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足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治疗仪刺激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太溪等穴位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后,2组TCSS总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腓总神经及胫神经MCV、SCV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中药足浴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频脉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宣教、饮食控制、运动、降糖、足部护理与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穴位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总积分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频脉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症状,提升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黄芪当归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控制饮食和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同时使用甲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黄芪当归汤联合治疗,连续服药30d评价临床疗效,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黄芪当归汤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腓总神经的MNCV、SNC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丹参川芎嗪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丹参川芎嗪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和单纯维生素B_(12)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当归四逆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a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DP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弥可保片治疗,试验组接受当归四逆汤治疗。检测血液指标包括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学。Toronto评价神经功能。肌电图检测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波幅。结果: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HOL、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组神经症状评分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M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正中神经和SNCV腓总神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正中神经运动传、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传导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蒙药珍宝丸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控制血糖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珍宝丸,每次3. 0 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硫辛酸胶囊,每次0. 6 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MDNS)、双侧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以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MDNS积分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MDN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明显提高(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明显提高(P 0. 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蒙药珍宝丸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症状,提高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的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于浊毒理论研制的解毒化浊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甲钴胺胶囊0. 5mg/次餐后口服,3次/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解毒化浊汤,1剂/d,分早晚2次温服。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疗程结束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均0. 05),且治疗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 05)。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 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0%(P 0. 05)。2组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解毒化浊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确,可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针刺络脉治疗与营养神经药物联合抗氧化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在血糖控制理想情况下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络脉)与对照组(甲钴胺片口服联合硫辛酸静脉给药),每组35例。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记录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传导速度提高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治疗后治疗组Hb A1c控制更良好。结论针刺络脉治疗能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控制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营养神经联合抗氧化药物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及临床症状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SCV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SS神经症状评分、神经反射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TCSS神经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2组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肢体发凉、肢软无力及感觉减退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DPN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清远市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中药热奄包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感觉、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辛酸联合中药热奄包辅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促进感觉和运动神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应用药物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每次0.5mg,每日3次;治疗组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刺激双侧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15 min.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19%,对照组为3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1).治疗后对照组的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泡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泡脚,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泡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清前神经降压肽(proneurotensin,PN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之间的关系;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PNT,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DPN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均给予甲钴胺胶囊口服;治疗组另外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共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TCSS评分及血清PNT,IGF-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S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TCSS评分及血清PNT,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NT,IGF-1水平与正中神经S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 0. 05),与TCS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S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及血清PNT,IGF-1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TCSS评分均明显下降(P 0. 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S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及血清PNT,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血清PNT,IGF-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生和进展,加味补阳还五汤能升高DPN患者血清PNT,IGF-1水平,提高NCV,降低TCSS评分,对DPN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5.
焦生福  薛淑萍 《新中医》2019,51(4):159-162
目的:观察采用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1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较治疗前提高(P 0.05),研究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T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1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药物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用腺苷钴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58.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及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6 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2 6例仅给予饮食控制 ,适当体育锻炼 ,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 4 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口服 ,每日 1剂 ,早晚分 2次服 ,连服 8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31%,总有效率 88%,对照组显效率 0 %,总有效率 31%;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糖尿病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基础糖尿病疗法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转归效果;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总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用药安全特点。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总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用药安全特点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基础糖尿病疗法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给予甲钴胺和长春西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障碍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拟方剂足痛宁浴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DPN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温水对照组及足痛宁组,各34例。3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温水对照组另给予温水足浴,足痛宁组另给予中药足痛宁足浴。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并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治疗后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麻木评分及针刺感评分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且足痛宁组治疗后NRS、麻木及针刺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空白对照组及温水对照组(P 0. 05);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及SCV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3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及SCV均明显快于治疗前(P 0. 05),但温水组治疗后明显快于对照组(P 0. 05),且足痛宁组治疗后明显快于对照组及温水组(P 0. 05)。结论:足痛宁浴足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对DPN有一定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