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合并门静脉瘤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E)基础上,联合应用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术(SPVE)。33例为块状型,5例为结节型,其中直径大于10cm24例,5~10cm11例,小于5cm3例,肿瘤位于肝右叶29例,肝左叶6例,左右叶3例。血清AFP检测>400ug/L21例,在200ug/L~400ug/L之间6例,(一)/<200ug/L11例。门静脉瘤栓位于右支19例,左支者7例,右支+主干6例,左支+主干2例,左右支+主干4例。结果治疗后门静脉瘤栓消失和缩小率为68.4%,肿瘤缩小率为76.3%,AFP转阴14例,4例呈一过性转阴或下降,总有效率为85.7%。9例获二期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门静脉癌栓坏死率100%。术后随访,1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73.7%和18.4%,远比单纯TAE治疗组高。结论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是治疗肝癌合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与癌栓的CT影像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5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门脉栓塞的患者(血栓18例,癌栓32例)进行了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了门脉血栓与癌栓的不同影像特点,结果 18例良性栓塞中,栓子发生于主干15例,右支10例,左支7例,脾静脉6例,肠系膜上静脉4例;栓子出现高密度8例,等密度5例,低密度2 ;栓子为部分偏心栓塞13例,呈现小条状、柴捆状;出现受累管腔扩张5例,附栓管壁连续光滑、无外突结节16例,无一例出现管壁强化;出现食管胃丛及脾丛侧支循环10例;无一例出现动-门脉瘘。32例恶性栓塞中,栓子发生于右支26例,左支14例,主干12例,肠系膜上静脉2例,脾静脉1例;栓子出现低密度20例,等密度10例,高密度2例;栓子为完全性栓塞26例,呈现局部结节状、团状及分支型;累管腔扩张29例,附栓管壁呈现不连续光滑,有外突结节17例,有8例出现血管壁强化;出现胆囊周围丛及胆总管周围丛侧支18例,食管胃丛侧支8例;动-门脉瘘出现4例。结论 良性栓塞与恶性栓塞在栓塞的位置、栓子的表现、附栓管腔的情况及肝外侧支循环等方面都有不同特征性表现,结合病史和门脉栓塞的表现可以对门脉栓塞的定性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提高肝门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使该区域受肿瘤浸润的血管能同时切除,血管直接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对病人的肝蒂内门静脉干、胰腺钩突内的肠系膜上静脉干进行解剖学定位并分段测量长度及可以纵向折叠的长度,以此估计可切除的静脉长度及重新再建血管的长度.结果 测量肝蒂内门静脉干104例,男性(5.8±1.99)cm,女性(5.5±O.81)cm,优势长度大于4.5cm者,男性56例占76.7%,女性25例占80.6%.胰腺钩突内段肠系膜上静脉干测量54例,男性(3.7±0.77)cm,女性(3.5±0.64)cm,优势长度大于3.0cm者,男性28例占77.6%,女性14例占77.8%.门静脉纵向折叠移动的范围在1.8~4.2cm,平均折叠2.2(1.8~2.4)cm者占66.3%,平均折叠2.8(2.5~4.2)cm者占33.7%.切除胰十二指肠后胰腺钩突内肠系膜上静脉段纵向折叠范围平均4.0cm,最长达5.2cm.结论 肝门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切除术合并受浸血管切除在一定范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联合手术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联合手术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引起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和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例因断流术后再出血,行肠系膜上-腔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分析这3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为0,随访13~31个月,肝功能正常,贫血纠正。无再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性脑病。结论联合手术,特别是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有效,适用于各种血流动力学状态,应成为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引起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猪门静脉血流阻断后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猪门静脉血流阻断后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进一步了解门静脉系统淤血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健康荣昌种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门静脉阻断45min(PVC-45')、60min(PVC-60')组,在阻断前、复流前、复流后1h时相点,取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及取门静血作内毒素检测。结果:PCV-45'、60’组细菌培养及LPS均明显高于未阻断组(SO组)(P<0.05)。结论:门静脉阻断后引起的肠粘膜缺血/缺氧,是肠粘膜屏粘膜障功能障碍的直接原因,细菌移位和内毒素变化是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合并门静脉血栓的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我院完成的161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不同级血栓手术情况和生存率.结果 161例患者之中共有15例患者合并有门静脉血栓,其中1级8例,2级4例,3级3例.脾切除史中发生P...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肝叶切除及经门静脉残端或主干切开取癌栓治疗32例PHCC合并PVTT,12例术后联合门静脉、肝动脉介入化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肝门阻断次数时间、并发生率、手术死亡率与同期50例无癌栓肝癌切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随访26例,术后复发时间为2m~28m,术后是否化疗对复发时间有显著影响;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6.2%、38.5%、15.4%;术后化疗、术前肝功能状况对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结论肝叶切除+经门静脉断端或/和主干切开取癌栓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最有效的方法,改善术前肝功能及术后联合化疗对延缓复发、提高生存率意义重大;对于难以切除的PHCC合并PVTT应争取行TACE术,仍有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04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脾肾分流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手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12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门静脉直径、门脉脉直径、门静脉血流流速的变化、门静脉压力变化、血小板数值等相关指标监测分析,评估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结果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率为15.50%(20/129),其中断流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为18.18%(16/88),联合手术后血栓形成率为9.76%(4/41)。血栓组患者门静脉主干直径、脾静脉直径较非血栓组患者增宽,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血全组PV、SV的流速下降显著(P〈0.05)。血栓组患者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均较无血栓组患者低,有统计不差异(P〈0.05)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凝血酶原时间,术后血小板增高等因素不是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检因素。结论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主干直径、脾静直径增宽,门静系统血液流速减缓,门静脉压力降低有显著性差异,是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除因素。进一步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解决这个问题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 (PHT)时脐静脉或附脐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开创一种新的分流手术途径。方法 对 12例门静脉高压症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开放扩张的病人 ,测量其自由门脉压 (FPP)、脏侧门脉阻断压 (SOPP)、肝侧门脉阻断压 (HOPP)、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压 (PU VP)、脐周皮下曲张静脉压 (PU SVP)及脐静脉或附脐静脉肝门阻断压(PUVOPP)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U VP与 FPP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U VP明显于 PUSVP,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1) ;HOPP与 PU VOPP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MPP(SOPP- HOPP)与 (SOPP- PU VOPP)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1) PHT时 ,PU VP与 FPP结果基本一致 ;(2 )门脉最大灌注压 (MPP)可大约用 SOPP与 PU VPP的差表示 ;(3) PHT时 ,PU VP明显高于 PUSVP,说明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开放后自我分流的有效性不大 ;(4 )脐静脉或附脐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开辟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分流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不同介入方法对门脉主干癌栓疗效的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通过分析经肝动脉不同人入方法对肝癌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的治疗作用,评价不同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18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行二次以上介和治疗。26例单纯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42例化疗加碘油,114例化疗加碘油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1)肿瘤缩小率〉50%,A组0,B组23.8%,C组32.5%,统计学显示相差非常显著;(2)治疗后门脉癌栓消失率A组为7.7%,不变率为84.6%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2例分别伴有慢性胰腺炎或肿瘤接近门静脉的胰头癌,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应用Fogarty导管作门静脉的支撑以游离门静脉、控制门静脉出血,其效果良好。作者认为此技术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3例病例资料,总结其血栓形成的原因、预后及诊治方案的经验和教训。结果 1例由于发现较晚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虽然经手术取栓和全身抗凝治疗,仍未能避免移植肝的丢失,经再次肝移植治愈;1例虽经再次肝移植治疗,但由于患者一般情况差、并发症多,于再移植术后第35天死于严重的肺部真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在临床症状未出现前被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发现,经手术取栓及术后抗凝治疗后痊愈。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是一个可以导致移植肝丢失并且危及受体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保障有效的门静脉血流量、减少门腔分流、术后早期抗凝治疗是预防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的关键。通过术后密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对病变早期诊断并及时有效的外科处理是提高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和门静脉干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为提高近端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使该区域受肿瘤浸润的血管能一并与肿瘤器官同时切除,并使血管直接重建。方法 本组在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对术中病人的肝蒂内门内的肠系膜上静脉干即“胰后干”(post-pancreas-trunkPPT)进行解剖学定位并进行分段测量长度及可以纵向折叠的长度,以皮估计可切除的静脉长度及重新再建血管的长度。结果 测量肝蒂内站静脉干104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控制下进行胰腺钩突部肿瘤切除的可行性、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8例原发于胰腺钩突部的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在手术中均预置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阻断带。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结果所有28例均成功切除肿瘤,平均手术时间4.6小时;平均出血量400毫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生存时间22个月。其中12例联合血管切除,联合血管切除与单纯胰十二指肠切除组术后生存期无显著差异。结论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控制下进行胰腺钩突部肿物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的根治性。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在重度门脉高压大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以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重度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肝功能差或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急诊经上腹白线切口暴露并游离脐静脉,游离适当长度的右侧大隐静脉.脐静脉血流已开放者,可直接将其与大隐静脉吻合;若未开放,用F3-5胆道探子将其重新打通,再与大隐静脉吻合,并对照吻合前后门静脉压力、血流速率及血流量.结果 3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术前后门静脉最大血流速率和血流量分别为18.93±7.71cm/s、17.11±6.56cm/s和1686.37±816.32ml/min、1442.35±672.34ml/min;食管钡餐造影,23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7例明显好转.结论 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具有微创、简便、疗效确实等优点,对于肝功能差、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宫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79例肝癌行HAI和PVI,85根外置普通硅胶管的改进。平均留管246天,最长453天,94%(80/85)完成化疗全程。认为导管免除冲洗、不易阻塞、保存期长、经济实用,明显优于皮下埋入式输入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头癌手术中,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切断胰腺显露受累门静脉法对提高切除率的作用。以及胰头癌姑息性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10年间手术治疗的94例累及门静脉的胰头癌。1997年1月-2002年3月45例为传统手术方法组;2002年3月-2007年5月49例为手术改进组,对有血管浸润者,采取切断胰腺显露受累门静脉的方法切除肿瘤,配合局部放疗、化疗。并进行随访。结果传统手术方法组总的切除率35.56%;直接切断胰腺法组65.31%,P=0.007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无显著差别。前者术后6个月生存率97.78%,1年71.11%,3年24.44%;后者分别为97.96%,75.51%,46.94%。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0。结论切断胰腺显露受累门静脉法简单、安全,对于有门静脉浸润的胰头癌,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AN ANOMALOUS PORTAL VEIN WITH ITS SURGICAL DANGERS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20.
The anatomy of the subscapular vein and its tributaries is described. Importantly, the angular branch of the subscapular vein and its almost constant relationship to the thoracodorsal nerve were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