结果。本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敏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EBV-DNA检测在儿童不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简称传单 )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 ,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病原为EB病毒 (EBV) ,临床表现多样 ,近年不典型传单有增多趋势 ,原有的实验检查不能快速确诊不典型传单 ,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本文探讨EBV_DNA检查在不典型传单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自2000年6月至2001年2月 ,我科共收治传单患儿20例 ,男13例 ,女7例 ,年龄2.5岁~12岁 ,平均6.4岁 ,其中有14例符合传单的诊断标准 [1],即同时出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外周血淋巴… 相似文献
3.
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小儿血液肿瘤中的应用王耀平自1953年Watson和Crick阐明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以来,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被认为是20世纪生物学的一项最伟大成就。目前这项新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儿童血液肿瘤患者使用国产性霉素B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特征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真菌感染儿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部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两性霉素B使用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确诊4例、临床诊断10例、拟诊5例;感染部位呼吸道8例、皮下结节及鼻甲眶周炎各1例、败血症2例、咽壁脓肿及肝脾各1例。3例经治疗后痊愈,9例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国产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不良反应主要是肝功能损害和低血钾。结论只要使用方法正确,国产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可以被大多数儿童血液肿瘤患者耐受。 相似文献
6.
营养不良在血液肿瘤患儿中为常见问题。疾病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可影响患儿的营养状况。肿瘤的预后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特性,还与患儿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营养支持是现代医学研究重大进展之一,在肿瘤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PRMTs)家族具有广泛的分子功能,在干细胞发育系统中参与造血细胞的发生、发育、增殖和分化。在血液肿瘤疾病中,PRMTs可通过甲基化途径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控制、基因转录、DNA损伤修复。PRMTs的异常表达可导致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特别是在儿童白血病中,通过靶向PRMTs治疗,降低PRMTs的表达,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因此,PRMTs与血液肿瘤疾病的关系备受关注,未来很可能成为治疗的一个重要靶标。该文对PRMTs在血液肿瘤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血液肿瘤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端粒,端粒酶活性与血液系统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静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25(4):169-172
本文着重阐述端粒假说及其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中的端粒长度及酶活性变化,并展望了抗端粒酶治疗肿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发现超级增强子所驱动的癌基因异常转录对维持肿瘤细胞特性至关重要。而通过抑制超级增强子调控癌基因转录的关键调节点,可以有效抑制癌基因的表达。其中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 protein 4,BRD4)是识别超级增强子调控元件的关键蛋白,它能够与乙酰化的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结合,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BRD4的... 相似文献
11.
儿童血液肿瘤康复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受各种传染病影响健康甚至危害生命,并可能成为传染源,影响周围人群及社区人群的健康。预防接种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但由于对这类康复者预防接种安全性、有效性及禁忌证方面认识不足,以及疫苗接种资质限制等原因,该群体的预防接种工作在我国尚处于空白。现对目前国外儿... 相似文献
12.
剪切因子3B亚基1(subunit 1 of splicing factor 3b,SF3B1)基因编码的蛋白为剪切体中U2小核核糖核蛋白的核心成分,在RNA剪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SF3B1基因突变引起的异常剪接与多种恶性血液病有关,特别是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伴显著血小板增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关系密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SF3B1基因突变为其预后的良好因素,而且与环形铁粒幼细胞这一特殊形态学密切相关;但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SF3B1基因突变是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脐血移植(CBT)治疗儿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植入率、移植相关并发症和生存情况。方法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儿19例,其中无关供者16例,同胞供者3例。脐血与患儿HLA6个位点全相合6例,1个位点错配10例,2个位点错配3例。移植时疾病状态,高危10例,标危9例。预处理主要采用Bu/Cy或Cy/TBI方案,同时应用抗胸腺球蛋白(ATG)。GVHD预防主要采用环孢菌素A(CsA)、骁悉(MMF)及甲基泼尼松龙(MP)三联方案,3例同胞供者移植则单用CsA预防GVHD。移植脐血的细胞数量是,有核细胞(TNC)5.96×107/kg(2.57~12.20),CD34+细胞2.20×105/kg(0.31~5.80)。结果18例成功重建粒系造血,中位重建时间17(11~35)天;15例血小板植入,中位重建时间38(25~112)天。发生急性GVHD9例,其中Ⅰ度~Ⅱ度7例,Ⅲ度~Ⅳ度aGVHD2例;慢性GVHD3例。移植后随访4~86个月,复发3例,死亡8例,其中移植相关死亡6例,移植相关死亡率(TRM)31.6%。因CMV感染导致间质性肺炎死亡4例,占移植相关死亡的66.7%(4/6)。2年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62.54%(±11.24%)、44.53%(±12.22%);标危移植组与高危移植组病人2年OS分别为88.89%(±10.48%)、40.00%(±15.49%)。结论本组儿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脐血移植的植入率、移植相关并发症和生存情况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似,移植时疾病状态为标危时治疗效果较好,CMV感染所致间质性肺炎是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肿瘤患儿的家庭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疫情期间在多中心儿童血液肿瘤科就诊的517例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家庭管理情况。结果517例血液肿瘤患儿中,男298例,女219例,中位年龄5岁4个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60例(50.29%),急性髓系白血病36例(6.96%),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0例(7.74%),其他(包括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实体瘤)181例(35.0%)。其中发热61例,咳嗽31例,肺部CT异常表现77例,门诊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及抗体筛查的患儿结果均为阴性,患儿在日常居家、外出就诊途中及居家网络化管理中均采取了合理的管理方式。结论多中心儿童血液肿瘤患儿COVID-19感染情况较为乐观,合理的家庭管理让血液肿瘤患儿能够较好地避免院外感染COVID-19。 相似文献
15.
16.
el-Sayed MH Shanab G Karim AM el-Tawil A Black A Dixon JS 《Pediatric hematology and oncology》2004,21(2):145-156
Hepatitis B virus (HBV) reactivation is well documented in infected patients who have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precluding appropriate chemotherapy courses and, therefore, increasing the possibility of relapse of malignanc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lamivudine treatment to prevent hepatitis B reactivation in children with cancer who acquired infection with HBV and so allow completion of optimal chemotherapy. Ten children (7:3 M:F; median age: 9.8 year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for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and suffering from immunosuppressive-induced hepatitis B virus reactivation, were treated concurrently with lamivudine (3 mg/kg bw,od) for up to 18 months. All were HBsAg+ve, HBsAb-ve, HBV-DNA+ve. Serology markers (HBsAg/Ab, HBeAg/Ab, HBV-DNA) and ALT were tested 3 monthly. Histological assessments were performed pre- and 18 months post-lamivudine therapy. During lamivudine therapy chemotherapy courses were completed for all children, and none of the patients suffered reactivation of hepatitis. After a median follow-up of 10 months, remission of malignancy was maintained in 7/10 patients while 3 patients relapsed. HBeAg+ve seroconversion occurred in 4/9 HBeAg+ve children within 3 months. After 9 months of therapy, 8/10 were HBV-DNA-ve. Six out of 7 children with histological evidence of chronic hepatitis showed marked improvement post-therapy. Lamivudine therapy for up to 18 months in children receiving chemotherapy helped prevent recurrence of hepatitis B exacerbations and improved the underlying chronic hepatitis, while facilitating completion of appropriate chemotherapy regimens without compromise.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尿液巨细胞病毒(CMV)在儿科CMV感染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CMV DNA量.结果 (1)280例疑似CMV感染儿有126例尿液中CMVDNA呈阳性,阳性率是45.0%,为症状性CMV感染儿;同年龄组的70例健康儿童尿液中CMV DNA阳性5例,阳性率是7.1%,为无症状性CMV感染儿.症状性感染儿尿液中CMVDNA拷贝数对数值(4.78±0.85)与无症状性感染儿(4.45±1.0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90例症状性CMV感染儿应用更昔洛韦诱导治疗结束时尿液CMV DNA拷贝数对数值(3.74±0.58)较治疗前(4.64±0.90)明显减少(P<0.01),临床症状改善.(3)45例症状性CMV感染儿在治疗后3个月CMVDNA拷贝数对数值(4.41±0.74)较治疗结束时(3.67±0.58)升高(P<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中CMVDNA量可以诊断CMV感染,但是不能区分CMV感染是症状性感染还是无症状性感染;应避免盲目反复应用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血液病或肿瘤患儿家长与普通疾病患儿家长焦虑、抑郁水平和家庭环境的差异。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45例血液病或肿瘤患儿家长及5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家长(对照组)进行心理、家庭环境评估。结果血液病或肿瘤患儿家长焦虑、抑郁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病或肿瘤组患儿家庭在知识性及娱乐性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病或肿瘤家长存在较多的不良情绪和家庭环境问题。因此,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很有必要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儿与家长对血液病或肿瘤疾病长期治疗的配合与依从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