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症的选择,术中注意事项,避免副损伤的技巧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对438例各类胆囊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情况及应变措施,术后发生胆汁瘘的处理方法和效果进行与总结。结果:中转开腹8例,术后开腹3例,术后胆汁瘘共12例,其中9例行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引起的废用性胆囊选择腹腔镜手术要慎重,术中根据calot三角情况采用最佳处理方法,术后胆瘘在胆汁流量较少情况下可观察一周再决定是否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
我科1980年至1995年收治老年胆道结石病(60岁以上)1468例,住院期间死亡52例病死率3.53%。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评分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与满意度相对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满意度,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58例Lc术中经IOC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成功55例,占94.83%,失败3例,占5.17%。50例胆总管未发现结石,占90.91%,发现胆总管小结石(0.4cm)5例,占9.09%。其中4例经中转开腹行胆道探查,1例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纤镜网篮取石。胆囊管汇入右肝管1例。全组病例无胆道损伤、胆总管结石残留、胆漏、腹腔感染及IOC相关并发症。结论LC术中行IOC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显影效果好,能及时发现胆道解剖变异;对基层医院减少胆道阴性探查、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讨论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4年4月~2010年10月6a来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病例的原因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6a来所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病例再次手术和非手术引流治疗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 熟练掌握胆囊切除术技巧,术中仔细分辨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了解肝外胆道解剖变异,警惕复杂病理改变,重视胆囊切除术的潜在危险.术中认真负责,严守规范操作是预防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CBDE)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6月至2006年2月采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肝外胆管结石63例,LC—CBDE组41例、EST-LC组22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等指标。结果 LC—CBDE组与EST—LC组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等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LC—CBDE组住院天数较EST—LC组短,差异具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LC—CBDE与EST—LC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均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推广,但选择哪一术式需具体分析病情并根据术者腹腔镜手术技巧、内镜操作熟练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胆道手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6年9月52例术中胆道造影(IO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胆囊管或经胆总管穿刺行选择性IOC 36例、直接经T管造影16例,选择性IOC阳性者再行经T管IOC者10例。结果:对胆囊切除术中36例具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患者经胆囊管或经肝胆管穿刺IOC,发现胆道结石10例(27.78%),假阳性2例(5.56%),阴性24例(66.67%)。2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经“T”管术中造影,胆道结石残余2例(7.69%),假阳性1例(3.85%)。结论:IOC可预防术后残余结石,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切开探查,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直接了解胆道系统解剖,提高手术安全性,在临床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胆囊切除术术中探查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1995~1998年间我院行单纯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探查发现胆囊癌Ⅴ期1例,胆囊内无结石2例,胆总管探查阴性3例,胰腺头部结石1例,Mirrizi综合征1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术前均未明确诊断。结论 胆囊切除术术中探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1990年5月~1999年5月共收治拔T管引起胆瘘12例。现就其产生原因、临床诊断、处理及预防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8例。年龄40~70岁,平均52岁。全组均为胆囊或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  相似文献   

10.
刘永忠 《医学信息》2010,23(4):863-863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探查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68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切除术后进行超声检查,总结其中特点.结果 68例患者胆囊切除术后,超声检查结果发现胆总管有扩张占54例(79.4%),其中10例(14.6%)发现胆总管内结石.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应该常规探查胆总管,观察其内有无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性。方法 12例患常规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弧形切口长约5~8cm,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残端进入胆管,探查取净结石后胆囊管结扎、缝扎各一道,不放置T形管引流。结果 12例患均痊愈出院,无胆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炎发生,平均住院时间4.5天。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行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术中行胆囊管造影,165例未行造影。结果:89例术中行胆囊管造影,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9例(10.11%)、胆总管隐匿性损伤2例(2.2%),术后随访3~6月发现胆道残余结石3例(3.37%);165例术中未行胆囊管造影,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例(2.42%),术后出现胆道损伤3例(1.82%),术后随访3~6月发现胆道残余结石14例(8.5%)。结论:对既往有胰腺炎、黄疸病史及术前B超检查胆总管增粗等胆囊结石患者,术中行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减少和发现胆道损伤,避免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及肝移植胆总管端端吻合后放置T管行一期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对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吻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和回顾性病例分析文献行META分析.结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放置T管与一期吻合的异质性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0.002928,总体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0.002,0.013],p=0.28944。结论: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行一期吻合与传统的T管引流在术后胆漏的发生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T管是肝移植术后产生胆道并发症的根源,无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体会。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23例,均采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3例,19例成功经胆囊管取出结石,1例因镜下取石困难、1例因胆总管撕裂中转行胆总管切开取石,2例探查阴性。术中患者取出结石数1~5枚,直径约3~5mm。23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17例获随访5-7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1周、3个月均行肝胆超声检查,无一例发现残余结石,胆管内径均在正常范围,无胆管扩张及狭窄。结论: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不切开乳头括约肌和胆总管,保护了括约肌的功能和胆管壁的完整性,术后不带T管,避免了T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易操作、创伤小及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典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模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7年6月1238例择期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中并发12例胆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经典胆囊切除术921例,发生胆漏4例,胆漏发生率0.4%;开腹模仿LC 317例,发生胆漏8例,胆漏发生率2.5%。开腹经典胆囊切除术组与开腹模仿LC组术后胆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典胆囊切除术较开腹模仿LC胆漏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泰州市人民医院自1996年6月至2006年5月施行的3 000例LC中,出现的非肝外胆管损伤引起的胆漏并发症进行分析.共有9例发生胆漏,5例为急诊手术病例,4例为择期手术病例.5例为迷走胆管胆漏,4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引起的胆漏,其中有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5例迷走胆管胆漏,均在术后B超引导下穿刺,细管引流;4例胆囊管残端漏,1例术中留置腹腔引流管,1例开腹手术重新结扎胆囊管,2例行开腹胆道探查、T管引流. 结果 9例全部治愈,无远期并发症. 结论 LC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是胆囊管夹闭不满意,以及迷走胆管胆漏.预防胆漏主要是正确处理胆囊管和迷走胆管.多数迷走胆管胆漏可在B超引导下局部引流.不能排除胆管损伤者,应及时剖腹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及肝移植胆总管端端吻合后放置T管行一期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对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吻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和回顾性病例分析文献行META分析.结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放置T管与一期吻合的异质性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0.002928 ,总体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0.002,0.013],p=0.28944.结论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行一期吻合与传统的T管引流在术后胆漏的发生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T管是肝移植术后产生胆道并发症的根源,无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中采取多种措施减轻胆道创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胆道探查手术患者975例,传统组471例,行传统胆道探查;微创组504例,采用小切口、胆道镜探查取石、球囊导管取石、离子体冲击波碎石、经胆道球囊乳头扩张成形、胆总管一期缝合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结果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41 min,出血量30ml,胆道损伤0.5%,取石成功率94.6%。结论胆道探查术中采取多种微创措施简单有效,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2008年笔者所在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378例(其中男性143例,女性235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51.3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T管并发症的有16例(4.23%),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0.7岁。13例(胆汁漏5例,T管意外滑脱3例,T管扭曲3例,T管引流量异常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围T管短臂结石形成者经胆道镜再次取石治愈,2例T管意外滑脱者再次行开腹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T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主要与手术操作技术、术后处理及患者自身因素相关;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术后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防治术后T管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日渐成熟,成为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但可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共对95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