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及室壁瘤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及室壁瘤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汉族3例,维吾尔族6例,哈萨克族2例,年龄50~73(63.36±8.12)岁。左心室射血分数22%~64%[(41.09±11.61)%]。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心功能Ⅱ级1例、心功能Ⅲ级2例、心功能Ⅳ级8例。心肌梗死部位:前壁梗死3例、广泛前壁梗死1例、下壁梗死3例、前壁合并下壁梗死3例、广泛前壁合并下壁梗死1例。穿孔部位:后室间隔穿孔5例、肌部穿孔1例、心尖部穿孔5例;穿孔大小:3~13(7.27±3.01)mm,穿孔直径5 mm者2例,穿孔直径5~10 mm者7例、穿孔直径10 mm者2例;穿孔时间:急性心肌梗死24 h内穿孔1例、急性心肌梗死1~7 d内穿孔3例、急性心肌梗死7 d后穿孔7例;多发穿孔2例。11例患者中4例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抑制心室重构、利尿、扩血管等单纯内科治疗,其中2例经电话随访出院1月后死亡,其余2例患者发病至今12个月仍存活;2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经电话随访出院3月后均死亡;2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其中1例发病后1周在医院内死亡,1例经电话随访出院1周后死亡;1例在IABP辅助治疗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择期(急性心肌梗死6周后)行室间隔穿孔封堵术,发病至随访14个月,现仍存活;1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择期(急性心肌梗死4周后)行室间隔穿孔封堵术,出院6个月后在心外科行室壁瘤折叠术,发病至随访4年,现仍存活;1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在心外科行室间隔缺损组织补片修补术+室壁瘤折叠术,发病至随访18个月,现仍存活。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及室壁瘤形成的患者积极行室间隔缺损和室壁瘤干预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穿孔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冠脉支架术联合介入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3例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 ,入院后强化纠正心衰治疗 ,先完成室间隔封堵术 ,再择期完成冠脉PTCA及支架术。结果  (1)室间隔破裂封堵结果 :分别选用直径为 12mm、10mm和 16mm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伞成功封堵。 1例有少量残余漏。 (2 )冠脉造影及介入结果 :2例为前降支单支 90 %和 95 %狭窄 ,前降支中段分别植入支架 ;另 1例为 3支血管病变 ,前降支中段 10 0 %关闭 ,前降支和右冠脉植入 2枚支架。PTCA及支架术即刻成功率为 10 0 % ,无并发症发生。 (3)近期和远期预后 :3例病人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2例于术后 10d出院 ,1例 (3支病变病例 )于术后 4d并发脑血管意外 ,2周后死亡。 1例 1年后复查 ,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由 5 7mm降至 5 3mm ,EF由 0 .34增至 0 .5 6 ,室间隔仍有少量残余漏 ;另 1例 6个月复查 ,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由 5 6mm降至 5 2mm ,EF由 0 34增至 0 6 2 ,室间隔封堵处无漏血。 2例均无心绞痛 ,心功能 2级。结论 应用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穿孔和PTCA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别嘌呤醇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75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以及降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检测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确诊急性心肌梗死6个月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396±264)pg/ml]比较,治疗组[(256±215)pg/ml]NT-proBNP水平下降(P0.05)。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显示,对照组为(263±70)m,治疗组为(337±62)m。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应用别嘌呤醇治疗可以降低NT-proBNP水平,增加6MWT距离,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矫治术后及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先心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介入封堵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23例合并室间隔膜部瘤,其中6例右室面有两处或多发破口。34例封堵成功,其中4例采用2枚封堵器进行封堵。所封堵的右室面破口直径3~10.2 mm,平均(4.89±1.58)mm。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5~20 mm,平均(9.16±3.59)mm,封堵器直径较缺损直径大1.8~10.4 mm,平均大(4.29±2.39)mm。封堵成功的患者中,31例随访1~51个月,与封堵术前相比,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及心胸比均有降低(P 0.05)。所有随访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感染性心内膜炎、封堵器脱落、主动脉瓣中大量反流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心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中长期随访效果良好,应成为此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部位形态学特征,观察VSR穿孔介入封堵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7年8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6例AMI并发VSR患者,分析VSR部位形态学特征,观察介入封堵VSR的疗效,随访半年至5年不等。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3岁,罪犯血管为前降支5例,右冠状动脉1例。6例患者均有左向右室间隔膨出瘤。在左前斜45°+头20°投照体位下左心室造影提示4例膨出瘤位于室间隔中1/3、2例膨出瘤位于室间隔心尖部1/3;三维超声心动图证实舒张期瘤体直径最小值23.40 mm,最大值52.12 mm;收缩期瘤体直径最小值20.40 mm,最大值49.12 mm;筛状穿孔数4(1,7)个;舒张期最大穿孔孔径最小值14.40 mm,最大值18.30 mm;收缩期最大穿孔孔径最小值11.90 mm,最大值16.60 mm。6例患者于AMI后56(7,99)d行VSR封堵术,1例患者术前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1例患者术前行体外膜肺氧合。5例(5/6)成功置入封堵器,置入封堵器直径16(12,22)mm,此5例置入封堵器前均对罪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例(1/6)因下壁心肌梗死,穿孔部位位于室间隔与心室肌后壁交界处,选最大直径30 mm室间隔封堵伞固定困难,封堵失败,1个月后因反复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死亡,患者置入封堵器前未对罪犯血管行PCI。术后即刻造影示完全关闭3例(3/5);少量残余分流1例(1/5),择期行降落伞左心室减容术,残余分流消失;中度残余分流1例(1/5)行二次室间隔封堵后残余分流消失。5例成功封堵的患者全部存活,术前术后对比,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明显变小,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AMI并发VSR部位呈左向右膨出瘤,三维超声心动图证实瘤体多数可能呈喀斯特地貌溶洞样筛状多孔,介入封堵术可能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轻、中度右冠状瓣脱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V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VSD合并轻、中度右冠状瓣脱垂,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75例(男40例,女35例)。术中通过造影及TTE检查有无残余分流、新发主动脉瓣反流或原有主动脉瓣反流加重,体表心电图评估介入封堵后是否影响传导系统。术后通过TTE和体表心电图对患儿进行随访,重点观察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和有无心脏传导阻滞。结果 75例患儿平均年龄(51.8±34.6)个月,平均体重(16.7±7.3)kg;嵴内型VSD 31例,膜周型VSD 44例;右冠状瓣脱垂轻度53例,中度22例。其中术前三尖瓣轻度反流3例,主动脉瓣轻度反流1例;应用对称型VSD封堵器24例,偏心型VSD封堵器30例,ADOⅡ封堵器21例。术后三尖瓣反流3例(同术前),主动脉瓣轻度反流7例(其中1例同术前),残余漏4例(术后6个月消失),室性早搏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外科取伞并修补VSD后恢复窦性心律),封堵器脱落1例(紧急外科取伞并修补VSD),无左束支传导阻滞、机械性溶血发生。不同程度右冠状瓣脱垂VSD封堵术后主动脉瓣反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不同类型VSD封堵术后主动脉瓣反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嵴内型VSD与膜周型VSD患儿手术时间[(15.00±12.66)min比(19.68±13.48)min,P=0.028]、辐射剂量[(93.97±51.45)m Gy比(123.93±58.85)m Gy,P=0.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1.20±3.59)mm比(27.45±2.96)mm,P=0.096]、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19.60±2.22)mm比(16.71±1.87)mm,P=0.0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左心室射血分数[(63.85±4.77)%比(66.37±3.05)%,P=0.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介入封堵治疗合并轻、中度右冠状瓣脱垂VSD是可行的,但仍需长期随访评价其远期疗效,及更大样本量评估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窒间隔穿孔封堵治疗的疗效.方法 12例临床经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心脏超声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患者,经药物治疗调整心功能后实施介入治疗封堵术,其中2例患者择期实行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置入术.结果 (1)全部12例患者,缺损累及膜周部2例,肌部10例(其中心尖部3例);12例患者,9例封堵成功,9例患者存活;相关的并发症封堵器脱落2例和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1例.(2)室间隔穿孔发生到行封堵术的时间间隔为(15.5±9.2)d,9例存活患者术后至出院天数为(11.3±5.2)d.(3)2例患者同时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成功地于严重狄窄处共置入支架4枚.结论 采用导管法封堵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病死率,但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的适应证筛选及术中、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施行介入封堵术的患者术前用超声心动图测量VSD之形状与大小,术中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术后以超声心动图随诊.结果 12例患者中,膜周部5例,隔瓣后型3例,膜周嵴下型2例,嵴内漏斗部1例,心肌梗死室间隔肌部穿孔1例.共放置13个封堵器,被封堵的VSD直径为3~8mm,平均为(5.2±0.8)mm.10例患者封堵术后即刻观察,穿隔分流消失,术后1周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稳定、无残余分流;1例微量残余分流,术后24小时超声心动图复查分流消失;1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复查最大分流速度为1.2m/s(低于险值2m/s),6个月后复查仅见微量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介入封堵术的适应证的筛选、确定封堵器释放时间、释放时即刻疗效的评价及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以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住院并应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或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成功封堵的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患者,封堵术后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共入选15例患者,其中男11例,年龄21~48(35.50±8.79)岁,体质量为54~90(71.9±13.47)kg。15例患者中右冠状窦破裂11例(11/15),无冠状窦破裂4例(4/15);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为(2.56±0.63)级;术前测量肺动脉平均压为13.33~41.67(25.38±8.21)mmHg(1 mmHg=0.133 k Pa),Qp/Qs比值为1.34~2.81(1.93±0.39);主动脉造影测量破口直径为4~10(6.42±1.92)mm。6例采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9例采用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后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低于术前平均压[(15.24±4.75)mmHg比(25.38±8.21)mmHg,P0.05];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末次随访患者心胸比值、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肺动脉直径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所有患者随访35~132(78.6±28.57)个月,末次随访时NYHA心功能分级分布在Ⅰ~Ⅱ级,与术前比较,心功能均显著改善(P0.01)。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封堵器移位、严重残余分流、血栓形成、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安全、有效,且长期随访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管消融术对合并左室射血分数降低(LVEF<50%)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合并心力衰竭且LVEF<50%的心房颤动患者97例,根据是否行导管消融术分为手术组48例和非手术组49例。随访时间6个月,观察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LVEF、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以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水平变化。结果手术组及非手术组的年龄、性别比例、基础疾病、药物使用情况和心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访6个月,手术组的LAD[(35.4±2.0)mm比(40.8±2.8)mm,P<0.05]、LVDD[(48.6±1.7)mm比(52.1±2.4)mm,P<0.05]、IVSD[(9.9±1.9)mm比(11.5±2.8)mm,P<0.05]、LVPWD[(10.0±0.8)mm比(11.2±0.9)mm,P<0.05]和血清NT-proBNP[(480.1±102.8)pg/ml比(1 117.8±231.4)pg/ml,P<0.05]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而LVEF明显高于非手术组(46.8%±12.4%比44.1%±3.7%,P<0.05)。结论导管消融术可明显改善合并LVEF降低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合并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2例膜周部VSD合并膜部瘤形成患者,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16.4±10.7岁(3—45岁)。采用国产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进行VSD封堵术,术后即刻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验证即刻疗效,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心电图、TTE、X线胸片随访复查。结果 11例患者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1.6%(11/12),其中包括漏斗状膜部瘤5例,菜花状膜部瘤3例,囊袋状膜部瘤3例。1例囊袋状膜部瘤患者因封堵后仍有直径3mm的中量残余分流,放弃封堵。11例患者中7例术后即刻达到完全封堵;4例术后即刻造影及TTE检查显示少量残余分流,24h后超声检查证实残余分流消失3例,另1例1个月复查时残余分流消失,总完全封堵率达100%。1例患者术后新出现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患者术后24h出现交界性逸博心律,2天后恢复正常,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平均随访10.2±5.2个月(3~18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晚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对合并膜部瘤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是可行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10):920-92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室间隔穿孔(PI-VSR)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I-VSR 60 d内的临床结局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PI-VS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46.15%),年龄(73.83±8.92)岁,AMI后至VSR发生的时间为(2.29±1.88) d,穿孔大小(8.58±4.25) mm。其中4例患者行外科修补,8例行介入封堵术。结果:PI-VSR后随访60 d,共有3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73.08%。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女性比例较高(65.79%∶28.57%,P=0.017)、年龄较大[(76.13±8.61)岁∶(67.57±6.61)岁,P=0.001]、行外科修补或介入封堵术比例少(18.42%∶50%,P=0.005)、室间隔缺损直径较大[(10.3±3.92) mm∶(6.82±2.14) mm,P=0.009]、B型利钠肽(BNP)较高[(2402.2±1679.23) pg/mL∶(1146.79±789.07) pg/mL,P=0.018]。室间隔缺损直径是PI-VSR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1.727,P=0.013)。手术修复组冠状动脉开通率(58.33%∶25%,P=0.031)和生存率(58.33%∶17.5%,P=0.005)均高于未手术组。对8例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成功封堵,其中3例患者在手术成功后15 d内死亡,死因分别为感染、溶血和肾功能衰竭;介入封堵后死亡组室间隔缺损直径显著大于生存组[(10.67±3.06) mm∶(5.4±1.52) mm,P=0.015],BNP[(1654.86±403.82) pg/mL∶(416.99±150.89) pg/mL,P=0.001]、总胆固醇[TC:(4.8±0.62) mmol/L∶(3.64±0.44) mmol/L,P=0.02]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6±0.48) mmol/L∶(1.97±0.43) mmol/L,P=0.035]显著高于生存组。结论:VSR为AMI的严重机械并发症,女性、高龄、未行修复术、室间隔缺损直径大、心功能恶化是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近中期Amplatzer封堵器形态变化. 方法23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接受Amplatzer封堵术,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4~46(31.7±14.8)岁;所有患者均于封堵器释放即刻,术后3d,3、6和12个月随访时,采用相同投照体位(LA045.+CRAl5.)摄片.采用QCA法测定封堵器左右Mark间距(H1)、上端边缘间距(H2)、下端边缘间距(H3).自身对照比较术后即刻、术后3d,3、6和12个月随访时各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降低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120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丹参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检测比较两组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LVEF、心肌梗死面积,并随访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丹参组外周血SOD水平[(20.76±1.58)U/ml比(25.81±1.45)U/ml]、LVEF [(52.44±6.74)%比(57.57±4.39)%]显著升高,外周血MDA [(8.84±0.47)pg/ml比(6.74±0.56)pg/ml]、NO [(19.11±1.58)μmol/L比(15.34±1.74)μmol/L]、iNOS [(80.37±1.65)U/ml比(73.28±2.76)U/ml]、hscTnT [(38.25±4.24)ng/ml比(26.85±3.23)ng/ml]、CK-MB [(63.26±5.64)U/L比(32.68±4.49)U/L]水平以及心肌梗死面积[(19.42±4.33)mm2比(13.58±3.25)mm2]均显著降低,P均=0.001。术后随访3个月,丹参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0.00%比41.67%),P=0.010。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减轻AMI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经导管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13例患者,男5例,女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6例,A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ASD合并膜部室间隔缺损2例,PDA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例.ASD合并其他畸形的患者,均先治疗其他畸形,最后行ASD封堵.PDA合并肺动脉瓣狭窄者,先行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最后封堵PDA.结果:13例患者均经导管一次治疗成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6例,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平均(138.3±41.4)mmHg下降到术后平均(12.0±5.6)mmHg,有显著性差异(P<0.01).所用ASD封堵器直径为8~24 mm.ASD合并PDA4例,PDA最窄径2~5 mm,封堵器直径为6~8 mm;ASD封堵器直径为8~28 mm.ASD合并膜部室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直径分别为3.5 mm和5.0 mm,用直径6 mm和8 mm的双盘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成功,所用ASD封堵器的直径为12 mm和18 mm.1例PDA合并轻度肺动脉瓣狭窄,用聚乙烯球囊扩张、PDA用4 mm封堵器治疗成功.结论:经导管介入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操作技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介入治疗IVSD共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11±6)岁,平均体重(23.0±8.4)kg。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IVSD边缘与主动脉瓣距离均〈2mm;IVSD直径2.5-6.0(4.3±0.8)mm。术中常规左心室造影。24例均采用国产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4-10mm。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全组无死亡。1例术中因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放弃封堵;1例因缺损较大放弃封堵。即时封堵成功22例。即时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瓣微量反流3例。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但需要一定的诊断及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SPH),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16例PDA合并SPH患儿为研究对象。男6例,女10例,月龄6~47个月,中位月龄16.3个月;体质量(7.6±2.2)kg。行左、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确定PDA位置、形状及大小,PDA最窄处直径为(4.7±1.5)mm。选用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治疗,封堵后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术后24 h及1、3、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儿均封堵成功,成功率达100%。术后即刻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显示,1例可见极少量残余分流,15 min后重复造影见分流消失。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复查2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皆无残余分流、PDA再通,降主动脉无缩窄。16例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由(72.9±4.3)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48.4±12.0)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平均压由(48.8±5.6)mm Hg降至(30.4±10.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堵术后24h,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上述指标呈减少趋势;左心室射血分数于封堵术后24 h较术前升高,随访期间呈上升趋势。结论经导管治疗PDA合并SP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40 mm以上国产封堵器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ASD)的近期、中远期治疗效果。方法:纳入57例ASD患者(男24例,女33例),年龄20~66(34±18)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ASD最大直径为30~40 mm,全部病例右房、右室明显增大,左房同时增大者有38例。应用国产40 mm以上封堵器闭合。术后1、3、6和12个月各随访1次;1年以上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行心电图、经胸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封堵,植入的封堵器腰部直径为40~46 mm。其中,40 mm封堵器41个、42 mm封堵器8个、44 mm封堵器6个和46 mm封堵器2个。全部病例完成12个月随访。与术前比较,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于封堵术后1个月明显缩小(P0.01),在其后的随访中,内径进一步缩小(P0.01),术后1年恢复至正常水平。左心房内径在随访期间变化不明显。左心室内径逐渐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但仍在正常范围内(P0.05)。整个随访期间未发现主动脉壁穿孔、心脏穿孔和心包积液。结论:应用40 mm以上封堵器治疗巨大ASD可获得良好的中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AHF)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AHF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BNP、NT-pro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6MWD)和心功能评分;疗程1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6MWD均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浆BNP、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均=0.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LVEF[(52.48±8.65)%比(57.86±9.70)%]和6MWD[(262.60±12.40)m比(282.65±15.50)m]升高更显著,LVESd[(36.23±2.13)mm比(30.08±2.05)mm]、LVEDd[(58.61±6.40)mm比(51.25±6.18)mm]、血浆BNP[(267.48±42.10)pg/ml比(149.40±32.30)pg/ml]、NT-proBNP水平[(524.65±138.60)pg/ml比(406.20±112.45)pg/ml]和心功能评分[(2.30±0.22)分比(1.15±0.10)分]降低更显著(P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缓和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降低血浆BNP、NT-proBNP水平,促进心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目的 探讨新型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3年 7月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对 2 6例 (男 11例 ,女 15例 )膜周部VSD(2 0例合并膜部瘤 )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年龄 3~ 4 0 (16 4± 10 7)岁 ,胸超声提示VSD的直径为 3~ 14 (4 7± 1 0 )mm。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 ,并分别于术后 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2 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 ,技术成功率 96 %。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均示完全封堵 2 0例 ,少量残余分流 2例 ,微量残余分流 3例 ,均在 1天至 3个月内消失 ,总完全封堵率为 10 0 %。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例 ,但无心肌受损表现 ,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1例嵴内型VSD由于距主动脉瓣较近 ,封堵未成功。结论 应用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是安全有效的 ,近期效果良好 ,但中、远期疗效尚需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