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呼吸功能训练、运动训练、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正压通气和氧疗等方面综述了肺移植患者肺康复的实施内容及效果,为构建标准化的肺移植患者肺康复训练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方案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一系列优化措施,减少病人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促进病人快速康复,其在结直肠手术的应用是目前临床上最为成功的[1]。ERAS采用多学科协同诊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包括康复和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学科。目前ERAS方案的实施主要是以外科医生或技术为主,而大多外科医生对康复理解不够,患者部分肢体功能、心理和社会参与障碍未被及时发现并处理,继而影响ERAS方案的临床应用依从性。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本报告采用康复治疗多专业联合模式,对1例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的直肠肿瘤患者进行个案研究,探索康复治疗在直肠肿瘤ERAS方案中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综述心理韧性在改善脑外伤康复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主题词检索方式,在PubMed、ScienceDirect、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心理韧性干预在改善脑外伤康复效果中作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经筛选从文献中提取研究、国家、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干预频率、干预效果、康复影响和影响因素,并采用PEDro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共获得有效文献6篇,主要集中在心理韧性干预在改善脑外伤患者的身体功能、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研究。结论 心理韧性干预可减少患者的身体症状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促进心理功能恢复,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采取灵活的应对方式,积极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占全部脑卒中的70%[1]。急性脑梗死占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首位[2],脑梗死存活患者中每年有65%~82%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0%~25%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这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的问题往往是一种综合性功能障碍,除了运动功能还有感觉、认知、语言、心理等功能障碍[3]。对患者施行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能预防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恢复,提高其现有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为重返家庭和社会做准备[4]。笔者从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时间、心理护理、体位康复护理、功能康复训练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康复治疗设备简介朱文浩1现代康复医学是多学科相互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针对先天或后天疾病和损伤造成的各种功能障碍的人经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等措施,对残疾者进行生理、心理训练以帮助患者提高或恢复生理、心理功能,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康复...  相似文献   

6.
关骅  王兰 《中国康复》1995,10(1):29-31
脊髓损伤是严重的全身损伤,不仅脊柱与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同时引起全身性多器官,多系统的严重功能障碍和心理功能障碍.Gutuman博士创立的脊髓损伤中心和全面康复的理论与实践,明显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生存率和存活时间,使他们能重返社会开始新的创造性生活.脊髓损伤的全面康复应从受伤现场急救开始,即早期康复.临床及康复的理论与实践证明,脊柱脊髓损伤后不仅需要急救处理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应早期预防对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或损害而造成功能障碍或残疾加重.根据我们的工作实践,参照国外经验,初步提出早期康复流程分期、康复具体内容及康复评定标准,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综述关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关节科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干预中的研究进展。从患者角度、护理角度、环境角度三方面,分析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导管干预、健康教育、并发症的预防、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负重练习、环境干预的方法,证实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各项干预方法在患者心理状态恢复、疼痛减轻、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并发症减少、康复及下床时间缩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在卒中后抑(PSD)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12个月以内的新发卒中并伴有PSD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建立以全科医师、康复医师及护士为成员的全科干预团队,干预组在全科团队指导下进行康复,并加强心理支持和自我认知教育,对照组常规随访管理。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功能障碍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63例患者,其中干预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基线状况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后,干预组在抑郁状态、综合功能障碍和生存质量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综合功能障碍的改善与抑郁状态改善有相关性。结论:社区-家庭康复模式有利于PSD患者的社区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是一个运动系统的疾病 ,但也有认知功能的障碍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 :言语流畅性障碍、视空间障碍、额叶功能记忆障碍、智能障碍等。其中最引起人们关注和最引起病人丧失生活能力的是智能障碍 ,即痴呆。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痴呆对其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障碍进行康复治疗。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的文献的基础上 ,对帕金森病的认知障碍及其康复治疗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康复护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损,使患者功能恢复…。本文通过对35例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系统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同时消除或减轻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肾移植后期康复运动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康复运动治疗的方法及意义,促进肾移植患者精神及心理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给予肾移植后康复期患者运动治疗,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分析康复运动对肾移植后患者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治疗效果,明确康复运动治疗对机体各方面的作用影响。结果与结论:给予肾移植后康复期患者康复运动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恢复,有利于患者对社会功能的适应,并且同时还可以辅助调节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等变化,辅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Liver transplantation: vascular complicati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ransplantation has become the method of choice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rreversible severe liver dysfunction. Vascular thrombosis or stenosis, biliary obstruction, hemorrhage, posttransplantation neoplasm, and rejection are some of the most common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Most complications cause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appearance of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post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is illustrat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护理技术。方法:对我院腹部手术后38例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护理干预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38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1,5例术前考虑到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已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后48 h恢复正常者占73%(11/15),术后72 h恢复正常者占27%(4/15)。38例POCD患者中23例术前未进行心理疏导,术后48 h恢复正常者只占9%(2/23),术后72 h恢复正常者占61%(14/23),术后96 h恢复正常者占30%(7/23)。结论:术前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高危因素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能明显缩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和改变,为临床个性化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 Colaizzi分析法得出主题。结果 共归纳为3个主题:(1)膀胱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2)膀胱功能障碍使患者产生焦虑感和内疚感;(3)患者需要膀胱功能恢复指导,包括膀胱功能锻炼知识、康复训练个性化指导、康复训练监督反馈、出院后的康复资源。结论 医护人员应为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个体化、阶段化的护理,发现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时,尽早开始并持续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晓珍  吕玉芳  范祖燕 《全科护理》2009,7(25):2342-2343
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家庭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药物指导、预防感染、生活指导、家庭关怀、饮食护理等。  相似文献   

16.
总结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行肺移植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排异反应的观察及预防;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降低感染风险;通过各种康复训练,促进呼吸功能恢复;进行营养筛查,制订营养支持计划;及时评估心理状态,个体化靶向心理疏导等。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2例患者恢复良好,顺利转出监护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旨在了解分阶段健康教育模式对肾移植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深化优质护理内涵。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9月收治的96例肾移植康复期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99例肾移植康复期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移植术后时间,分为术后3个月、3-6个月、6个月以上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第一阶段(术后3个月),着重建立良好的医护患沟通关系,给予正确用药指导,指导规律运动,从费力较少的运动开始,循序渐进。第二阶段(术后3-6个月),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患者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如男性及年轻患者易于接受宣教,可以集中进行健康指导,但是女性和年龄较大的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实践指导与关心,即“宣教于平时”;同时该阶段是肾移植后存活最关键的时期,因此要告知患者排斥反应现象,如遇发热、移植肾区痛、体重突然增加、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等要及时就医,提高肾移植患者自我监护能力。第三阶段(术后6个月以上),着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主要包括坚持服药,定期复诊,自我监护,调节身心等方面。分别观察两组不同阶段的患者依从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三个阶段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三个阶段的患者肾移植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17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康复患者实施分阶段、全程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优质护理服务的延伸,提高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改善了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照护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术后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移植时、移植后、康复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为临床护理人员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方式,对接受治疗的11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并进行总结。结果: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的患者在整个病程中的情绪变化和自我调适方式存在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其心理体验主要有3个方面:(1)在确诊初期均有震惊、悲伤、困惑、不知所措等情绪以及对获取相匹配造血干细胞的强烈希望。(2)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巨大压力,包括对移植后疾病恢复的不确定感、身心的巨大精力消耗等。(3)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结论: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患者需要深切的情感支持,对其提供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苑翠珍  马秀芬  姜琳  范中 《现代护理》2007,13(17):1598-1599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22例的护理经验。结果22例患者手术成功,心功能得到改善。结论术前完善的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术后严密的观察、细致的护理保障了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患者的良好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与整合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理体验和感受的相关质性研究,为临床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Scopus、CINAHL、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并使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 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提炼出33个结果,归纳为6个类别,3个整合结果:心脏移植术后的情绪体验、心脏移植术后的康复需求、心脏移植术后的自我调适。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理体验具有多样性,医护人员应识别其复杂的情绪,关注其康复需求,构建多维度的支持系统,协助患者自我调适,使其早日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