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安鹏  范红  陈艳敏  安瑛 《黑龙江医学》2007,31(10):733-735
目的分析描述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胃肌电活动特点,探讨胃动力障碍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以期有助于临床诊疗。方法对65例GER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餐前、餐后体表胃电图监测,据内镜检查结果,把GERD患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行组间胃电参数比较,随访19例胃电节律异常GERD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胃电参数的变化。结果GERD组的主频(DF)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N%)、餐前餐后功率比(PR)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0.01),胃电节律紊乱,以胃动过缓为主。经1周治疗后,GERD异常胃电参数明显正常化(P<0.05或0.01)。餐前RE组胃电节律异常的发生率(37.5%)显著高于NERD组(12.1%)。餐后胃电节律异常的发生率RE组和NERD组分别为71.9%和60.6%,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RD患者存在餐前、餐后胃肌电活动异常,异常胃电节律以胃动过缓为主,胃动力障碍参与了GERD的发病,EGG对GERD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背景:慢性肾功衰竭(CRF)患普遍存在胃肠道(GI)症状,但这些症状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CRF患的胃动力功能目前还存在争议,GI症状与胃动力的关系也尚未阐明。该研究目的是阐明CRF患的胃动力与GI症状的关系。方法:通过体表胃电图(EGG)和胃的固体餐排空及”C-乳酸呼气试验评估21例终末期肾衰患与21例健康对照的胃动力并进行比较。将所有患的GI症状严重度量化。结果:两组的EGG显示,CRF患正常餐后胃动力的发生率及胃的蠕动能力较健康对照组显降低,表现为胃排空延迟。3例胃动力正常的患没有胃肠不适症状,10例EGG异常并胃排空延迟的患比正常患GI症状评分显增高。结论:CRF患的胃动力降低,包括受损的胃肌电活动和延迟的胃排空。胃动力降低可能是CRF患发生GI症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测食管癌术后保留的完整胸胃在餐前餐后的胃电变化,并总结其变化规律。方法:20例胸段食管癌病人分两组,近期术后组(A组,12例)和远期术后组(B组,8例)。A组自身对照,比较术前及术后在试餐前后各胃电参数的差异;观测A组术前与A组术后、B组病人在试餐前后胃电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术前病人餐前胃电节律均正常,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显著增加(P〈0.01);②近期术后病人餐前餐后胃电节律均异常,进餐前后各种胃电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近期术后病人无论餐前或餐后正常胃电节律都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术前术后Ratio之比,P〈0.05;远期术后病人餐前胃动过速较近期术后病人下降,P〈0.05;近期术后与远期术后病人的正常胃电节律、DFIC、DF和Ratio均无差别,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的胸胃胃电严重异常,远期术后病人的胸胃胃电与近期术后病人相比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胃电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46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测量空腹体表胃电图,对比主频、正常慢波百分比、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胃动过缓百分比、胃动过速百分比、无节律百分比等,分析胃电参数与白蛋白、电解质、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胃电紊乱(胃动过速及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肝硬化胃动过缓与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与白蛋白、钾、钙离子呈负相关,胃动过速与钾离子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胃动过缓及胃动过速发生率高,这可能与患者白蛋白、钾、钙离子水平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动素及体表胃电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同步检测38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冰胃动素及体表胃电图,并与正常人20例进行对照。结果:胃轻瘫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餐前,餐后胃电图主频及功率均低于正常人,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较正常人低,而<2.4次/min的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较正常人高,餐后十二指肠球部及胃体大弯侧两测试点的主频及主功率值间存在差异,结论:血浆胃动素升高与胃轻瘫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以胃动过缓明显增加,正常节律减少为特征的胃电图异常可评估胃轻瘫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血浆胃动素(MTL)浓度及体表胃电图表现的关系,并探讨FD的病因。方法:病例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在空腹及试餐后30min,取静脉血及记录体表胃电图。结果:FD中动力障碍样型患者空腹血浆MT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餐后血浆MTL高于对照组(P<0.001);其它3型空腹、餐后血浆MTL均高于对照组(P<0.001);F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率无论在空腹或餐后均高于对照组(P<0.005);FD患者餐后胃电振幅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血浆MTL浓度异常及胃电活动异常导致胃动力降低可能是FD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体表胃电频谱改变探讨糖尿病与脾虚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了204序列糖尿病患者及216序列对照组健康人体表胃电动态频谱。结果显示:糖尿病胃热组空腹胃电活跃期的百分序列数及活动指数倾向增高,而餐后10-20min胃电达最大活动量的百分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脾虚组餐后10-20min胃电达最大活动量的面分例数及餐后10min最大活动量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糖尿病患者空腹胃运动偏亢或正常,但食荷反应则均延缓减弱,此改变怀脾虚证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电生理变化与胃排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30名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胃电图检测及核素胃排空试验。结果胃癌组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主频不稳定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胃癌组胃排空延迟率为36.9%(24/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26/30)(P〈0.05);胃癌组胃排空率与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显著相关(r2=0.32,P〈0.001)。结论部分胃癌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主要表现为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下降及主频不稳定系数明显增高,相应地影响胃排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健康婴儿的胃电慢波发育。方法0~24个月健康婴儿,按3个月的年龄间隔分为9组,每组20例,其中男104例,女76例,无窒息,母乳喂养,无器质性疾病。采用体袁胃电图,分别于记录空腹和餐后体表胃电图各30min。计算出胃电慢波的以下参数:主频、不同慢波节律的百分比、主频不稳定系数、功率比。结果0,6、12、18和24个月健康婴儿餐前主频分别为(2.38&#177;0.5)、(2.54&#177;0.4)、(2.62&#177;0.3)、(2.86&#177;0.3)和(2.97&#177;0.2)cpm,餐后与餐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分别为(38.6&#177;4.9)、(47.8&#177;3.4)、(55.6&#177;3.6)、(60.4&#177;3.7)、(69.7&#177;3.3),胃动过速节律百分比为(24.6&#177;5.4)、(18.6&#177;4.1)、(15.6&#177;4.9)、(14.7&#177;3.6)、(12.7&#177;4.3),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比为(36.8&#177;5.5)、(33.6&#177;4.3)、(28.8&#177;3.8)、(24.9&#177;3.8)、(17.6&#177;3.7),18个月以上婴儿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较餐前升高(P〈0.05)。12个月以上婴儿餐前、餐后的主频不稳定系数降低(P〈0.05),餐后与餐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餐后餐前功率比12个月以上较12个月以下增加(P〈0.05)。结论婴儿期的胃电慢波经历一发育成熟阶段,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和主频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2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10.
乙酰胆碱对大鼠胃电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乙酰胆碱对胃肌电节律的影响及胃电节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方法 用Wistar大鼠28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8只,按隔日禁食方法喂养4周;药物组8只,观察不同剂量阿托品、氯化氨甲酰胆碱(CCH)等药物对胃电节律影响。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胃电节律失常增多,异常节律指数(ARI)、慢波频率变异系数(C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窦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神经明显减少;②小剂量阿托品、CCH并不引起胃电节律失常,剂量增加后,胃电节律失常明显增加。结论 乙酰胆碱增加或减少均可使胃电节律失常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糖尿病组(35例)、糖尿病胃轻瘫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空腹血糖(FBG)、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浓度。结果 糖尿病组、糖尿病胃轻瘫组与对照组比较,GAS和MOT均有显著升高(P〈0.01),SS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仅糖尿病胃轻瘫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胃轻瘫组与糖尿病组比较,GAS、MOT和SS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仅有SS降低显著(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胃轻瘫组FBG均与GAS、MOT呈直线正相关(P〈0.05),糖尿病组相关系数1为0.467、0.486,胃轻瘫组为0.417、0.456;FBG与SS呈直线负相关(P〈0.05),糖尿病组相关系数γ为-0.477,胃轻瘫组γ为-0.480。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胃轻瘫组GAS、MOT与SS呈直线负相关(P均〈0.05),糖尿病组相关系数γ分别为-0.425和-0.409。胃轻瘫组为-0.458和-0.431。结论 糖尿病、糖尿病胃轻瘫患者GAS、MOT水平升高,SS水平降低。可能的原因是高血糖使SS分泌减少。致使其对GAS、MOT的抑制作用减弱,GAS、MOT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槠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分泌时相的特点。方法 测定糖尿病胃轻瘫组和止常对照组0min以及食用馒头餐后15、30、60、120、180min血糖、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浓度。结果 糖尿病胃轻罐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时相血糖,GAS、MOT浓度均大于正常刘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胃轻瘫组0、15、30、60min的SS浓度均小于刘照组,仅0m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20和180min大于对照缉,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轻瘫组餐后GAS、MOT、SS分泌峰值在60~120min之间,分泌峰延迟。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糖尿病胃轻瘫 (DGP)时空腹胃运动功能及胃动素的改变 ,观察西沙比利对DGP的治疗作用 ,对 1 2例健康志愿者和 3 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压力测定 ,于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各期取血测血浆胃动素 (MTL) ;并将 3 2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 2组 ,一组口服西沙比利 ,另一组选择不影响胃动力的药物进行治疗 ,2周后复查。结果 :①糖尿病患者MMC异常 ,表现为 3期缺乏 ,2期持续时间延长 ,2期动力指数 (MI)及 3期波幅降低。②正常人MTL随MMC运动呈规律性变化 ,2期末达到高峰 ,糖尿病患者MMC各期MT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③应用西沙比利治疗后 ,MMC 3期出现率升高 ,2期持续时间缩短 ,MI及 3期波幅升高 ,MTL下降。提示糖尿病患者MMC明显异常 ,胃窦运动减弱可能不是缘于胃动素缺乏 ;西沙比利在改善糖尿病患者MMC的同时 ,使MTL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性。 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胃功能异常患者127例,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49例设为消化不良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78例设为胃轻瘫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胃功能正常的健康者5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胃半排空时间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CK、Cx43、GLP-1水平,放射性核素法检测固体胃排空功能。分析CCK、Cx43、GLP-1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的预测价值,并分析CCK、Cx43、GLP-1的相关性。 结果 消化不良组和胃轻瘫组CCK、Cx43水平低于对照组,GLP-1水平高于对照组,胃半排空时间长于对照组;胃轻瘫组CCK、Cx43水平低于消化不良组,GLP-1水平高于消化不良组,胃半排空时间长于消化不良组(P<0.05)。CCK、Cx43、GLP-1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的预测价值较高。CCK、Cx43呈正相关(r=0.482;P<0.001);CCK、GLP-1呈负相关(r=-0.356;P<0.001);Cx43、GLP-1呈负相关(r=-0.619;P<0.001)。 结论 CCK、Cx43、GLP-1在2型糖尿病胃轻瘫疾病中异常表达,对预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自拟调中养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调中养胃汤(TCM)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将DG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予自拟TCM口服,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自拟TCM治疗DGP效果明显优于多潘立酮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导滞交通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DG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脾导滞交通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O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AS和MO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导滞交通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DGP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GAS和MOT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在没有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出现胃排空延迟,包括胃排空的极度延缓与胃排空延迟有关的胃动力障碍。其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格检查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震水音。X线检查显示胃蠕动减慢、减弱,胃扩张或弛缓,排空延迟,幽门开放等征象。胃镜检查可见胃体或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胃电图检查有胃蠕动功能减弱。目前DG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DGP的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超声显像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 32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胃液体排空时间和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浓度。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组胃液体排空T1 2 为 (39.2 6± 10 .85 )min ,较对照组明显延迟 (P <0 .0 1)。胃液体排空延迟的 19例 2型糖尿病患者胃泌素浓度为 (14 0 .32± 30 .75 )pg·ml- 1 ,胃动素浓度为 (6 6 7.94± 14 9.32 )pg ml- 1 、生长抑素浓度为(2 8.5 4± 8.4 6 )pg·ml- 1 ,较胃液体排空正常的 13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增高、增高及下降 (P均 <0 .0 1)。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胃液体排空T1 2 与胃泌素浓度呈正相关 (r =0 .94 1) ,与胃动素浓度呈正相关 (r=0 .92 5 ) ,与生长抑素浓度呈负相关 (r=- 0 .938) ,P均 <0 .0 1。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 ,且胃液体排空延迟与其胃泌素分泌增高、胃动素分泌增高及生长抑素分泌下降有关 ,说明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在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一种常见但治疗效果较差的并发症,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或糖尿病胃潴留,是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因胃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的病因与高血糖本身以及由于长期高血糖而导致的神经、血管病变有关。由于目前还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因此,糖尿病胃轻瘫的主要治疗是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扶以西药、中药、针灸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其关键还是要根据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最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和胃理气汤治疗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胃理气汤治疗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疗效及对患者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将33例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从胃管注入和胃理气汤30 mL,每日3次;对照组从胃管注入生理盐水30 mL和多潘立酮粉末10 mg,每日3次.分别观察治疗前1d及治疗后7d症状体征、记录胃管引流量、体表胃电图的变化,并对两组疗效和体表胃电图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正常胃电节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胃理气汤治疗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