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42例,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ejoyce上肢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Rejoyce手功能测试(RAHFT)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FMA-UE、RAHFT及FIM评分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2组FMA-UE、RAHFT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joyce上肢康复训练结合常规康复作业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及手的功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趣味性智能居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5)和训练组(N=例)。对照组进行12周常规居家康复,训练组进行12周趣味性智能居家康复训练。所有患者于训练前(t0)、训练4周后(t1)、12周训练结束后(t2)、训练结束后3月(t3)分别进行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Wolf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三项评估。结果:除t1时对照组的WMFT评分较训练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t1、t2、t3时,2组组内比较FMA-UE评分,WMFT评分和MBI评分较训练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t1、t2、t3时,2组之间3项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t3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E-LINK)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手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30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4)。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组加用E-LINK 进行手功能训练,共治疗12 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最大握力及捏力、Barthel 指数、前臂旋后活动度及上肢Fugl-Meyer 评定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E-LINK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康复训练方法、康复锻炼时间及方式的选择、延续性治疗方面综述了脑卒中病人上肢功能康复,提出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设立具体可行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争取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康复训练方法、康复锻炼时间及方式的选择、延续性治疗方面综述了脑卒中病人上肢功能康复,提出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设立具体可行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争取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恢复期手及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每日接受40min常规作业治疗和20min智能运动反馈系统训练,对照组每日接受1h常规作业治疗,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予以FMA上肢部分(FMA-UE)、WMFT和M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UE、WMFT和MBI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E、WMFT和MBI的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FMA-UE和WMFT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MBI评分及治疗前后MB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评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纪树荣  刘璇 《现代康复》2000,4(4):489-491
本评价了当前常用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Brunnstrom方法、FMA量表、STEF方法、Lindmark方法、Barthel指数方法,以及上肢的痉挛评定等各种检查方法的要点,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评定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模态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3组均予常规康复,B组增加镜像疗法,C组增加多模态镜像疗法,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T)、患手最大握力和捏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3组FMA-UE评分、UEFT评分、患手最大握力和捏力、MBI评分均显著提高(|t|> 7.878, P <0.001),C组各项成绩均最优(F> 12.563, P <0.001)。结论 多模态镜像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提高患手肌力和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与手功能的强化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偏竣上肢运动与手功能恢复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方法 17例偏竣患接受神经促通技术,运动再学习及结合适量的弱性运动训练法。结果 治疗后上肢及手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01),Barthel指数也明显提高(P<0.001)。结论 早期介入上述训练法对改善偏竣上肢与手功能切实有效。在日常生活中不应以健侧代偿为主,急于利于的转换,而应尽量多使用患侧,以便及早最大限度发挥患侧上肢的残存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予以一般的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神经干刺激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下肢部分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F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2组FMA下肢部分评分、F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5),而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的提高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显著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治疗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上肢康复辅助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月后肘关节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月后肩关节M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1月后FMA-UE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1月后FIM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丁莹  胡军 《中国康复》2023,38(3):136-139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音乐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4名在上海申养康复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发病后6个月~1年,患侧上肢Brunnstrom 3期的患者,实际入组76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20例)为常规作业治疗15min+任务导向训练15min; B组(19例)训练为常规作业治疗15min+音乐治疗15min; C组(18例)训练为常规作业治疗15min+任务导向训练15min,在任务导向训练的同时进行音乐治疗15min; D组(19例)训练为常规作业治疗30min,各组均连续训练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量表(FMA)、Wolf功能试验量表(WFM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4组FMA、WFMT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C组评分高于A、B及D组(P<0.05),A组和B组评分高于D组(P<0.05),A组和B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作业治疗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音乐治疗联合任务导向训练,能显著改善其患侧上肢的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时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MA)进行下肢评定,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进行步行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Motricity指数(MI-L)进行下肢肌力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肌张力评定,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平衡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BI、MI-L、BBS、MAS、FAC评分及最大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8周及12周后,观察组FMA、BI、MI-L、BBS、FAC评分及最大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参数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呈上升趋势(P<0.05);观察组MAS得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呈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OTOmed训练系统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训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接受康复护理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 ,将 6 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31例 ) ,对观察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结果 经康复护理训练后 ,2组病人下肢活动能力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 ,有利于脑卒中病人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USN 综合训练,观察组在接受上述治疗同时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进行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 指数(MBI)、USN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MBI、USN评定均有明显好转(P<0.01),且观察组3 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有效提高USN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USN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最大步行速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胫骨前肌表面肌电积分(iEMG)进行结局指标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BBS、FMA、MBI和iE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0),治疗后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干预组FAC步行功能分级3级及以上者所占比例、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初发脑卒中患者50例,病程<6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5),两组均接受上肢常规康复治疗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MT)的启动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方法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轻、中度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4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任务导向性训练,30 min/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镜像治疗,30 min/d,2组均5 d/周,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Fugl-Meyer评定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估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使用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评估偏瘫上肢的活动表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MA-UE评分、ARAT评分及FTHUE-HK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评分及AR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FTHUE-HK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FTHUE-HK分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UE评分的提高分值(11.40±6.2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提高分值(5.05±3.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ARAT评分的提高分值(6.25±3.6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提高分值(3.25±2.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治疗联合并作为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启动时,其诱导的启动效应可以提高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活动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