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关与足三里预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于运动前予以针刺干预,穴取内关、足三里,每天1次,连续5 d;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两组运动前、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两组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心率均较运动前上升(P0.05,P0.01),运动后观察组的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运动后两组血氧饱和度与运动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与足三里预针刺能有效降低运动性疲劳患者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及心率,从而改善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推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腓肠肌肌浆网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1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跑台运动的方法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剔除不善运动大鼠30只,剩下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推拿组各10只,推拿组每天跑台运动后推拿足三里、承山穴,每穴5 min,第28 d观察大鼠腓肠肌肌浆网Na~+-K~+-ATP酶、Ca~(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①模型组SOD与空白组比较,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推拿组与模型组比较,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②Na~+-K~+-ATP酶、Ca~(2+)-ATP酶组间比较,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推拿可以通过影响SOD、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达到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丁原全  车彬  张瑞民 《河北中医》2011,33(7):1035-1036
体能训练是军事训练中常用的一种训练手段,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决定因素之一。但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运动性疲劳,而影响训练效果。为了保证体能训练的效果,快速消除疲劳,2010-04—2010-07,我们采用推拿干预体能训练运动性疲劳259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指振足三里、承山穴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5只善于运动的1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指振组,各15只。模型组及指振组采用跑台致力竭建立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指振组通过中指松振足三里、承山穴,振动频率250次/min,每穴5 min,干预28 d。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乳酸、肌酸激酶(CK)水平及腓肠肌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BUN、乳酸、CK水平高(P<0.05),腓肠肌中ATP水平低、MDA水平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指振组血清BUN、乳酸、CK水平低(P<0.05),腓肠肌中ATP水平高、MDA水平低(P<0.05,P<0.01)。结论 指振足三里、承山穴可有效加速运动性疲劳大鼠代谢产物的清除,提高能量供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针刺不同穴位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游泳力竭时间和血清血睾酮、BUN、HB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A组、针刺B组,大鼠负重游泳训练的方法制备运动性疲劳模型,针刺A组(气海、后溪、承山)和针刺B组(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在每次游泳训练后穴位针刺1min,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干预。每天记录各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5周后大鼠取血,检测血睾酮、BUN、HB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明显缩短,血清BUN含量升高,血睾酮、HB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A和B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血清BUN含量降低,血睾酮、HB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B组大鼠血清HB含量明显高于针刺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血睾酮、BUN、HB的含量,延长运动性疲劳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改善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腹部推拿对运动性疲劳(exercise-induced fatigue,EF)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能量代谢及炎性反应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改善运动性免疫炎性抑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适应性跑台训练后随机取出8只作为空白组,剩余大鼠运用改进的递增跑台有氧力竭运动法进行造模。最终造模成功16只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常规喂养,每日力竭运动后于笼中休息;推拿组常规喂养,每日力竭运动后予推拿干预1次,连续21天。末次干预后,取大鼠外周血检测EF相关指标:血乳酸(lactate acid,La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i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段针刺对消除运动性疲劳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β-EP、血清BLA、下丘脑5-HT及力竭游泳时间变化的研究,探讨在不同时段针刺气海、后溪、承山穴对提高运动能力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观察SD大鼠β-EP及血清BLA、下丘脑5-HT的变化及电针的治疗作用。结果:不同时段的电针疗法可以明显降低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浆β-EP和血清BLA、下丘脑5-HT的含量,提高下丘脑β-EP含量,且能明显延长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结论:基本证实在力竭运动前后给予电针治疗对提高运动能力和消除运动疲劳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汤联合经穴推拿对运动性疲劳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0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诊治的84例运动性疲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穴推拿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补肺益肾汤联合经穴推拿治疗,连续治疗4周。采用运动后症状评定表对2组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主观感觉疲劳程度评分表(RPE)评估2组患者的疲劳程度,运用心肺功能测试仪测定2组患者的最大呼吸交换率(RERmax)、最大摄氧量(VO_2 max),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的运动性疲劳症状评分和RPE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38/42),对照组为73.8%(31/4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5-HT水平明显降低,DA、NE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血清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DA、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的RERmax、VO_2 max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肺益肾汤联合经穴推拿治疗可明显减轻运动性疲劳患者的症状及疲劳程度,改善心肺功能,可能与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Liu CZ  Lei B 《中国针灸》2010,30(11):946-948
目的:探讨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太极拳组、氟西汀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推拿、太极拳训练和口服氟西汀治疗,1月后,观察3组疗效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93.3%(28/30)与太极拳组80.0%(24/30)和氟西汀组73.3%(22/3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血清MDA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P0.05),SOD、GSH-Px活性推拿组、太极拳组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推拿组升高更显著,与太极拳组、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推拿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优于太极拳组和氟西汀组;推拿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调节患者氧自由基代谢,清除体内多余的氧自由基,从而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角鲨烯胶丸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楠  孙宝珍  荣子丹  陈卫平 《中成药》2012,34(1):142-144
目的 研究角鲨烯胶丸对小鼠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别通过应激负重游泳试验、转棒试验和长时间游泳后小鼠机体生化指标改变等方法,考察小鼠经不同剂量(3.6、1.8、0.9 mL/kg)角鲨烯灌胃给药一周后的抗疲劳药理作用.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角鲨烯能显著延长小鼠应激负重游泳时间(P<0.05,0.001);显著延长小鼠转棒时间(P <0.001);游泳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0.01,0.001);肝糖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0.001).结论 角鲨烯胶丸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该作用与其能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糖原储备、增强有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推拿、运动训练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运动训练,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记录两组治疗2个月后氧自由基、免疫功能指标,记录中医证候积分,评估疲劳症状与生活质量。结果:针刺组治疗2个月后丙二醛(MDA)、血尿素氮(BUN)分别为(4.13±0.74)mmol/L、(4.95±0.70)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0±0.79)mmol/L、(5.47±0.84)mmol/L(P0.05),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分别为(10.58±1.94)g/L、(1.66±0.33)g/L、(1.49±0.28)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3±1.67)g/L、(1.48±0.30)g/L、(1.30±0.23)g/L(P0.05)。针刺组治疗2个月后疲劳评分(FS-14)为(7.09±1.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1±1.48)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WHOQOL-BREF)为(82.36±12.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8±11.65)分(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运动训练可以增强机体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调节免疫机能,缓解疲劳症状,提高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游泳运动疲劳模型,探讨敦煌固本方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健康雄性清洁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n=10),分别为安静对照组(control,C)、安静给药组(experiment,E)、运动对照组(trainingcontrol,TC)、运动给药组(trainingexperiment,TE),后两组又各分为力竭运动后即刻组和力竭运动后恢复24h组,即TC0组、TC24组、TE0组、TE24组。给药组每天以20μg/(g·d)灌服敦煌固本方,对照组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运动组进行6周的递增强度游泳训练,然后进行最后一次无负重的力竭性游泳,形成慢性力竭性运动性疲劳。运动后即刻组小鼠在力竭运动后即刻被处死,运动后恢复24h组小鼠在力竭运动后恢复24h后被处死,并立刻取出各组肝脏组织,分别测定SOD、GSH—P,活性、T.AOC和MDA含量;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①安静时,E组小鼠肝脏中SOD、GSH-P,活性和T—AOC高于C组,MDA含量低于C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即刻,TE0组小鼠肝组织中SOD、GSH—P,活性和T-AOC高于TC0组,MDA含量低于TC0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恢复24h,各指标均有所恢复,但大部分仍未恢复到安静时水平,TE24组小鼠SOD、GSH-P。活性及T-AOC高于TC24组,MDA含量低于TC2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敦煌固本方组小鼠肝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结构较相应对照组完整,病变程度和损伤程度均较相应对照组轻。结论:敦煌固本方可显著提高小鼠运动能力,这与该方能提高肝组织抗自由基氧化功能、保护运动所致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系统等方面研究针刺大椎穴、足三里穴治疗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游泳训练模型,6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大椎穴+足三里穴组和运动+足三里穴组4组各15只。其中安静对照组不进行游泳训练也不针刺,其余3组每天进行游泳训练60 min,运动对照组运动后不进行针刺,剩余2组运动后进行针刺实验,连续5周。测定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本实验表明针灸大椎、后三里能够使大鼠血清乳酸、血清尿素氮和肝脏丙二醛水平降低,血糖和肝、肌糖原水平及肝脏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结论:针刺大椎、后三里两穴不仅能够缓解运动性疲劳,且其作用效果优于单纯针刺足三里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星期递增游泳训练的方法复制慢性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头穴组、体穴组,采用"逆针灸"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全血乳酸(Lactic Acid,LA)、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游离色氨酸/支链氨基酸(free Tryptophan/Branched Chain AminoAcid,F-TRP/BCAA)的变化。结果:与体穴组相比,头穴组在提高Hb水平,降低BUN、LA水平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在降低CK、F-TRP/BCAA水平方面,更是明显优于体穴组(P<0.01)。结论:头穴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生化指标,同时降低F-TRP/BCAA水平,抑制5-HT生成,从而有效地改善大鼠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5.
16.
<正> 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过度运动使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的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在人体可表现为精神疲劳和躯体疲劳,据研究,运动性疲劳与运动时细胞内能源物质的消耗,神经一肌肉活动性和兴奋性的改变,激素、酶的调节,免疫功能的改变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有关,当上述改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就会以疲劳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保护机体免于衰竭,这时生理过程或输出的功率突然改变。因此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主要有两种途径:能源物质的补充,内环境包括神经系统、激素、酶和免疫系统的调节。许多中药由于其无毒或低毒、不含兴奋剂,对疲劳的恢复有着积极影响。 1 对能源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半程马拉松比赛后身体机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例18~22岁的中长跑运动员,在一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结束后4h进行针刺干预,以另一次间隔1个月的小规模半程马拉松比赛为对照。采用生化、放免实验方法,分别于其不训练及两次半程马拉松赛后4h、28h测试其外周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睾酮(Testosterone,T)、皮质醇(Cortisol,C)。结果:两次半程马拉松赛后4h血清BUN、CK均有不同程度升高,T值下降,提示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产生了运动性疲劳,针刺可帮助其指标恢复,以T/C比值反应更加敏感。结论:针刺治疗有助于中长跑运动员赛后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针刺阳陵泉、阳交穴对肾俞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1:受试者42人中,腰痛者21例(男性9例、女性12例),非腰痛者21名(男性11名、女性10名),平均年龄29.4岁(18~53岁)。试验2:13名受试者中,腰痛者6名、非腰痛者7名(男性6名、女性7名),平均年龄29.3岁(18~58)岁。每日的12:00~15:00于室温(25±1)℃、湿度(55±5)%、日光灯照明的房间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推拿对颈椎病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组的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推拿对运动性疲劳(EF)大鼠外周血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凋亡与亚型平衡的影响,探索推拿改善运动性免疫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将6只作为空白组,其余运用跑台运动法进行造模,将16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于笼中休息,推拿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予以推拿干预1次,共干预21 d。取材后,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PBMCs凋亡情况及Th1/Th2,Th17/Treg亚型分布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外周血中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下调(均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PBMCs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中Th1和Th17细胞增多,Th2和调节性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