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心脏直视手术后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心脏手术后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原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872例患者中的14项可能成为心脏直视手术后一过性AVB原因的指标进行x^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术前心功能、体外循环时间、术中最低体温、术后血K^+、pH、PaCO2、PaO2及BE在发生AVB者与未发生AVB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岁以下者AVB发生率较2岁以上者明显增高(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血气变化,分析血气变化是否可用于PBMV术后疗效监测的指标。方法采用改良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前一天及术后三天以瑞士AVL995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等指标。结果PBMV术后患者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善,PaO2由术前9.41±0.72kPa上升至术后10.00±0.85kPa(P<0.01),P(A-a)O2由2.60±0.78kPa降至术后的1.77±0.75kPa(P<0.001)。结论血气分析的改善也可作为检测重症二尖瓣狭窄(MS)患者PBMV手术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术后PaO2 变化。方法:测定术前、术后第1、3 和20h PaO2 值。结果:PH 组术后20h 的PaO2 低于术前(P< 0.05),低于无PH组(P< 0.05),且重度PH组低于轻、中度组(P< 0.05)。结论:影响因素为术前肺间质改变和术后呼吸功能暂时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剂量外源性PS对家兔盐酸吸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家兔20只,气管内注入盐酸复制盐酸吸入肺损伤模型,分为2组:A组(n=10)为PS治疗组,气管内注入37℃PS100mg/kg;B组:(n=10)为治疗对照组,气管内注入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PS对动脉血气和肺顺应性的影响。另设C组(n=8),在A、B组动物模型复制及治疗相应时间气管内注入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PS疗效的对照。结果A组PS治疗后各时间点PaO2高于B组(P<0.05),但多数时间点仍低于C组(P<0.05);A组各时间PaCO2均低于B组(P<0.01),治疗早期高于C组(P<0.05);A组动脉血pH值均低于B组,但P>0.05,与C组相比无差异(P>0.05);A组肺动、静态顺应性均优于B组(P<0.05),但仍低于C组(P<0.01)。结论大剂量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明显地提高PaO2,降低PaCO2,并且阻止动脉血pH的进一步下降,改善肺动、静态顺应性,对家兔盐酸吸入肺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为临床胃液误吸性肺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一种无创伤性方法研究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Ac-cucom2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对45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早期心输出量监测,并以无创心输出量与同时用热稀释法测得的心输出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及结论:无创心排量与热稀释法心排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CPB手术后第10天,CI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1h,CI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瓣膜置换术后第7天以后,CI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ASD、VSD修补术后第10天,CI亦明显升高(P<0.01)。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18h,CI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较长时间处于较低水平。本文对上述变化的原因及临床意义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VSD+PH)患儿围术期呼吸力学及呼吸指数变化,探讨其肺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以NavigatorGM250旁气流型肺功能仪测定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h肺动态顺应性(Cdyn),在同一时点检测吸入氧浓度(FiO2)并查血气得PaO2、PaCO2值,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术前VSD+PH组Cdyn明显低于VSD组(P<0.01),RI明显高于VSD组(P<0.01),术后两组患儿Cdyn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RI明显增高(P<0.01),VSD+PH组增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伴有肺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肺功能较差。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其肺功能下降尤为明显,且在术后短期内不能迅速改善。  相似文献   

7.
用BiPAP呼吸机治疗了2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结果表明:BiPAP呼吸机治疗可明显提高PaO_2和SaO_2(P<0.01),降低PaCO_2(P<0.05),心率、呼吸频率减慢,神志障碍者恢复。表明BiPAP呼吸机是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的一种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动静脉血pH差[pH(A-V)]及PCO2差[PCO2(A-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3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轻度15例、中重度20例)pH(A-V)及PCO2(A-V)以及重度休克患者治疗过程中pH(A-V)及PCO2(A-V)动态变化及其预后。结果:随休克程度加重,pH(A-V)进行性增大;中重度休克PCO2(A-V)显著高于轻度休克和对照患者(P<001),后二者无差别(P>005);重度休克治疗过程中pH(A-V)及PCO2(A-V)持续增大者死亡率高。结论:低血容量性休克pH(A-V)及PCO2(A-V)随休克程度加重而增大,重度休克治疗期间pH(A-V)及PCO2(A-V)持续增大,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采用蒸气吸入性损伤犬模型,比较常频喷射通气(NFJV)和高原喷射通气(HFJV)的通气效率。结果表明:(1)与HFJV比较,NFJV时的气道压峰值显著升高(P<0.01);(2)与HFJV比较,NFJV时的P_AO_2显著下降(P<0.05),PaCO_2显著升高(P<0.01);(3)与HFJV比较,NFJV时的心输出量(CO)、氧供量(DO_2)和氧耗量(VO_2)均显著减少(分别减少14%、20%和24%,P<0.05或P<0.01),而PaO_2、SaO_2、P_(A-a)O_2、PaO_2/F_1O_2、PvO_2、SvO_2和氧摄取率(ERO_2)均无明显变化。提示,NFJV与HFJV比较,前者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和CO_2潴留,且对循环和组织氧合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需要辅助通气的危重患者予PSV和SIMV、观察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峰值压力(PI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人机对抗情况。结果MV、VT、f、Pa-CO2、PaO2、HR、SaO2,MAP在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PSV时PIP明显降低,人机对抗少(P<0.01)。结论PSV优于SIMV。  相似文献   

11.
曹桂珍 《中外医疗》2016,(35):43-45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策略配合低压力CO2气腹在后腹腔镜手术中的运用。方法方便选择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通气量(MV)将患者分为4组,给予不同的通气策略;观察4组患者时间段内HR、MAP、CVP以及PaCO2、PaO2的数值。结果4组患者气腹后T2、T3时间段的Pa-CO2和PaO2均较气腹前T1有显著性变化(P<0.05);但B2组T3时间段的PaCO2(42.3±1.7)较其他3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aO2(261±52)也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适当增加通气量,提高通气频率配合低压力CO2有助降低患者的PaCO2,减少高碳酸血症(H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ian YN  Zhang Z  Meng 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0):1400-140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近期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分别在术前1d、术后14d对5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采用“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评估其认知功能,并对观察项目结果与认知功能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1例(62%)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术后认知功能测试平均总分(50±13)明显低于术前(54±10)(P<0.01),其中知觉速度、工作记忆及字词的短时记忆等变化显著(均P<0.01)。术后认知功能减退分别与年龄(P<0.05)、CPB时间(P<0.01)、复温率(P<0.01)及PaCO2最高值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CPB心内直视术患者术后近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缩短CPB时间、缓慢复温、适当提高PaCO水平有助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气管内插管与气管切开两种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气的影响。切开术后串连通气管增加死腔方法对PaO2、PaCO2的影响。方法对65例有自主呼吸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自身配对对照的方法,观察插管前、后,插管改切开术前、后,串连通气管增加死腔前、后PaO2、PaCO2的变化。结果气管插管前后PaO2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气管内插管改切开术后PaO2、PaCO2与气管插管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无串连通气连接管近端给氧死腔连接装置PaO2、PaCO2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改切开术后,可导致PaCO2下降,串连通气连接管近端给氧增加死腔连接装置,可提高PaCO2和PaO2,纠正因切开术生理性死腔减少而致的低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抗血小板聚积治疗对凝血系统、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的抗感染、扩管、化痰、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外加丹奥静滴,对照组仅进行抗感染、扩管、化痰、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及72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因素的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等。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24h,72h各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治疗前,24h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72h比较,PT、APTT、FIB、PaO2、PaCO2及R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24h、72h与对照组治疗24h、72h相比,各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血小板聚积治疗在单位时间内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改善呼吸频率等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的机理。方法100例AECOPD呼吸衰竭病人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进行膈肌肌电图检查,测定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及动作电位幅度,并同时检测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最大呼气流速(PEF)和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FVC、FEV1%、PEF、pH值、PaO2、PaCO2、PNCT及动作电位幅度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PNCT显著升高(P<0.01),PaO2升高,PaCO2降低(P<0.05),而FVC、pH值、动作电位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治疗能改善AECOPD呼吸衰竭病人的膈神经传导速度,而常规医疗干预只能提高膈肌的动作电位幅度。  相似文献   

16.
王瑒  李景姝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080-1081
目的探讨经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肺栓塞伴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抗凝、解痉及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的pH值、PaO2、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肺栓塞可明显纠正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减少心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入院24 h内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7月本院初诊收治的发病72 h内入院的SAP 127例,按预后分为生存组102例和死亡组25例,分析2组入院24 h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的差异,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死亡组在心率、呼吸、动脉血氧分压、pH值、血清钙、血钾、血肌酐、血尿素氮、剩余碱、乳酸脱氢酶、血清白蛋白及APACHE Ⅱ评分上同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的APACHE Ⅱ评分为死亡高危因素.结论 SAP死亡者具有较严重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及内环境紊乱.心率、呼吸、动脉血氧分压、pH值、血清钙、血钾、血肌酐、血尿素氮、剩余碱、乳酸脱氢酶、血清白蛋白及APACHEⅡ评分是死亡早期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手术患儿, 年龄114岁, ASAIIIII级.依据术前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儿分为2组:A组为左向右分流的患儿, 其中房间隔缺损 (ASD) 15例, 室间隔缺损 (VSD) 15例;B组为右向左分流的患儿, 为法洛四联症 (TOF) 30例.60例患儿均行静脉全麻、快速诱导经口气管插管.术后所有患儿均于外科重症监护室 (SICU) 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8 h.分别于手术开始前 (T1) 、麻醉诱导后15 min (T2) 、体外循环 (CPB) 开始前 (T3) 、CPB停止后15 min (T4) 、手术结束 (T5) 、转入SICU (T6) 、SICU监护2 h (T7) 、4 h (T8) 、6 h (T9) 、8 h (T10) 时取动脉血2 m L行血气分析测PaCO2, 并记录各时间点的PaCO2、PetCO2, 计算每个时间点两者相关性.结果 A组患儿各时间点PetCO2和PaCO2呈正相关 (r为0.550.87, P<0.001) , 在T2-6期间PetCO2与PaCO2相关性逐渐减小, T7-10期间相关性逐渐增强.B组患儿手术开始前至CPB停止后15 min, PetCO2与PaCO2无显著相关性 (r为0.210.38, P>0.05) , 从手术结束至SICU监护8 h期间, PetCO2与PaCO2呈正相关 (r为0.540.83, P<0.05) , T5-10期间, 两者相关性逐渐增强.结论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围手术期, PetCO2可作为临床监护的评价指标.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手术结束前PetCO2与PaCO2无显著相关性, PetCO2不能替代PaCO2, 但心内畸形纠正后, 动态观察PetCO2的改变来指导对PaCO2的判断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方式和术中麻醉管理。方法:10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气管内插管全麻组(1组50例)和未插管静脉复合全麻组(2组50例),连续监测HR、P、BP、SpO2、ECG,PETCO2,麻醉前、气腹后10 min、术后10 min抽血行血气分析,观察CO2气腹效果、手术时间、呼吸情况。结果:1组、2组气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100%和8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min)1组<2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监护比较:2组出现5例窒息,4例喉痉挛,l组术中平稳;血气分析:2组气腹10 min,PaCO2、PaO2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1组气腹10 min,PaCO2低于2组,PaO2明显高于2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全麻比静脉复合全麻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王晓博  周俊辉  钟巍  奚高原  王鹏浩 《西部医学》2024,36(1):108-113+119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他钠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招募于本院手术室接受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C组)和西维来司他钠组(S组),每组40例。记录术中及术后任何不良事件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高血压、术后感染等。记录住院时间及90天死亡率。3个月后,使用问卷收集与睡眠有关的数据、生活质量、焦虑和疼痛。结果 C组共有13例患者(32.5%)在术后3 d内发生术后谵妄(POD),S组共有5例患者(12.5%)在术后3 d内发生POD,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3 d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术前1 d均增高,但S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S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90 d随访时,MMSE评分与基线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共有4例(10.0%)患者出现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OCD)。〖JP2〗两组间POCD发生率无差异(P>0.05)。术中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高血压、术后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90 d的随访期内,两组均无患者死亡。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EQ-5D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的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西维来司他钠可降低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POD发生率,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有益于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