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彦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106-108
目的 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 对重庆市3所中学生的父母共547名进行自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测试和一般资料的收集,并用t检验和F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父母性别、受教育水平,子女所在年级和学校类型不同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受父母、子女及所在学校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改进父母教养方式,必须建立父母-子女-社会干预系统,多方面努力才有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抽取2940名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对其施测一般资料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结果①广东籍贯组在惩罚严厉因子上父亲、母亲得分和拒绝否认因子上父亲得分都低于非广东籍贯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47,-3.012,-2.434;P0.05);②短期外居组(5年)在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上父母得分都低于长期外居组(5年),而惩罚严厉因子上母亲得分高于长期外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0,-2.784,2.343;P0.05);③不同文化程度下,父亲除过分保护因子,母亲除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籍贯和文化背景、移居时间长短以及文化程度对农民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及有关因素对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开封市57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良好的父母养育方式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在性别上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等因子上有显著差异。在年级纬度上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中,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等因子有显著差异。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和中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父母教养方式越积极,中学生越倾向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烦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评84例康复期抑郁症患者及79例正常人,并对两组被试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的评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康复期抑郁症患者在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这两个分量表上得分较低(t=-5.81,-5.26;P0.01),在父亲惩罚严厉这个分量表得分上较高(t=2.41,P0.05),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得分较低(t=-8.68,P0.01);积极应对方式受父亲偏爱被试影响,与其负相关(r=-0.23,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负相关(r=-0.37,P0.01)。父亲惩罚严厉为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OR=1.07,P=0.02)。结论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早期教养方式特点为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较少,父亲惩罚严厉较多,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其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影响不良应对方式的形成,且影响疾病的发生和转归。 相似文献
5.
父母教养方式对学生认知方式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认知方式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两所中学抽取395名高中生,对其进行团体镶嵌图形测验(GEFT)。依据GEFT的成绩,从中选取典型的场独立和场依存学生共220名,随后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调查其父母教养方式。结果 在FSS2、FSS3、FSS4、FSS6、MSS2、MSS3和MSS4因子上,场独立组与场依存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 ①场依存学生的父母对其有较强的严厉管制倾向;②场独立学生的父亲表现出更多的偏爱行为;③场独立学生的母亲有更多的拒绝、否认行为。 相似文献
6.
大专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该论文为了准确了解大专生的心理状态。大专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本科生相比,受到的关注很少。以往关于大专生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综述性的文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大专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①男女大专生感受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男大专生感受到更多的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女大专生感受到更多的母亲的偏爱,即男生感受到更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②来自城市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父亲的过度干涉和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③性别与来源在父母教养方式的3个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城市女学生与城市男学生在父亲的惩罚严厉、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拒绝否认3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而农村女学生和农村男学生之间没有这些差异。结论城市女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教养方式,城市男学生感受到最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内容.方法 以163名唐山中职生为被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调查.结果 ①在中职生的父亲教养方式中,父亲偏爱被试因子在性别(t=-3.768,P<0.01)、独生与否(t=-19.312.P<0.01)、出生地(t=-6.425,P<0.01)存在显著差异;惩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精神障碍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013年1-4月门诊及住院确诊并符合入组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患者组)进行测评,同时,以28例实习生、陪护人员作为健康对照(对照组)用EMBU量表进行测评。量表各因子分采用1~4计分法。对2组测评各因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精神障碍患者的母亲对患者的理解及给予他们的情感温暖少于对照组(t=-2.17,P0.05);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多于对照组(t=2.28,P0.05);父亲过度保护也多于对照组(t=2.69,P0.01);父、母亲对他们的拒绝否认多于对照组(t父=3.30,t母=3.44;P0.01)。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族史阳性患者组父亲对孩子的惩罚、严厉较家族史阴性组少(t=-2.11,P0.05)。结论过少的爱、过多的干涉、保护、拒绝否认这种矛盾的教养方式易使孩子患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患者的父母都使用这种教养方式;家族史阳性患者父亲对孩子的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恋的年龄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恋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与自恋人格问卷对唐山市某两所大学共计344名大学生和某2所中学的264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方法有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①大学生的自恋水平显著地高于初中生(显性自恋:t=3.037,P<0.01;隐性自恋:t=3.585,P<0.001);②年龄与父母教养方式同时进入对自恋的预测方程(显性自恋:β=0.181;隐性自恋:β=0.125);③大学生的母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对显性自恋有预测作用(β=0.189,0.214,-0.117);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惩罚严厉和父亲情感温暖对隐性自恋有预测作用(β=0.181,0.129,-0.114)。初中生的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和父亲情感温暖对显性自恋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64,0.137);而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定和情感温暖对隐性自恋有预测作用(β=0.283,0.158,-0.133)。结论年龄影响自恋,初中生自恋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度大于大学生;父母的温暖与控制导致显性自恋,而控制、冷漠拒绝与缺乏温暖导致隐性自恋。 相似文献
10.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现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途径。方法对两所高校的276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学习适应、父母教养方式和成就动机测评。结果①重点大学学生对环境因素的适应好于普通大学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价则低于后者;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环境因素和适应总体情况上好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②大学生学习适应与成就动机、父母教养方式两两之间相关显著;③父亲过度保护对大学生学习适应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追求成功动机对学习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惩罚、严厉以及文理专业因素可以通过成就动机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习适应不仅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成就动机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成就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学生进行测评。回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影响差异不显著;2父亲温暖因子与初中生的追求成功动机有显著的负相关,与青少年回避失败动机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其成就动机相关不显著,但初中生成就动机与抚养方式中父亲的情感温暖维度有关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3)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问题行为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对227名粤西地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母亲的"情感温暧、理解"和"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是影响子女"被压迫感"(β=-0.057,0.058;P0.01)、"欲求不满强烈"(β=-0.044,0.052;P0.05)和"没有学习热情"(β=-0.080,0.058;P20.01)的第一、第二因素;母亲的"情感温暧、理解"是影响子女"缺乏成就欲求"的主要因素(β=-0.067,P0.001);母亲的"惩罚、严厉"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是影响子女"反抗倾向"(β=0.147,-0.040;P0.05)的第一、第二因素;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是影响子女"孤独感倾向"的主要因素(β=-0.094,P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的行为问题有关。父母缺少情感温暖、理解是影响子女问题行为的首要因素。母亲的负向教养方式对子女问题行为的形成有着更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初中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孤独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如何影响初中独生子女的孤独感。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和孤独量表(UCLA)对263名初中独生子女进行测试。结果1母亲情感温暖因子(β=-0.38,P0.001)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β=0.2,P0.01)可以有效地预测初中独生子女的孤独感;2母亲情感温暖因子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具有交互作用(b=0.1,P0.05);3把父亲惩罚严厉因子按中位数分成高、低分组,进行简单斜率检验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在父亲惩罚严厉水平低时对孤独感的影响比在父亲惩罚严厉水平高时的影响大(β低分组=-0.556,P0.001;β高分组=-0.239,P0.01)。结论父亲惩罚严厉的水平高会降低母亲情感温暖对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在今后研究中也要充分认识到父亲在家庭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特质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对306名被试进行调查,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EMBU和TAI典型相关系数显著,层次回归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特质焦虑有显著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特质焦虑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EMBU)对64例符合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和64例健康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父母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因子得分高(P〈0.01),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低(P〈0.05),其他得分差异不显著。结论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及有关因素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市4所高校351名大学生,使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和自编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进行测试。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共情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大学生组EMBU的各个分量表得分与中文修订版组相比,除FF1外,其余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大学生组中FF2、FF4、FF5、MF3、MF4、MF5高于修订中文版组,其余低于修订中文版组(P〈0.05~P〈0.001)。男女大学生比较显示,女生的MF1高于男生,而FF2、FF3、FF5、MF2、MF3、MF4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0.05~P〈0.001)。2大学生共情能力存在性别、年级、来源地、是否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差异,4个变量对大学生共情能力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的养育方式与大学生共情能力呈正相关,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父母的惩罚、严厉等消极的养育方式与大学生共情能力呈负相关,并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父亲的作用大于母亲。结论此研究结果对开展大学生情感教育和亲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抽动障碍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延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237-238
目的 探讨抽动障碍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倾向。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对60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抽动障碍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测试。结果 抽动障碍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倾向高惩罚、严厉、高拒绝、否认和过分干涉(P<0.01)。不同类型的抽动障碍患者父母教养方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对抽动障碍的发病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状况影响初探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49名17.71±1.46岁的技校学生进行了测查:以SCL-90常摸各因子分 ̄X±1.96S划界,分高分组及低分组,再从低分组中随机抽取与高分组相同的人数对EMBU各因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分组的父母表现过多地惩罚、拒绝、否认和干涉;同时又有偏爱和过度保护,这种矛盾的教养方式可能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小芸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35-336
目的比较焦虑症患者与正常人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方法选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 BU)对30名焦虑症患者和30名正常人进行测试,对11个分量表(父亲6个,母亲5个)做相关分析。结果①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差异均无显著性(t=2.470,1.113;P>0.05);②两组EM BU评分比较,焦虑症患者的父亲严厉惩罚因子、父亲拒绝否认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③两组在"与父母共同生活到…岁"问题上的比较,焦虑症组(21.13±4.71)岁,对照组(17.68±4.03)岁,差异显著(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家庭中存在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