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近10年帕金森病(PD)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用主题词检索1990-2000年国内、外发表有关PD研究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国内外有关PD研究论文均呈逐年增长趋势。近5年国内外PD研究方向居前15位的热点中药物治疗居首位;国内外PD治疗研究文献计量比较发现;国内研究中祖国传统医学疗法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结论 PD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近5年我国PD研究方向与国外相近似,个别方向相对滞后,国内近年的热点偏重于PD的治疗研究,其中祖国传统医学疗法治疗PD的研究在我国占据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2.
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提示,雌激素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有保护作用,受体依赖途径是雌激素作用的重要环节,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了PD的发病。我们拟探讨中国人群ERα的基因多态性与PD及PD痴呆(PD with dementia,PDD)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和P300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和P300的改变。方法 对67例PD患者依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PD抑郁组(22例)和PD非抑郁组(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和P300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组PD患者简明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尚在正常范围,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D抑郁组MMSE评分更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均P〈0.05),PD抑郁组改变更为明显(均P〈0.01);PD组P300潜伏期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13,P〈0.05),波幅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398,P〈0.05)。结论 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以记忆损害最为明显;抑郁对认知功能有负性影响,P300检测可以早期发现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钙离子/ 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 Ⅱ)在跑步机训练改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 记忆功能中的分子机制,为PD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 将6-羟基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至小 鼠左侧纹状体内制备偏侧PD小鼠模型,利用圆柱体实验筛选PD 模型。将造模成功的PD小鼠(n=32)随 机分为PD 非跑步机训练组(PD+no-Ex 组,n=8)、低速跑步机训练组(PD+Low-Ex,n=8)、中速跑步机训练 组(PD+Medium-Ex,n=8)和高速跑步机训练组(PD+High-Ex,n=8),并设Sham 组(n=8,在相同部位注射 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对其行为学结果进行分 析评价,选取Sham组、PD+no-Ex 组及PD+Low-Ex 组海马组织,利用Western blot 检测小鼠海马中环磷腺 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酪氨酸羟化酶(TH)、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和CaMK Ⅱ的 磷酸化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小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随着训练时间的 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低中高速跑步机训练都有利于PD 小鼠记忆功能的恢复(P< 0.05),但低速跑步机 训练组小鼠改善得更明显(P< 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则表明,与Sham组比较,PD+no-Ex 组小鼠穿 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PD+no-Ex 组比较,不同速度跑步机训练组小鼠 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Sham 组比较,PD+no- Ex 组磷酸化CREB、ERK1/2、CaMK Ⅱ及T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PD+no- Ex 组比较,PD+Low-Ex 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低速跑步机训练 对PD 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更显著,其可能是通过上调海马中蛋白激酶A(PKA)介导的信 号转导通路,从而改善PD小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认识功能障碍的电生理改变,分别对32例PD非痴呆患者,30例PD痴呆患者及28例健康人的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D痴呆患者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3。潜伏期与其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存在显著位负相关(P<0.05).另外,0对PD痴呆患者ERP及CT的对比研究表明,PD痴呆患者ERP阳性检出率高于CT。认为ERP能客观地反映出PD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和路易体(Lewy body)的形成为特点。大多数PD患者无家族史,约15%患者有家族史。研究已发现11个染色体定位以孟德尔遗传方式与PD连锁,其中5个呈常染色体显性(autosomal dominant,AD)遗传,4个呈常染色体隐性(autosomal recessive,AR)遗传(表1)。到目前为止,已有6个致病基因被克隆,它们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PD(综合征)的致病基因α-synuclein基因,UCH-L1基因和LRRK2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综合征)的致病基因parkin基因,DJ-1基因和PINK1(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1)基因。目前的研究发现,PINK1基因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综合征)患者中的突变率仅次于parkin基因,而其编码的PINK1蛋白是第一个将线粒体功能异常与遗传性PD(综合征)联系起来的蛋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体内抗氧化系统水平及其在PD发病中的作用,对70例PD患者血浆维生素C(P-VC)、维生素E(P-VE)、血浆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P-SOD,E-SOD)、血浆与红细胞过氧化脂质(P-LPO,E-LPO)的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PD组P-VC、P-VE水平及P-SOD、E-SOD活性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而P-LPO、E-LPO则显著增高,并且P-VC、P-VE、E-SOD与病情和病程呈负相关,提示抗氧化系统缺陷及内源性氧自由基堆积与PD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病性抑郁(PD)与抑郁症(MD)在临床特征及治疗上的异同点。方法:随访研究74例患,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结果:(1)治疗前PD组HAMD总分及因子3评分高于MD组。(2)HAMD减分率显示PD组12个月及24个月时疗效好,MD组6个月及12个月时疗效好。(3)PD组单用抗抑郁药治疗疗效差。结论:(1)PD组临床表现以抑郁症状和认知障碍为主,MD组以抑郁症状群为主。(2)对PD患必须使用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3)PD患更易产生自杀行为。(4)抑郁症患维持治疗至少2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的抑郁和焦虑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发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5例PD患者和45例对照者进行评定,以Webster量表、Hoehn & Yahr分级评定PD者病情严重程度。结果PD组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标准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D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1);PD组抑郁与焦虑共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经回归分析发现PD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与年龄呈负相关,与Hoehn & Yahr分级、Webster评分呈正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病程无相关性。结论抑郁和焦虑是PD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可能与PD本身所致的脑部病理性改变有关,应提高认识,及时发现,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6-OHDA单侧毁损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基底节内大麻素受体1(CBR1表达特点,探讨其与PD的关系。方法:6-OHDA两点法立体定向单侧前脑内侧束(MFB)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IHC)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底节内CBR1的表达水平。结果:IHC显示CBR1在大鼠基底节内广泛表达,PD组患侧纹状体(CPU)和苍白球(GP)CBR1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均P〈0、01);但PD组患侧黑质网状部(SNr)CBR1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同IHC一致:PD组患侧CPU内CBR1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PD时基底节内CBR1系统信号传导改变可能对PD的病理生理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可能的帕金森病(PD)生物标记物。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分离并筛选P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脑脊液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l-TOFMS)技术进行鉴定并分析,应用Westernblotting进行验证。结果DIGE发现20个明显的差异蛋白点,共鉴定出8个蛋白质。DIGE分析和Westernblotting验证均显示蛋白四连接素在PD患者脑脊液中发生显著下调。结论四连接素可能参与了PD发生,有可能成为PD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尼古丁对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脑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6-羟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注射到大鼠右侧中脑腹侧背盖部(VTA)和黑质致密部(SNpc),建立PD大鼠模型。采用生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尼古丁对PD大鼠的作用,检测纹状体GDNF表达及DA含量的变化。结果 造模前及造模后皮下注射尼古丁的PD大鼠,纹状体GDNF表达及DA含量较PD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尼古丁可减轻6-OHDA对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伤,对P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退行性疾病,目前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对PD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已逐渐认识到小胶质细胞在PD发病和病情进展中的重要地位,调控小胶质细胞无可替代地成为PD药物研发的新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10例青少年型帕金森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青少年型帕金森病(PD)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0例青少年型PD患者(6例少年型,4例青年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型PD症状轻,无智力障碍及自主神经障碍,左旋多巴疗效显著,但易早期引起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其中4例青年型PD肌僵直明显,6例少年型PD患者多表现为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结论 青少年型PD临床特征相近而与成人型PD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5.
2007年8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1届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EFNS)会议上发表了一项1016例帕金森病(PD)患者参与的国际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泛欧PRODEST研究)的初步结果,揭示了PD相关抑郁的独特特征及其治疗。此项研究结果表明,PD患者中相关抑郁症状的患病率非常高,而且接受抗抑郁剂治疗的患者(n=211)中仍有近半数(44.1%)患者的抑郁症状不能随治疗消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的美多巴治疗前后腰区CSF中高香草酸(HVA,22例)及亮氨酸脑啡肽(LEK,25例)含量变化的结果,以19例患各种外科疾病患者作对照。HVA用聚酰胺薄膜层析、荧光扫描定量,LEK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2例PD患者治疗前HVA均值与对照组均值比较显著减少(P<0.001),治疗后均值与治疗前均值比较显著增多(P<0.001)。25例PD患者治疗前LEK均值与对照组均值比较显著增多(P<0.001)。美多巴治疗使HVA值增高,但对LEK含量无明显影响。结果证实PD患者的SCF中HVA减少,提示脑中脑啡肽的增多在PD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比较帕金森病(PD)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的眼球运动和平衡特点。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顺序入组PD 和PSP患者,对患者进行眼球水平运动和躯体摆动测试, 收集测试结果并比较组间以及与健康对照之间测试结果的差异。结果 入组18 例PD 患者[男11 例, 年龄67(60,71)岁],9 例PSP患者[男7 例,年龄74(66,78.5)岁]和44 名健康人[男15 名,年龄67.5(62, 71)岁]。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的潜在影响后,眼动指标和躯体摆动指标在健 康人和PD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眼动指标在健康人和PSP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1),躯体摆动指标在健康人和PSP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眼动指标和躯体摆 动指标在PD 患者和PSP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眼动和躯体摆动指标相结合或 许有助于鉴别PD和PS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认知功能障碍(C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睡眠情况。方法 连 续纳入2014 年5 月—2017 年5 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394 例PD患者,按照CI程度将患者分为PD不 伴认知功能障碍(PD-NCI)组(94 例,23.86%)、PD 伴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组(177 例,44.92%) 及PD 伴发痴呆(PDD)组(123 例,31.22%)。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 表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3 组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及各认知领域情况;采用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 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并对PD 伴发CI 患者的MoCA 量表总分及各认知领域评分与v-PSG 结果进行相 关性分析。结果 3 组患者性别、起病年龄、受教育水平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DNCI 组、PD-MCI 组和PDD 组MoCA 量表总分依次明显降低,分别为(22.20±4.99)分、(17.17±4.36)分和 (10.73±4.85)分(F=143.146,P< 0.01),且MoCA 量表各认知领域评分依次明显降低(P < 0.01)。与PDNCI 组比较,PD-MCI 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觉醒次数增加(均P< 0.05);与PD-MCI 组比较, PDD 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觉醒次数增加(均P< 0.05)。PD 伴发CI 的患者的睡眠效率与 MoCA 量表总分及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和注意力评分均呈正相关(P< 0.05),觉醒次数与 MoCA 量表总分及延迟回忆和注意力评分均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PD患者CI发生率较高,伴发 CI 的PD 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及各认知领域均明显受损,总体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觉醒次数增 加,并与总体认知功能及部分认知领域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9.
脑深部电刺激与功能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从而改变相应核团兴奋性,以达到改善帕金森病(PD)症状、控制癫痼发作、缓解疼痛等的一种神经外科新疗法.现已成为治疗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间,DBS技术在国内外逐渐发展、成熟,其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公认。  相似文献   

20.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期的慢性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1997年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性PD中发现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氨基末端两个罕见的错义突变(A30P和A53T)后,α-synuclein引起了广泛的关注。α-synuclein是淀粉样斑块(NAC)的前体蛋白(NACP),在神经组织中广泛表达。目前有关α-synuclein的结构与功能、α-synuclein与PD关系的研究层出不穷。α-synuclein在PD的发病机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对目前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