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 ,MVT)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 ,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早期诊断十分困难 ,往往延误治疗 ,极大地影响病人的预后。我院1990年 10月~ 2 0 0 2年 5月共收治病人 15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性 9例 ,女性 6例。年龄 35~ 6 6岁 ,平均 4 5 3岁。其中 3例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 ,2例入院 7个月前有脑血栓形成病史 ,2例有口服避孕药史。1.2 临床表现 :均为急性发病 ,都有腹痛、腹胀 ,腹痛呈持续性、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和分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2-01~2007-12收治7例AMVT的诊断、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病人中治愈出院6例,1例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结论早期AMV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CT等影像学检查是获取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及时抗凝溶栓治疗可阻止血栓蔓延,出现腹膜炎表现时要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t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是外科急腹症的少见病因,占肠系膜缺血病变的5%~30%[1,2].该病起病急,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16例MVT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10年10月诊治的6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疾病特点、诊断及治疗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6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年龄35~82岁,平均62.5岁,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溶栓治疗1例痊愈。结论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及反复腹穿、CT等检查可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溶栓或手术能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术后速碧林等抗凝药物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主要采取影像学检查结合D-二聚体的含量的测定来确诊,术中、术后均采取速碧林皮下注射结合华发令口服以抗凝治疗.结果 13例患者10例患者术后无再次发生血栓形成,没有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结合D-二聚体的含量的测定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肠系膜静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方法,而速碧林是针对肠系膜静脉血栓术后抗凝治疗的一种简便有效而并发症轻微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6.
7.
肠系膜静脉血栓诊治(附11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肠系膜静脉血栓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2-2001年收治的1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病例。结果 腹部手术(尤其是肝硬化和门脉高压)(27.3%)及血栓史(27.3%)是主要诱发因素,11例患者中2例行早期溶栓治疗,治愈;另9例在外院误诊而来本院后手术。无术后死亡,术后复发1例(11.1%)。结论 对于具有可能导致肠系膜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早开始抗凝治疗十分必要。对于可疑病例应及早行CT检查 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可有效避免肠管切除。术后维持相应时间的抗凝可减少血栓复发。 相似文献
8.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形成于1935年由Warren等首先描述[1]。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MVT约占整个缺血性肠疾病的5%~15%[2]。MVT较难以及时确切诊断也容易误诊为其他外科急腹症,该病本身发展迅速,预后较差且病死率高,外科医师必需警惕。本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的MVT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MV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4年至2006年收治的10例AMVT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经彩色B超、螺旋CT、MRI检查证实;经抗凝、祛聚疗法,9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AMVT是一种误诊率较高,病死率高的疾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应用彩色多普勒、CT、MRI检查,对AMVT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溶栓、抗凝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适用于出现腹膜炎等肠坏死征象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29例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SMVT患者,年龄18~74岁(平均61.2岁).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呕吐、发热、呕血和便血.主要体征有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少、腹膜刺激征、腹穿抽出血性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误诊率72.4%(21/29),复发率24.1%(7/29),死亡率27.6%(8/29).结论 SMVT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螺旋CT确诊率高,应该作为SMVT诊断的首选检查.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抗凝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术后抗凝同样重要.发生肠坏死时,应进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5例MVT的诊治经验,从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初诊多数表现为急腹症,症状和体征不相符。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术前确诊,3例误诊,7例治愈,2例死亡。6例急性MVT诊断确立后立即采用抗凝溶栓等保守治疗,5例治愈,1例中转手术治愈。结论该病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诊断更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彩色超声多普勒、CT、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发现肠系膜上静脉的栓子征象来确立。急性MVT在肠缺血尚未导致透壁性肠坏死、肠穿孔时,抗凝溶栓治疗可行,如有急性腹膜炎时中转手术。在肠坏死时,早期切除坏死肠段,包括静脉阻塞的肠系膜部分,术中、术后抗凝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6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临床资料,探讨ASMVT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ASMVT的早期症状与体征不符.极易误诊。本组手术治疗24例.保守治疗22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5%.B超、CT及肠系膜血管造影是诊断ASMVT的主要手段。早期无腹膜炎体征的病人可行抗凝、溶性保守治开;已出现腹膜炎体征.呕吐物、排泄物为血性或腹穿抽出血性渗出物是剖腹探查指征.术中、术后均应采取系统的抗凝、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诊治及手术时机。方法对5例AMVT病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症状、体征和治疗效果。结果AMVT发病以腹胀、腹痛为主,都因有腹膜炎体征而行手术探查确诊。手术切除肠段约35~275cm,并积极采取抗凝溶栓治疗,5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抗凝溶栓,掌握手术时机。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一旦出现腹膜炎或肠绞窄体征是手术探查指征。手术后继续抗凝溶栓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60年至2002年间经治的31例急性肠系膜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中,有急性剧烈腹痛者25例,既往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13例,合并房颤者6例,动脉硬化者16例。29例行手术治疗,存活20例。结论:充分认识本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肠系膜缺血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5年7月~2001年7月收治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3例,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确诊2例,其余4例均在术中探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预后:9例患者死亡2例,治愈7例。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MVT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背景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如何提高疗效 .[病例报告 ]对 14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2例术前确定诊断 ,12例误诊 ;治愈 9例 ,死亡 5例 .[讨论 ]B型超声波和CT检查有助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 ,但大多数病例仍在剖腹探查时方可确定诊断 .早期切除坏死肠管 ,包括相应的肠系膜 ,术中、术后行抗凝治疗是预防复发、提高疗效的关键 .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ASMV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北京友谊医院 198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确诊的 16例ASMV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结合文献 ,总结ASMV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结果 16例ASMVT患者 ,年龄 19~ 6 4岁 (平均 4 5 9岁 )。主要症状有腹痛 ( 16 / 16 )、腹胀 ( 16 / 16 )、呕吐 ( 10 / 16 )、发热 ( 8/ 16 ) ,主要体征有腹部膨隆 ( 16 / 16 )、腹膜刺激征( 16 / 16 )。误诊率 75 % ( 12 / 16 ) ,死亡率 4 4 % ( 7/ 16 )。结论 ASMVT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早期彩色超声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结合CT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异常发现可对ASMVT做出正确的诊断 ,早期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