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主纳气”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学 《国医论坛》1994,9(5):36-36
“肾主纷气”,是说肾具有摄纳吸入清气的功能.如《类证治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纷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的这种纯气功能对机体呼吸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五脏六腑的气机都随着呼吸运动有规律地升降出入,也就是说脏腑气机的正常运动受肾夫纳气功能的调节.所以,“仔主纷气”中的“气”我们可以从广义的角度来解释,即不仅包括呼吸之气,更指全身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活动.现探讨如下:里巴主南精是肾纳气功能的体现《江门·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承,受五脏六腑之…  相似文献   

2.
肺阳虚小议     
肺居胸中,上连气道.开窍于鼻,主气属卫,为宗气出入之所,司呼吸为气机交替升降之枢;助心主治节,合皮毛而煦泽肌肤。肺脏学说,先贤多所阐发,然论证则重肺气虚而略于肺阳虚。《素问·汤液醪醴论》曰:“五脏阳以竭。”明确指出五脏阳气都有虚衰的阶段。《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形寒饮冷则伤肺”。说明阴寒之邪最易损伤阳气。如果损伤肺脏,则必然会损伤肺中阳气。清代医家唐容川指出“失血  相似文献   

3.
人体之气包括二个方面:一指物质之气,它由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相合,聚于胸中,上奉心肺,助肺呼吸,促心运行。行于脉内的为营气,行于脉外为卫气。二指脏腑之气,如肺气主宣散治节,心气化营为血,脾气健运输精,肝气疏泄调畅等均为脏腑之气的表现。气与人体健康、疾病、生命关系致密,气机调畅,人即安和,气机紊乱,则百病从生。古代医家从实践中体会到:“百病皆生于气。”说明气机涉及广泛。又有“气和则安,气乱则病,气散则死”之说,可见气之重要性。所以张景岳指出“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  相似文献   

4.
琪东 《家庭中医药》2005,12(7):31-31
老年养生,除了注重心、脑、血管保健外,肺部也应作为重点。清代名医江笔花有句名言:“肺气之衰旺,关乎寿命之短长。”《黄帝内经》也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注重肺部养生,实为祛病延年之关  相似文献   

5.
朱进忠治疗疑难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恒 《中医杂志》2003,44(7):495-496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朱进忠教授遵循“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训,刻苦求知近50载,每以奇方起大症,现简要介绍其经验如下。1 疑难疾病,从肝论治朱老认为,“肝可生化气血脏腑,宣通脏腑气机”。肝能协调脏腑气机,调理三焦水道。少阳之气上连于肺,下连于肾,少阳胆气通泰则肾气可升,肺气可降,稍有郁滞,或亢或衰,则肾气不升,肺气不降。正如《灵枢·本输》篇:“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心肝为  相似文献   

6.
肺居胸中,上连气道,开窍于鼻,主气属卫,为宗气出入之所,司呼吸为气机交替升降之枢;助心主治节,合皮毛而煦泽肌肤,肺脏学说,先贤多所阐发,然论证则重肺气虚而略于肺阳虚。《素问汤液醪醴论》曰:“五脏阳以竭。”明确指出五脏阳气都有虚衰的阶段。《灵抠·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形寒饮冷则伤肺”。说明阴寒之邪最易损伤阳气如果损伤肺脏,则必然会损伤肺中阳气。清代医家唐容川指出“失血之人……  相似文献   

7.
“养生”一词,出自《灵枢·本神》,即保养生命、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意思。养生学说是研究保持身体健康以延年益寿的思想、原则和方法的一门学说。《内经》论述养生学说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因时养生和调治于内两方面。本文仅就《内经》因时养生思想讨论如下。因时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内经》以四时五脏阴阳为理论核心,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又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强调了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取决于六经之气和五脏之气的协调,而“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阴阳五行之气的运行,通应于人体五脏  相似文献   

8.
了……|了{居于胸腔华盖一位置录高厂主要生理功能…/‘||了、les|、左右各一娇脏一不耐邪侵(肺如钟,挂则鸣)与情志和其他组织器官白勺联系厂1.|﹄!!l!…又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辅佐血液运行肺上通喉咙外合皮毛在志为忧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生理功能:呼吸之气”肺的节律呼吸,吸清(O:),呼浊(CO:) ‘实现气体交换。气吸主呼肺司 …一…宗气的生成,‘呼吸之气(在肺交换)i笼}聚t水谷之气(由肺气宣发)声于胸中子上出喉咙,司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矛l之l|1.|||r.肺的生理功能调节全身气机~肺的节律呼吸, 升降出入。调节全身之气…  相似文献   

9.
老年肺虚的辨证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肺为五脏之一,主气司呼吸。人至老年,脏腑虚衰,始见于肺,故肺虚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虚证。《黄帝内经》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疾病是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老年病。故保肺理虚在老年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从肺主气失司论中风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滨  沈承玲 《北京中医》2007,26(8):489-490
肺主气,首见于《内经》,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其中,肺主一身之气是通过肺主呼吸之气来实现的,即通过肺有节律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如此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宗气乃至一身之气的生成,并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见,若肺主气失司,势必影响机体气的生成或气的运动——气机,导致气虚或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中医学认为中风病病位在脑,在脑之脉络,  相似文献   

11.
慢性腹泻多因肠道不能吸收水谷精微、清浊不分、气机升降失常所致。肝主疏泄,助脾运化水谷精微,肺主肃降,协肠道下行糟粕;肝合春生之气,性喜条达而升发,肺合秋收之气,性善敛降而下达。故肝与肺,一疏一宣,一升一降,构成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或曰: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脾胃为升降之枢。岂不知脾胃所升降者,精气也,肝肺所升降者,气机也,精气为体,气机为用,精气的运化有赖运动的气机为动力,气机的运行又需化生的精气为能源。脾胃化生气血,供养肝肺气机的运行,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肝肺得  相似文献   

12.
论道教服气导引术对中医"和于术数"养生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茂兴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28-2329
服气术与导引术是道教术数中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炼养方术,是以意念控制呼吸吐纳或内气运行,或者用意念以自力引导肢体运动,达到疏理气机、强身健体之目的。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和于术数”,其养生技法受道教术数影响很大,尤以健身气功最为突出。太极拳等养生功法直接从道教借用而来。  相似文献   

13.
蒋萍 《河北中医》2007,29(9):804-804
胃痛是临床常见痛症之一,可见于现代医学之食道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多种疾病。胃痛治肝,其理浅近易明,然临床上往往出现治肝不应者,转思从肺论治,屡试不爽,现介绍如下。1理论依据胃与肺临近,仅一膈之间。肺居上焦,主司一身之气,与中焦脾胃相呼应,共同完成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肺气宣发有利于清阳上升;肺气肃降,有利于浊气下降。宣发与肃降相互协作,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肺之宣肃失司,可妨碍中焦气机升降;中焦气滞,可影响肺气宣肃。即叶天士所云:“天气下降则清旺,地气上升则晦塞。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周身气机皆阻。”现从生理、病理两方面分述之。1.1生理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环循胃口,上膈属肺,而百脉之气朝宗于肺。《灵枢.口问》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有行使治节之权,肺因脾之升而得水谷精气之滋养,敷布全身,胃赖肺之降而转化糟粕,从大肠排出,以保持人体气机的流畅。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虽为疏泄之官,然又须肺气之降,斡旋气机,如环无端。《灵枢.经脉篇》曰:“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肺辅于肝,其气肃降,...  相似文献   

14.
陈安凤 《中医杂志》2002,43(4):316-317
水肿一证,多从肺脾肾三脏论治。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能遂其条达之性,气机通畅,实有助于水液的排泄,唐容川《血证论》云:“气与水本属一家”,“气行水亦行”,“治气即治水”。可见肝与水肿的发生与治疗有密切的关系。1 肝与肺之水肿肝主藏血,性喜条达;肺主气,性喜宣肃,通调水道。当肝气郁结,气火上升太过时,肺之宣肃失司,制节不行,气不得降而上逆喘咳、便秘;同时水道不通,小便不利而发为水肿。王孟英  相似文献   

15.
一、肺通天气固寿命《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说人体的构成离不开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又指出“天食人以五气”,是说人一但生命形成之后,则需要天地之气采维持生命活动,说明气与肺关系密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六节脏象论》又说“肺者气之本”,二者表明肺不仅能主呼吸之气,还能主一身之气,因此凡人体所需之气离不开肺的作用。如果肺  相似文献   

16.
<正> 肾主纳气为肾脏的功能特点之一,它的客观性已被临床所证实。但对其机理教材及资料未曾论述,有感于此,笔者拟从中医的气机、经络、临床及现代生理学角度予以分析。中医学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与自然界有息息相关的联系。故认识肾主纳气的机理首先应从天人相应,人体气机变化这一角度来分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形象的作了描述,似可认为人体气的升降运动为自然界天地运动变化的缩影。天之气必下降于地,地之气须上交于天,天地相交,万物才得一生长变化。那么,人体在上之肺气必须下降肾,肾之元阳上达于肺,生命才能不息。正如《类证治裁》所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足少阴肾经与手太阴肺经在经脉上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  相似文献   

17.
怎样理解“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两方面作用,一则主呼吸之气,二则主一身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作用,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吸清吐浊犹如吐故纳新,使体内气体不断得到更新,《医宗必读》云:“……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与人体其他部位功能有关的气,是由于肺与宗气的生成密切相关。因为,宗气是水谷之精气与肺所吸入之气相结合而成,  相似文献   

18.
天地一大宇宙,人身一小宇宙,气机运行之圆运动均为先降后升,循环无端,生生不息。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的降机,气机之降乃阳明燥金之气的敛降,阳明降,坎水足,阳明降,太阴升。肺位于西方,对应阳明燥金,肺以降为顺。"肺之化源"包括了肺的全部生理功能,如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等,"肺之化源告竭"即指肺的生理功能不能发挥,五脏失养。文章以"气一元论"为宗旨,探讨"肺之化源"理论,然后结合临床案例浅析其在论治晚期癌症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9.
“气脉常通”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章节,其内含古人养生之观点,对于当代养生、治未病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考证相关医家观点,提出“气脉常通”所蕴之气可能为骨气、原气、三焦之气或祖气,所处之脉必和于阴阳,内通神明,其“常通”的本质在于阳气主导下的阴阳和合,保持气机调畅、中气斡旋有度。  相似文献   

20.
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上连气道,开窍于鼻,而主一身之气。《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的,其运动形式不外升降出入,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都以升降出入为其活动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基本形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 气机升降出入,是各个脏腑的综合作用,但肺之宣降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而且肺之宣降又是对立统一的。掌握宣发与肃降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理解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及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有其重要意义。本文从生理、病理、治疗几方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