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附件包块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探讨该类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妇科行腹腔镜附件包块切除术、符合条件的患者94例,术前随机分为2组:A组术前不用抗菌药物;B组术前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1次。根据2组患者术中情况,若无异常则术后不使用抗菌药物;若存在明显盆腔炎症表现,则术后补充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最长不超过术后48 h,观察比较不同用药方案与术后感染之间关系。结果94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术后体温≥38℃者4例,A组2例;B组2例,结合血常规检查不支持感染征象。随访观察至术后1个月,2组均无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结论对于无合并症的单纯妇科腹腔镜附件包块切除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围手术期无需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临床效果。方法 86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3例,观察组术中、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参考组术前、术中及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用药费用及平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用药费用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结论 术前泌尿外科手术治疗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术后感染发生的控制并无显著效果,同时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及治疗费用的增加,因此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要合理控制,严格按照指导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3.
赵均炎  乔进  石禹  张月月 《抗感染药学》2022,(12):1702-1706
目的:分析医院骨科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不同抗菌药物预防性给药方案的成本-效果情况,为该类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114例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抗菌药物预防性给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38例;甲组患者术前0.5~1 h时给予头孢唑林(2 g,q12h),总疗程≤48 h;乙组患者的用药方案与甲组相同,但总疗程>48 h;丙组患者术前0.5~1 h时给予头孢曲松(2 g,q12h),总疗程>48 h;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最高体温、术后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等指标。结果:3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3组患者术后在最高体温和体温复常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方面,均存在甲组>乙组>丙组的情况,且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本-效果比较结果显示,甲组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性给药方案具有最大的成本-效果优势(P<0.05)。结论:对于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拟于本院行泌尿科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预防用药,观察组43例在术中及术后进行预防性用药,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术后感染发生率、药费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药费及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手术过程中,不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无法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同时可导致治疗费用大幅升高,在临床中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均不应用抗菌药物,术中及术后结合实际情况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均结合实际情况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用药时间、用药花费、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用药时间、用药花费、住院时间分别为(3.21±0.84)d、(711.25±120.24)元、(7.05±1.6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71±1.62)d、(985.34±151.36)元、(8.58±2.87)d(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术后感染,但用药合理性同样不可忽视。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予以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更有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减少用药花费、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方法选择妇产科2010年8月_2013年8月手术出院病历386份,将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1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2组退热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和抗生素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生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退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妇产科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较合理,在尽快退热的前提下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用量,妇产科应继续保持完善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规范。  相似文献   

7.
杨小元 《中国药业》2010,19(1):38-38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选择骨科住院择期手术病例92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30—60min快速静脉滴注头孢曲松2.0g,4h后再次同剂量滴注1次;对照组术前、术中未用药,术后回病房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连用7d。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率、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手术在术前麻醉诱导期及术后短期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好,随意延长抗茵药物使用时间反而会增加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对妇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等因素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I类切口手术术前30—60min给予头孢呋辛1.5g,如手术时间〉3h或出血量〉1500ml,术中追加一剂,术后给予头孢呋辛1.5g,q12h,静脉滴注,总预防时间不超过24h,Ⅱ类切口术前、术中用药与I类切口相同,总预防时间不超过48h;对照组I、Ⅱ类切口手术术前30—60min给予头孢西丁2g,如手术时间〉3h或出血量〉1500ml,术中追加一剂,术后给予头孢西丁2g,q12h,静脉滴注,总预防时间为3—6d。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率、退热时间等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日均抗菌药物费用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使用是预防术后感染的有效、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前、术中不应用抗生素,术后予阿洛西林2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术前0.5~2h及术后12h内予阿洛西林2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术后24~48h,再次静脉滴注,进行预防性用药。观察2组术后最高体温、退热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最高体温低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及愈合延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经阴道手术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及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 选择某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妇科经阴道手术患者79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头孢美唑预防感染,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联合替硝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两组术前及术后体温、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感染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费用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的PCT、CRP及WBC水平、体温、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例数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用药费用及单位疗效用药费用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呋辛联合替硝唑与单用头孢美唑比较,在妇科经阴道手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方面效果相当,两种用药方式治疗总有效率、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感染例数、实验室指标、体温指标等均相当,但联合用药增加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费用,考虑单一用药更符合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我院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后均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组(A组)与仅术后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组(B组),每组各100例。每组均有剖宫产术、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以及子宫切除术3个亚组。术后测量患者体温,观察与记录最高体温、退热时间、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各亚组在最高体温、术后退热时间、术后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于手术前后均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配合治疗,更有利于控制患者体温,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研究与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琇 《北方药学》2014,(2):47-47
目的:探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方法:将妇产科收治的180例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试验组术前给予头孢呋辛治疗,术后8h内重复给药一次,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予以头孢呋辛治疗。结果:手术后,试验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用量、感染率、疼痛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发生,降低抗菌药物使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术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9月妇产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在手术进行麻醉、诱导期内给予头孢呋辛1g,静脉注射,于手术之后的6h内,重复给药1次;对于进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外加甲硝唑;对照组患者在麻醉的诱导期间给予头孢呋辛1g,静脉滴注,并常规用药头孢呋辛,每天药量为3g,静脉滴注4d后,改用口服抗菌药物,直至拆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平均退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药物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最高体温37.3~39.0℃,平均退热时间51h;观察组患者平均最高体温37.0~38.2℃,平均退热时间42.5~49.0h。对照组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平均剂量12.0g,5例患者出现恶心或者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11d,平均药物费用3000元;观察组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平均剂量3.5g,无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出现,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药物费用1300元。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感染率为9.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感染率为3.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术期的应用将起到预防伤口感染的作用,降低病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降低了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及病发率;使其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病患身体恢复的情况也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比较剖宫产术前和术后预防性抗生素用药方案。方法:对100例足月妊娠需要剖宫产结束分娩的孕妇,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术前用药(实验组),术后用药(对照组)两组,使用氨苄西林/舒巴坦3g,观察术后体温、并发症、腹部切口愈合等指标,比较两组抗生素用量和疗效。结果:两组均有明显疗效,而实验组对降低术后3天体温升高更有效(P〈0.05),并发尿路感染各1例、腹部切口感染对照组1例,无统计学意义。每人用药总量实验组少(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比术后用药疗效较好.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标识物的变化,观察有无感染发生,指导术前抗菌药物的应用。将238例行冠心病介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19例,观察组在介入检查及治疗时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对照组在术前0.5~2 h使用头孢唑啉1.0 g静脉滴注,对头孢过敏者改用克林霉素0.6 g静脉滴注。检测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48 h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浓度和白细胞计数(WBC),观察术后发热、感染发生情况及PCT、WBC升高例数。2组术前与术后PCT和CRP浓度及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48 h内发热、感染发生率、PCT和WBC升高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介入治疗操作不导致感染标识物的升高,术前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并不增加感染发生,严格的无菌操作才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产褥感染的效果。方法将住院符合研究条件的择期剖宫产产妇按顺序分奇数组:A组100例(围手术期用药组);偶数组:B组100例(传统术后用药组)。两组均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结果术后最高体温、退热时间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安全、有效、经济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72例患者,按人院时间、半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30min给予抗菌药物静脉点滴;B组,围手术期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观察术后感染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术后疼痛高峰时间均出现在24h内,72h后疼痛基本消失;两组无一例术后继发性感染出血,而记录的术后72h体温,白细胞计数,白膜形成时间及白膜脱落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治疗围手术期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术期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切口感染情况的影响,为制订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骨科2009年1~6月及2012年1~6月行内固定取出术患者按出院时间分为A、B 2组,调查2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2009年1~6月出院100%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病例(A组),与2012年1~6月出院未预防用抗菌药物病例(B组)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住院天数:A组7.14 d,B组5.06 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强化院感管理的基础上,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可以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我院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根据临床路径纳入或退出的标准,选取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行腹股沟疝修补术住院患者归档病历400例,分成8组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术前不预防使用与术前预防使用非限制类或限制类抗菌药物,在术后抗菌药物有效率和再次手术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而且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组的平均最高体温、术后平均退热时间、术后耐药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或二重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上明显比不使用抗菌药物组高.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不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后首选非限制类、窄谱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36例,Ⅰ组剖宫产术前30min给予头孢噻肟钠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快速静脉滴注,术后常规使用头孢噻肟钠2异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3d。Ⅱ组术前不用任何抗生素,术后用药方法同Ⅰ组。Ⅲ组用药方法同Ⅱ组,时间为5do观察3组术后体温变化、退热时间、术后病率、子宫内膜炎及切Ⅵ感染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术后病率与子宫内膜炎、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术后体温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术后退热时间短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安全、有效,且剂量小、疗程短,优于术后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