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压力感知对睡眠质量的预测作用以及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压力感知量表、睡眠质量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多维社会支持量表对28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压力感知显著负向预测睡眠质量;②负性情绪在压力感知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社会支持分别调节了负性情绪中介效应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④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随着社会支持的提高而降低。结论:降低压力感知与负性情绪、提高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聊与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以及交往焦虑、自我控制、娱乐消遣在无聊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维状态无聊量表(中文版)、交往焦虑量表、自我控制量表、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动机问卷和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评估问卷,按照分层整群取样方法选取全国11所中学和大学的2872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法检验中介作用的显著性。结果:(1)无聊、交往焦虑、娱乐消遣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间均存在显著正向相关,而自我控制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间存在显著负向相关。(2)无聊、交往焦虑和娱乐消遣对问题性使用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而自我控制对问题性使用行为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交往焦虑、自我控制和娱乐消遣动机在无聊与问题性使用行为关系间均存在中介作用,无聊对问题性使用行为的影响通过多条中介路径发生作用,其中无聊→自我控制→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中介效应量最大。结论:无聊对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通过自我控制、交往焦虑、娱乐消遣动机的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为明确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行为激活和抑制量表、网络游戏动机量表与网络游戏成瘾问卷对713名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强化敏感性的行为抑制系统(BIS)、行为激活系统(BAS)与网络游戏动机和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30~0.58,P0.05),网络游戏动机与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58,P0.01);2BIS和BAS能显著预测网络游戏成瘾(t=3.71,5.75;P0.01);3网络游戏动机在行为激活系统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OR=0.47,P0.01,间接效应值为0.26,占总效应的59%),而在行为抑制系统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OR=0.03,P=0.16)。结论:大学生强化敏感性的不同维度对其网络游戏成瘾作用有所差异,并且网络游戏动机在强化敏感性不同维度上的中介效应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330名企业员工,运用修订的简版工作不安全感问卷、自我感知可雇佣性问卷以及工作幸福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幸福感及其各个维度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感知外部可雇佣性对工作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其环境驾驭、人际关系与自主性等维度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感知内部可雇佣性对工作幸福感及其各个维度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感知内部可雇佣性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幸福感及其工作价值、福利待遇、自我接受和自主性等四个维度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结论: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效应能够受到自我感知内部可雇佣性的缓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站认知负载、自我控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社交网站认知负载问卷、自我控制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694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1)社交网站认知负载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青少年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自我控制在这一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抑郁的直接效应,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均受到性别的调节,具体而言,在女生群体中,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自我控制及抑郁的预测作用都更显著。结论:自我控制在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这一间接效应会受到性别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基于虚拟化身-玩家关系的视角,探讨相对剥夺感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经济相对剥夺感问卷、游戏角色依恋问卷、化身认同量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885名具有角色扮演游戏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条件下,相对剥夺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2)角色依恋在相对剥夺感影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中起着中介作用;(3)化身认同对中介路径“相对剥夺感→角色依恋→网络游戏成瘾”的后半段路径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相对于低化身认同,在高化身认同条件下,角色依恋对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作用更大。结论:相对剥夺感能够通过角色依恋影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且这一关系受到化身认同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大学应届毕业生感知可雇佣性对积极求职行为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以及求职自我效能感在其间起到的中介作用与性别起到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感知可雇佣性量表、求职自我效能感量表、积极求职行为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550名2019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1)感知可雇佣性对积极求职行为和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求职自我效能感在感知可雇佣性与结果变量(积极求职行为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调节感知可雇佣性与求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在感知可雇佣性-求职自我效能-结果变量之间形成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具体而言,相比于女生,男生的感知可雇佣性通过求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而带来的积极求职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效应更强。结论:感知可雇佣性也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重要个体资源,它对结果变量(积极求职行为和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压力感知对焦虑水平的影响,以及负性情绪中介作用与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人口学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压力感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919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路径分析发现,压力感知正向预测焦虑水平(β=0.23,95%CI=[0.19,0.27]),压力感知正向预测负性情绪(β=0.41,95%CI=[0.38,0.45]),负性情绪正向预测焦虑水平(β=0.50,95%CI=[0.45,0.55]),即负性情绪在压力感知与焦虑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领悟社会支持与压力感知的交互项对焦虑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β=-0.003,95%CI=[-0.01,0.00]),领悟社会支持与压力感知的交互项对负性情绪有显著预测作用(β=-0.006,95%CI=[-0.01,0.00]),即社会支持既调节压力感知对焦虑的影响,也调节压力感知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结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压力感知能够直接或间接通过负性情绪影响女大学生的焦虑水平,社会支持则能够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造性人格和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就动机在该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创造性人格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20名大一学生进行测查,进而对创造性人格、成就动机和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①创造性人格与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r=0.573,P0.01),与成就动机显著正相关(r=0.407,P0.01);成就动机与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r=0.629,P0.01)。②创造性人格正向预测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β=0.45,P0.001),正向预测追求成功动机(β=0.54,P0.001),负向预测避免失败动机(β=-0.35,P0.001);追求成功动机正向预测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β=0.28,P0.001),避免失败动机负向预测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β=-0.33,P0.001)。③成就动机的两个维度,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都在创造性人格和大学生创新效能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创造性人格能通过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大学生对疫情的压力感知与抑郁的关系,以及心理灵活性和控制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疫情压力感知问卷、认知融合问卷、接纳行动问卷、内控性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61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疫情压力感知与抑郁相关显著;②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能够中介疫情压力感知对抑郁的影响;③控制点在上述中介路径的前半段起调节作用。结论:心理灵活性在大学生疫情压力感知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内控型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更容易受到疫情压力感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我分化在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年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关系质量问卷和自我分化量表对884名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中生亲子冲突性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而大学生亲子亲密性和自我分化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2)高中生亲子亲密性与自我分化显著负相关,亲子冲突性与自我分化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则相反;(3)高中生自我分化在父子、母子冲突性和同伴冲突性之间均具有显著正向中介效应;大学生自我分化只在母子冲突性和同伴冲突性之间具有显著负向中介效应。结论:青少年自我分化在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年级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网络游戏体验、化身认同、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游戏体验量表、化身认同量表、自我同一性量表以及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3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网络游戏体验对网络游戏成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网络游戏体验越强的大学生其网络游戏成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网络游戏体验通过化身认同的中介作用预测网络游戏成瘾。(3)化身认同的中介作用受到自我同一性的调节。具体来说相对于自我同一性高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低的大学生的化身认同对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作用更大。结论:网络游戏体验能够通过化身认同影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且这一关系受到自我同一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知创业价值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问卷、感知创业价值问卷和大学生创业意向问卷对83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主动性人格、感知创业价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主动性人格、感知创业价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感知创业价值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主动性人格既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又通过感知创业价值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同伴依恋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过程中网络游戏成瘾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损耗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同伴依恋量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6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抑郁与同伴依恋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损耗、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与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负相关。②网络游戏成瘾部分中介了同伴依恋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③自我损耗对网络游戏成瘾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自我损耗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结论:同伴依恋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在家庭亲密度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74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心理资本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相关显著;大学生家庭亲密度能正向预测心理资本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β=0.37,0.47;P0.001);心理资本可正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β=0.69,P0.001);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家庭亲密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家庭亲密度通过心理资本的增强可以提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我决定动机在主动性人格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问卷测量法,对302名专业运动员进行施测,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自我决定动机的中介作用。结果:(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与自我决定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自我决定动机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各维度也呈现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自我决定动机在主动性人格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8.92%。结论:自我决定动机在主动性人格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下考察压力、社会支持和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压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与自我和谐量表对5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压力、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3.06,-2.139;P0.01);压力与自我和谐总分显著正相关(r=0.27,P0.05),社会支持与压力和自我和谐均呈显著负相关(r=-0.28,-0.37;P0.05);压力对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和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26,0.17;P0.05),领悟社会支持对自我和谐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28,P0.05),因此,领悟社会支持在压力对自我和谐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量K2=0.08,R2sed=0.04。结论: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自我和谐,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部分中介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尊与网络游戏成瘾—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在网络游戏成瘾与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TOIAS)、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SCS)和自尊量表(SES)对453名男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进行测量。结果:①网络游戏成瘾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②回归方程纳入自我控制后,自尊对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结论:网络游戏成瘾、自我控制与自尊之间有着紧密相关,自我控制在网络游戏成瘾和自尊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控制在精神病态人格与预谋性攻击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法律犬儒主义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黑暗十二条量表、自我控制、预谋性攻击、法律犬儒主义问卷对486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精神病态人格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预谋性攻击;②自我控制在精神病态与预谋性攻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法律犬儒主义对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当法律犬儒主义较强时,大学生的精神病态人格通过自我控制能力对预谋性攻击的影响较强;当法律犬儒主义较弱时,大学生精神病态人格通过自我控制能力对预谋性攻击的影响较弱。结论:精神病态人格通过自我控制对预谋性攻击产生影响,影响效果受到法律犬儒主义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网络购物动机在网络自我效能感与冲动网络购物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网络购物动机问卷、冲动网络购物意向问卷对1922名大学生进行在线调查。结果:网络自我效能感与网络购物动机呈显著正相关(r=0.662,P0.001),网络自我效能感与冲动网络购物意向呈显著负相关(r=-0.669,P0.001),网络购物动机与冲动网络购物意向呈显著负相关(r=-0.611,P0.001)。网络购物动机在网络自我效能感与冲动网络购物意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网络自我效能感能显著负向预测冲动网络购物意向,网络购物动机在网络自我效能感与冲动网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