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真菌性上颌窦炎经典的治疗方法是柯-陆氏进路上颌窦根治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现常采取鼻内镜下的双进路手术治疗.对于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自然孔进路手术能否替代上颌窦根治术或鼻内镜下的双进路手术目前还有争议.我院自2005年10月~2008年1月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令人满意,在治疗上颌窦病变也有取代传统柯—陆氏手术之势。但在处理上颌窦较严重病变(如息肉、囊肿等)时常受到视野、进路等限制,效果不尽如人意。1997年8月~2000年12月,我科对86例伴上颌窦病变采用经柯—陆氏手术进路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常见良性病变有上颌窦息肉、上颌窦囊肿和真菌性上颌窦炎等。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多数情况下这些病变可通过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得到治愈,但对于部分位于上颌窦底部、内壁及前壁的病变,单纯从中鼻道进路难以完全清除。我科自2002年2月~2008年10月采用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治疗上颌窦良陛病变6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手术以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开展,基本上己经取代柯陆手术。尽管借助各种角度鼻内镜及器械,有时上颌窦内仍然有无法窥视和处理的区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鼻内镜手术处理某些上颌窦病变有时存在操作死角,看得见但够不着,如何规避这些局限,将给一些疾病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我们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512例,其中109例采用鼻内镜联合下鼻道进路手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导航鼻内镜下切除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月治疗的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8例的临床资料,术前行64排CT并三维重建,全部病例采用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包括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径路及鼻内镜下经鼻下鼻道开窗径路。结果 3例为上颌窦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5例为骨瘤,均在导航引导鼻内镜下成功切除了病变,其中6例经柯-陆氏径路切除病变,2例经鼻下鼻道开窗切除病变。随访半年以上,7例术后头痛、鼻塞、流脓涕、面部不适等症状逐渐消失,1例上颌窦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术后2月再次出现面部肿胀疼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次手术,发现上颌窦内有大量死骨,考虑为第1次手术后术腔未冲洗干净,导致上颌窦口堵塞,再次手术后症状消失。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可以准确迅速的确定病变位置,导航鼻内镜下上颌窦良性骨性病变切除是准确、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手术术腔止血纱条以往都经下鼻道对孔径路进行填塞与抽取。近来随着鼻腔、鼻窦粘膜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鼻科医生在上颌窦手术中越来越重视对自然口不可逆病变的清除及窦口的扩大,常在扩大自然口后不做传统的下鼻道开窗,术毕产生窦内止血纱条从何处引出的问题。有的从扩大的自然口引出,有的用加做简单或正规的下鼻道开窗来解决,我科自1995年6月一1997年4月采用经唇龈沟径路的方法,共行39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本组上颌窦根治手术病人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13~57岁,平均34岁。全部病例按柯一陆氏进路配合鼻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3种手术径路,即柯一陆手术入路31例、鼻内镜上颌窦窦口开放入路33例、鼻内镜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30例;比较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其中采用柯-陆手术入路患者治愈率74.2%(23/31),5例出现面部麻木,无溢泪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采用鼻内镜上颌窦窦口开放人路患者治愈率81.8%(27/33),7例患者出现鼻腔粘连,鼻内镜下直接分开后好转,无溢泪及面部麻木等症状;采用鼻内镜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患者治愈率100%,5例患者出现鼻腔粘连,鼻内镜下直接分开后好转,无溢泪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变多发生在上颌窦,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上颌窦病变的处理,鼻内镜手术已基本取代经典的柯-陆手术(Caldwell-Luc),但单纯用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处理真菌性上颌窦炎存在病变清除不彻底,术后窦口封闭等可能,需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经鼻内镜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37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提高对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认识,探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2005年6月37例经鼻内镜治疗的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经病理确诊,临床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结论上颌窦出血性息肉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鼻窦CT有助于对出血坏死性息肉明确诊断,经鼻内镜手术效果确切且微创,对于骨破坏及病变范围广泛者行鼻内镜-柯陆氏联合径路是治疗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道黏骨膜翻瓣开窗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效果和优点.方法 采用鼻内镜下鼻道黏骨膜翻瓣开窗法治疗38例上颌窦囊肿,1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非侵袭性型),10~74岁,中位数40岁,并随访6个月~2年.结果 49例症状均2周后有明显的改善,1~3个月后头痛、异味、上列牙痛、牙齿麻木感等症状逐渐消失.下鼻道开窗处引流通畅,无流泪、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2年,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鼻道黏骨膜翻瓣开窗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易掌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1.
干酪性鼻炎鼻窦炎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酪性鼻炎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例干酪性鼻炎鼻窦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CT扫描部分病人表现窦腔均匀模糊,部分病人则可显示窦腔扩大和骨质破坏;鼻内镜检查可发现鼻腔鼻窦隐匿的干酪性病变.11例经1次手术治愈,其中采用双进路(鼻内镜加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术式的术后愈合期为4.7周,而单进路(柯-陆手术)术式的术后愈合期为9.3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经2次手术治愈;1例干酪性筛窦上颌窦炎,病变累及眶内,行3次手术未愈.结论 CT和鼻内镜检查对干酪性鼻炎鼻窦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彻底手术、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双进路疗效优于单进路.  相似文献   

12.
鼻内窥镜加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治疗慢性鼻窦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疗效的方法。方法:对104例伴有上颌窦病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和柯-陆手术联合进路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治愈85例(81.7%),好转15例(14.4%),无效4例(3.8%),总有效率96.1%。结论: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恢复上颌窦的生理性引流通道,防止复发,弥补了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传统的Caldwell—Luc手术进路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39例上颌窦病变。上颌窦息肉12例,其中伴鼻腔筛窦息肉7例,出血坏死性息肉3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例;上颌窦、筛窦息肉术后复发9例;慢性上颌窦炎3倒;真菌性上颌窦炎7例;上颌窦囊肿5例;上颌蜜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上颌窦炎性假瘤1例。结果 39例经6个月~3年的随访,治愈32例(82.1%),好转6例(15.4%).1例炎性假瘤术后1个月复发并发眶内感染,总有效率为97.4%。结论 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治疗上颌窦病变。视野清楚,操作方便.既能彻底清除病变,叉保证了窦内黏膜纤毛系统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4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以30~60岁最多,平均年龄37岁。Ⅰ型1期4例(6.7%),Ⅰ型2期2例(20%),Ⅰ型3期8例(13.3%),Ⅱ型1期9例(15%),Ⅱ型2期14例(23.3%),Ⅱ型3期18例(30%),Ⅲ型3例(5%)。手术均在鼻内镜下进行,上颌窦手术12例,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术22例,柯-陆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引起窦壁破坏的上颌窦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9月~2004年1月24例引起窦壁破坏的上颌窦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CT检查及上颌窦穿刺明确诊断。柯-陆氏手术10例,鼻内镜下囊肿开放术(造袋术)14例。结果 随访2年以上2例,3年以上6例,5年以上16例。柯-陆氏术后3年复发1例,再次鼻内镜下囊肿造袋术,余均未见复发。结论 引起窦壁破坏的上颌窦囊肿有独特的CT影像学特征,结合上颌窦穿刺获得囊性液可明确诊断。鼻内镜下手术具有简洁、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成为治疗该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上颌窦黏膜下囊肿的手术进路包括:自然开口进路,下鼻道进路,上颌窦根治术等。随着鼻内镜理论技术的进展,手术方法逐渐趋于保守。我科2002年11月-2003年12月在鼻内镜下应用电切割器切除上颌窦黏膜下囊肿26例(36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颌骨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2006年37例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1987~1996年21例患者上颌窦根治术或鼻侧切开手术切除增殖骨质,1997年后16例患者上颌窦根治术手术加鼻内镜辅助手术磨除异常增殖的骨质.结果:术后随访时间4年的36例均无局部复发,1例18岁患者复发再行上颌窦根治术加鼻内镜辅助手术后治愈.结论;上颌骨异常增殖症以颌面部肿胀和临近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传统手术方法主要解决颌面部肿胀、畸形,而上颌窦根治术进路加鼻内镜辅助手术既解决颌面部肿胀、畸形,而且临近器官功能障碍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根据病史、体征及CT检查可作出诊断,局部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上颌窦根治术加鼻内镜辅助手术方法是较好的选择,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的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径路.方法:采用鼻前庭径路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治疗鼻息肉、囊肿、慢性化脓性鼻窦炎40例、46侧病变窦腔.结果:随访6个月~2年,46侧病变治愈38侧、好转8侧,有效率10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本术式可作为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一种新的手术进路,具有术野清晰,明视下操作方便,去除病变彻底,有利于恢复鼻窦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3年2月,我们采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及中鼻道双进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经手术顺利完整,术后经病理确诊,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无永久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下下鼻道及中鼻道双进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能提供充足视野,完整清除病灶,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Caldwell-Luc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病变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aldwell-Luc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病变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Caldwell-Luc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上颌窦严重病变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在局部麻醉辅以强化麻醉下手术,手术中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的病变,摘除鼻腔肿物或息肉,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必要时行筛窦开放术。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38例病例中治愈30例(78.9%),好转7例(18.4%),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总有效率为97.4%。结论Caldwell-Luc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阻塞性上颌窦病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